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圈
金融业内领先的资讯与观点平台,金融圈人士必读的公众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Cell | ... ·  2 天前  
生物制品圈  ·  RNA疫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  3 天前  
生信菜鸟团  ·  基于单基因SNV对癌症进行分类 | ... ·  4 天前  
生信菜鸟团  ·  Nature: ... ·  4 天前  
生信菜鸟团  ·  玩转服务器—共享服务器之QIIME2安装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圈

美国码农博士舍身爆料贾跃亭,竟然是为了… | 谁还记得两年前的6月,刘姝威和乐视的那场全民大战……

金融圈  · 公众号  ·  · 2017-09-15 18:46

正文

来源:Vivi闯硅谷(ID:vivi_tv)

作者:林薇


昨天,朋友圈都被《独家猛料|贾跃亭到底爱谁》炸醒了。



文中顾颖琼博士爆料:


“在我从洛杉矶律师助理手里拿到的贾跃亭的 irrevocable living trust 【 不可撤销的生前信托 】的其中一份草稿文书【信托名字叫 THE  YT IRREVOCABLE TRUST 】来看,他对他的孩子们是真爱,在信托文书上显示,他给Tiffany Jia,其中的一个女儿留了7500万美金,约合五亿人民币。甘薇是信托基金守信委托人。【 贾跃亭已经在初始版本上签字,但是之后因为需要加入其他修改,这个版本被作废 】他的几个孩子分别得到了不同的信托基金,金额大概相当。最后的信托基金款项据悉将从法拉第公司的资金池打入。



据律师透露,最后文书的签订工作将会是2017年九月底,在文书最后完成以及资金打入指定信托账号后,整个资金将会和贾跃亭完全无关,我再介绍一下相关知识。 不可撤销的生前信托(irrevocable living trusts)也可用来指示遗产的分配和减免遗产税,但是它另具备资产保护的功能( 简言之,债主无法追讨到此类信托名下的财产 ),这是可撤销生前信托功能所不及的,许多人知道这点时,都跃跃欲试,这是人之常情,不过,并非每个人都适合成立不可撤销的信托。”


……


贾YT总是能够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一次,我们财经圈终于又一次凭借贾会计,从薛之谦和PG ONE手中抢回了头条。


惊闻此讯,Vivi第一时间联系到顾博士,对他进行了深度的采访。




是什么让程序员出身的顾博士走上揭秘之路?

顾博士本人对贾跃亭的态度如何?

顾博士是怎样发现一个个关键性证据的?


第一手资讯全在这里👇:





Vivi:怎么发现这么重大的线索的?


顾博士:重要线索就是要多认识人。


Vivi:博士,我也知道您是非常厉害的IT人才,不知道您有没有用一些黑客或者it的技术来拿到这些资料呢?


顾博士:我觉得不应该被称为黑客,更应该说我比较懂这个计算机这一块,我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式来找到这些信息。这些东西都不需要黑客的,因为这些信息的公布是不同方面的,美国很多信息是会在政府备份,但是需要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它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


但是对于贾跃亭本身材料的问题,是因为他聘请了多个律师来写这个材料,我是从其中一个firm来获得这个复制品的,这里不能具体说是哪一个firm,很容易让他们丢了工作。


Vivi:所以说这些都是通过非常合法和公开的方式获得的资料。


贾跃亭方的律师曾经给您施加一些压力,您可以谈一下现在的情况如何?之前您提到被贾跃亭起诉的事情,这篇文章之后有没有收到新的律师信或者电话,有没有乐视或YT方的任何接触?


顾博士:之前,贾跃亭的律师信只是一封律师函,没有任何用处。这篇文章后,现在还没有人接触我,没有人理我。


Vivi:那您觉得您会有担心吗?那么您担心对方会起诉您或者有任何人身威胁,有任何疑虑吗?


顾博士: 贾跃亭现在哪有时间来担心我呀。对于贾跃亭也好,或者对我们大多数人也好,如果有这么一大笔钱地话,把这笔钱处理好是最大的问题。



Vivi : 有道理。对于贾跃亭的事件,您一直跟踪,对于贾跃亭本人或者乐视的风波,您本人持怎么样一个意见或者看法?


顾博士:我觉得从他个人的角度,个人利益最大化这一点无可厚非啊。而且他的手法手段,想法明显要比其他人高出很多啊。


Vivi:所以您不在道德层面谴责他,反倒对他是一个褒奖的态度?

你估计贾跃亭最后有个怎样的结局呢,乐视呢?


顾博士:我估计贾跃亭等过两年拿了美国国籍美国护照就回国了,因为你现在仔细看得话,没有人对他有法律的作用。



Vivi:一方面,乐视发不出工资,欠债,另一方面,创始人转移巨额财产给家人,如果用美国创投圈的惯例,贾跃亭会有怎样的结局/下场?你怎么看呢?


