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编剧帮
创建于2013年4月,目前超过15万编剧、导演、制片人、公司总裁为主的影视专业人士订阅,是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编剧及剧本资源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影工厂  ·  只要山姆不下架,我能吃一辈子! ·  2 天前  
都市晨报  ·  价格大降!重回19.9元!徐州已开始→ ·  4 天前  
译中人  ·  北京国际电影节招募: 实习生/志愿者,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编剧帮

故事角色让位给出演明星——银幕主角为什么变了?

编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1-24 21:45

正文

小 帮 祝 大 家 新 年 快 乐

来源:凡影Weekly(ID:fweekly) Auriel/文


编者按:在百年电影史中,有着无数经典银幕形象,观众都对他们的形象和名字都记忆深刻:好莱坞有007的詹姆斯·邦德、超人、夏洛克·福尔摩斯、猫女,国内也有小兵张嘎、董存瑞、林则徐、祥林嫂,感动了几代观众。而随着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让观众印象深刻的电影角色形象越来越少,记住的明星倒是越来越多。到今天,在线上线下的讨论中,观众们已经习惯直接用出演明星的名字来称呼电影里他们演的角色——并不是观众要故意强调演员,而是真的记不住这些角色叫什么了。


不知不觉间,银幕的主角从故事中的角色变成了明星本人,明星取代了角色的价值而存在于观众的脑海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改变又会对电影产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本文将带你解开银幕主人公嬗变之谜。


明星取代角色成为银幕主角

成为了观众和社会的人格坐标


媒体是培养人类社会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媒体,我们学习,模仿他人的行为,这是社会形成的基础。


而电影作为大众媒介,讲述着“人”的故事:无论是小兵张嘎的机智勇敢,还是詹姆斯·邦德的正义且身手不凡,银幕主人公存在感最强,所作所为对社会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他们的人格特征作为一个社会性坐标,超越了普通人类的范围,感染、影响着观众的意识形态和行为。

 

电影里角色的人格来自文学塑造,编剧在安排情节时,通过刻画角色自身的行为与思考,来丰富他们的内涵,让角色血肉丰满,之后由演员来将这种人格特质演绎出来。但有的时候,这种人格坐标则由角色让位给了明星本人,成为观众追捧和模仿的对象。

 

例如我们调查年轻女性的银幕梦中情人时,很少有人会回答你“我喜欢《花样年华》里的周慕云”,而是直接说“我喜欢梁朝伟,他很忧郁很性感”——甚至就算你喜欢梁朝伟,你也不会记得他演的这个角色叫周慕云。



 

而时光倒流几十年,女孩子们的答案可能会是《傲慢与偏见》里的达西先生,这是个从文学作品中脱胎的人物形象,有着丰富的人格与性格刻画,当他被搬上大荧幕时,精彩的剧情、丰满的人物,辅以英俊的男演员,达西先生的形象走出书本,成为女孩子们心中的完美情人。

 

在上面两个例子中,“梦中情人”无疑是一种人格坐标,代表了女性视角下男性魅力的特质,而受调查者给出的答案则是代表了他们对“男性魅力”表征的认知。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明星本人替代了电影里的角色,成为观众喜爱的对象,明星的人格魅力成为了观众认知里的人格坐标。

 

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状况呢?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可能是来自明星制度的外部推动以及观众对于观看明星这个趣味的内在动力。

 

外因

明星制度让明星本人成为最为重要的商品


明星制度创造了明星,虽然这是由商业目的推动的,但这也同时对银幕角色产生了作用:在明星极具辨识度的形象下,银幕中的明星不再是撑起角色的工具,而是他们自己——角色的意义退居明星之后,成为强化明星本人银幕形象的辅助与陪衬。

 

在好莱坞的业内术语中,指代明星的词汇其实是“人才”(Talent)。使用“人才”这样的词并非是用来表示明星具有天赋(Talent一词也有天赋的含义),而是如中文的“人才”一样,是商业价值的分类标签。

 

与大众谈论的明星“天生耀眼”的论调不同,对好莱坞而言,明星是工业制造的产物:他们所对应的票房号召力,才是造星的目的所在。而造就了这批为商业价值而生的明星的好莱坞明星制度,则是把演员推向银幕中心的重要外因。

