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信研究
关注国信研究,实时了解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的各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证券报  ·  300251,历史前三 ·  16 小时前  
中国证券报  ·  阶段性成效!事关保障房“收储” ·  4 天前  
广发证券研究  ·  广发研究 | 2月投资日历 ·  5 天前  
证券时报  ·  DeepSeek,“卷”疯了!OpenAI、 ... ·  5 天前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  ·  从“一阶导”到“二阶导”,研究中保持敏锐性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国信研究

国信研究 | 研究周刊(10.28-11.03)

国信研究  · 公众号  · 证券  · 2024-11-03 18:00

正文


No.1

固收

公募基金三季度转债持仓变化趋势


固收+基金规模小幅下降,转债持仓规模略有提升,配置转债的基金数量减幅放缓。进入三季度以来,转债信用风险担忧有所降温,市场情绪转暖风险偏好提升,公募基金转债持仓规模提升,实现连续两季度环比增长。截至2024年9月30日,所有基金的转债持仓市值加总达到2812.90亿元,较二季度末环比+1.87%,但配置转债的基金数量持续减少,截至三季度末为1999只,环比减少30只,降幅较二季度有所收窄。


三季度在权益市场情绪回暖、债市利率仍处低位、转债市场估值偏低等背景下,资金转债仓位迅速回补,泛固收+基金转债资产占比也有所提升,灵活配置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等混合型基金也大幅提升了转债资产持仓比例。此外,转债新券发行也明显回暖,三季度转债发行规模达到107.2亿元,环比+147.96%,市场容量大幅提升。随着权益回暖,转债股性回归、赚钱效应逐步建立,市场有望迎来更多观望资金的流入。


公募基金转债个券配置情况梳理


我们梳理了转债仓位超过5%的这部分基金持仓占比前10、前20的转债个券情况及历史变化趋势。分转债价格带来看,公募基金24年三季度明显加仓偏股型、平衡型及高价转债,偏债型转债进前10或前20持仓比例下降。


具体个券层面,三季度资金主要增配非银金融、家居、汽车等政策明显利好方向,板块已调整较多的新能源方向也获较多加仓,前期增配较多的公用事业、电子板块遭遇减持。金融转债表现分化,浙22、华安、国投等非银金融转债获加仓,而银行转债相对未受资金青睐;得益于设备更新及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的拉动,多数汽车行业个券获增配;资源品、建筑地产链等顺周期转债普遍获得加仓;上半年获加仓较多的环保、公用事业等红利资产板块个券,Q3被减持较多;前期调整幅度较大的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转债获增持;机械设备转债进重仓前10次数普遍小幅增加;电子板块转债持仓回落,AI应用端获加仓;医药行业中医疗器械及医药商业服务转债进重仓次数增加。


2024年三季度各类基金回报统计及单个产品分析


三季度公募基金回报中位数3.15%,权益类回报优于债券类。可转债基金年内规模明显增长。全年来看,41只转债基金及转债ETF全年回报中位数为-0.06%,单三季度为0.67%。主动型转债产品规模为493.18亿元,较年初的470.87亿元有所增长,但较21Q4的规模高点仍有明显距离;2只被动型转债基金规模大幅提升。


重仓转债的基金产品(转债占基金资产总值比例大于40%、规模大于5亿元)中,63/71只基金实现正回报。其中,三季度回报第一的A基金大幅加仓权益类资产,债券主要投资短端,杠杆率较高;回报第二的B基金加仓权益类资产,第一大重仓为30年国债;回报第三的C基金重仓中字头股票,转债持仓分散,仓位变动不大。


风险提示:转债市场规模下降,交易规则变化。

点击阅读全文



No.2

策略

整体概览:分子端继续磨底,双创拖累较大。1)24年三季报全A、全A非金融、全A两非归母净利润整体法同比增速分别为0.03%、-7.1%、-7.3%,金融板块对A股分子端形成支撑;2)分上市板看,主板有所修复,双创拖累A股分子端;3)正增率及边际变化方面,全部A股、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证数量权重口径下的三季报正增率分别为40.07%、41.73%、37.87%、37.06%、37.85%,双创增收不增利现象更明显;4)指数比较维度,沪深300韧性最佳。 


