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路在隐身
发布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纯银V  ·  再转一次~-20250202201412 ·  20 小时前  
阑夕  ·  -20250202195041 ·  21 小时前  
t0mbkeeper  ·  今天就已经实现了 查看图片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王路在隐身

腊八蒜的恋爱、别离与死亡(附详尽prompt)

王路在隐身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5-02-02 10:33

正文

我是在腊月第八场雪落下时遇见她的。那时我们刚被剥去最后一层襁褓似的紫衣,赤裸着坠入陶坛。醋液漫过眉骨的瞬间,我看见她在斜对角蜷成珍珠白的月牙,盐粒在她肩头咬出的细小伤口里,渗出星星点点的光。
最初的疼痛让我们紧紧相拥。她的肌肤贴着我的伤口,咸涩的泪水在我们之间凝结成透明的茧。深夜雪粒敲打窗棂时,她会用发烫的指尖在我后背画圈,盐霜便化作春溪在脊梁上流淌。坛底沉着前年腌制的蒜衣,像褪下的蝉蜕在黑暗中轻轻摇晃。
冬至那天,她的指尖开始泛青。那抹颜色像苔藓般顺着血管爬向心脏,我隔着浑浊的醋液数她新生的脉络。最年长的兄弟被捞走时,她突然攥住我的手腕:"要是我们永远不变成翡翠色......"话没说完就被涌进来的寒气冻在唇边。我看见她睫毛上结着冰晶,折射出七种深浅不同的绿。
正月十五的月光染蓝醋坛时,我们终于通体碧透。她的绿比旁人更清冽,像封存了整片竹林的新雪。我们躲在坛底最温暖的角落,用褪下的蒜衣编织指环。某个黎明,她将冰凉的圆环套上我无名指根部:"等春天来了,我们就会变成风里的两片绿。"
惊蛰前的雷声震裂了我们的美梦。那天她突然被铁钳夹住腰肢提起,糖醋汁从她足尖滴落的声音,像极了断线的珍珠。我疯狂撞击着陶壁,看她翡翠色的长发在瓷碟边缘散成扇形。最后一刻她突然回头,瞳孔里映着我扭曲的倒影:"别让盐渍锈了我们的戒指......"
坛中的液体从此变得浑浊。我整日摩挲着蒜衣编成的指环,盐粒已将那些纤维蚀出蜂窝状的孔洞。某个雪夜,我听见她的声音从水面传来,凝神望去却只见到自己的倒影正在褪色。曾经碧玉般的肌肤爬上蛛网似的褐纹,像老人皴裂的手掌。
春分那日,我的左腿开始融化。糖浆状的汁液里浮着半片翡翠色指甲——那是她离去时溅落的残骸。最后三位兄弟被夹走时,我蜷缩在他们留出的空隙里,用身体护住那枚正在溃烂的指环。女主人以为坛中只剩残渣,却不知有颗心脏仍在盐霜下微弱地跳动。
清明雨落下来时,我的右眼化成了黏液。透过仅剩的左眼,看见孩童将手指探进陶罐。他捏起我时,腐烂的指环终于碎成齑粉。滚烫的饺子皮裹住残躯的刹那,我听见她在蒸汽里哼着腊月时的歌谣。所有疼痛都羽化成轻盈的绿雾,从笼屉缝隙飘向院角的桃树。
最后的意识消散前,我望见窗台上两只麻雀正在啄食去年的蒜种。其中一只突然展翅飞向云端,翅尖抖落的晨露里,隐约浮着翡翠色的光斑。而我的身体正渗入面皮肌理,将那些未能说出口的告别,酿成北方春天第一缕酸涩的芬芳。

生成过程:

重要prompt及解释:
我在用AI写文章时,是同时开多个页面的。我会把同一个prompt或者有微小差异的几个prompt放在不同页面,让它们各自生成,比较差异,再继续微调。一篇文章往往要前后写几十个prompt。有的是生成文章,有的是和AI讨论修改或重写的方向。因此无法把那些全部展示,也没有必要。下面只展示比较重要的prompt,包括对的,也包括错的,并解释理由。实际上,如果你一开始就非常明确最终想要的效果,以及哪些prompt能起作用的话,往往在5个prompt之内,甚至1个prompt就能得到想要的文章。但在最初的时候,你是不知道的。