 

1、为什么电影产业需要明星:建立观众的信任感


电影是门古怪的生意,如赛兹韦克所说,新颖性是电影作为商品不能化简的特征,因此消费者在买票走进放映厅看完它之前不会知道自己购买的东西到底长什么样。

 

而刺激观众“想要看”的心态也恰恰取决于他们观看前所不知道的那些部分。

 

观众不能确定他们会得到什么,而电影公司也无法完全确定观众喜欢什么。那么,怎么样才能降低观众心中对于即将看到的电影的风险预期呢?

 

答案在于电影之间的连续性与相似性。这给了观众一个保障,通过一些相似的特征,观众会联想到之前看到过的类似的作品,而对比眼前这部看起来相似又不完全一样的电影,他们就会抱有更高的信任感。类型片是解决这种连贯性与相似性的方法之一,明星则是另一个方法。

 

2、符号化的明星所带来的品牌效应


在好莱坞早期,制作公司的名字是电影的招牌。制作公司通过几部优秀影片获得观众的信任,观众就更倾向于选择这个制作公司的电影来减少消费风险。

 

而品牌身份的确立需要有一个核心价值和一些附加特质,比如新潮的、富有想象力的、令人愉快的、生机勃勃、上流社会等——这些特质都是拟人化的,因此无论是制作公司还是电影角色,都没有办法很好地承担这些特质——但是明星可以。一个活生生的人本身,作为一个人格化的符号,在电影上映前就可以承载观众对于他曾经看过的这个明星的其他作品的记忆,明星独特的面孔是观众信息接受的最便捷通道,就像观众一看到施瓦辛格就知道是一部肌肉硬汉动作片,一看到达斯汀·霍夫曼就知道是一部黑色幽默电影。所谓票房号召力也是由此而来。


 

▲  甚至不需要看到剧情介绍,单是看到这张脸,你就知道这是个动作片

 

这也是为什么,好莱坞从30年代之前就开始逐步建立起了整套的明星经纪人制度,将宣传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打造明星品牌而非打造电影角色品牌上面,可以说,是资本的逐利天性选择了以明星作为电影真正的商业符号,从而推动了银幕主人公转换的整个进程。其结果是:明星与他演过的各种角色互为文本,相互修辞,最终契合,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是重叠的身份,既是明星,又是角色。

 

3、明星个人特质的连续性


品牌化的明星特质使得他们在演出的每一部电影里有了连续性,明星的出现使得观众在另一部毫不相关的电影里联想起他们在其他电影里相似的表演。

 

例如在《碟中谍2》中,亨特冷静自信,对一切胜握在掌,这个形象有效的匹配了汤姆·克鲁斯早先在他演过的一系列电影中所展示的自信与独立(从《危险的行业》到《壮志凌云》《金钱本色》《雨人》再到《雷霆壮志》都是如此)。通过扮演“那个有自己的原则、狂妄自信、不合群的人”,汤姆·克鲁斯总是面临危机然后又成功地化解危机,并以此建立自己的银幕人格。



▲  在不同场合不同作品中汤姆·克鲁斯一成不变的笑容:这是他的标志和品牌,在任何作品中观众看到这样的笑容就会被暗示他在别的作品中的表现和他的银幕人格特征


因此,为了更好的把观众哄进电影院,明星成了一部电影中的主要宣传点,影片也会突出他们的形象和人格符号,强化明星在银幕上的份量,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也倾向于把明星演出的角色更多地看做明星本人。因此,当他们具有高辨识度的面孔出现在荧幕上时,角色的位置退到了明星之后,存在的意义同时被消解,成为强化明星银幕人格的一个素材,银幕中心位置让位给明星本人,而明星制度正是推进这种变化的外因。


明星走向银幕中心的内因

观众的偶像情结


除了资本与产业的助推之外,明星走向银幕中心也少不了观众的捧场:对于这个时代的观众来说,有自己喜欢的明星出演,是选择走进电影院看一部电影的重要原因之一。

 

