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HR新逻辑  ·  DeepSeek梁文锋:关于认知、价值观、人 ... ·  昨天  
HR实名俱乐部  ·  公司孵化第二曲线,感觉好模糊,HRBP咋跟着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父母的嘴,是孩子一生的“风水”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4-07-17 17:58

正文

*贴片包含广告

作者 | 琉璃雪

来源 | 读者(ID:duzheweixin)


前段时间的央视热播剧《玫瑰的故事》里有一个片段:


黄亦玫问父亲: “是不是不管我做了什么事情,你都不会批评我?”


黄父一脸慈爱地回答:


你要是干了什么违法乱纪的事,不用我批评,法律就会制裁你;你要是干了违背道德良心的事情,舆论和良心就会来谴责你;


还有一些事情,它没有对错,没有标准,比如说感情,就像你这幅画,虽然我不懂,但我尊重你的表达。


接着,他们又聊到了奥运会,黄亦玫感慨道:“那时,我都29岁了,好老。”


黄父笑笑说:“29岁,运气好,已经事业有成了;运气不好,从头开始,为时不晚,是个可攻可守的年纪。


我希望,那时无论你经历什么,都还是最真实的黄亦玫,而不是依附于任何人、任何环境。”


从小到大,黄父都用如此温情的言语,教会黄亦玫热爱生活、向善向美,也让她在人生的每一个晦暗时刻,都拥有重新开始的勇气。


常听人说,父母经常说的话,会成为孩子未来的预言。


父母恶语相向,容易将孩子推入无底深渊,甚至酿成大祸。


而睿智的父母,都懂得用良言暖语激励孩子成长,引领他们走向广阔的世界。


父母的嘴,就是孩子一生的风水,会说话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家庭治疗师萨提亚说:“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多半能从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


父母经常说狠话,会在不知不觉中损耗孩子内心的能量,成为他们毕生无法摆脱的噩梦。


央视节目《心理访谈》曾采访过一个叫范成金的女孩。


毕业十年,她一直待在家中无所事事,吃喝玩乐全由父母供养,是人人憎恶的“啃老女儿”。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是她那对口不择言的双亲。


初中时,她喜欢画画,可当她将设计图稿给父母看时,他们只会说:“有啥用呀,有用吗?看书去!”


煮饭时,她不小心水放多了,得到的是父母的指责:“你搁水咋搁这么多?做个饭都不会!”


大学毕业后,她找工作屡屡受挫,父母非但没有谅解,反而不断奚落她:


“你将来成事了,我给你跪下!”


“你要能成事了,狗都成事了。”


……


一句句扎心的话,像一只无形的黑手,摧毁着她的尊严,磨灭着她的自信。


长期生活在父母的言语暴击下,范成金患上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她变得内向、敏感、多疑,自暴自弃地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不敢与外界交流。


可见,父母的嘴,就是孩子的出路。


那些说出口的话里,潜藏的情绪和态度,都会被孩子全盘接收,成为他们行走于世的向导。


父母的言辞中不离责骂和怨怼,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和无助,遇事总往坏处想。


父母的话语里充满欣赏和勉励,才能培养出乐观坚强的孩子,一生蓬勃向上。


有句话说得好:“言语上的虐待,无异于灵魂上的谋杀。”


父母切勿低估语言对孩子的影响,你说什么样的话,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为人父母,千万不要让你口中的话,变成剜心的利器刺伤孩子。


而当你将苛责、诅咒的话语,转化为正向、温和的鼓励,你会发现,孩子充满朝气,亲子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了。




知乎上有个提问:“有一对不扫兴的父母,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很喜欢其中一个回答:“无论何时,都能从父母的嘴里感受到布帛般的温暖,如铠甲披身,助你乘风破浪。”


诚然,善言的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启明灯,为其铺就康庄大道。


邓亚萍之所以能够成为万众瞩目的世界冠军,少不了父亲的言语激励和引导。


受父亲的影响,邓亚萍在5岁时便开始迷恋打球。


当时,她的身高不够,父亲就想到了用木板垫高的方法帮她。


9岁那年,邓亚萍在一次比赛中获得了单打冠军,被父亲送往河南省队接受专业训练。


不承想,仅仅过去15天,她就灰心丧气地回家了。


父亲问其原因,她当场崩溃大哭道:“省队嫌弃我太矮了,没有发展前途!”


看着备受打击的女儿,父亲安慰她:“先天不足无法改变,那就从其他地方弥补,脚步灵活,一样可以打得很好。”


一语惊醒梦中人,邓亚萍跌落谷底的心,重燃希望。


于是,为了加强自身的反应能力,她每天跟着父亲晨跑锻炼,从不懈怠。


邓亚萍在打球之路上磕磕绊绊,哪怕遭遇再多质疑和嘲讽,她始终不忘父亲的谆谆教诲。


就这样,她一步步从“不起眼的丑小鸭”,蜕变成世界舞台中心的“体育女王”。


是父亲良好的言传身教,使邓亚萍找到了自己的热爱,一往无前。


曾看过这么一句话:“父母的态度,决定着每个孩子的命运。”


的确,大多数光芒闪耀的孩子背后,都少不了父母的托举。


毕竟,对孩子来说,最好的精神褒奖,就是来自家长的温言暖语。


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积极反馈,如同燃烧的火焰,给予孩子坚实磅礴的力量,引领他们奔赴锦绣前程。



在网上看过一则故事:


女孩幼时极度贪吃,身材一直胖乎乎的,总有种超越同龄人的成熟感。


村里人看见她,都忍不住嘲笑道:“阿艺,你这么胖,是吃了你弟的吧,女孩子这么胖,真难看!”


周遭的流言蜚语,让她非常沮丧,她甚至不敢穿裙子。


妈妈得知后,对她说:“没关系,长大就可以瘦下来,我们跑跑步,打打羽毛球,你一定会是最美的!”


妈妈的鼓励,犹如一缕光,驱散了倾覆在她心头的阴霾。


自此,她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坚持喝牛奶、跳绳、跑步、打羽毛球,果然在中学后就渐渐苗条。


如今的她,不仅出落得明眸皓齿,还在自媒体行业做得风生水起,成为颇有名气的UP主。


她的弟弟小时候成绩很差,一直不被老师们看好,直言说他绝对考不上高中。


每当这时,爸爸都会说:“不用着急,慢慢学,我们学懂一个知识也是赚了,而且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考上好大学!”


爸爸的话,给足了弟弟信心,即便考试结果不理想,他也不气馁,而是用心温课,加倍刻苦地钻研学习。


结果,他不但考上了高中,还在高考时超常发挥,成功考入重点大学。


每每回忆往昔,女孩都会感叹:“真是幸运,我和弟弟生活在父母会好好说话的家庭中!”


不得不承认,会说话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祉。


他们知道,一句看似轻巧的训斥,也会在孩子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一声脱口而出的赞美,亦可帮助孩子走向更好的未来。


如同诗人安琪洛所说:“话语就像小小的能量子弹,射入肉眼所不能见的生命领域。我们虽看不见,它们却成为一种能量,充满在房间、家庭、环境和我们心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