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个深圳
全世界只有一个深圳,还不赶快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台今日关注  ·  定了!价格大降 ·  17 小时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上个厕所,夫妻俩接连中招!紧急提醒:没有特效药 ·  2 天前  
揭阳交通发布  ·  汛前防汛防风专项检查来了!这些是“必检项”→ ·  2 天前  
开平广播电视台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 ·  2 天前  
广东公共DV现场  ·  郑某某(男,58岁),被刑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一个深圳

没有城中村,就没有深圳?

一个深圳  · 公众号  · 广东  · 2020-07-26 12:30

正文



城中村,一个让深圳人既爱又恨的地方


喧闹的市场,密集的电线,挨得紧紧的握手楼...相信是每个深漂不可磨灭的记忆。


鉴于此,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住在深圳的城中村里,谁不是 一边抱怨着,一边将就着,一边将就着,一边改变着...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全市有将近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城中村,承载了80%的人口。 曾经,光白石洲一处,就住了15万的深漂。


有道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采访了数位正在住,还有曾经住过城中村的朋友,给我的感受就是:


深圳的幸运,还好有城中村




地方再小,也能在深圳有家的感觉

@Zero


来深圳七八年了,一共搬了四次家,我可能算是城中村的常客。


起初,因为只有3000块钱一个月,无奈就只能住城中村。到后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工资翻了几番,想着存钱,就又搬到了城中村。结果,兜兜转转,还是选择搬回城中村,原因是为了还老家房子的房贷。


从关外的城中村,住到了关内,然后再住关外,真是流水的搬家,铁打的握手楼。


住了那么多年,我建议是不要住楼层太低,因为采光可能奇差无比。



而且住楼下,卫生环境也会差很多,特别深圳这种雨季特别多的,时常会有积水。


所以我一般都选择住顶楼。现在蛮多城中村是有电梯的了,而且还有个小阳台可以给我养一些绿植,再布置一下,就很有质感。


我觉得,城中村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可以让你花比较少的钱,也能拥有一个自己的安乐窝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要你好好拾掇一下,关上门,就是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房子是租的,但生活不是




城中村有着浓浓的烟火气

@嘉阳


14年来深圳,我老家是湖南的,可以说是无辣不欢的那种。刚来深圳那会,吃啥都觉得淡而无味。


但还好,住的城中村楼下,就是一排湖南菜馆。尽管做的肯定没有家里的正宗,但好在能够慰藉我的思乡之情嘛,况且价格也很亲民。


我一直觉得,这种大排档,才有人间烟火气。



还有就是,现在的城中村,大小超市也基本上全部都有,我连村都不用出,就能够满足生活一切需求了。


之前老听到有人说,深圳是个没有人情味的城市。这点我就不同意啊。我住的那里,周边的小店老板啊,都跟我很熟,每次见了面总会寒暄几句。


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我忘记带钥匙了,小店老板看到之后,连忙帮我约开锁师傅,等待开锁的时候他又是跟我唠家常,又是请我吃东西,当时就觉得心里真的很暖。


有时候,人情味不是靠说出来的,是靠做出来的


当然,你说住城中村让人崩溃的点肯定也有。


比如隔音不太好,楼下打麻将经常打通宵;再比如因为楼与楼之间十分密集,有时白天就像黑夜一般,住久了会显得有些压抑。


所以,还是得多出去走走,至少不会显得那么闷。




有些东西,只有城中村才有

@老谢


我现在已经没住城中村了,但曾经有一件事,我至今难忘。


有一次,小孩的手表坏了,而我自己又不会修。孩子很喜欢那个手表,因为是他三周岁时的生日礼物。


这个手表跟一般的电子表啥的还很不一样,做工比较细, 当时问了许多人,都没有办法。


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老婆提醒我说,以前住城中村里的时候,有个修表的老师傅手艺很了得,


由于过了很久没回去,也不确定老师傅还在不在,不过,为了孩子的礼物,怎么样也得试一试。



所幸,师傅还在。


师傅是湖北人,来深圳20多年了,一直住在城中村里,尽管满头白发,但仍然精神爽利地修着表。


老师傅一眼就认出了我,向我寒暄:“好久没见你了啊,最近怎样?”


