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讨论了打坐和站桩的修行和养生方法,强调了关注呼吸、保持平静心态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通过观察呼吸的长短、遍身和除诸身行等阶段来深化修行。同时,文章也提供了一些关于神佛供奉、家居风水、以及生活简化的建议,强调了简单生活、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最后,推荐了一些与打坐和站桩相关的课程和资源。
文章最后推荐了与打坐和站桩相关的课程和资源,为有兴趣深入学习的读者提供了方向。
点上面 打坐站桩 关注
打坐修行、站桩养生、丹道修炼、奇门遁甲
普通静坐在那里,简单明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回过来听自己的呼吸。
诸位的经验,现在你听不见呼吸声,就是你的思想跟呼吸分开了。
你静下来,眼睛定好,自然的听自己的呼吸。这个听字注意,不是耳朵听,而是感觉。不说像今天下午打雷这个情况,乃至在千军万马里,都可以听到自己呼吸,这个人静定的工夫那么就很高了,普通人是感觉不到自己呼吸的。
假定有一位坐在这里,一边听话,一边还写字,自己的呼吸在鼻子和全身,进进出出完全知道,这个人差不多可以谈修行了,这叫“知息入”。
“知息入,知息出”,你们现在听到呼吸没有?听到没有?听不见,你们哪里听得见!只靠一点感觉嘛!就是说,随时要跟这个感觉的出入息配合为一,这样才叫做修行,修止观。如果打起坐来,再勉强找个呼吸来配合,那算个什么修行,算老几啊!就像我现在跟你讲话,我知道自己呼吸的“进、出”,你要学我一样,脚还在跳手还在动,知息入,知息出,知道气息进进出出,没有一点不知道。但不能用力,勿助勿忘,也不能不注意。
人有天然的呼吸。你一上座以后,万事不管。呼吸粗、细、长、短都不要去管它,静静地听着自己的呼吸。(听,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听其自然的听。)不要去领导它,也不要拒绝它。慢慢地听。你听听看,呼吸蛮好玩的,开始短促,慢慢深长。
你不要认为我的功夫很好,不必搞这个玩意儿,错喽!要想少病少恼,即使是登地菩萨也还要修。因此,不要有增上慢心,一定要修。听呼吸要不增不减,让它自然。
一、知息入,二、知息出
进来知道,出去知道。所以修安那般那,我昨天讲了,问你们夜里体会没有,没有一个人答复我的。你呼吸进来出去,完全搞清楚没有?这很重要的,你不要当成开玩笑,在这里当做好玩,你辜负了自己,也辜负了我。
譬如由六妙门开始,你们坐在这里一边听,一边知道自己呼吸进出,能够做到吗?老实讲,做不到,绝对做不到。假定有一位坐在这里,一边听话,一边还写字,自己的呼吸在鼻子和全身,进进出出完全知道,这个人差不多可以谈修行了,这叫“知息入”。
我这样一讲,你们自己测验一下嘛!一边听一边做事,心念跟呼吸配合,在鼻孔这里开始。等于说眼观鼻,鼻观心;这个观不是眼睛去看的观,是心来观。如果是这样修行,很快有进步的。
“知息入,知息出”,你们现在听到呼吸没有?听到没有?听不见,你们哪里听得见!只靠一点感觉嘛!就是说,随时要跟这个感觉的出入息配合为一,这样才叫做修行,修止观。如果打起坐来,再勉强找个呼吸来配合,那算个什么修行,算老几啊!就像我现在跟你讲话,我知道自己呼吸的“进、出”,你要学我一样,脚还在跳手还在动,知息入,知息出,知道气息进进出出,没有一点不知道。但不能用力,勿助勿忘,也不能不注意。
呼吸进来,你注意“知息入”,头部这里的呼吸打通了,你试试看,不要什么都向肚子里咽啊、保留在丹田啊、沉下身体啊,笨蛋!你“知息入”,呼吸从鼻子里进来,你知道嘛!出去也知道嘛,其他都不要管。气进来一定沉下去的,不必管下面,如果一边修安那般那,气进来,还要管肚脐管身体,你不是白修吗!一万年也修不好!气进来,你“知息入”,喉咙以下都不要管了。
当呼吸慢慢静下来,中间有没有思想?一定有思想。这时你就体会到生命一个是呼吸,一个是思想,一个是知道呼吸、知道思想的“知”。当你静下来后,知道自己的呼吸,思想还在转动,不要怕,因为你知道自己在思想,知道呼吸在动,但后面那个能知道的没有动过,你把握那个能知道的“知性”就静下来了。把思想念头完全放空灵了,随时知道自己在呼吸。
三、知息长短
随时随地自己呼吸一进一出,晓得长短。这一句话就是问题了,什么叫呼吸长,什么叫呼吸短呢?你说有人那么高,我那么矮,那么高个子的呼吸进来特别长吗?个矮的呼吸会短一点吗?怎么叫知息长、知息短呢?
