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营收10.13亿元
净利润4.31亿元
8月21日,华兰生物发布《2017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指出,华兰生物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7%。
报告期内,华兰生物围绕公司发展战略和2017年度经营计划,加强内部管理,深挖潜能,经营业绩保持稳定增长。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1,284.1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12.0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7%。
华兰生物
近年来营业收入与净利润指标增长图
从华兰生物销售产品细分数据来看,2017年上半年血液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总收入9.73亿,同期增长15.69%。疫苗产品收入0.34 亿元,同比大增268%,毛利率也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山东疫苗事件影响逐步消除,销售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同时疫苗渠道“一票制”模式的变化,由厂家直接开票至终端,导致出厂票面价提高。
从血液制品产品细分来看,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仍为销售主导。2017年上半年人血白蛋白实现营业收入4.38亿元,同期增长27.72%。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小制品等其他产品营收为2.07亿元。
华兰生物血液制品主要由华兰总部新乡公司和华兰重庆公司生产,从半年报中获悉,华兰生物血液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总收入9.73亿,其中新乡公司完成销售6.25亿元,贡献净利润2.87亿元;重庆公司完成销售3.48亿元,贡献净利润1.44亿元。
报告期内,华兰生物加强对单采血浆站的管理,内外挖潜增量,采浆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主要产品批签发量(折合标准单位,数据来源于批签发机构网站)居于行业前列,其中人血白蛋白占国产批签发量的16.96%、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占国内批签发量的28.87%、人凝血因子VIII占国内批签发量的44.54%、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占国内批签发量的67.35%,均居国内同行业首位;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占国内批签发量的17.28%,居第二位。
▲ 主要产品批签发量居于行业前列
华兰生物报告也坦言称,今年上半年受诸多因素素影响,血液制品销售未达预期:
(1)人血白蛋白进口量继续增加,目前已占国内市场的近6成;
(2)两票制等多项医疗改革政策出台后,部分血液制品经销商处于观望状态,血液制品采购量减少;
(3)部分血液制品批签发较慢,一定程度影响了血液制品的销售。
面对上述不利影响,华兰生物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加大学术推广力度,加强销售队伍建设,调整二、三线城市和三级甲等医院的销售布局,使得公司短期内应收账款增长近98%,销售费用同比大增283%,但是对于华兰生物长远来讲,随着营销渠道的逐渐成熟,将给公司带来可持续发展的不断动能。
血液制品起源20世纪4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产品种类已由最初的白蛋白发展到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等20多个品种。随着世界范围内政府和民众对血液制品安全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政府对血液制品行业的监管逐步加强,加上企业的兼并重组行动升级,国外血液制品企业也由原来的100多家减少至目前的20家左右。目前欧洲和美洲发达国家的血液制品消费量占全球血液制品消费总量约80%,是最大消费市场,人均血液制品消耗量相对较高。
▲ 华兰生物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和医改覆盖率的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支付能力增强,加之产品临床适用症状的增加、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血液制品市场容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近年来血液制品行业兼并整合不断,形成了中生集团、华兰生物、上海莱士和泰邦生物四个企业为龙头的新格局,十三五期间会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华兰生物立足血液制品业务,通过新建单采血浆站、积极发动宣传、提高现有浆站的采浆量,巩固血液制品龙头地位;整合研发资源,集中优势开发疫苗新产品,通过WHO预认证推进华兰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多糖疫苗走向国际市场,快速做大疫苗产业规模;潜心布局重组蛋白新领域,大力发展单克隆抗体药物、激素类药物,在研单抗产品上市后将打开公司的长远发展空间;扩大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的战略合作,寻找重组兼并机会,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形成血液制品、疫苗、单克隆抗体及重组药物为核心的大生物产业格局。
1、加强浆站管理,实现血液制品业务稳定增长报告期内,采浆量稳定增长,为公司血液制品业务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2、提高血浆综合利用率,注重血液制品的产品结构调整,加大市场急需产品的生产公司血液制品共有11个品种34个规格,产品品种最全、血浆综合利用率居于行业前列,公司不断开展血液制品的工艺优化,提高血浆的综合利用率。
3、加强疫苗研发,丰富疫苗产品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报告期内,疫苗公司取得了冻干A群C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临床试验批件,吸附破伤风疫苗完成临床试验,准备申请生产文号。
4、加快单抗产品研发,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世界范围内的单抗药物年销售额总计已达数百亿美元,单抗药物成为生物药物中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浆站拓展方面,华兰生物通过新建单采血浆站和提高原有单采血浆站的采浆能力等措施,公司采浆量实现稳步增长;公司共有单采血浆站23家,其中广西4家、贵州1家、重庆14家(含6家单采血浆站分站)、河南4家;在报告期内单采血浆许可证到期的长垣、陆川、都安、巫溪、石柱、彭水六家单采血浆站顺利通过验收并换发了新的单采血浆许可证。
产品方面,目前华兰生物血液制品有11个品种,产品品种、血浆综合利用率、采浆能力、生产能力继续居于行业前列。
博雅生物:2017年上半年营收5.4亿元,净利润1.58亿元
本文由 兰璟生物 整理报道
内容来源:华兰生物公告
原标题:华兰生物2017年半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