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城市规划
中国城市规划网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官方网站(www.planning.org.cn),是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建设成果展示的窗口,是规划行业信息分享、学术知识共享的重要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城市规划

解读 | 张锦秋谈西安总规:城市规划应坚持“和而不同”与“唱和而应”

中国城市规划  · 公众号  · 基建  · 2025-04-11 17:3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导读

今年年初《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复,明确了高质量发展要求下,西安市今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与努力方向。


近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建筑大师张锦秋对《规划》进行了深入解读,她表示,《规划》在落实国家各项政策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探讨了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发展与保护等方面的和谐与共生,体现了西安规划建设者守护城市文化基因、积极探索新发展路径的情怀与坚守。


本文字数: 1702字

阅读时间: 6分钟


和谐共生:

促进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1000多年的建都史的西安,历代城市规划人都非常重视城市规划与关中大山水格局的协调和呼应。 张锦秋认为, 本轮《规划》提出“一屏一带、八水七田、双心六片、轴线传承”总体格局,既是传承,又是发扬。 在充分展现西安“山、水、塬、田、林、岗、池、城”相协调的自然历史地理环境基础上,提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主中心与副中心、综合性新城与专业化组团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格局的再塑造,发挥轴线传承历史空间秩序、统领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传承发扬“九宫格局”古都营城特色,凸显山水相融、观城望山、感知历史、东方气韵的自然人文空间,体现了保护与发展的融合并进,是传统和现代的有机融合。


张锦秋认为,城市的规划和建筑设计应始终坚持 “和而不同” “唱和而应” 两大设计目标。“和而不同”强调在协调共生的基础上保持自身的独特性,“唱和而应”侧重在以和为贵的前提下进行思想交流与碰撞,二者的核心都是“和谐”。西安的规划应从历史中来并走向未来,各个层次的设计应注重部分与整体的和谐、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现代与历史的和谐,这三个层次依次递进,共同塑造西安的城市之魂。‍


赓续文脉:

多层次推动历史文化保护


西安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突出“千年古都”独特定位、自然山水环境融入保护、实现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相统一的特点,作为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的都城,凝聚了中国城市营建思想的精华,是东方营城典范。张锦秋表示,西安在全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领域一直走在前列,是全国最早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城市之一,在名城保护和彰显文化特色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创新和探索。 《规划》形成了系统性更强、融合性更好、实施性更优的传承保护新做法,从多个层次和维度来体现西安特色与魅力。


从宏观层面上看, 《规划》以完整保护西安历史文化脉络为目的,突出延续性、约束性和动态性特征,持续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本轮《规划》提出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明确文化安全底线管控的约束性要求。同时提出及时将新发现的历史文化遗存纳入保护体系与保护线的要求,体现保护工作的动态性特征。全面深化完善“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做到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确保西安各时期重要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


从中观层面上看, 《规划》注重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城市生活,通过重大历史节点的传承与融合来实现城市历史的整体性保护。本次规划重视保护城址、宫殿、陵墓等依存的山水环境,完整展现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都城格局特色,并坚持以用促保,引导城市公共空间与历史环境相协调,推动西安特有的丰镐遗址、秦始皇陵、汉长安城遗址等大遗址区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融入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


此外, 从微观层面上看, 《规划》突出城市轴线的空间统领作用,主动理解环境、保护环境、创造环境。在张锦秋看来,西安的城市发展轴与历史文化轴相伴相生,要进一步发挥古都文化轴、丝路发展轴、科技创新轴和国际开放轴等城市轴线在传承历史空间秩序、统领城市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加强重要轴线及节点上的文化遗产展示与活化利用,充分彰显贯通历史与未来的气韵,体现古都文化价值与历史脉络。加强特色景观风貌和空间形态管控,展现富有文化魅力的国土空间景观特色。


张锦秋认为,《规划》以共建“一带一路”国际门户城市和中华文明传承代表城市为愿景目标,充分体现了西安市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纽带,融合历史智慧与现代精神并在差异中寻求共鸣的价值取向。西安的发展与保护是一个长期议题,结合《规划》以守正夯实根基、以创新激活价值, 把文化繁荣作为引领城市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终将实现千年古都的传承与跃升。‍


本文来源:西安日报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要闻 | 国务院批复同意西安市、佛山市、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 张锦秋与中国城市规划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致敬 | 张锦秋院士学术思想交流会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终身成就奖授予仪式成功举办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