所以要观察你自己。有时候身体不好,呼吸进来出去,你觉得只到喉部、胸部这里,肠胃都达不到。像某个同学的女儿,打坐时呼吸会达到丹田、小肚子,甚至这里有一两个同学,可以达到脚底心。呼吸的感觉,知息长短,对风寒燥热的感受,你静下来当场测验,已经知道自己健康不健康,有没有问题。
知道自己的息往来长短,第一步,是在鼻孔里知道哦!你如果功夫进一步,自己浑身的每个毛孔、细胞,都在呼吸,你自然都会知道。所以,你看过武侠小说,武功高的人,有时候被人用石灰蒙上头,蒙了以后,结果死不了,他的肛门在下面呼吸。这不是做不到的,浑身十万八千个毛孔都在呼吸。研究《达摩禅经》就知道,这一段知息长短,讲得很细了。有时候长中之长,有时候短中之短,有时候短中之长,有时候长中之短,为什么祖师们把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那么清楚?虽然他交待清楚,也要你自己用过功才知道,不用功的话,也觉得交待不清楚。
我可以告诉你,有时候是“长中之长”,觉得出息也长,入息也长,在某一种时候感觉到出息很长,出去了,同空的境界配合,没有回来。回来以后,觉得气回来一下很短,已经够了,所以是“长中之短”。有时候是“短中之长”,身体内部,觉得呼吸需要吸进来,自然的作用,吸一下,它继续在吸,一直到脚底心,一直到脚趾头都充满了,这是短中之长。还有“短中之短,长中之长”,每一样都不同,这是跟你讲理论,你要去体会把工夫做到,不是开玩笑的,不是吹牛的。
知息长短,我只讲了几个,这个里头包括很多内容,详细你们去看《达摩禅经》。这是吩咐你们注意,要自己用功去体会,不是讲空洞的理论,千万不要妄语骗人,骗人要下地狱的,那是千生万劫地狱果报啊!
知息长短,你要搞清楚主体在这一个知性上,不在息上面。这个知性在身体每一个细胞,内外都普遍的,不一定在脑子里,而是无所不在的。如果知道息的长短,你可以测验身体了,你们大家自己去体会。不要故意去练习呼吸。佛经告诉你,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这里把那些佛经归纳,知息长短,配合上你的修持了。对于饮食男女,要搞清楚,严持戒律。
自然地呼吸,只有知性在看着呼吸。“知息长、知息短”,你在练习时,只是知道呼吸的长短进出,只看这个,不要管念头。看着呼吸的长短、进出,慢慢地,愈来愈深愈长,气一充满,你整个身体也端正了,到了不呼不吸,止息也来了。就那么简单,半天一天就可以做到了。念头自然清净专一,身心立刻转变,头也不会昏沉了,很容易定住。
到了止息的时候,思想念头没有了,一念清净,止住了。所以我有句很沉重的话,我说我不是跟你们在座这一班人讲,是另外一班人在听耶!这个话你们听不懂而已。
到达念也止了,息也止了,还有没有呼吸呢?有。进一步知息长短。很长一段时间才感觉到还有一下呼吸往来,或者是出息,或者是入息,进来止在那里很久,偶然重新来一下。来一下是什么?长中短、短中长。有时候感觉到出息很长出去了,止息,回来的时候很短促,已经满了。有时候感觉到短中长,出息很短,或者入息特别深沉,一身气都充满了,没有饿的感觉了。
四、知息遍身
你到知息长短以后,就“知息遍身”了,全身都在呼吸。你们修持到达这个定境的时候,鼻子的呼吸已经不管了,不再呼吸了,鼻子没有作用,这时才晓得全身每个细胞、每个地方都在呼吸,气都充满,气脉都通了。到这个时候,还没有“除诸身行”。
知息遍身,气充满遍身了,乃至晓得全身都在呼吸,非常非常重要。并不是发胀,也不是说,像有些练武功、气功的那样发胖。想要发胖的话,那你还不如到街上的脚踏车店,拿个充气筒套在这里,哗啦嗒几下,马上发胀,发胖了!这个你们都没有达到,想都不能想,真的到了“知息遍身”,你那个武功不练就到了;除非不出手,一出手都是高手。
