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物种日历
兔狲、龙猫、几维鸟,总有一款毛球打动你;铃兰、桔梗、四照花,植物们也可以萌萌哒~ 跟着日历娘,每天认识一个物种,让你的世界,每天变得更萌一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黑龙江政务  ·  第九届亚冬会规模史上空前 开幕式亮点抢先看 ·  11 小时前  
飞鲸投研  ·  绑定DeepSeek,科大讯飞,势不可挡! ·  14 小时前  
飞鲸投研  ·  绑定DeepSeek,科大讯飞,势不可挡! ·  14 小时前  
光明日报  ·  亚冬会火炬传递启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物种日历

用福寿螺冒充田螺卖?1颗福寿螺6000条寄生虫!

物种日历  · 公众号  ·  · 2024-07-23 12:17

正文

密恐预警!密恐预警!


前段时间,澎湃新闻调查了福寿螺的产业链,发现 福寿螺被去壳加工后"伪装"成田螺肉 ,流入市场。


从野外捕捞的福寿螺价格极为低廉,与田螺价格相差数倍。福寿螺经过剥壳再穿串或者熟制后,很难分辨出是田螺还是福寿螺了。一家福寿螺加工厂负责人称, 福寿螺一年销量几百吨 主要销往餐饮店和预制菜加工厂


湖南汉寿县和平桥附近,螺贩子展示的福寿螺冻肉|夏如初


在外面吃的美味螺肉竟然可能是福寿螺,这不免让人作呕。要知道,当年福寿螺可是因为一种可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 广州管圆线虫 而出名的。


福寿螺的卵,粉红色却让人心惊肉跳|Judgefloro / Wikipedia

一场由福寿螺引发的事故

时间倒回到18年前的2006年,这年的5月底至8月底,北京陆续确诊了 100余例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 。这是一种由广州管圆线虫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造成的寄生虫病,属于食源性寄生虫病。患者出现头痛、发热、颈部强硬等症状。


按理来说, 人类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常宿主 ,它们的中间宿主应是陆生的蜗牛、蛞蝓等,终宿主则是鼠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一定是食用了被其感染的生物。


广州管圆线虫|Punlop Anusonpornperm / Wikipedia


经过调查,这100多名患者大多都曾食用过北京某餐馆的凉拌螺肉。这道 以福寿螺为食材的凉菜 并不将螺肉彻底煮熟,因为这样能保证螺肉的口感。随后,在对食材福寿螺的检测中,证实了广州管圆线虫的存在。一时间,全国各地食药监局发文禁止销售福寿螺。福寿螺的口碑遭遇断崖式下跌。


看似美味的螺肉其实暗藏杀机|Eric Danell & Emily Driskill / wordpress


这并不是福寿螺第一次遭遇人们的信任危机,早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甚至更早一些的时期,福寿螺就因为危害农业生产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不佳的印象。福寿螺如今已是臭名昭著的入侵生物,但在最初引进时,人们却对福寿螺有着许多美好的期望。

源自南美的高产螺类

福寿螺是一种大型的淡水螺,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及拉普拉塔平原。这里气候温暖,常年平均气温在14~25℃之间。它们是杂食性动物,食谱广泛,主要以植物、有机碎屑和动物尸体为食,不过它们更偏爱取食各种水生植物。当机会来临或没有选择时,它们也会到陆地上碰碰运气。来去于水路之间的能力,得益于它们配备的“ 两栖装备 ”:在水中,它们可以利用鳃汲取水中的氧气;离开水后,它们可以利用水管吸取空气,通过肺囊呼吸。


福寿螺的绘图|British Museum / Wikipedia


福寿螺的生长和繁殖 非常依赖温度 ,过低的温度下福寿螺会暂停生长和繁殖活动。在一般情况下,它们 只需要50天就可达到性成熟 。福寿螺是雌雄异体,且为体内受精。在温暖的热带地区福寿螺一年之内都可以进行繁殖,而在温带地区,繁殖只发生在温暖的早春至早秋。


交配结束后约一周,雌螺会产下卵,它们选择产卵的时机和位置都颇有讲究。一般雌螺会选择傍晚,日落西山,正是产卵的好时机。满腹卵粒的雌螺会沿着水生植物的茎秆爬出水面,打量茎秆离水面的高度, 选择离水面10cm以上的位置产卵 。它们产下的卵直径约2mm,由粘液互相黏连,这些卵块经自然风干,就会结成一团葡萄状的红色卵块,而这样的一块卵块内则包含有200~500枚卵。


产卵进行时|Alchetron


福寿螺的受精卵经历两周左右的时间便可孵化, 孵化后的幼螺顺势掉入水中继续生长 。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刚孵化的幼螺只需再经历最少50天就可以加入到繁殖的大军中去。较高的怀卵量和后代较短的性成熟时间赋予了福寿螺惊人的繁殖能力。据估算, 一对福寿螺一年就可以产生数以万计的后代

福寿螺的黑化之路

福寿螺巨大的个体、可观的含肉量以及它们惊人的繁殖速度,让人们看到了它们身上的 养殖潜力


上个世纪的1980年,一盒来自原产地南美洲的福寿螺卵块被一位阿根廷华侨带到大洋彼岸的中国台湾进行孵化。当年年底,福寿螺就在台湾被冠以“金宝螺”之名被推广养殖。次年,福寿螺被引入中国大陆。随后又在包括菲律宾、越南、日本和泰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进行养殖。养殖这种大螺在当时似乎怎么看都是一门稳赚不亏的买卖。一时间,各国各地都掀起了福寿螺的养殖热潮。


白化的福寿螺有时会被用于观赏|Michael Radtke / flickr


养着养着,人们发现, 福寿螺的肉质不佳,难以赢得食客的青睐 。养殖户们纷纷弃养。被弃养的福寿螺逐渐扩散到田间、水渠等地。


在福寿螺的原产地美洲,尽管福寿螺的繁殖同样迅速,但在因为当地有 螺鸢 Rostrhamus sociabilis )等捕食者帮助控制数量,福寿螺并不会泛滥成灾。而当初将福寿螺引进的人却根本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引进后的几年间, 在当地没有自然天敌的福寿螺迅速泛滥 。食性较杂的福寿螺以各个河道、水塘稻田为据点,啃食着它们能接触到的几乎任何植物。


螺鸢|Dario Sanches / Wikipedia


福寿螺的危害首先在水稻种殖业中体现出来。饥不择食的福寿螺啃食水稻,造成水稻减产。此外,福寿螺也会侵害处于阴湿生境中的茨实、菱角、甘薯、慈姑、紫云英和水生蔬菜,造成了一场生态灾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