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叙拉古之惑
西方保守主义思想研究和推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牛盾:国际渔业管理组织的功能作用② ·  昨天  
微观三农  ·  青海省共和县:让农牧民看病有“医”靠 ·  4 天前  
玉米世界  ·  焦点丨美国农业部12月份农业供需报告 ·  5 天前  
玉米世界  ·  焦点丨美国农业部12月份农业供需报告 ·  5 天前  
微观三农  ·  湖南省石门县“互联网+”拓宽种养循环路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叙拉古之惑

阅读推荐:《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

叙拉古之惑  · 公众号  ·  · 2017-11-07 00:00

正文

《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是一部全景式展现日本近200年现代化历程、了解日本现代历史的通识读物,作者在全球史的大背景下,梳理了日本现代化过程的来龙去脉,在恢宏叙述的同时,也细致反映了日本不同阶层的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是一本全新解读现代日本史的通俗历史佳作。

最近200年,中日历史相互交织,关联甚大。而日本被称为中国“大门口的陌生人”,除了明治维新、甲午战争及后来的抗日战争等事件外,中文世界对日本历史,尤其是日本内部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了解甚少。

日本是中国的重要邻邦,未来的岁月里依然会在政治和经济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日本人民过去200年的现代化经验是个令人惊叹的故事。《现代日本史》时间跨度从德川幕府直到2011年“3•11”大地震,是一部全面叙述东邻日本近200年近代化历程的通史著作。

作为哈佛大学日本史研究专家,安德鲁•戈登在吸收学界全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日本历史发展提出自己的独到解读。迥异于其他通史书籍,作者将日本近代史放在世界近代化的脉络中进行考察,指明现今所谓日本的种种独特性,多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为凸显民族性而进行的“传统的发明”,强烈否定广为流行的“日本独特论”。

本书内容涵盖层次甚广,有类百科全书,但并非刻板地叙述日本历史在政治、社会的结构变化,而是采取生活化、全景式的手法,描摹日本人在近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与喜悦。天皇、武士、军人、神官、学者、农民……各方势力纠缠,或联合或对抗,一起推动历史的车轮走向近代化,共同走过这200年动荡壮阔的历史,他们如何理解自己身处的社会和政治环境?阅读本书,读者可对日本人民的实践及感情有切身感受,身临其境把握历史的温度。



编辑推荐


【美国日本史巨擘安德鲁•戈登代表性著作,了解日本的非凡巨著】
安德鲁•戈登曾任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及赖肖尔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有着“当今美国日本史研究巨擘”的美誉。在这本奠定其大众影响力的经典通史中,他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日本史研究成果,完整解析了近200年的现代日本历史。全面彻底的研究、冷静客观的思考、精辟中肯的论述、亲切友好的文风……使《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远胜同题材其他作品,与赫伯特•比克斯的《昭和天皇:裕仁与近代日本的形成》、约翰•道尔的《拥抱战败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并立,成为美国主流读者群“理解当代日本不可回避的重要著作”。 

【从德川幕府到福岛核危机,全景式展现日本200年现代史】
从19世纪初的德川幕府到2011年的福岛核危机,这部史诗般的历史著作全景式展现了日本200年的现代化历程,囊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艺术、外交事务,以及几乎所有能想到的日本社会其他层面的重大趋势。增订版更紧贴日本社会脉动,对旧版内容进一步扩充,加入了后小泉时代、修宪争论、雷曼事件、“3•11”灾难及其后续影响等重要事件。

【兼具深度与广度,一部全面且深入理解日本的“百科全书”】
本书兼具深度与广度,涵盖甚广,有类百科全书。在恢弘叙事的架构之下,详论200年中现代日本的政治发展、经济演化、社会变革、教育体制、生活方式、思想风潮等各个面向,是一部极其全面且深入的通史论著,也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日本文明入门书。对于帮助我们理解现代日本发展脉络、理清东亚近代历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以难以抗拒的亲和力,描绘出一个活生生的现代日本】
一改学术研究和历史著述的刻板面孔,本书重视日本历史在政治、社会的结构变化,亦力图更多地再现普通人的生活,描摹出日本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与喜悦。天皇、武士、军人、神官、学者、农民……各方势力纠缠,或联合或对抗,一起推动历史的车轮走向现代化,共同走过这200年动荡壮阔的历史,他们如何理解自己身处的社会和政治环境?阅读本书,我们可对日本人民的实践及感情有切身感受,身临其境把握历史的温度。