到了知息遍身,那个时候已经不谈什么数息、随息了。也不要数,也不要随,随时息跟念两个配合为一的,随时知性清楚的,这样才叫做修行。不管修密宗,或什么法门,不到这个禅定,不要谈修行了。
密宗的三脉七轮,中国医学十二经脉,是直接从身体的内部感觉知道。遍身,就是每个细胞,到哪里都很清楚。这个时候不要给一般的佛学骗了。哎呀!这个“知道”是妄想嘛!要四大皆空嘛!那你就完了。换句话说,你这个时候是“明知”,不是“故犯”,随时要明白知道,你们这样修持下去,只要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做到,你们身体精神永远保持健康长寿,头脑是清楚的,事业就顺利了。
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长短,你把这三个先测验好,如果达到第四步知息遍身,你的知性是没有妄想哦,若有妄想,用六祖的师兄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任何妄想起来,不要妨碍知性,都把它丢开了,知性则存在。你一边做工夫,注意呼吸,一边也知道自己妄想来嘛,你不要管那个妄想,只管这个息。
工夫做到知息遍身这一步,你的变化,用道家讲的四个字“祛病延年”,一切病都好了,包括癌症在内,包括死亡在内。你要知息遍身,晓得息到达每一个细胞,就比较可以长寿,慢一点衰老。至少我现在在桌子上也打坐给你们看,我还可以动作很快做给你们看。为什么我这个年龄还这么轻便呢?知息遍身。不像你们,看起来比我还老。
到知息遍身时,整个身心气脉都变了。密宗同印度瑜珈讲的三脉都在变化,每个细胞呼吸都在变化。就算你老化了,又有病,这时病也好了,那个老化的细胞又活了起来。换句话说,你全身十万八千个毛孔自然都在呼吸往来,但却没有呼吸的现象。这是庄子说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就是孟子说的“养我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我只讲原则哦!对别的朋友们一起讲清楚,不过他们提问题,你们也听不见。我知道他们提问题了,所以答复他们。
到“知息遍身”这个境界,就是道家的“三花聚顶,五气朝元”了。三花聚顶就是脑部的脉打通,精气神与天地相通了。五气朝元,在中国讲是金木水火土五气。金就是肺,木就是肝胆,水就是肾,火就是心脏,土就是脾胃。在密宗和印度就是上行气、下行气、中行气、左行气、右行气。五气朝元,朝哪里?朝那个寂然不动。都清楚了,舒服了,一切病都没有了。
这个十六特胜只讲知息遍身,这一句话你翻遍了藏经以及所有道家的书,你也找不出来。我告诉你那么清楚明白,你以为得来容易,如果你也是十二岁出去,学到九十岁,像我一样用心求学,拿命来拼了才会知道!要做工夫才行,自己不做工夫,身体都已经衰老了,自己还不知道。
五、除诸身行
到了第五步“除诸身行”,不得了了,已经把身体的障碍完全打通了,没有身体的感觉,身体跟虚空合一了,这是真实的工夫哦。你看这四个字——除诸身行——灭除身上一切的障碍,都打通了。
“除诸身行”。身上气充满,那些都变化了,化空灵了,整个身体柔软,内部统统变了。五脏六腑,拿现在西医讲的话,中枢神经的系统变了,连带前面道家叫任脉的自律神经系统的脏腑都变了。比如自己晓得肝不好的,胃不好的,那个时候都好了;或者女性乳房像有乳瘤一样,慢慢自己晓得化了。乃至说五六十岁的女人,更年期过了,忽然胸部又膨胀了,同少女一样充满起来。我们座中有人到了这境界,每个细胞都转变,各人自己知道。
