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金融深度
深度关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陕西工人报  ·  职工文苑丨元宵节,月圆人圆事事圆! ·  昨天  
长城新媒体  ·  就在今天,21时53分! ·  昨天  
中国日报网  ·  双语早读|正月十三:灶下点灯 ·  3 天前  
泗县人网上家园  ·  正月为什么不能理发?答案或许在这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金融深度

世间再无P2P

新金融深度  · 公众号  ·  · 2019-11-05 17:54

正文

文/毛毛

编辑/初九



“又一个12月期的标的逾期了”,某P2P投资人在微信群中抱怨,很快多人表示自己也收到了同样的通知。 大家不禁感慨,入冬了,逾期都集中爆发了。
这时突然冒出这一句发言: 不是冬天来了,是冰河世纪来了。
从P2P备案大限延期,到合规检查工作开展,期间众多平台被清退,被取缔,被立案,但仍有很多平台扛着“三降”的压力在维持运营,希望熬过这个行业的冬天。
10月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连续发布多份文件,对非法借贷、暴力催收、用户信息泄露等行为进行了规范。 导流、催收,这两个P2P的上下游生产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监管的压力。 一时间整个网贷行业噤若寒蝉。 近日,多个平台又传出存管和支付合作停止的消息,种种迹象显示,在全链条风险防范下,P2P的生存环境越发艰难。
昨日,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会议上传出的信号,更是让P2P迎来致命一击。 会议明确,下一阶段要坚定持续推进行业风险出清,以退出为主要方向,推动大多数机构良性退出。 极少数机构可引导转型为小贷公司、申请改制为消费金融公司或其他持牌金融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175号文中提到的助贷并不在此次转型范围内。 或退出,或转型为持牌金融机构,未来世间再无P2P。
1
P2P分类处置风险加快出清

近日,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了加快网络借贷机构分类处置工作推进会。 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市网贷整治办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全面分析了当前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形势。
从参会相关人员可以看出,此次会议的分量不小。
会议明确,下一阶段要坚定持续推进行业风险出清,将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风险、多措并举支持和推动机构良性退出或平稳转型作为重点。
对于未接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实时监测系统的机构,要限期退出。 对于已接入实时监测系统的机构,抓紧核查其按照监管办法和监管要求进行整改的情况,对于不符合金融信息中介定位的机构要尽早劝其退出。 各地方人民政府和专项整治工作联合办公室,要严格按照规定审查申请进入试点的机构,落实各方责任。
支持机构平稳转型,引导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有良好金融科技基础和一定股东实力的机构转型为小贷公司。 对于极少数具有较强资本实力、满足监管要求的机构,可以申请改制为消费金融公司或其他持牌金融机构。
关于转型,今年1月份,监管部门发布的《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曾指出,对未出险机构中,规模较大且未发现具有高风险机构特征的机构,可以引导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 只是此后监管的表态中,却不再提及助贷,倾向于引导P2P转型为持牌类机构。
据北京商报消息,一位接近监管的人士透露,助贷不在此次转型范围内是因为: “助贷业务目前仍属于灰色地带,很多机构做的助贷业务类似于没有牌照的融资担保业务。 ”上述人士强调,“当前助贷业务仍属于整治过渡期,但未来网络小贷业务应归网络小贷机构,融资担保则归融资担保公司开展,不能在非持牌情况下一揽子全做。
新金融深度注意到,10月23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印发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要求助贷机构必须拥有担保资质。 无资质的助贷机构开展直接或变相融资担保业务不仅可能被罚款,甚至可能被“予以取缔”。
从监管的最新会议内容可以看出,P2P公司要想继续运营下去,“持牌”是硬性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小贷牌照、消费金融牌照、还是融资担保牌照,它们的申请难度都不小,具有一定的资质要求。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上述会议所传递出的关键词仍是“退出”。 会议明确指出,下一步工作要坚定以退出为主要方向,压实股东、平台的责任,推动大多数机构良性退出,有计划、分步骤限期停止业务增量。
2
全链条风险防范,平台数量持续下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的清退工作也是一直在推行当中。
10月16日,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将取缔辖内全部网贷机构的P2P业务。10月18日,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也发布了《网络借贷行业风险提示函》,称将取缔省内不合格业务,而根据该函,目前山东省未有一家平台完全合规通过验收。10月28日,深圳金融局发布通知,公布了深圳市第四批12家自愿退出且声明网贷业务已结清的网贷机构名单。据统计,目前,深圳通报的自愿退出且声明网贷业务已结清的网贷机构数量已达139家。通知称,根据清理整治进程,后续将不定期发布声明网贷业务已结清的网贷机构名单。
对于尚未清退的平台,在众多政策的夹缝中,日子已是异常艰难。
10月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连续发布多份文件,对非法借贷、暴力催收、用户信息泄露等行为进行了规范。导流、催收,这两个P2P的上下游生产商,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来自监管的压力。一时间整个网贷行业噤若寒蝉。
10月25日,红岭创投发布《关于第三方支付停止兑付服务及提现安排的通知》称,“由于第三方支付公司已全面停止与P2P公司的合作,与其合作的宝付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已正式通知自2019年10月31日起停止为我司提供第三方兑付服务。在没有新的提现替代方案之前,自2019年11月1日起暂采用人工处理方式。”
新金融深度注意到,除红岭创投之外,近来有荷包金融等多家网贷平台公告称,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全面停止与P2P公司合作,关闭支付通道。“平台方面一直努力与多家第三方公司沟通,但都被告知因政策调整无法进行合作。”
一位华北地区第三方支付机构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在加速收紧与P2P网贷机构支付通道方面的合作,“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彻底退出。”
除了第三方支付,也有部分存管银行正在收紧与P2P网贷机构之间的业务。据界面新闻10月9日报道,厦门银行与京东数科旗下的网贷平台——京东旭航的存管合作已终止。据了解,仅9月一个月间,厦门银行已经与至少8家P2P公司终止存管服务。
有人士向新金融深度表示,上海的监管部门早已下达指令,要求辖区内有P2P银行存管业务的银行停止续签,责令银行尽快退出网贷存管市场。
加快网络借贷机构分类处置工作推进会中指出,截至今年10月末,全国纳入实时监测的在运营机构数量已降至427家,比2018年末下降59%;借贷余额比2018年末下降49%,出借人次比2018年末下降55%;行业机构数量、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已连续16个月下降。
据网贷之家最新月报,截至2019年10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继续呈现下行态势,跌破600家整数关口,降至572家,相比9月底减少了29家。从省份来看,北京和广东正常运营平台数量分别为132家和109家,上海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54家。
这场关于网贷的严监管风暴到底何时结束?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近日在会议上指出,下一步,央行将按照三年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统一安排,继续配合银保监会深入推进网络借贷领域专项整治,稳妥有序推进合规网贷机构纳入监管的工作,力争在2020年上半年基本完成网贷领域存量风险化解。某网贷平台负责人坦言,“平台正在转型中,实在不知道能不能撑到那时候,只能努力熬下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