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新mini
财新文化隶属财新传媒,是获得“双认证”(媒体认证及原创认证)的公号,承载了财新周刊副刊及财新网文化频道最优质的内容,将带给您优秀的评论、深邃的思想以及隽永的文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药渡  ·  CAR-T如何变白菜价? ·  1 周前  
Insight数据库  ·  新一代 CAR-T 疗法获美国 FDA ...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新mini

不只诗与远方,还有苟且

财新mini  · 公众号  ·  · 2017-07-26 17:26

正文


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宣传海报。该片由范俭执导,讲述女诗人余秀华成名一年后发生的故事。



不只诗与远方,还有苟且

文|张钊维

CNEX纪录片基金会制作总监


高晓松先生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的原野”,在2016年横空出世,再经过许巍谱曲传唱,瞬间席卷整个网络、自媒体与文青世界,成为当代名句。且不论高晓松写出这些句子的原意究竟如何,苟且以及诗与远方所带出的联想,击中了许多人内心的软肋。似乎,许多人都下意识地承认了自己眼前的生活,遍布着苟且不堪的凌乱爪痕,但内心所思所想的,都是一时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各种浪漫。比方说,到欧亚大陆另一端的爱尔兰海岛边境,去享受风笛、草原、绵羊、踢踏舞与健力士黑啤酒,乃至一场人生中不能缺席的邂逅⋯⋯


然而,真正的诗与远方又是如何呢?以前看过几部爱尔兰电影与短篇小说,当中所陈述的,都是眼前生活的苟且,几乎闻不到一丝我们所梦想的诗与远方。甚至,有一句电影的台词还说呢:“大西洋对岸的草坪比较绿。”是啊,对爱尔兰人来说,那“诗与远方”,指的是亚美利加新大陆。


近日,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通过众筹方式,在全国各地点映,获得许多好评。这部影片拍摄的是女诗人余秀华在成名后一年间发生的事情。这位年近四十的女士,从小脑瘫,行动不便,口齿不清,但是对语言文字以及人际情感依然保持高度的敏锐。2014年底,她写的诗句被发掘、被传播,引发全国性的轰动,特别是那首《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更是轰动一时:“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而它们/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摇摇晃晃的人间》剧照


穿过大半个中国,还不够远吗?如果说,诗及诗中描述的情境,是余秀华以及千千万万读者心中的“诗与远方”,那么,范俭导演拍摄的这部纪录片,则赤裸裸地呈现了余秀华的真实生活情境、破败的婚姻,还有对文学评论界的调侃。这恰恰是把高晓松的名句倒过来书写:生活不只诗与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


但,也正因为对于这眼前苟且的凝视与怀想,那诗与远方才能够在心灵上滋生、着床。如果一心想着诗与远方、一心以为鸿鹄将至,而不去仔细体会眼前生活的苟且,那么,生活就会真的变成苟且。一个最具体的例子,就是《深夜食堂》中国版。


近年来,日本许多关于生活风格的小清新影片,如《小森林》《孤独的美食家》《深夜食堂》,成为许多人追捧、学习的对象。在眼前中国的影视界,一片奇幻穿越与小鲜肉当道的“苟且”时刻,这些日系风格,似乎也成了许多文艺工作者与影像工作者的诗与远方。于是,《深夜食堂》中国版应运而生,也是理所当然的。


没想到的是,在观众的殷切期盼中,《深夜食堂》中国版竟然成为一场影视灾难。先不论它剧情安排的合理性与演员的表演功力,被观众吐槽最多的,是其中无所不在、粗暴不堪的商业植入手法;主创团队想要呈现观众心目中的诗与远方,但真正被看穿的,却是遍布影视界里头的苟且。这不禁让我们握拳抵额沉思:到底,《深夜食堂》中国版想追求的是什么?是打造一档具备生活肌理的优质电视剧?还是又一场圈钱游戏?


中国版《深夜食堂》剧照


原版《深夜食堂》本身的魅力,是建立在日本都市生活里的苟且与不堪上的。那些食客们,都有自己的苟且现实,而整部剧,则是建立于日本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泡沫化之后长年低迷不振的社会现况之上。相比于此,中国版的《深夜食堂》又是建立在什么样的真实生活与社会现况上呢?在那样仿照日式居酒屋搭建起来的中国式食堂里,前去消费的中产阶级食客,处在经济飞速成长的时代,又会有什么样的苟且与不堪?


说到底,在日本那样的社会情境中,一个人孤单地吃饭,已经是一种生活文化,如Shabu Shabu、如“一人食”、如路边站着吃的拉面摊。以这种生活的苟且为基底,上升到影视作品,方能形成填补孤单一人之味蕾与心灵的表述形式。反之,在中国,多半是闹哄哄一群人一起吃食,如火锅、如麻小、如烤串,众人一起酒足饭饱之余,方能解消生活里的苟且。在这种根本差异底下,把《深夜食堂》当成诗与远方而山寨之、移植之,恐怕是一开始就搞错了。


因此,《深夜食堂》中国版的教训,是不去凝视、关照现实生活中的苟且;仅仅想着诗与远方,是做不出好作品的。在这个面向上,纪录片能够带给我们的,就不仅仅是作为国家社会的相册那样消极的功能而已。


刊于《财新周刊》2017年第29期。


特别声明 财新文化由财新传媒出品。财新文化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欢迎在朋友圈分享,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