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慈怀读书会  ·  你的时间格局,决定了你的人生 ·  2 天前  
疯子与书  ·  #诗生活# ... ·  3 天前  
慈怀读书会  ·  王阳明:一天一件事,21天让自我觉醒 ·  5 天前  
蓝钻故事  ·  鲁迅: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慈怀读书会

读了3遍《塔木德》,我顿悟了犹太人的赚钱心法

慈怀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24-12-16 06:26

正文


点击下方👇卡片发消息【读书】免费听好书

读:每晚yebo | 朗诵:飞扬
原著:佐野洋子


据统计,在全世界最有钱的企业家中,犹太人几乎占了一半。

在美国百万富翁中,三分之一是犹太人,美国富豪榜前40名则有18名是犹太人。

犹太人凭什么这么富有呢?

答案其实就在一本叫做《塔木德》的书中。

这本书是犹太民族的智慧积淀,它汇聚了犹太人的生存经验,也藏着他们的赚钱心法。

我看了3遍《塔木德》,总结出了书里的一个观点:钱是有规律的,致富之路有迹可循。


做事颠倒,钱则会流向别处;将事情做对,钱自然会跟着到来。

把赚钱的顺序搞对,是一个摆脱贫穷,过上富足生活的前提。

先飞起来,再调整姿态

《塔木德》记载了一个故事:

有两个犹太商人都想去约旦河对面做生意。

其中一个商人很早就开始筹钱雇船,制定航线和经商计划,一直都没准备好。

而另一个商人,载了一船货物,带着地图便毅然出发。

结果第二年,第二个商人带着满满财物返航,第一个商人还在做准备。

故事里,两个犹太商人不同的选择,其实就导致了两种不同的人生。

面对内心的想法,很多人都选择先做规划,准备好了再行动,结果永远停留在原地。

实际上,只有先上路,真正迈开腿,你才能一步步抵达想去的终点。

想起《社交网络》中,扎克伯格的一段经历。

一天晚上,扎克伯格被女友甩了,回到宿舍后,他始终闷闷不乐。

突然,他的脑子里闪过一个想法:

“能不能创建一个应用,把学校里女生的照片上传到网站,让学生们评分?”

说做就做,扎克伯格立刻坐到电脑前,专心写起代码。

很快,一个命名为FaceMash的产品便顺利诞生、上线,并且在哈佛大学大获成功。

而让人震惊的是:

从想法的诞生,到产品的设计、开发与上线,扎克伯格仅仅用了6个小时。

正因为扎克伯格惊人的行动力,日后他才能迅速推出Facebook,一举跻身富豪之列。

作家大冰说,世界上的大部分传奇,都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们,将心意化作了行动而已。

任何事情,若总是停留在规划的阶段,那么永远也不会有结果。

学会把“再想想”换成“马上做”,先执行再去完善,是一个人成事的基本逻辑。

正如犹太谚语所言,先起步再调整呼吸,先起飞再调整姿态。

行动是打开财富之门的关键,先做起来,你想要的未来才会奔你而来。


先找对方向,再去深耕

《塔木德》里有句名言:

“一位百发百中的神射手,如果漫无目的乱射,他也不能在比赛中获胜。”

找不到目标,缺少方向的人,就如同没了靶子的神射手,再怎么努力都是“瞎忙”。

在一次交流会上,有学生问杨振宁,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杨振宁说:“从一生的长远发展着眼,最重要的并不是你所学到的这个技术,或者那个定理,关键是要走对方向。”

在这世上,决定人生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先找对方向,再去努力深耕,这样做事才不会迷茫,努力也就有了意义。

《目标法则》里有个故事。

汽车大亨福特刚进入汽车行业时,当时汽车主要靠蒸汽作为动力。

很多从业者都选择继续开发蒸汽动力,改进蒸汽装置。

但是福特却在思考:

“车子既然可以用蒸汽作为动力,那么用汽油应该也可以。”

从此他便定下一个改变汽车动力的目标,并给自己十年的时间去完成这件事。

自那以后,他先是在工厂当机械学徒,深入学习机械制造,后来又开始钻研起燃油机原理。

每天工作再累,他都会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去搞研发。

就这样,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29岁时,他终于成功制造出第一台汽车引擎,用汽油代替了蒸汽。

这种革命性的创造,使得福特大获成功,让他成为美国著名的汽车大王。

很认同一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方向错了,走得越快离目标越远;方向对了,路再远你也终能抵达。

有选择的专注,胜过一切毫无意义的瞎忙。

学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把功夫用在真正有价值的事上。

当你选对方向,持续深耕,自然能在财富的深井中,挖掘出属于自己的宝藏。


先解决心穷,再解决贫穷

什么是心穷?

