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AI应用的发展情况,以DeepSeek和科大讯飞为例,说明了AI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DeepSeek的火爆带动了中国AI大模型厂商的发展,科大讯飞凭借其智能语音技术的积累,在AI领域实现了商业化落地。文章总结了科大讯飞的优势和未来前景,并对其进行了行业和公司层面的分析。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DeepSeek和科大讯飞推动AI技术向应用端落地
DeepSeek的火爆引领全球AI发展浪潮,科大讯飞凭借智能语音技术的积累,在AI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并建立了AI服务平台。
关键观点2: 科大讯飞的优势
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打破了国外垄断;建立了较完善的AI服务体系,开拓了7大业务板块;AI+教育、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等成为公司的支柱性业务。
关键观点3: 智能语音和AI大模型市场前景
智能语音和AI大模型市场有望维持快速增长趋势,根据机构预测,未来几年的市场规模将会有大幅增长。
关键观点4: 科大讯飞的未来前景分析
虽然科大讯飞目前承载较大投入压力,但远期经营质量有望提升。随着AI技术在全行业的商业化落地和公司业务的拓展,科大讯飞有望实现良性增长,获得不错的业绩表现。
正文
近日,我国的一款
AI
应用火了,“
DeepSeek
”在全球
140
多个国家的应用商店下载中登顶榜首。
一时间,
DeepSeek
(深度求索公司)再度掀起了全球
AI
发展的浪潮,尤其以低成本、高性能特性,推动
AI
技术向应用端落地。
受此影响,我国
AI
大模型厂商
科大讯飞
也
公开表示,将持续推动算法迭代,进化提升公司的“星火”大模型。
而且,虽同为大模型厂商,科大讯飞和
DeepSeek
却不仅是竞争关系,还有合作关系。
有公开资料显示,科大讯飞和
DeepSeek
联合推出了
AI
数学辅导应用“星火助学”,在教育领域接入
DeepSeek-Math
模型,共同推动
AI
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落地。
这也正是科大讯飞的优势所在,在教育以及诸多领域实现了商业化落地。
公司凭借在智能语音市场的积累,较早地拓展了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起对全行业赋能的
AI
服务平台。
数据显示,
2024
年,科大讯飞的通用大模型中标项目达到
91
个,中标数量和金额均位居
国内第一
,赶超百度、阿里等大厂。下游覆盖通信、能源、金融等多个领域。
所以,未来随着
AI
应用的落地,科大讯飞有望受益。
第一,在智能语音市场打破了国外垄断,为拓展
AI
业务奠定基础。
智能语音是使机器像人一样具备“能听会说”的技术,在早些年,它由国外所垄断,是科大讯飞依赖核心高管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才做到了国内乃至全球领先。
2024
年,科大讯飞在我国智能语音市场占据了
44.2%
的市场份额,超越了第二名的百度和第三名的苹果。
而智能语音作为人机语音交互的核心支撑性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凭借智能语音技术,科大讯飞不仅在一些硬件产品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使公司更顺利地拓展到人工智能领域。
第二,开拓
7
大业务板块,建设了较完善的
AI
服务体系。
随着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投入,科大讯飞建成了国内首批“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星火大模型),为开发者提供
700
多项
AI
能力及解决方案,因此吸引了各行各业的客户或用户。
2024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93.25
亿元,共涉及教育、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智慧城市、运营商、智慧汽车、智慧医疗等
7
个业务板块。
其中,
AI+
教育、开放平台(企业级服务)及消费者业务(
AI+
办公、生活)已经成为公司的支柱性业务,尤其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的智慧教育产品已在全国普及应用,渗透率极高。
不过,即便是医疗领域,科大讯飞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即发布了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覆盖从基层医疗机构到医院、患者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1
、行业层面:智能语音和
AI
大模型市场均有望维持快速增长趋势
严格来说,智能语音和
AI
业务并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尤其是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智能语音产品也在受益。
而无论是智能语音还是
AI
大模型市场,两大行业市场均有望维持快速增长趋势。
根据机构预测,
2023
年我国智能语音市场规模为
382
亿元,预计到
2030
年将增长至
1452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
21%
;
2023
年,我国
AI
大模型市场规模为
147
亿元,预计到
2028
年将增长至近
1200
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
52%
。
2
、公司层面:短期承载较大投入压力,远期经营质量有望提升
目前,我国
AI
应用软件类企业最大的问题在盈利端,科大讯飞也不例外。
2023
年,在公司实现近
200
亿营收的情况下,净利润仅有
6.57
亿元,到了
2024
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更是直接亏损,同比下滑了
445.91%
。
要知道,科大讯飞的毛利率也不算低,
2023
年、
2024
年前三季度均维持在
40%
以上。
但研发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高昂,在很大程度上侵蚀了公司的利润。
2024
年前三季度,科大讯飞的研发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分别达到了
20.45%
、
17.19%
,单这两个费用率加起来就接近
40%
。
首先,参考海外厂商,
AI
应用企业在前期都会有投入高的情况,但随着它们业务的发展,经营效率提升便会使得期间费用率下降。
并且海外
AI
应用代表厂商,比如
Palantir
、
Datadog
等,它们的毛利率甚至能达到
75%
以上,比一般硬件类产品毛利率和科大讯飞当前的毛利率都要高,从而也有望给公司带来更大盈利空间。
其次,就科大讯飞自身来说,
虽然公司当前的期间费用率没有下降、毛利率也没有显著提升,但公司的业务收入呈现出良好的增长趋势,未来便有望驱动公司实现经营规模和质量的双重提升。
2024
年上半年,科大讯飞的教育业务、开放平台业务分别实现营收同比增速
25.14%
、
47.92%
,公司整体营收增速达到了约
19%
。
用“厚积薄发”来形容科大讯飞未来的发展或比较贴切。
公司
AI
大模型逐渐展示出突出的竞争力,不仅有关项目中标数位居国内第一,其最新发布的星火大模型
4.0 Turbo
综合性能更是超越了国际大厂
OpenAI
的
GPT-4o
。
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是基于公司和
华为
共同打造的国产智算平台训练而来的,使公司在实现技术领先的同时,保证技术自主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