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医界
看医疗界新动态、新趋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蒲公英Ouryao  ·  标签增加商标、变更受托生产企业电话怎么办? ·  3 天前  
CIRS医械合规动态  ·  【广东省药监局】关于取消数字证书办理业务公告 ·  6 天前  
医学美图  ·  名称故事丨蚕豆病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医界

​还扩张床位?廖新波:未来医疗主战场将不是大医院!

看医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20-10-21 21:10

正文




廖新波: “将来,更多的病人不是在医院,现在的医院床位可能会受到严重的考验。 未来这些床位用来做什么? 不知道。 我认为, 将来的主战场是在中小医院甚至是诊所。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改革组合拳联动,医生自由流动成趋势!


“医生开始多点执业,必须要使他流动,我们培养出来的医生,必须有效通过市场‘吸引’到基层,而不是通过指派、帮扶等行政手段强制推动。”


在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上海交大社会医疗机构研究所指导,《看医界》传媒主办的2019上海医交会(第二届全国医交会—2019中国品牌医疗合作交流大会)暨2019中国医生集团技术合作大会、2019中国医院诊所赋能大会上,原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巡视员廖新波对于新时期的医疗新生态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廖新波表示,大型公立医院规模控制是必然的,而且越来越显得紧迫,这既是政策迫使,同时也有市场在驱动。 以分级诊疗为例,种种政策助推下,基层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提升之后,大医院的虹吸现象必然受到遏制。


而目前医疗支付制度的改革,廖新波认为,也会促使大医院考虑什么是应该做,什么是不应该做的。而零加成、带量采购、两票制或将来的一票制等政策组合拳的实施,更会使医院经营者的理念发生变化,由于没有更多的钱去进行科室分配,所以人力资源方面也会受到极大的冲击。


从人事制度方面来说,职称已经在渐渐淡化。很早之前,廖新波就曾提出现行的职称只是一个“敲门砖”,并没有实际上的意义。目前广东等地已经在慢慢放闸,允许医院自行评职称,这一举措带来的结果是市场当中会发生变化。


廖新波认为,这种种政策的出台和发力,必然推动医生的多点执业,“我们培养出来的医生,必须有效通过市场‘吸引’到基层,而不是通过指派、帮扶等行政手段推动。虽然现在医院管理者和医生,依然是通过药品体现自身价值,但这样的一种制度,我想也会慢慢消失。这样,医生就可以流动。”


未来医疗的主战场将不是大医院!


“将来,更多的病人不是在医院,现在的医院床位可能会受到严重的考验。未来这些床位用来做什么?不知道。我认为,将来的主战场是在中小医院甚至是诊所。”对于未来的基层医疗,廖新波这样表示。


廖新波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内地诊所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陆渤海湾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各省(直辖市)的诊所密度最高,超过480个/万平方公里,而台湾地区2014年诊所数量大约为21628个,诊所密度超过6000个/万平方公里,是我国诊所密度最高的地区。这是什么概念?有很大的空间留给了在座的医生。”



据介绍,台湾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基本上都是个体开业医生开办的,没有其他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以及村卫生室等。为什么台湾可以这样做?廖新波介绍,支付制度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分账支付,医生不是一定要依靠药才可以生存。加上以后的互联网,线上支付、线上医疗慢慢放开,医生迎来了更多的机遇。


廖新波认为,社区医院恢复看病功能,而不仅仅是做健康档案的收集,会给整个市场带来生机。“给社区医院的重新定位,一是恢复可以做适宜的手术,二是对病人实行个性化的签约化服务。三是在线复诊服务。”


廖新波认为,从中国医改来看,从体制到看病流程都会逐步趋向于国际化。据介绍,国际化的看病流程,是由病人找到自己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再推荐专科医生,而不是病人直接到医院,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不管专科医生还是全科医生,他们的工作重点就多样化了。医院、诊所、线上线下都可以进行。目前的行政分级,将来会走到功能分级。从过去的‘倒三角’,三级医院承担了65%-70%的医疗服务,到最后由基层承担80%的医疗服务,这就是国际现状。


廖新波经常在不同场合鼓励全科医生,他表示,全科医生是基本医疗的主力军,要扎扎实实为病人实现价值。“福利好的国家,几乎一半是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价值同样重要,在医生队伍里面,更多的专科医生依靠全科医生,为他们提供资源和帮助。”


医疗平台化、共享医生成趋势


廖新波认为,“医疗共享平台”的概念不仅适用于社会办医,在现有的医疗机构、医院都应该具有这样的理念。


(上海医交会品牌展位交流)

“我非常认可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关系,医生集团不是办医院,而是如何利用平台实现医生的价值。”廖新波认为,医疗平台要做的,是根据需要,为医生团队设计好各级手术所需的后台支持、行政管理和服务营销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