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驴光掠影
曾任千亿级A股上市互联网公司IT高管,现任某创业公司CTO,在简书签约认知思维相关的干货,都是多年踩坑的经验,喜欢摄影和旅行,力求做个有趣的人。 微信公众号同步更新:驴光掠影 转载声明:转载分为两种,一是有偿转载,即付给作者相应的稿酬;二是无偿转载,需注明作者为简书签约作者,并在文章后放简书二维码。除此之外的转载都会被视为侵权,简书不惜一切追究侵权责任。关于转载事宜,请联系简书版权经理“sherry时芽”(简信即可)
51好读  ›  专栏  ›  驴光掠影

归来饮马长城窟 | 箭扣野长城

驴光掠影  · 简书  ·  · 2018-01-02 18:14

正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在野外的狗叫做野狗,在野外的猪叫做野猪,在野外的长城,不一定是野长城,但如果是300多年前因为公司破产就没有人维护的长城,那就一定是。

印象中第一次登长城的时候,是去北京参加一次IT界的盛会,然后组织方安排了一次嘉宾登长城。那是十几年前的事情,八达岭长城人流如织,人潮汹涌,一眼望去,长城莽莽,全是人头。从那以后发誓再也不去这种旅游景点。

野长城明显不是此类人海旅游景点,因为没有维护,多处残垣断壁,十分险恶,每年都会有一些户外爱好者前去用自身祭天。

箭扣极为险峻,穿越全程的攀爬者最好买上保险,写好遗书。据京城人士说,京郊比箭扣壮美的景点众多,看长城可以去慕田峪,观山景可以宿灵山,看星星的地方就更多了,只要远离城镇即可,箭扣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但有时候,越不让你去的地方就越有人去,越危险的地方越有人去,人就是这么怪。

箭扣分北线和南线,北线是进西栅栏村,从山脚下的停车场上山,路途近适合轻松游。南线从虹鳟鱼基地沿着山沟往上爬,路程是北线一倍以上,适合自虐倾向特别高的人。

修在山上的长城,险峻无比,不是为进攻方制造的阻碍,而是为守军提供机动性,古代真正的战场在隘口。如果没有长城这样的快速通道(类似于古代山脊上的高铁),附近的守军翻山越岭哪里赶得过去。


01

长城下的农庄


从风沙扑面寒冷至极的塞外回来,在首都郊外的怀柔区的公路上,我们几个人又被大巴扔了出来。大巴要去首都机场,我们要去登野长城,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几个人背着大包小包行李,里面有保暖的衣服,有摄影的器材,忽然三毛喊了起来说,我们还有半只羊落在那个大巴上。

在草原上我们围着篝火宰了一头六十斤的羊,十分努力的烤全羊,连一半都没有吃完。没想道现在便宜大巴司机了。

到达农庄之后看到一栋十分漂亮的别墅,我们赞叹不已,在内蒙古风沙连天的恶劣环境下来到这里简直是幸福天堂。大家热烈的讨论,住在别墅的哪层楼会更好。

农庄老板被外面的喧哗声吸引出来看见我们,听说我们是已经预定好的客人,满脸笑容的欢迎我们到来,接着把我们引到别墅对面的一排平房里。我们大失所望,难道不是住别墅,老板说,别墅早就被预定了,价钱还是你们订的房间价格几倍。

大家转怒为喜,有种赚钱的感觉,这说明贫穷除了可以限制想象力,还可以降低大家的期望,提高幸福感。

农庄里挂满了青色的葫芦,还有葡萄架,南瓜藤。平房门前有桌子和凳子,十分适合晒太阳,对于穷人来说,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比晒太阳更让人知足呢。


02

长城登山口上吵架风波


从村里去长城登山口,没有别的交通工具,农庄老板从仓库里搬出满是灰尘的小货车,然后我们坐在货车后装货的位置,完全敞篷效果,好在这里没有雾霾,我们也不介意。

我说,老板,你载我们去要多少钱啊。

老板拼命摇手,不要钱,不要钱,免费,免费!