顾博士:我觉得贾会计玩得方式都符合每个国家玩得方式的特点,他人在美国,他在美国并没有做什么违背法律的事情,那么我们中国之前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两国联合在一起,而且中国政府也没有对人家有什么法律上的纠纷啊之类的,所以说很难说。


Vivi:只是道义上的谴责,是吗?


顾博士:目前为止,的确是。


Vivi:为什么您会如此关注贾跃亭的事件呢?


顾博士 :因为这个实际上牵扯上中国很多人,牵扯到中国很多老百姓,股市上很多人的命运,你知道吗?


Vivi:是的,确实很重要的事件。您还会继续关注吗?看到您在文章提到:最后的爆料。


顾博士:一直关注


Vivi:还有什么您想对我们的对着观众说的吗?文章没有表达尽的


顾博士: 他在美国规则玩得很好


Vivi:感谢顾博士。您有没有什么照片之类的,给我们一下呢?


顾博士:帅的为真。


不知道孙总还好吗?


谁还记得两年前的6月,刘姝威和乐视的那场全民大战……

来源:小商帮科技(公众号:xiaoshangbang)

作者:小艾


两年前的6月,正是中国股市从异常疯狂到开启狂风暴雨般暴跌的转折点,从6月15号开始的一路暴跌,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为疯狂的股灾,一直延绵至今,多少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血本无归。


而在故事中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就是乐视网,如果从2014年年末的最低点6.37元算起,到5月的最高点44.72元,乐视网在短短几个月内上涨了7倍,堪称疯狂。而这,只是当年股市疯狂状态的一个缩影。


与乐视大战的主角刘姝威,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都会记得,那是写蓝田股份的女英雄,写了一些人不敢写的东西,让普通的老百姓知道了蓝田的黑幕。可是这一次,刘老师挑战乐视时,却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事情起源于刘姝威在2015年6月17日在微博发表的一篇文章《严格控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减持套现》,我们这里转载一下文章的部分内容:




2015年6月1日乐视网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贾跃亭减持1751万股,交易均价68.50元,套现金额约12亿元(1,199,435,000元),6月3日贾廷跃又减持1773.03万股,套现金额约13亿元(1,300,162,899元),三天之内贾廷跃连续两次合计减持约3524万股(35,240,300),套现金额合计约25亿元(2,499,597,899元)。(见下表)


如果上市公司经济状况良好,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不会减持股票,每年的股票分红足以让他们拥有足够的现金。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肩负着为广大投资者创造利润的重任。如果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连续大幅度减持股票,套现,我们只能判断:公司的持续经营状况出现了问题。


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减持套现将对投资者造成很大的风险。证监会应该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减持套现,应该规定: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减持套现必须提前一个月公示,公示一个月后,才能减持套现。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投资者可以判断自己是否应该减持该公司股票。



在文章出来之后,刘姝威在网络上遭到了几乎一边倒的攻击,甚至是侮辱性的人身攻击,认为她看不懂新经济的模式,认为她“老了”,甚至认为她该被淘汰了。刘姝威被激怒,在6月18日下“战书”,称“我将下周三(6月24)发表乐视网分析报告”。


在分析报告出来之前,贾跃亭亲自回应了刘姝威的言论,由于刘姝威对雷军非常的推崇,多次公开赞赏雷军,所以贾跃亭间接认为刘姝威是小米的水军,认为是“小米慌了疯狂攻击乐视”。贾跃亭接受了福布斯中文网的采访。在这次对话中,贾跃亭指出,乐视网受到小米攻击的最核心原因是公司正在补上资本的短板,这让竞争对手发慌。


贾跃亭说:“小米已经慌了。因为他们没有想到乐视会进入手机领域,而且直接打进高端市场。乐视手机销量屡创新高,乐Max总预约量已经超过200万,这些数字让对手害怕了。反观小米,他们没有自己的内容,全靠置换、入股等形式引入,此外他们做的是生态圈,从一个硬件跳到另一个硬件。而乐视靠视频网站起家,打造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战略上,我们比对手更前瞻,更有优势。”


同时他表示乐视绝不过度融资,几年间数十次质押股票是为了公司高速增长业务的需要。


对于五月底他抛出的减持方案,贾跃亭自己的解释是,这是世界罕见的一次创新:“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公司的创始人,把自己的股票卖出去上百亿,长期五年免息借给上市公司。大家听着很简单,但一般人很难做出这种决策,这是极为纠结的一个过程。”


贾跃亭给自己与乐视的评价为:这将是新旧时代对如何评价互联网企业价值的一次碰撞,他希望借此机会,展开一次行业的大辩论、大讨论。”


而对于刘姝威的质疑,贾跃亭说:“怎么看待乐视的财务状况、盈利状况,本质是新旧时代如何考量创新型公司的一次碰撞。对于创新企业,应该更关注商业模式和公司改变行业的能力和对全人类的贡献。”


