专栏名称: 中国民商法律网
中国民商法律网由王利明教授创办并提供运作资金,以公益、学术和非营利为发展理念,旨在为关注中国法治进程、学术发展的人士提供民商法前沿信息。倡导公开、公正的学术研究态度,为学术争鸣提供理论平台,推动中国司法实践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法制日报  ·  司法守护老年人幸福晚年|法治时评 ·  3 天前  
小纽美国法律咨询  ·  申请美国绿卡之前,这个步骤能祝你成功率翻倍~ ·  4 天前  
小纽美国法律咨询  ·  2025年申请H-1B?现在找小纽办理立享优惠~ ·  4 天前  
中国法律评论  ·  《中国法律评论》祝愿大家2025新年快乐! ·  6 天前  
中国民商法律网  ·  张凌:股东抽逃出资责任的回溯审查 | 前沿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民商法律网

《判解研究》总第106辑 | 资讯

中国民商法律网  · 公众号  · 法律  · 2025-01-05 18:00

正文


《判解研究》|丛书简介



理论研究需要沉淀,不览百家言,岂成一家说;

司法实践需要积累,未历千端案,怎有秦镜悬。

精意覃思,踵事增华,我们前行虽缓,但希冀掷地有声、余音绕梁。

《判解研究》编辑部期待与您共同构筑理论与实务的平台,为法治事业贡献学术之力。



判解研究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主编:王利明

执行主编:姚辉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出版周期:每年出版四辑







《判解研究》总第106辑

目  录

法学专论

房绍坤、毛俊龙:遗赠扶养协议司法适用的省察:性质、形式与识别


屈茂辉、桂颖琦: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按份责任司法现象之审视与展开——基于生效判决的分析


焦富民、徐皓:数据保护视域下数据信托的适用逻辑与制度展开


李学军、贺娇、许明:文书形成时间鉴定的传统模式与新进路——以电子病历综合鉴定切入


吴国平、陈凯:代书遗嘱和打印遗嘱“时空一致性”效力裁判规则构建研究


史一舒:论数字检察诉前类案监督的精准化发展:风险挑战与优化路径

法官论坛

曹文兵、龙克琼:公司法定代表人涤除纠纷审理的现实困境与裁判规则完善——以全国法院 262 份裁判文书为样本

案例评析

曹磊:体育经纪合同高额违约金调减规则


刘海洋: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的裁判路径分析


夏先华:论抚养权案件中未成年子女意见的表达与审酌——李某某诉范某离婚纠纷案释评


李付雷:嵌套型售后回租交易的定性研究——兼评鑫源公司案

编辑后语


《判解研究》总第106辑

编辑后语




 岁至仲冬,寒意渐浓,伴随着秋冬交替的厚重气息,《判解研究》总第106辑如约而至。在这个万物蛰伏、静待复苏的季节,法学研究的星火却从未熄灭。本辑各篇文章,或溯本清源、探讨法律基础理论,或直面现实、回应司法实践难题,既有基础理论的深耕细作,又有司法实践的精准剖析,但共通之处在于以独特视角和缜密思维,为读者奉献一场智识的盛宴。
基础理论是法学研究的灵魂,如深埋于大地的坚韧根系,稳固而深邃,支撑法治大厦巍然耸立;司法实践则是法治前行的动力,如奔流不息的江河,激荡而绵延,为法治发展传递薪火相承的力量。理论与实践的交融,恰如天地间的风云际会,激荡出恢弘的律动,为法治事业的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房绍坤教授与毛俊龙博士以《遗赠扶养协议司法适用的省察:性质、形式与识别》为题,审视遣赠扶养协议在司法适用中的诸多争议,通过对其法律性质、形式标准与识别规则的梳理,提出了兼顾理论深度和实践性的分析框架。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对遗赠扶养协议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法律制度进行理论澄清和实践指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屈茂辉教授与桂颖琦则从安全保障义务出发,撰写了《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按份责任司法现象之审视与展开》一文,基于大量生效判决的分析,总结出按份责任规则在安全保障义务纠纷中的适用症结。文章不仅回溯了实践问题的理论成因,更在司法操作层面为裁判规则的统一提供思路,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按份责任的司法适用描绘了一幅较为清晰的裁判图景。
数字经济时代的浪潮势不可挡,数据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焦富民教授与徐皓撰写的《数据保护视城下数据信托的适用逻辑与制度展开》一文,针对现实中存在的数据泄露现象,立足数据信托这一创新性制度排,聚焦数据权利保护与流通之间的张力,对数据信托制度的法理基础、适用逻辑和制度构建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探讨了如何在保护数据权益的同时实现数据的有序流通与价值释放,为完善我国数据治理体系提供了有益启示。贺娇博士、李学军教校和许明老师则以《文书形成时间鉴定的传统模式与新进路——以电子病历综合鉴定切入》为题,从司法鉴定视角切入,探讨了电子病历在时间鉴定方面的法律适用问题。在对传统鉴定模式的局限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结合新技术优化鉴定路径的可能性。两篇文章均深刻揭示了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法律规制的复杂性与前瞻性。
司法实践不仅是法学研究的沃土,也是理论创新的试验场。本辑“案例评析”栏目中的几篇文章,从不同视角解析了热点案件所折射的法律问题,既体现了司法实践的复杂性,也展示了理论研究对实践的回应。夏先华老师撰写的《论抚养权案件中未成年子女意见的表达与审酌——李某某诉范某离婚纠纷案释评》一文,关注抚养权案件中未成年子女意见表达的重要性,从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出发,为未成年子女在司法程序中的权利保护提供了有益指引。李付雷副教授撰写的《嵌套型售后回租交易的定性研究——兼评鑫某公司案》一文,聚焦金融创新领城的典型难題,以嵌套型售后回租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其法律属性认定中的争议与困境,提倡采用开放性的类型化思维,将其定性为转租赁,既确保金融创新的活力不被扼杀,又能将其纳入规范化的监管轨道。这种立足实践、探索平衡的研究路径,为金融创新与风险防控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思路。
本辑文章还涉及遗嘱效力、数字检察、体育合同、著作权侵权等诸多领域,涵盖了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等学科的热点议题,体现了《判解研究》一贯的学术视野与社会担当。无论是基础理论的深耕,还是司法实践的回应,无论是传统领域的再审视,还是新兴议题的探索,本辑文章均以多元化的学术旨趣和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力求为中国法学研究贡献新的智慧与力量。
星光不问赶路人,岁月不负有心人。在法治现代化的浪潮中,《判解研究》始终以沟通理论与实践为己任,以推动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建设为目标。每一位读者的关注与支持,赋予了我们前行的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学术初心,为中国法治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

(撰写人:金骑锋)


     图文编辑|张宏帅、吕晓薇

内容来源|《判解研究》总第106辑

中国民商法律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判解研究编辑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至原文。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公众号推送规则的改变,未对本公众号设置星标关注的读者,将难以第一时间接收到本公众号每日发布的前沿讯息!星标关注操作指南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