一级行业业绩综述:行业景气仍相对稀缺。1)收入端:电子整体法、中位数增速占优,3Q24季累营收增速超过10%,营收同比为正,且三季报较中报提速的行业则为有色金属、机械设备、电子;2)利润方面,电子、非银整体法增速占优;3)综合整体法&中位数口径,收入、利润中位数口径下正增的行业仅有电子、汽车、有色金属、公用事业、轻工制造、通信。 


细分行业业绩综述:TMT更占优


1)上游板块:贵金属收入增速领先,煤炭开采、能源金属、农化制品整体法、中位数口径净利润增速有改善;


2)中游制造业:收入方面,增速改善行业占比在1/4附近,军工恢复线索更为明确,前期相对承压的军工电子、地面兵装边际改善;利润方面,电力设备各细分领域整体延续寻底,航海装备增速常态化,工程机械净利润正增且加速增长;


3)可选消费:收入方面,收入正增且加速增长细分行业仅有黑电、包装印刷,互联网电商、专业服务、个护用品头部企业有改善;利润方面,整体景气走弱,中位数口径下,业绩增速超过10%的行业仅有白电、互联网电商、造纸;


4)必选消费:收入边际改善细分方向集中在食饮、医药领域;利润方面,农业整体转暖持续,整体法、中位数出均现边际改善的行业包括食品加工、饲料、养殖业、动物保健;


5)TMT:收入方面,电子各细分行业景气度较高且修复持续,通信设备、游戏连续两个季度边际改善;利润方面,电子行业三季报优势依旧,所有二级行业整体法口径下的业绩增速均超过10%,中位数口径下均超过5%


6)金融地产:银行业增速弹性上看,城商行>农商行>股份行>国有大行,从边际变化情况看,股份行、国有大行3Q24边际改善明显;非银主要依赖保险行业修复;


7)支持服务:航空机场业绩表现亮眼,电力、航运港口收入增速边际改善,环境治理、航空机场、航运港口业绩边际改善。


盈利能力:ROE仍处回落通道。1)全A两非ROE首次跌破7%,全A剔除金融&上游资源品口径对应ROE仅为6.58%。全A非金融、全A两非毛利率分别下滑0.04、0.02pct,周转率受到营收弹性的拖累,在资本开支下滑有所对冲的情况下依旧难以阻挡下滑趋势,全A非金融周转率回落至60.82%,较中报下滑超过1pct;2)盈利能力边际改善行业占比在1/3左右,集中在下游消费(社服、零售、纺服、医药、农业)和TMT板块(电子、通信、计算机)。


风险提示:历史复盘对未来指引有限,部分行业因个别企业未按期限披露导致的统计误差。

点击阅读全文



No.3

策略

海外科技映射:(1) AMD新AI芯片MI325X:AMD推出新款AI芯片 Instinct MI325X,该芯片专为执行高强度AI任务设计,拥有1530亿个晶体管和256G的下一代HBM3E高带宽内存。(2) 人形机器人工厂 RoboFab:Agility Robotics建立全球首家人形机器人工厂RoboFab,其产品双足机器人“Digit”主要用于执行物流和制造业中的重复性任务,以应对劳动力短缺。(3)特斯拉 We Robot:特斯拉召开“We Robot”主题发布会,主要展示公司在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三款革命性产品:Cybercab、Robovan和Tesla Bot。(4) SpaceX:SpaceX“星舰”第五次试飞,首次完成“筷子夹火箭”回收试验。(5)微软+o1:微软在Dynamics 365中集成了10个基于OpenAI模型o1的AI Agent,这些智能体能自动执行多种业务流程,实现智能自动化工作新模式。


