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Knudsen和Konishi又进行一系列针对仓鸮中脑的电生理记录,证明存在独立于声音频率而基于双耳强度差和双耳时间差的声源定位计算机制。Knudsen进一步发现在下丘(听觉中脑)和上丘的外侧核是听觉空间地图和视网膜地图结合的地方。他基于此,还建立了运动控制中发展可塑性和多感官形态整合的模型。
双耳时间差信息是如何在听觉脑干中被加工的呢?大约50年前,Lloyd Jeffress同步检测神经元能基于不同双耳时间差的双边延迟系统补偿的差异来建立方位空间地图。Carr和Konish发现仓鸮的层状核(鸟类延髓内司听觉及声源定位的重要感觉中枢)几乎符合双耳时间差处理的反应模式(这一结论在之后Rubel等人对于鸡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这一切都在尝试回答鸟类如何进行声音的空间定位这一问题。此外,还强调地形表征(“地图”)是脊椎动物大脑的一个关键特征。事实上,在20世纪70年代的神经行为学研究中,基于重要感觉线索的地形表征已被提出。例如,Heiligenber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弱电鱼中脑的神经元敏感性会随着电场性能变化发生敏感变化。在1991年,Heiligenberg 总结到“无论我们在哪里发现行为反应,都是由某个刺激变量的持续调节所引导的,我们似乎找到了一个有序的表示该变量的神经元图谱。”
有趣的是,仓鸮声音定位系统几乎涵盖所有哺乳动物声音定位系统的类别,尤其是在双耳时间差的计算和听觉空间的神经元表达方面。在哺乳动物中,双耳时间差没有排布在计算“地图”中,不论是在进行双耳时间差信息加工的脑干中还是在上丘等高级的加工阶段内。这些差异可能源于哺乳动物和鸟类空间听觉的独特进化起源。总的来说,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可以在空间中定位声音,但是使用不同的神经元策略来编码声音的位置。拓宽来说,地形图本身并不是系统处理特定刺激参数的先决条件。事实上,对于需要处理高度复杂和动态环境的感觉信息来说,固定的地形表示法现在很少被认为是一种神经元的“解决方案”。
我们的仓鸮在在神经基础的声音定位的许多方面脱颖而出。虽然在很多时候,鸟类对于听觉任务的结果方式与哺乳动物相似,但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它们会用不同的神经元加工策略。所以说,仓鸮在某些方面可以算是一类特殊的鸟了。站在进化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多么有趣的一个事件。它强调了不同的大脑如何整合多样的感觉信息,这种多样性不仅从神经行为学的角度来看是迷人的,而且它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物种差异以及通过比较去诠释进化论中的原理。
参考文献
许维枢. (1987). 第二十讲 猛禽鸮形目. 野生动物学报(2).
Brand, A., Behrend, O., Marquardt, T., Mcalpine, D., & Grothe, B. (2002). Precise inhibition is essential for microsecond interaural time difference coding. Nature, 417(6888), 543-7.
Campbell, R. A., Doubell, T. P., Nodal, F. R., Schnupp, J. W., & King, A. J. (2006). Interaural timing cues do not contribute to the map of space in the ferret superior colliculus: a virtual acoustic space study. 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 95(1), 242-54.
Carr, C. E., & Konishi, M. (1990). A circuit for detection of interaural time differences in the brain stem of the barn ow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10(10), 3227-3246.
Grothe, B., Pecka, M., & McAlpine, D. (2010). Mechanisms of sound localization in mammals. Physiological reviews, 90(3), 983-1012.
Heiligenberg, W. (1991). The neural basis of behavior: a neuroethological view.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14(14), 247-267.
Konishi, M. (1971). Sound Localization in the Barn Owl. 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50(1A), 148-148.
Payne, R. S. (1971). Acoustic location of prey by barn owls (Tyto alb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54(3), 535-573.
Rayleigh, L. (1907). XII. On our perception of sound direction. The London, Edinburgh, and Dublin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nd Journal of Science, 13(74), 214-232.
Suga, N., & O'Neill, W. E. (1979). Neural axis representing target range in the auditory cortex of the mustache bat. Science, 206(4416), 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