作家阿甘说,心穷就是认知的困顿,本质上是一种短见,让人只看见眼前的利益,从而错失了好的机遇。

《塔木德》里有个穷人的故事。

这个穷人家徒四壁,一位富人很同情他,就送了一头牛,让他去开荒。

按计划,到了明年收获的季节,穷人就能脱贫致富。

穷人非常高兴,每天都赶牛下地。

但很快,他觉得日子比以前更难过了,因为牛要吃草、吃饲料。

穷人想了想,就把牛卖掉,换了两只羊,毕竟羊繁殖得快。

可没多久他就发现生活更苦了,两只羊吃的食物更多。

于是他把羊卖了,买了一窝鸡,他认为鸡生蛋要比羊产羔更快。

可是光有鸡蛋他又不满足,隔三岔五他还杀只鸡吃,结果没过多久,那群鸡一只也不剩。

到了第二年,穷人依旧贫穷。

《增广贤文》里说,穷人想眼前,富人思来年。

戒掉心穷,看得足够远,视野不断扩大,你才能赢得更多。

股神巴菲特,曾连续多年登上世界首富宝座。

但鲜有人知道,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在他50岁之后所获得。

与其他人根据市场波动买进卖出不同,巴菲特买股票前,会分析这个公司的前景。

在他看来,一个公司若有发展潜力,那股票升值是必然的。

买了这种公司的股票,即便遭遇多次下跌,他也不卖出,反而重仓。

靠这种长远的眼光,巴菲特才成为了顶尖富豪。

《财富之道》里说,“贫”是受限于能力与经验,而“穷”,则是受限于内心。

钱没有了,任何时候都可以赚回来,心穷了,就再也无法翻身。

比解决物质匮乏更重要的,是解决内心的贫瘠。

学会跳出一时一地的限制,不要太看重当下的小得小失。

凡事看远点,不断开阔眼界,提升认知,才能获得财富的密码。


先让别人赚钱,再让自己获利

《塔木德》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犹太人库兹马,经营着一家古董商行。

他的主要供货商是当地农民,一旦缺钱,农民就会把家里的古董卖给库兹马。

当然,里面有真的古董,也有很多赝品。

但每次有人来卖货,不论真假,库兹马都会让店员把它们收入库房。

有次店员就疑惑地问:“您知道里面有赝品,为什么还全收下呢?”

库兹马笑了笑,说:

“我全收下,让他们多赚点钱,他们以后有好货就会第一时间跑到我这来,我也就能轻松收到好多珍贵的古董了。”

曾国藩说,利可共而不可独。

自私者往往自绝于人,懂得先让别人赚钱,你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20世纪20年代,云南有个叫胡庸的药商,从药农手中收购药材,再转卖给药铺。

当时市场很不稳定,有时药材刚收购没几天,行情就跌了。

大部分药商,不管市场跌得多狠,依然按正常价卖给零售药铺。

但胡庸却不一样。

若行情跌了,他就主动降低药材批发价,哪怕自己补贴,也要让药铺有利润可赚。

同行们都笑他太傻,他却说:

“让别人‘赚一点’,只要别人锅里有一份,我们碗里就不会缺一勺。”

由于他坚持让别人多赚,很多商铺都找他合作,他的生意反而越来越红火,最终挣得盆满钵满。

稻盛和夫说:“以利他心度人生,能增强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最终回报会回到自己身上,对自己同样有利。”

真正挣大钱的人,信奉的永远是“我要赢,但我要身边的人一起赢”。

人这一辈子,偶然的成功看运气,必然的成功看格局。

凡事懂得让利于人,多点成全别人,最终也会成全你自己。

《塔木德》里说:

“钱的背后是事,把事做好,钱自来;事的背后是人,把人做好,事自成。”

赚钱到最后,拼的其实不是能力或智商,而是做人和做事的心法。

先把人做好,再把事做对,是获取财富最重要的底层逻辑。

读懂犹太人的赚钱心法,学会增强行动力,不断修炼认知,提升格局。

请相信,当你把赚钱的顺序搞对,财富就会源源不断地往你身边汇聚。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解读:每晚yebo。本文系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原创,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欢迎关注每晚一卷书。

*朗诵:飞扬

【慈怀线上读书会】
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
分享正在读什么书,读书感悟,读书方法……
我陪你读书,你陪我读书
每周直播分享,群里陪伴交流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学习
↓↓↓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点击阅读原文进慈怀读书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