【众多独创观点,打破看待日本的固有观念】
作为哈佛大学日本史研究专家,安德鲁•戈登在吸收学界全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日本历史发展提出若干新观点:独创“帝国民主主义”一词以概括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政治状况,指出效忠天皇思想压倒民主理念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病因;进一步发展“跨战争”概念,强调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是一个连续的社会发展阶段,反对以“二战”结束和美军占领为历史断代界限。另外,迥异于其他通史书籍,他将现代日本史放在世界近代化的脉络中进行考察,指明现今所谓日本的种种独特性,多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为凸显民族性而进行的“传统的发明”,强烈否定广为流行的“日本独特论”。

【跳脱中日视角,美国学者眼中的现代日本史】
将一本由美国学者撰写的日本史译成中文有什么意义?作为中国读者,我们或许更熟悉日本学者、大陆或台湾学者笔下的日本史,而作为拥有第三方视角的“旁观者”,安德鲁•戈登揭示出了许多容易被我们固有立场遮蔽的部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国人未能撰写一本周全的现代日本史之前,译介、阅读这样的一本翻译著作,亦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代日本史经典入门读物,新版再次升级】
自2003年初版以来,本书已成为欧美近百所高校的核心教科书,并持续修订,成为检验日本史研究进展的黄金标准,更被译成中文、日文和韩文等近20种语言,颇具全球性影响力。
中文修订版译自英文第3版,一直讲到2011年的“3•11”大地震及其后果,特别增加卡通、漫画及爱情旅馆等等主题,集中呈现近年来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全新成果。

【译文典雅准确、流畅优美,中文修订版隆重推出】
本书由台湾日本史研究学者李朝津翻译,译文典雅、准确、流畅,堪称“信达雅”的典范。中文修订版依照英文第3版全面增改,历时1年余逐字译校、审校,并经作者和译者亲自审定,由中信出版集团旗下新思文化以全新面貌重磅推出。

名人推荐

"戈登的题材所描述的包括社会的动荡不安、生活的多样化以及全球的联系。这些处于不同层次的挣扎过程在日本社会锐变中显露无遗,本书都撮要地描绘了出来。
——约翰•道尔(John W. Dower,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历史学教授、《拥抱战败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作者)

戈登在这本书中讲述的日本现代史,没有任何历史成见或是陈词滥调,并尽可能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日本历史的崭新论述。这本书并非教条式或武断式的。这是迄今为止有关日本现代史无可置疑的扛鼎之作。
——洛丽•瓦特(Lori Watt,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历史系主任)

安德鲁•戈登有着杰出的头脑和优美的文笔,本书论述精辟,文辞流丽。他令人信服地把日本史放在全球史的舞台上做考察。想了解近代世界史,就必须理解日本过往的历史。
——诺埃尔•威尔逊(Noell Wilson,密西西比大学历史学副教授)

《现代日本史》至今仍是了解日本现代历史的无以伦比的入门书。本书实现了非凡学术性、阅读快感和适当篇幅的完美结合。与本书原有内容一样,新增的最后一章文字精彩,引人入胜。而且,这大大增加了本书的价值,不但为我们讲述了尽可能靠近当下的历史,也同样指明了我们前方可能遇见的未来。
——肖恩•金(Sean Kim,马萨诸塞大学亚洲研究所教授)

《现代日本史》是当前有关日本现代史和日本帝国的通识读本。作为日本劳工史研究的领军人物,戈登从日本民众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富有洞察力的细节,尤其描绘了在日本工业革命及其后时期,工人等非精英阶层所深陷的艰难处境、面临的机遇,以及他们的奋起反抗。
——乔治•谢兰德(George Kallander,雪城大学历史学副教授)

