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觉得吗,其实我们回家前,收拾行李,最该做的一件事是:
把脏话打包,放起来,就不带走了;
把很久没有使用过的文明礼貌用语,整理好,装进行李箱。
这特么才是回家每天都要高频使用的好吗。
于是,我们一到家,就瞬间开启了新人格,从说“老子”、“卧槽”,变成“叔叔好”、“阿姨好”、“你们辛苦了”,感觉回到了小学生三年级汇报表演现场。
见到一坨中年叔叔,我们赶紧打招呼,“王叔叔新年好,王叔叔使不得,我不能要你的钱。”
见到一坨中年大妈,赶紧开始尬夸,“张大婶,你真年轻,十多年都没变。”
对方说, “我是李大婶。”
我们必须跟所有长辈友好互动,用贫瘠的语文词汇想出365个祝福。
我表妹都28岁了,过年回家,还有亲戚问她,更喜欢爸爸还是更喜欢妈妈。
她内心有一万句mmp必须要讲。
但是她表面微笑,说,都喜欢。
然鹅,总有一些时候,我们会露馅。
网上就有这样的段子:
有个妹子在家和男朋友吵架了,男朋友说:你妈逼……
妈妈从一旁路过 。
男朋友说:你妈比你好看多了。
我们和父母的对话也经常变成这种画风:
正在和老妈交流一件事情,我们说:我日.......子都过不下去了。
玩着游戏,爸妈都在旁边坐着,我们突然来了一句:“我操……场上去跑几圈。”
或者,“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认识一个人,有一次和老爸一起写个东西。
老爸记不清楚,问了一句。
他脱口就想说“瞎几把写呗”,活生生地说成了“瞎记爸…你又记不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