国内热门主题:(1)无人货运飞机W5000总装下线:全球最大的无人货运飞机W5000在常州成功总装下线,其最大起飞重量为10.8吨,最大业载能力为5吨,飞行航程达2600公里,装备两台国产AEP100涡桨发动机。(2)TOPCon太阳电池:高效n型i-TOPCon最高电池效率达到25.9%,创造了大面积产业化n型单晶硅TOPCon电池效率新的世界纪录。(3)原生鸿蒙:10月22日,中国首个全栈自研移动操作系统,华为原生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4)低空经济:美团无人机宣布在深圳福田口岸区域开通了国内首条口岸区域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5)众擎机器人SE01:众擎机器人发布首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SE01,通过搭载端到端神经网络解决方案和一体化谐波关节模组,SE01成功实现流畅步态与高节能性,首次攻克人形机器人自然步态难题。


国内政策关注:(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该意见旨在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充分释放公共数据要素潜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涉及实业投资相关内容包括:丰富数据应用场景,推动区域数据协作,加强数据服务能力建设。(2)工信部印发《电力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强调,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是提升电力装备研发制造水平、保障质量可靠性、提升产业链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是推动电力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风险提示:(1)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景不明朗;(2)产业政策落地节奏不确定性;(3) 文中所提及的上市公司仅做统计汇总,不形成投资建议。

点击阅读全文



No.4

策略

热点事件:绿色金融发展加速。10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的通知。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碳排放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实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到2030年,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构建完成,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全面建立转,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标准和规则更加健全,碳排放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国内ESG公募基金规模及资金流动:根据windESG基金统计口径截至2024年9月末,国内现存566支ESG基金,最新可得规模为5568亿元,总体规模相较于2024年6月末增加503亿元。按投资主题分,纯ESG基金规模为452亿元,占比为8.12%;ESG策略基金规模为1427亿元,占比为25.63%;环境保护主题基金规模为2170亿元,占比为38.97%;社会责任主题基金规模为1252亿元,占比为22.48%;公司治理主题基金规模为267亿元,占比为4.80% 。2024年3季度,国内ESG基金单季度资金净流入为503.1亿元。其中,纯ESG基金,ESG策略基金,环境保护主题基金、 社会责任主题基金分别净流入80.54亿元、229.87亿元、233.08亿元、-54.12亿元。


国内ESG基金本月业绩:国内ESG基金普遍为正收益,2024年10月,国内ESG基金大部分取得正收益,收益平均数及中位数分别为0.7%和0.06%。ESG基金内部走势分化,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涨幅相对较大。


学术前沿:俞中等(2024)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具有显著的产业链溢出效益,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ESG表现能够促进焦点企业ESG表现。董聪等(2024)发现ESG 评级分歧对上市公司绿色创新具有倒逼作用。孙娜等(2024)通过实证发现企业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新质生产力。良好的ESG表现通过促进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和提升企业劳动投资效率两条路径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Yicheng Kuai等(2024)ESG表现显著减少了信贷错配。


风险提示:(1)海外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波折;(2)全球经济增长和低碳环保间权衡取舍对ESG投资节奏的短期扰动。

点击阅读全文



No.5

策略

市场成交量略有下降。上周(20241021-20241025)全市场成交量持续增加,沪深两市成交额位于2024年至今的97.6%分位数水平(前值为97.5%),成交热度持续高位。


成交额集中度有所分化。上周,行业层面成交额集中度保持上升趋势,个股层面成交额集中度转为下降趋势。行业层面涨跌幅分化度转为下降趋势,个股层面涨跌幅分化度转为下降趋势。


赚钱效应下降。Top10%个股涨跌幅与中位数涨跌幅的差为10.68%,相比前值下降0.91个百分点。全A涨跌中位数为4.06%,较前值上升0.87个百分点。Top25%分位数为7.83%,较前值下降0.17个百分点。Top75%分位数为1.36%,较前值上升0.93个百分点。


行业换手率增加。上周换手率最高的三个一级行业为:计算机(30.11%)、社会服务(24.91%)、传媒(24.05%)。上周换手率最低的三个一级行业为:银行(1.29%)、石油石化(2.17%)、交通运输(4.66%)。