安德鲁•戈登的《现代日本史》,是自《菊与刀》之后关于日本的首屈一指的杰作。
——宫本熊二(原日本驻华大使,日本日中关系学会会长)

本书作者未囿于从美国看日本的立场,涵盖德川时代日本之“现代性”、“多样性”及“关联性”,描绘了日本社会在世界史中之独特性,跳脱传统刻板印象与迷思。……本书广度、深度并重,深具世界观,值得细读。
—— 徐兴庆(台湾大学日本语文学系教授)

媒体推荐

本书是迄今同类体裁中无人能出其右的作品,作者戈登对过去二百年日本的历史,做了丰富详尽及引人入胜的分析。
——《日本时报》(The Japan Times)


作者简介


作者:(美)安德鲁•戈登 (Andrew Gordon) 
安德鲁•戈登 (Andrew Gordon),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现代日本史研究专家,曾任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及赖肖尔日本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日本的政治史和社会史。著述、编写及翻译有多部重要著作,2003年出版的《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已成为欧美高校的核心教科书,并持续修订,成为检验学术研究进展的黄金标准,被译成中文、日文和韩文等近20种语言。他的另一本专著《战前日本的劳工与帝国民主》(Labor and Imperial Democracy in Prewar Japan)荣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他的新著《制造消费者:现代日本的缝纫机》(Fabricating Consumers: The Sewing Machine in Modern Japan)已于近期出版。

译者:李朝津

李朝津,早年就读于台湾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东洋史硕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台北大学历史系教授,专门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中日关系史。


目录


表、图表 vii
增订版作者序 001
增订版译者序 005
第一版译者序 008
序言(英文第三版) 012

绪论:历史长河的绵延烙印 001
一、地理与气候 001
二、政治制度 003
三、早期对外关系 005

|第一部分|德川政权的危机

第一章 德川体制 014
一、统一天下 015
二、德川幕府的政治设计 018
1. 大 名 020
2. 天皇制度 022
3. 武 士 023
4. 村民及町人 025
5. 日本边缘人与日本 026

第二章 德川幕府社会及经济的转变 032
一、17 世纪的昌盛繁荣 032
二、停滞与活力并存之谜 041

第三章 德川晚期的思想世界 051
一、德川政权的意识形态基础 051
二、文化多元性及其矛盾 055
三、改革、批判及叛乱等各种思想 062

第四章 德川幕府的覆亡 069
一、西方列强与不平等条约 070
二、德川统治势力的瓦解 075
三、暗杀与协调的政治 081
四、幕府复兴、萨长反叛及国内动荡 084

|第二部分|近代革命:从明治维新到日俄战争(1868—1905)

第五章 武士革命 092
一、民族革命下的各种政策 094
1. 政治统一及中央官僚制度 095
2. 四民平等 098
3. 征兵令 101
4. 义务教育 102
5. 一君万民 105
二、富国强兵之道 107
三、开国进取 112

第六章 明治初期的参与和抗争 118
一、政治论述及其争论 119
二、自由民权运动 123
三、武士叛乱、农民起义及新宗教 132
四、妇女的参与 135
五、条约改正与国内政局 140
六、明治宪法 142

第七章 明治初期社会、经济及文化的变迁 146
一、地主与佃农 147
二、产业革命 150
三、工人队伍及工作环境 156
四、平民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发展 164
五、文化与宗教 170
六、强化日本人的认同及一体命运感 176

第八章 帝国与国内秩序 182
一、帝国的进程 183
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脉络 198
三、国会政治的纷扰 202
四、民众抗争的年代 210
五、操控民族主义 217


|第三部分|日本帝国的兴衰

第九章 “一战”后的经济与社会 224
一、战时景气及战后衰退 225
二、地主、佃农及农村生活 232
三、城市生活: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 238
四、社会变动中的文化回响 250

第十章 两次大战期间的日本帝国与民主 260
一、政党内阁的出现 261
二、议会政府的结构 266
三、意识形态的挑战 270
四、帝国民主主义的各种统治策略 274
五、日本、亚洲与西方列强 280