观众为什么会那么爱看明星?对于他们而言,明星并不是不相干的人,观众对他们的喜爱主要是出自一种自我投射,将明星做为个体情感投射的对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常常会将自我的某些梦想和欲望投射到他人身上来聊以自慰,例如,人们因为没有暮光女的率性勇敢而疯狂迷恋克里斯汀·斯图尔特;没有蝙蝠侠的忧郁正义勇敢英俊而为克里斯提安·贝尔倾倒。

 

其次,它还表现为一种慰藉与补偿的作用,即个体在崇拜明星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情感上的平衡与共鸣。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压力如此之大的今天,无奈、不满等负面情绪经常充斥于人们的内心,于是粉丝将自我理想、信念与情感寄托在自己所崇拜的明星身上,从偶像的成功与荣耀中分享喜悦,并获得一种心灵的慰藉。

 

这也是明星光环——明星银幕人格中光辉耀眼的部分——吸引观众的原因。因为这些心理动机,观众选择走进电影院,购买观看明星的机会,观看银幕上他们喜欢的某些特质,并且把感情投射到承载了这些特质的明星身上,欣赏他们,崇拜他们,为他们掏钱。至此,起源于观众的欲望,由明星制度主导的一次消费行为形成了。

 

  明星成为银幕主角的影响

电影的文学中心向表演中心转移


虽然我们都身陷拍电影需要赚钱的红尘之中,但总有人仰望追求艺术的星空。诚然,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艺术性永远是各国电影人的最高追求,而银幕主角由角色让位给明星的现状,确实对电影的艺术性产生了一些影响。从电影本身出发,明星制度主导下的电影角色弱化存在着一些隐患。

 

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巴赞提出了影像本体论开始,电影本体论成为主导电影创作的主要指导。这个观点认为:“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影像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因此,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独特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

 

在这样的创作思维下,电影的文学性成为电影美学的基础,一部优秀的电影应当是以文学为中心,以影像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电影角色则是承载一部电影叙事文学性的载体,角色的人格内涵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动机,而丰满的角色形象也是一部优秀电影必备的因素。

 

然而,在明星制度下,明星的银幕人格替代了电影角色人格站在了银幕的中心,角色人格遭到破坏,戏剧性与文学性日益丧失。有学者认为,一名演员凭借在几部电影里的成功成为了明星,而成为明星后,他就会成为其他演员的表率,他的一举一动都自然而然的带有艺术价值。他们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演出,不考虑电影的整体性,这是在破坏电影的艺术之美和价值。

 

这种情况在国内尤为明显,如果说《碟中谍》里的汤姆·克鲁斯尚有特工亨特的特质与魅力的话,那么在很多中国电影里,你看到的明星永远是他本人,甚至不存在“演”的功夫,不管合适不合适,始终带着自己一成不变的屏幕人格穿梭在各种类型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特点毫无共通之处的电影里——就算是在以明星话语权最大的好莱坞,施瓦辛格也没法演好《爱乐之城》啊!

 

而观众也越来越不容易上当了,一些只堆明星不重内容的电影的扑街也意味着中国观众在告别看电影看个热闹的幼稚期,合理使用明星形象兼有优秀内容的电影,如《湄公河行动》,则获得了卓越的票房。在电影工业化大潮的推动下,越来越有鉴赏力的观众和市场空缺依然巨大的中国电影市场,完善明星制度,合理利用他们的票房影响力,叫好又叫座的商业大片离我们就不会太远了。


参考资料:

[1].吴冰沁 《互文与逃离互文——明星与明星崇拜文化解读》

[2].厉震林 《关于编剧为演员“量身定编”的利弊评述》

[3].厉震林、万传法 《世纪之问:我们的银幕主人公都去哪儿了?——内地、香港、台湾电影编剧研讨会综述》

[4].保罗·麦克唐纳 《好莱坞明星制》

[5].凡影周刊 《好莱坞的明星制,商业规则是什么?》



版权信息

本文选自:凡影Weekly(ID:fweekly)Auriel/文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

专注为中国编剧服务

商务合作 :gangqinshi01(微信号)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13520124071


微信ID:bianjubang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