机构调研强度增加。从行业层面的机构调研强度看,医药生物(28.88%)、电子(25.12%)、机械设备(19.81%)三个行业的调研强度最高。从宽基指数层面看,中证500的调研强度最大,为3.86。从边际变化看,中证100的调研强度在上周的绝对变化最大,增加了3.65。


股市资金净流出。上周股市资金净流出190.51亿元,较前值少流出752.31亿元。各分项资金为:(1)融资余额增加529.19亿元;(2)重要股东增持12.89亿元;(3)ETF流入140.58亿元;(4)新发偏股基金8.64亿元;(5)IPO16.64亿元;(6)定向增发0.00亿元;(7)重要股东减持38.78亿元;(8)ETF流出826.38亿元。


从资金流入流出来看,较前值,各分项的变化为:(1)融资余额增加228.84亿元;(2)重要股东增持增加2.61亿元;(3)ETF流入减少4.09亿元;(4)新发偏股基金增加1.29亿元;(5)IPO减少5.03亿元;(6)定向增发减少59.58亿元;(7)重要股东减持增加6.80亿元;(8)ETF流出减少465.85亿元。


资金流出风险增加。上周限售解禁家数为73家,较前值减少15家。限售解禁市值为432.48亿元,较前值减少74.15亿元。预计本周和下周的限售解禁市值为624.14亿元。从行业来看,前两周限售解禁市值最多的三个行业为:汽车(93.26亿元)、电子(63.18亿元)、建筑装饰(41.34亿元)。有11个行业没有限售解禁出现。


风险提示:数据更新滞后;数据统计误差;文中个股仅作数据梳理,不构成投资推荐意见。

点击阅读全文



No.6

金工

公募FOF基金2024年三季度概览


截至2024Q3,全市场已成立FOF产品数量500只,合计规模为1472.94亿元,相比2024Q2增加5.60%。根据穿透后权益资产占比将FOF划分为偏债型FOF、平衡型FOF和偏股型FOF,2024Q3规模分别为671.87亿元、401.62亿元、399.44亿元,2024年三季度收益中位数分别为1.75%、5.69%、9.15%。


2024年三季报中FOF配置最多的基金


为了能更好地观察FOF基金经理的投资偏好,本文就市场关注度较高的几类基金分别统计了FOF重仓数量最多和重仓规模最大的基金。


在主动权益基金中,重仓该基金的FOF数量最多的三只基金是大成高新技术产业A、宝盈品质甄选A、工银创新动力;重仓规模最大的三只基金是大成高新技术产业A、易方达供给改革、易方达瑞恒。


在债券型基金中,重仓该基金的FOF数量最多的三只基金是广发纯债A、交银裕隆纯债A、富国信用债A;重仓规模最大的三只基金是交银裕隆纯债A、交银丰晟收益A、交银纯债AB。


相比2024Q2,FOF基金经理增配了哪些基金?


追踪FOF基金经理的投资动态:在主动权益基金中,FOF预估净增持数量最多的三只基金是大成高新技术产业A、宝盈品质甄选A、宝盈龙头优选A;FOF预估净增持规模最大的三只基金是易方达核心优势C、易方达信息产业A、易方达医药生物C。


在债券型基金中,FOF预估净增持数量最多的三只基金是广发纯债A、天弘安益A、易方达信用债A;FOF预估净增持规模最大的三只基金是东方红短债A、中欧中短债A、富国安慧A。


2024年三季报中FOF配置数量最多的基金经理


FOF配置数量最多的前三位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是刘旭先生、徐彦先生、王斌先生;FOF配置数量最多的前三位“固收+”基金经理是王晓晨女士、胡剑先生、张翼飞先生。


2024年三季报中FOF股票投资情况


截至2024Q3,共有153只FOF直接投资股票,平衡型FOF中投资股票资产的FOF数量占比最高,偏债型FOF次之。


从FOF重仓的股票标的来看,重仓该股票的FOF数量排名前三的是宁德时代、贵州茅台、立讯精密;重仓市值排名前三的是宁德时代、贵州茅台、豪迈科技。


风险提示:本报告基于历史客观数据统计,不构成投资建议。

点击阅读全文



No.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