第十一章 经济大恐慌及其回应 295
一、经济及社会危机 296
二、打破瓶颈:国外新出路 302
三、走向新的社会及经济体制 311
四、走向新的政治体制 317

第十二章 战时日本 329
一、中日战争的扩大 329
二、往珍珠港之路 332
三、太平洋战争 337
四、总体战的动员 341
五、战争阴影下的生活 350
六、战争的结束 359
七、战争的责任及遗产 363

第十三章 美国占领下的日本:新出发点及延续的旧结构 366
一、忍其所难忍 367
二、美国的布局:非军事化及民主化 372
三、日本人的回响 379
四、逆转的过程 389
五、走向复苏及独立:另一个不平等条约? 391

|第四部分|战后与当代的日本,1952—2012

第十四章 战后经济及社会的转变 400
一、战后的“经济奇迹” 401
二、“跨战争”模式的社区邻里、家庭、学校及职场 409
三、战后的共同体验及一体化生活方式 414
四、分歧的持续与重组 422
五、维持社会的稳定及其变迁 427
六、社会安定及变迁下的各种意象与意识形态 431

第十五章 高度成长时代的政治斗争及其调解 441
一、政治斗争 442
二、调和政治 456
三、全球关联性:石油危机与高度成长的终结 471

第十六章 两极化世界中的全球大国:20 世纪80 年代的日本 476
一、世界新角色及新冲突 477
二、经济:石油危机下的繁荣 488
三、政治:保守派的风光日子 493
四、20 世纪80 年代富庶中的社会与文化 499

第十七章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1989—2008 508
一、昭和时代的终结 509
二、社会分裂的阴影 513
三、第一个“失去的十年”的经济 523
四、自由民主党的衰落与复兴 532
五、评估改革、说明复苏 545
六、在亚洲与西方之间 548

第十八章 震荡、灾难及其后续:2008 年以来的日本 556
一、雷曼震荡 556
二、希望政治与迷惘政治 562
三、在衰颓的气氛中寻找意义 566
四、“3•11”灾难及灾后 571

附录 1885—2014 年日本历届总理大臣(首相) 589
注 释 593
参考书目 616

序言

序言


面对现代世界急剧的变迁,日本人民在过去200 多年的经验是个令人赞叹的故事。而本书以此为重点,开始于德川幕府统治的后期1800 年前后,终结于21 世纪初的日本。

这200多年间,正是现代世界.....的蜕变期。现代世界的出发点在1800 年左右,这一时间点开创了世界史不平凡的阶段,亦象征日本巨大变化的初期,然而两者的联系是千丝万缕的。英国的工业革命急遽地改变全球经济及军事力量的现况,法国及其他地方的政治革命催生出现代民族国家及民族主义,不但推动连串的新观念的产生,为人类社会争取正义及机会,而且为全世界发展出各种全新的统治形式。本书第一部分便是检讨上述各种全球性变迁如何汇聚于日本,与此同时,日本德川幕府统治亦面临不断高涨的政治及社会危机。

在第二部分,本书转为关注日本的近代革命及19 世纪末的惊人变迁。这一时期历史通称为“明治时代”,“明治”为睦仁天皇在1868年即位时所用的年号。在明治一朝,日本迅速由半殖民地变为帝国主义强权的一员,其成就令人吃惊。第三部分则叙述日本的帝国主义时代,始于日本一跃成为全球强国之一,终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生灵涂炭的体验以及占领时期。最后一部分则探讨当代日本的战后历史,以及今天日本人民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当然这亦是世界各地问题的一部分。


【各种主题的相互关联性与现代体验】

本书的英文题目其实反映出两个重要的主题:现代性及关联性。通常这类书籍会题名为“日本现代史”(Modern Japanese History),如此一来,整个写作重心便会以日本为主,强调其日本特性,也就是说向读者诉说一段以“日本”为中心的历史,只不过它是发生在我们称为“现代”的这一段时间而已。本书则题名为“现代日本史”(A Modern History of Japan),目的是把重心由日本性转移至现代性,因此它是要诉说一段“现代”的独特历史,只不过发生在一个名为“日本”的地方而已。