“除诸身行”,这个时候身上行阴作用不动,充满了,身体跟虚空等于合一,这个身体内外是通的。譬如你们练少林武功,童子功,到这个时候,两个睾丸缩上去,自然的缩到肚子里。这个时候缩也好,不缩也好,谈都不要谈。身体空了,身上五阴的行阴空灵了,这个里头秘密很多,到了除诸身行的时候,如果你练武功,可以练到踏雪无痕,走路不在地面,而在地上飘了。
到了除诸身行这个时候,修密宗的三脉七轮的气脉打通了,生活习惯已经变了,就是你们听惯了的一句话,“精满不思淫”,男女的淫欲观念没有了,没有压力了,觉得粗浅不喜欢了。当然勉强可以,等于《楞严经》上讲的“于横陈时,味同嚼蜡”。佛把做爱非常文学地形容为“横陈”,就是等于两个人运动做瑜珈一样,没有性欲的观念了。“味同嚼蜡”,没有说爱啊、舒服啊这一套,等于吃白蜡一样,什么味道都没有,可是也可以应付。
到“除诸身行”,整个物理法则的动力还在转哦,这要懂唯识,什么叫身行?就是行阴没有断,身上的气还没有完全静止,脉还没有完全停掉。不过你到达这里,用心电图来测心脏,跳得非常缓慢,轻轻跳一下、跳一下。拿现在来讲,西医会告诉你心脏有问题,可能哪里血管阻塞了。如果中医按你的心脉,细细的,很慢跳一下,哎呀,你这个心脏有问题了。
像我自己碰到那个境界,“哎哟,这两天靠不住了,走就走吧,充其量心脏停了嘛。”我就是比你们狂,狂到生死我都不在乎了,要走早走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再来再修过嘛!如果这个时候找医生就不得了了。既然死都不怕,还怕什么?懒残禅师的诗“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除诸身行,大概地讲,也不是对你们诸位讲,是对其他来找我的朋友讲哦,都讲清楚了。这还没有到初禅呢,不过生理变了。
注意:打坐站桩或养生修行问题,大家可以直接+万心老师微信咨询 wanxin093
所或者办公之处,常年见不到太阳,那对居住者的家人关系,以及办公氛围都是极为不利的。更有甚者,小人当道、口舌是非、祸及自身。
且房间凌乱也会影响主人的运气,在生活中,
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如果家中有条件,最好设置专门的房间摆放;
2、不能摆放在夫妻房;
3、背后不能无靠;
4、不能摆放在楼梯下;
5、不能摆放在楼的中间夹层;
6、不能摆放在有路冲、角冲、柱冲等冲煞的位置;
7、请、送时一定要择吉;
8、尽可能安置在宅内的死气方;
9、两边要有留空,原则是左边要大于右边;
10、如安神位的坐向遇流年不吉,要用浮炉方式处理,否则会造成家庭不安,应谨慎处理;
11、准备生育的夫妻,卧房不要与神佛房间相邻,否则易造成不孕;
12、神佛像背后的靠墙不能是厕所、厨房的墙;
13、神佛像背后的靠墙不能是下行楼梯的墙;
14、神佛像无论是何种材质都不能有破损,如有,要尽快修补好;
15、摆放神佛像的供桌,下边不要有水,更不能有酒,要干净整洁;
16、小的神佛制品不要随便丢弃,要恭敬待之;
17、不用的神佛像要择日拆除,尽可能送到附近寺庙;
18、家中供奉神佛,主神要明确,不能同时请不同类别的神佛放在一起供奉;
19、如有多尊神像,神佛的位置要按级别正确摆放,不能随意乱摆;
20、如果神佛像是经过正式开光请入宅中,家中主人一定要按各神佛的教规去礼待,这一点非常重要,主人不能不知各神佛的地位和喜好,以及供奉礼仪。
除了上述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一点就是,神佛像最好不要被太阳直射到,尤其是家中如果供奉的是祖先牌位,更不能被阳光射到,否则易造成家宅不宁,切记!切记!
