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群响刘老板
和年轻 CEO 一起成长、彼此见证,然后赚大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幻世界SFW  ·  新书上市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群响刘老板

刘思毅悟了 5 年的创作方法论,注意收藏。

群响刘老板  · 公众号  ·  · 2024-09-03 12:00

正文

刘思毅宝宝总已持续日更 1828 天!


陪伴中国年轻创业者一起赚钱!一起成长!


一、


今天一中年人跟我说,还是得出去看看,看看硅谷的先进玩意儿,看看纽约的文娱产业,看看欧洲的先锋议题。

我听不进去他的指教,打工 30 万美金一 年,老婆热炕头的 AI 工程师有什么好骄傲的。

我开始理解了为什么有人移民之后哪怕作为华人,他也不希望国内发展有多好,

为什么有人在美西打工或者纽约生活,也见不得北上广深杭超级个体户光鲜糜烂的生活。

因为大家都不能既要又要,都在各自的选择上不断下注,不断自我说服,

你在国内还可以活得那么肆意妄为那么开心,不是让我这个路看起来更苦吗,

怎么可以, 我费尽千辛万苦,我坚定选择,我进入欧美公务舱,为什么看起来在中国的你们,比我还要有钱还要舒服?

哈哈哈哈哈哈臭表脸地说,

华人只能在华人为主的世界里创造大体量,拥有独一份的体验,其他地方都不可能。

我真的平时很嫌弃我身上作为老中人的「没苦硬吃」「处处自我评判」「处处绩效主义要求自己」这些劣根性,

但没办法,作为中国人,在中国的市场上奋斗实在是太精彩,

险恶江湖任我行,天打雷劈我愿意。

也不是没有精彩的瞬间和惊险的体验啦。


二、

做为大陆的内容创作者,我要做到的就是,不让读者无聊。

优秀的创作者绝对不会让读者无聊,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直播,还是文字。

创作者的自我修养就是从各种生活中汲取营养和素材,生活是复杂的,故事是多样的,

要选择,要再创造,要深度思考并且输出。

当你写思考的时候,不是干巴巴的政治正确的大道理,而是对大家说话,说自己的感受。

当你写故事的时候,不是演员看的剧本,而是蹲坑的时候可以不断引人入胜拉屎都完了还想继续看完的那种引人入胜。

要通俗、要辛辣、要不断撩拨、要不断有活泼野蛮跳脱的思路和饱满人物画面。

无聊的人生,写不出有可读性的文字,也拍不出有生命力的视频,当然,更做不出有迸发共鸣的直播了。

所以,创作者,就是把生命和生活揉在一起过的人,向死而生地做创作,

没有惜命,没有休息,也没有了工作,只有体验中的不断思考、不断记录、不断磨砺、不断和读者对话、和自己对话。

有人的天命就是创作者,你是知道的,你是不是你是知道的。


三、

有人问我如何保证持续不断的创作灵感,似乎这个灵感是天赋。

不是,是一种个人十分享受的密集型劳作。

作为经历过应试教育的小镇青年 IP,多巴胺刺激的核心来源之一就是信息,信息让人振奋,

观点是信息、感兴趣的选题对应的书籍是信息、喜欢的博主的朋友圈和短视频选题是信息、关注的几十个公众号推送是信息。

无论他们有多强的价值观和观点,都是偏见,与偏见切磋,并且从他们的偏见中抽离出我的偏见,

于是一个选题会出现 10 个选题,一本书会出现 5 条朋友圈。

所谓文思泉涌是因为经常拿脑子在信息世界里摩擦,这些信息不是算法给我的,

是我让助理从我的订阅中打印下来的,或者我自己从书籍中跳岛拿到的各种推荐,一个书会跳到另外的书,一个推荐带来的更多的推荐。

每周主要工作,让脑子吃东西,反复强调,脑子吃的不够好,在这个时代你绝对不会成为一个 IP,连一个细分领域的 IP 都做不到。

这个时代的消费者是苛刻的审判者,打服他们后,又会成为狂热的跟随者,这就是 IP。

MD 5 年终于悟透了我的方法论,我的方法论就是千万事千万物千万人穿过我,不断被我翻译或者丢弃,

翻不厌的反复咀嚼,觉得垃圾的瞬间丢弃,活在当下地享受这一场头脑的盛宴。

于是播放量、粉丝量、阅读量都成为一个虚伪的指标,

我的内容价值,是一切的来源,于是方法论消失了,太爽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