换言之,日本现代史是世界现代史的一部分,两者无法分割开来。亦出于这个理由,本书不能不以关联性作为其主题。事实上,海外对日本一直有深远影响,它包括思想、事件、物质以及资源,无所不包。当然日本对其他地方亦有其影响,两者相互交流的结果有时是正面的,有时则是负面的。无论如何,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日本人民与其他地方的人民有不少共同分享的东西。当我在以后各章中谈及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等各个领域时,这个主题会更为清楚。

德川政权的危机当然有它的内在因素,但国际环境的变化确实加速了德川统治的崩溃。一群新一代的领导人谱写出一个国家建设的剧目,反映出他们理解了欧美诸国军事及经济力量兴起的缘由。在反对及争论之下,他们所走的道路有一定的曲折迂回,但其现代化工程的确有很大影响。从他们的时代开始,日本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民族国家的特质成为其现代史的核心主题,而本书讨论的重点则是其重组政治生活的斗争过程。这些矛盾所涉及的观念与制度都是现代世界政治生活的焦点:宪法与国会、君主与民主、两性权利、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及军人的角色,等等,不一而足。本书一方面重视统治者执行的政策,另一方面亦关注一般大众的政治行动,这对各个政策也有影响。

与世界其他地方一样,19 世纪及20 世纪资本主义在日本的冒升是现代化的一个有关面貌。本书会讨论政府及私人的角色,还有工作人员与管理层的互动。日本与其他地方一样,其社会关系十分复杂,社会阶级之间、两性在职场及家庭之间、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这些关系都是复杂且有重大影响力的。要求和谐相处的呼声不时发出,有时有效,但冲突依然是常态,而且颇为严重,本书会特别注意这方面。

现代世界史的第三个面貌是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冲突后所唤起的国家意识。日本在亚洲及全球所扮演过的角色十分引人注目,主要是因为它的多样性,更重要的是日本曾于20 世纪前期在国际上带来深重灾难。从19 世纪50 年代到80 年代,日本原是个无独立性的半殖民地,为西方列强掌控。但到1905 年,这个新国家却成为殖民强国,与西方列强平起平坐。在20 世纪30 年代及40 年代,日本转而进行帝国扩张,并发动战争,要在整个亚洲建立霸权,结果以失败收场。自此,日本在全球政治上成为一个和平而消极的国家。日本、亚洲及西方这三者的关系不但变动不休,而且至今仍难有定论,这也是以后章节的重要焦点。


在现代历史的整个脉络中,关联性的另一面是多元性。任何地方的历史在宽广的世界史中都自有其独特性,日本亦不例外。如果关联性及全球互动为日本现代史的核心主题,无可否认日本人民的思想及行为也有其独特性。本书固然强调日本与其他地方分享共有的现代经验,但亦会指出日本与众不同的一些经验。举例来说,德川时代武士统治阶层的特性,无疑会塑造19世纪末现代化运动的形态。日本现代史的另一个特征便是国家强有力的角色,政府一直要求掌控社会及经济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混乱,社会阶级关系和两性关系均包括在内。政府的行动有时会触发意想不到的结果,其重要性亦不容忽视。

承认日本现代史的种种独特性固然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学者和学生不要用只此一家、与众不同甚至异国情调的眼光来看待日本历史。这种错觉的存在,部分原因是日本人自身孜孜不倦地要界定何谓“日本性”,并希望能藏之名山,传之万代。他们的做法有时近乎执着。至少从19世纪到今天,这种情况仍然存在,因此日本人这种对界定“日本”的热衷,成为本书在讨论精英及大众文化时的一个重要主题。本书会指出很多所谓的“日本传统”只不过是现代世界中所创造的神话而已,部分“日本传统”被视为进步的绊脚石,部分则成为日本的典型,并向世界展示。正如美国人一直要寻求一种独特的“美国式生活形态”(今后亦会继续下去),并誓言负保护之责,而法国人、中国人以至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人类,其实亦同样会宣称他们有自己“.....”的特性,并要努力保卫之。因此在整个日本现代史中,要找出一种“日本性”,并要保卫它,这种深沉的热心到今天仍然存
在,并非稀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