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蝉主又被
易烊
千玺
惊艳到了。
他在网上晒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而有人也晒出他的成绩单,
易烊千玺以专业、文化课第一的成绩考入中戏。
此刻,不禁感叹易烊千玺真是
人生赢家
啊,但是蝉主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
《我的时代和我》
,才发现易烊千玺真实的生活
并非如此闪耀
。
《我的时代和我》
精选几位重量级华人名人,通过大量跟踪记录,展现他们光环背后的真实生活,有点类似于日本的《情热大陆》。
第一集易烊千玺的故事就非常打动我。
易烊千玺的高三生活其实只有开学典礼这一天,接下来他的所有精力都要投入到他的生日演唱会上。
大家羡慕他十几岁年少成名,但他自己却说“我一直都是
被迫成长
”。
从小,他就知道自己是有天赋的,别的小孩做不到的他都能做得到,但成名后他陷入
自我怀疑,天赋变成一种压力
,对自己要求越来越高。
和普通人一样他也
自卑,恐惧成长。
在拍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时他在片场那种紧张,疲惫的状态让我感受到一个
真实的易烊千玺。
他是如此纯真,如此努力,他虽然是超级巨星,但他也需要被理解。
和易烊千玺有相同困惑的还有赵雷。
面对长期高强度路演,
赵雷说他厌倦并讨厌这种明星生活
,他喜欢无忧无虑,不求大富大贵,但一定要自由,这样的生活并不属于他。
除了生活受局限,
这些明星也并没有真正得到过“理解”。
赵雷成名后,各种邀约电话打过来,目的就一个,只要你唱一首《成都》就行,其他都不用唱。
赵雷也陷入自我怀疑,
难道我的歌这么难听只有《成都》能听?
《我的时代和我》每一集都在
记录“困难”,记录“矛盾”
。
它不是真人秀,没有演的痕迹,而且随机性和突发性很大,摄制组细节也抓得好。
这部纪录片没有任何浮躁的痕迹,就是靠实拍引人入胜,
能如此展现明星不为人知另一面,实在太难得!
明星也是人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这句话用在易烊千玺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在《我的时代和我》里年龄最小的易烊千玺从
十几岁开始就星光熠熠。
几岁时被父母带去上培训班,被很多老师夸赞有天赋,慢慢的易烊千玺也在认可自己的实力。
但他说十三四岁时
他的人生都是被别人规划好的,他没有选择的权利。
在本该融入校园的时候,
他却过着“错位”的生活
,他的世界没有同学、老师,只有成人世界的拼搏与压力。
直到十八岁即将成人时,他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慢慢探寻人生之路。
纪录片在跟随他飞遍全世界的同时,也记录下他的
恐慌
。
在巴塞罗那他第一次以个人名义接受商业代言,镜头前的易烊千玺依然显得有些稚嫩,双手不知道如何摆放,
不知道如何在镜头面前放松下来。
即便是明星,也会有不自信的一面
,而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18岁的易烊千玺需要在镜头面前展现28岁男人的魅力
,这对于他来说太难了,即便他具备“超龄的成熟”,也需要花费时间去解刨自己,深入内心。
因为易烊千玺本身是个
非常安静的少年
,但是他必须强迫自己
接受无数镜头的凝视
,这些对于他来说都是
成长的代价
。
只可惜,很多人都看到他
众星捧月
的一面,却没看到他
孤独、寂寞甚至是无助的时刻。
同样喜欢将自己封闭在角落里的还有赵雷。
从小自卑的赵雷,出生于北京西南处荒凉的良乡,从小受够了被人排挤的生活,
和普通人一样从小就想出人头地。
在还未成名前他就在北京二环附近租了个小屋,虽然看上去简陋但生活气息还是很足,他的大多数名曲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对于
万人敬仰
的生活赵雷表示很
不屑
,他反感这种状态。
面对那些在路上狂奔追逐他的粉丝,他觉得他们很可爱,但是他
丝毫没感到享受
。
其他人找他接商演只唱一首歌《成都》,赵雷就怒了,你们就不能听听我其他的歌?
赵雷明白,
真正理解他支持他的人太少了。
让我感到为难的 是挣扎的自由
长期路演让他没有精力去创作,精神被一点点消耗,这个模式他实在是受不了了。
卧槽,我是什么人,我就是那种喜欢天天骑着小摩托车到处乱窜的人,我怎么可能被这种东西束缚。
事实上,赵雷那些经典曲目都是他游走全国,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
比起密集的曝光率,赵雷更愿意一个人躲在北京的小破屋里进行创作。
同样困于创作中的还有杨丽萍
,这位没有接受过任何正式学习就出道的舞蹈家,早就将生命献给了艺术。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
杨丽萍很多追求都显得“矫情”
,为了让演出灯光达到最佳效果,她拖延了表演时间,让观众白白等了一个小时。
但杨丽萍说
我只是追求完美
。
拍的是明星,讲的是生活
《我的时代和我》根据不同年龄段观众的需要,安排了不同年龄的被采访者。
从十几岁的青葱少年,到将近百岁的老人
,这些人在不同年龄段遇到了不同问题,而这些问题我们都在经历——
考学压力、被同龄人瞧不起,与父母的沟通问题,婚姻问题
等,因此观众在观看本片时也会有主观代入感。
当其他孩子都在校园里上课时,易烊千玺却徘徊在不同陌生的世界,疯狂排练,拍硬照,参加各种晚会。
和同龄人相比他的生活看起来很丰富,但他也要面对
考学压力,而他只能在排练间隙抽出零散时间补课。
表演课、舞蹈课各种课程交叉进行,就算眼睛都熬红了,《五年三年》,一大堆考试卷还是要做的。
走过少年,进入青年时代的赵雷陷入了
和父母的矛盾中。
刚刚失去母亲的赵雷选择每次路演时都带着自己的父亲,他说
我爸就跟筷子似的,拆不掉了。
妈妈
带我走吧
我们到天生或地下去等着爸爸
赵雷和父亲的关系就像兄弟,他一直都称呼父亲为:广瑞。
但是,不可避免地
父子之间也会产生争执。
小时候,父亲没空管他,从来都不带他去吃麦当劳,他被同学鄙视。
长大后,父亲不了解他的工作状态,为他的工作造成不可避免的麻烦。
赵雷也会发火,甚至觉得父亲是个麻烦,但他心里还是爱着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