老板的形象立刻高大起来,很久没有遇到这么淳朴的人了,我在心里一边感叹,一边抓紧了冰冷的火货车挡板,不抓紧就会飞出去。心里十分怀疑这个老板以前是不是开赛车的。

风像刀子一样割脸,幸亏带了头巾。晃了十几分钟后到达山脚下。大伙儿几个人在小货车车厢上站着合影,摆了几个威风凛凛的姿势,让老板给我们拍,老板又是看光线又是讲究构图,看上去十分专业,最后拍了几张我们在风中凌乱的阵容。

眼看太阳就要落山,我们从山脚下开始极速登山,吭哧吭哧到了一处破败的城墙下,听见一阵吵闹声。远远望去,前方山坡不远处便是一个村民搭建起来的楼梯,楼梯搭在城墙上,城墙上盖了一个简易凉棚,吵闹声从那里出来。


难道是青山绿水出强盗,有人在此拦路打劫么。我摸了摸脸上的头巾,拿出手机照了照镜子,给自己壮胆说,还能有谁比我还像强盗呢。在背包里掏了掏,掏出一个战术手电,用来吓唬人应该不错。

待走到墙根下的木梯,登了上去。上面有几个人正吵的眼红脖子粗,原来不是强盗是吵架。关于吵架这种事情,吵的越凶的,演变成动手的几率越低。看着情形,是打不起来了。

这里满地都是有几百年历史的碎砖块,砌长城的石料,双方如果直接互扔石头,恐怕容易殃及我等,果真是城墙失火,殃及吃瓜群众。

围观了一会,事情是这样的。村民在这里架了个木梯,摆了个凉棚,放了张桌子和凳子,就开始“此路是我开,留下买路钱”。村民也是有理在口,你看我那穿云梯,那是明朝嘉定年间产,就收你5元钱。

对方是个穿黑色衣服的男子,冷笑一声说,就那破梯子还穿云梯呢,信不信我发一个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村民是个头发略白的老头,闻言后退一步沉声大喝,呔,想你一个堂堂男子,5元钱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在这里何必为难我一个老人家。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走上去把我们几个的钱都给了老头,天色不早了,你们别吵了,大家早点回家洗洗睡吧。


03

跨越天险拍日落



从“穿云梯”上来之后,我们转向右边,开始赶路,希望趁着太阳没有落山去拍日落。走了没有几米,开始手脚并用爬长城,接近60度的坡度,看上去十分陡峭。弄不好就滚下去,正好可以滚到凉棚那,那就太难看了。我回头看了一眼,默默的继续向上爬。

野长城破败不堪,破败程度超过之前的一切想象。想起这长城内外,每年有些祭天的户外爱好者,我又默念了一遍社会主义价值观,宛如勇气加持,什么也不怕。

我们不穿越全程,只是在爬上去找个好机位拍几张片子,看看太阳下山,吹吹长城民族风。感受一下古人修长城如何排除万难的精神。

箭扣长城没有多少完整无缺的地段,两边便是悬崖,稍不留神就会堕崖。越走越发坚定了这辈子我再也不来这拍什么照片的念头。

有一段几乎没有路的墙,一米宽,两米长,两边悬崖,我背着大大的摄影包,趁着没刮风,咬咬牙爬上去,走到对面。其他同伴犹豫了一会,停止了脚步,不再过来。

我独自先行,找了几个地方,用三脚架很难找到一个稳定的落脚点。偏偏路上还不时有几个徒步穿越的户外爱好者经过,个个走路带风,一点也没有疲倦的样子,每次有人经过的时候我都胆战心惊。生怕被人撞倒三脚架,那上面的镜头、滤镜估计统统要报废,那我干脆跳崖算了。


那些驴友们,有中国人,也有美国人,还有马来人,最后一问,都是在北京读大学的,这些外国人中文说得十分流利,比我的普通话还要好。想来也是,箭扣长城徒步穿越,也是中国十大经典穿越路线之一,这些留学生组团来感受我天朝大好河山也能理解。

像我这样到此一游的,就不要挡了大家的道才是。匆忙拍了几张,看着太阳落山,无云无彩的,索然无味。

同去的周大师、冷月也冒险穿越天堑,看着太阳下山意犹未尽,还商量着要拍夜里的星空。我琢磨着,山上到了夜里,温度下降的不是一度两度,而且我们还没有吃晚饭,十有八九会活生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被冻并饿死的摄影师而垂名摄影史。

好不容易劝说他们一同趁着天色还未全黑一同回去了,下山一路惊险,自不再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