没有等到24日,在6月23日晚间,刘姝威就发表了《乐视网分析报告》,文章太长,我们把其中的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1、乐视网的董事会和高管人员专业和学历构成,不足以支撑现有的业务;

2、乐视网的盈利能力出现了下滑,生态体系已经出现问题,烧钱模式不能持续;

3、乐视网的内容生态难以收回成本并产生利润;

4、靠讲故事,不讲回报,大股东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任意减持套现巨额资金是不可持续的。


文章出来之后,遭到了各路对互联网有“深入研究”的“英雄豪杰”的冷嘲热讽,这里面包括了很多非常知名的媒体和大V,部分名人名言摘录如下:


知名媒体人迟宇宙:

当刘老师对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分析,依旧遵循着工业时代的逻辑,依旧使用着格雷厄姆以来的传统分析工具,依旧信奉那些对互联网公司早已失真的指标,依旧与那些三流分析师一样,使用着不准确的数据和断章取义时,我开始怀疑,工业时代造就的明星是否还应该在互联网时代获得尊重;或者说,他们所坚持的怀疑精神、所赖以自尊自重的操守,是否因为镁光灯的照耀、公众的恭维、媒介的尊崇,而形成为傲慢与偏见。

我尊重、敬仰对蓝田股份发出怒吼的刘姝威老师;然而她对乐视网的分析报告,确实大失水准,甚至有可能被认为充斥着情绪宣泄。这样一份报告的出炉,意味着某种告别。偶像的黄昏。对我来说,确是如此。”


自媒体人信海光:

她分析互联网公司的专业知识却没跟上世界前进的脚步,她指出了一些问题,但基本上还是拿看传统企业视角来分析模式创新的互联网公司,以旧理论来衡量新事物,而且她多半没有用过乐视超级电视。否则怎么会拿摩尔定律去衡量电视业呢。

美国的亚马逊亏损了七年,中国的京东到现在已经10年了还没盈利,去哪儿网创立10年上市2年也没盈利,而且根本不打算近期盈利,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资本需要的逻辑是不一样的,这已众所周知,不需要质疑了。


乐视体育CCO刘建宏:

在中国想做一个伟大的公司不容易,要时刻被怀疑成奸商,要时刻承受各种政策管控的危险,要时刻接受所谓专家的质疑。过往三十年许多企业家有原罪,但那早已经是过去的一代,更何况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他们的贡献和努力。而如今,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企业家正在担起创新发展的重任,他们在怀疑非难甚至是陷害中艰难前行。你不看他创造了什么?他在追求什么?他在僵化的体系里克服了什么样的困难?却非得脱离实际,用所谓的规律衡量一切。世界是实干家干出来的,从来不是理论家说出来的。


艾瑞咨询研究副总监刘赞:

“乐视做手机和电视盒子都是收集用户的入口,硬件不可能盈利,但入口多不像视频网站只能占领移动端”。她也认可目前互联网公司都是靠“烧钱”攒人气的阶段,“如果未来烧钱烧不下去,就会形成整合,整个视频网站整合成一个大的视频平台,这样是比较节约成本。”


北京商报:

乐视网可以去虚增用户数,可以去播放涉黄、盗版的视频,但绝不会愚蠢到去财务造假,因为这对其股价没有任何好处。乐视网可能是比较喜欢讲故事,投资者也喜欢听故事,可是故事并不需要大量的财务数据作为支撑。骂乐视网也要骂对地方,刘姝威图什么?沉寂了十多年,刘姝威或许也有些耐不住寂寞,想在公众面前赚取到一些眼球,故选择在小米、乐视掐架时站出来吸引公众的关注。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李江涛:

针对刘教授的问题。在这里我们要问,这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道德问题。

乐视是一个真正互联网公司,乐视是一个真正的综合性平台公司,乐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中国本土上市公司,乐视是一个全产业链运作的公司,难怪马云、王健林会入股乐视体育。

在一片山西经济不景气的时代,乐视网似乎在为山西人争口气。我们这些五百年从山西走出来的人,为这个老乡叫好。山西的经商智慧慢慢在新一代山西人身上体现出来。

我看好乐视,我看好贾跃亭,我看好乐视的未来!


微信公众哈:金羊毛工作坊

某刘氏公知的“研究报告”,具有三大意义:把中国砖家的水平上升了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界;把中国老百姓的智商水平降低到了新的高度,新的境界;把中国监管层的容忍程度提拔到了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可喜可贺。弱弱地问一下,发布这样的个股报告,需要证券从业资格吗?需要内核吗?


福布斯中文总编周健工:

想讲一个亚马逊的估值故事……是的,那些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的“土鳖”互联网公司正在做成更大的格局。他们坐不住了,要扎堆回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