我热情地回复他后,让他帮我修表。


只见他不慌不忙地拿出工具,开始一步一步地修理起来。


在他修表的时候,我望着城中村的天,不禁在想,假如深圳没有城中村了,会变成啥样呢?


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的是,


城中村承载了许多异乡人的梦想。




城中村,是深圳历史的见证

@晨曦


我刚来深圳的时候,住在南山村。


起初,我觉得南山村不过是个普通的城中村,没什么特别的。但后面和朋友吃饭时聊起住的地方才了解到,原来南山村已经有800年历史了。


因为我是个文科生,又对历史有特别大的兴趣。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开始研究起深圳的各个城中村来。


很多人可能以为,深圳只有短短40年历史。但如果真正追溯起深圳的历史,绝对不止短短40年。


而这些历史,就扎根在各个城中村里



比如在京基一百附近的蔡屋围,有700多年历史,平湖的大围古村,也有600余年...


拿东门附近的湖贝村来说吧。村里的建筑依然还保留着雕花,而且还是一代潮汕移民的聚居地,鼎盛时,撑起了深圳一半的海鲜市场。


可惜,随着城市的更新迭代,这些城中村越来越少


我还是希望,这些城中村能够尽可能保留下来,让别人也知道,深圳,也是一座有历史的城市。




城中村,让大家在深圳有所选择

@小马


从一无所有来到深圳,住进城中村,到现在小有成就,在深圳买了房,安了家,城中村对于每个来深圳打拼的人,都是不可或缺的。


近几年,深圳的城中村更新换代的非常快,这也让我不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城中村没了的话,年轻人住哪?



人,才是这座城市的灵魂。


城中村之于深圳,我想是有更多的责任感在里面。


一座城市,不可能只有高端人才。只有各个段位的人们都存在,这座城市才能生机勃勃起来。


如果城中村消失了,你让那些弱势群体,没有文凭和户籍的人,去哪生活呢?


城中村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我们有另一种选择,有另外的路可以走,让更多的深漂,有选择的自由。


就拿我举例,我05年来深圳,一直住城中村住到13年才离开。我选择在深圳拼搏,奋斗,所以最后我进入了商品房小区,我有房了。


但有些可能他觉得,我来深圳只是为了赚钱,做一个过客,那城中村至少也提供了一个住处。


我还是希望,城中村能够留在深圳,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符号。




我其实不想城中村改来改去

@龙哥


为什么要改造城中村呢?城中村不是好好的吗?


对于我来说,起初听到城中村要改造的消息,我是很诧异的。


我住的虽然是单间,环境也一般,不过月租金只需900元。


如果没有城中村,我压根在深圳无落脚之地。


实话说,当初选择住城中村,肯定是预料到是什么环境了,对于像我们这样的打工仔来说,无非就是个睡觉的地方嘛。


然而,你一改造,租房成本高了,外面卖的东西也贵了,你要我们咋办?我感觉啊,有些人对城中村的看法要改造差不多。


曾几何时,城中村给人的感觉就是脏乱差,但实际上,近年来,城中村本身也发生了诸多变化,早已不是原来那副模样。



不久前,有开发商进驻我们这,说是希望借鉴其他城中村成功改造的经验,变成那种一站式的生活街区。


诚然,这一初衷是好的。


不过,我认为,对于像我这样的绝大多数租客而言,城中村是来深的第一站。


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落脚


既然是落脚的地方,那自然品质绝对不是首选。


我只希望,改造后,租金不用上涨得太夸张,如果涨得太离谱,我真宁愿不改造。




城中村,藏着许多人的买房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