(一)、神台位置
1、镇邪守护神神台宜向大门或平行,面向屋外。
2、保平安纳福诸神宜向屋内。
3、神坛习惯用鲜红颜色。
如:关帝或土地财神类天神宜向大门,有纳财避邪作用。
(二)、佛台位置
佛祖、菩萨、观音、罗汉则最宜坐西向东、清静明亮吉位,不拘泥于面向大门,但要三不向:a、不向厕所,b、不向房门,c、不向饭桌。
1、天神、佛神、家神不宜一起供奉,佛神用鲜花水果供奉,天神及家神可用三生供奉。
2、天神、家神不宜平排放在一起供奉,神台可分上中下三托,上面为天神,中间为家神,下面为土地神,佛神宜另外安放。
1、文财神
宜文职人员及上班族人员供奉,文财神有财帛星君和福禄寿三星。
a、财帛星君为太白金星,手拿“招财进宝”卷轴,
b、福禄寿三星由福星、禄星、寿星组成。
2、武财神
宜武职人员及经商人士供奉,武财神有赵公明和关羽。
a、赵公明又名赵玄,为黑口黑面、威风凛凛,
b、关羽字云长,为红面长髯、威武忠义。
3、财神位六忌:
a、忌压,不宜重物堆压
b、忌水,不宜摆放鱼缸
c、忌空,不宜背后空透
d、忌冲,不宜尖角冲射
e、忌污,不宜作为厕所
f、忌暗、不宜昏暗阴沉
1、尺寸
尺寸深度一尺二寸(表示十二个月),宽度三尺六寸五分(表示一年365天)
2、六不宜
a、神佛坛与浴室相邻
b、多人出入吵杂
c、安放在东北、西南鬼门方位
d、朝北、东北、西南、西、西北
e、使用陈旧木料制成
f、神佛符放不干净的地方
3、神佛坛及画像安放
a、神坛不能比佛坛低,佛坛可安置神坛但两者必须有间隔,天神画像宜高于佛神画像。
b、家神不宜在房屋中心(中心点皇极位是神佛的尊位),祖先神位不宜正对神佛坛,安放不得高于神佛
c、先辈、先人、在世人员画像不宜与神佛像同壁平挂或对挂,任何画像不宜同屋高于神佛坛或神佛像。
d、乱世、冤死亲友画像不宜与神佛同室供奉或相挂。
e、其他宗教的神灵不宜与佛坛同置。
f、神佛画像或挂轴一旦挂上,应视同神佛坛,选神佛位供奉。
许多人不明白整洁能带给人好运的道理。其实,风水并不象大家想得那么复杂,它就在你身边。既不象有些人故意把它神秘化,捧到了天上,也不象一些人根本就不懂风水,却说是迷信,给踩到了地下。风水就在你身边,无处不在,简捷易懂。谁都知道乱糟糟的人做不出大事一样,所以收拾好你的环境,给自己一个好心情,好运自然来。
空透无依,不能脚踏实地,影响事业的发展。现代大都市往往楼前有楼、楼后有楼、楼边有楼,卧床过份地靠近窗户,使得卧室不能很好地保持其私密性。而且,由于城市变得日益繁杂,恼人的噪音将穿过这扇并不太厚的玻璃窗而影响睡眠。
易理中讲究有形必有灵,在家中或办公位放置一些造型怪异的人形玩偶,都是大损运势的。特别是一些黑色的、暴力的人偶形象,要尽量避免,否则很容易招来小人侵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收集旅行纪念品,其中就包括一些各地人像玩偶或饰品等。由于这些物品大多都是来历不明的的,难免会沾染一些不好的东西,像玩偶就很容易招来某些灵体依附,导致小人指背,这对于我们的运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办公室内,特别是在卧室里面,最好不要胡乱摆放一些来历不明的人像玩偶或饰品。
镜子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件,如若摆放不当,对主人是不利的。尤其是在办公室中,不要在办公者对面摆放镜子,镜子对人非常不好。卧室中,镜子也不要正对床,这样不仅会影响夫妻关系,而且还会招小人,诸事不顺。
日常生活中,多有一些尖锐之物,像墙角、金属工具的棱角、刀具等。家里或者办公处有这些的东西的话,一定要妥善放置,并避免与之正对。长时间对着他们,必然会遭到尖角煞的反噬,多遇小人的陷害与侵扰,事业与财富恐遭连累。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常常坐的座位后面最好靠着一堵坚实的墙。如果后面是走廊或楼道等,则后背空虚,容易让人有机可乘。正常情况下,你无法看到后面的情况,后面人来人往,非常容易被小人算计。
厕所是“污秽之地”,无论是自家坐卧之处,还是办公之所,都不可正对厕所。面向厕所很容易受其湿浊之气与霉运的冲击,长期面其而坐,必然会遭到小人的暗算。如果你的座位前方或旁边不幸刚好有厕所,可在座位和厕所之间,放一些宽叶类盆栽,可吸掉来自厕所的秽气、工作中的是非就会少很多。
风水中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左侧青龙位代表吉祥和贵人,而右侧白虎位,则代表凶煞和小人。只有青龙位高过白虎位,才能吉祥富贵,平安顺遂。若是白虎位占了上风,则很容易造成小人近身,家庭关系不睦,同事关系不和谐。如遇小人,可在右边的白虎位放置一盆仙人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小人解除,必须及时的清理掉,否则将损人不利己。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随 喜 打 赏
长按二维码支持我们
- The End -
⊙免责声明:本图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如涉及版权请直接联系我们!
《打坐和站桩》课程
期盼已久的《打坐和站桩》课程,终于开班了!通过对站桩外形标准姿势和站桩心法,以及打坐姿势和打坐心法的传授,将全面系统为大家讲解。
详情请点击图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