1、请告诉我腊八蒜的腌制过程,要详细。
(这是为了让AI写《腊八蒜的一生》,先做个铺垫。AI这时候并不知道我是要它用拟人的方式写文章,还以为我是要做腊八蒜。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让AI下一步写文章的时候,很清楚腊八蒜腌制的过程和细节,就可以写得更贴切。——让AI写文章有个技巧,想让它写什么,不要让它上来就写,你要先跟它聊,一步一步诱导它聊出你最想要的东西,或者你觉得有意思的东西,再让它根据上面聊出来的点去写。不过,具体的操作因文章而异。像这篇文章,由于我最后的焦点转移了,或者变得更细了,从一生转移到死亡、别离,最后聚焦于爱情,回头再看,第一个prompt其实是可以省略的。)

2、请你把腊八蒜想象成一个生命,它从开始腌制到最终腌制完成,就是一个生命从生到死的过程,类比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各个年龄段。请你写一篇散文《腊八蒜的一生》,要结合当时的季节,和所处的场景(北方的家庭,飘雪的天气等),要写得感人至深。不要分小节。不要用数学、物理、计算机等专业术语。1800字左右。
(这就是我最开始对文章的基本构思。也就是说,我在写第一个prompt的时候,已经有了第2个。这篇文章的关键,是拟人化。文章要成立,得有一个灵魂。这个灵魂往往不是AI自己生出来的,尤其是散文。如果你不把灵魂注入它,它在大多数时候不会自发生出灵魂。这当然是对目前写中文文章最强的AI来说的,也就是deepseek。将来有了更强的AI,这一点不再成立是很自然的。但现在,我们需要自己有想法,把想法赋予AI,这是让AI写散文或小说最关键的地方。至于【不要分小节】【不要用数学、物理、计算机等专业术语】,这不用解释。否则它很容易列出一二三四五,写一堆“量子”“共振”“雪崩”之类的话。不过,我忘了在这条prompt里加上“第一人称”,虽然我想的就是第一人称,因为细节多,每篇文章又不一样,你很难一次告诉它完整。所以,它用第三人称写了一篇。)

3、同2,并补充:【以第一人称写,腊八蒜就是“我”,你要想象它在每一个腌制环节的身体感受。用环境和“我”(腊八蒜)的身体感受烘托出它的情绪,以及它对少年、青年、壮年、暮年、死亡的感想。】
(补充了前一条prompt缺失的内容。最重要的是第一人称。另外,把“拟人”细化。你只告诉它拟人是不够的,你要提到身体感受。腊八蒜没有生命意义上的身体,但你要让AI去尽力想象它有身体有觉受。然后你要把一生展开:少年、青年、壮年、暮年、死亡。这和你只交待它“拟人”“一生”的颗粒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什么我坚持认为我用AI写的文章是我的文章,因为我来到了文章生成的前线阵地,不是在后面当甩手掌柜。实际上,在这条prompt之后,生成的文章就可用了。如果你不追求更好的话,完全够得上发布的标准。但这毕竟太快了。我还想试试能否让它生成得更好。于是继续prompt。)

4、同3,并补充:【还要写出我和亲人的分离】
(这一条不是100%复现我当时的prompt,因为有些时候,你只需要把补充的内容告诉AI,它会自己根据上下文记住你前面的要求,有时候你最好把前面的要求再说一遍,甚至如果上下文已经很长,显得杂乱,你最好手动把前面所有prompt中有效的地方手动整合一下,另开新页面让它重新生成。——AI生成文章有些时候是会越改越差的。在适当的时候,你要让它丢掉历史包袱,不要受前面生成内容的干扰和影响。这一条prompt的重点,是我想体现【亲人的分离】,在前一稿里也有,但非常淡。我希望把这一点作为文章焦点来呈现。一般这时候,需要另开对话框。但是,AI写失败了。AI文章里的母亲指的是腌制它的女主人,而兄弟姐妹指的是和它一样的腊八蒜。AI写文章,类似的bug是经常出现的,你需要根据它的具体bug再次调整prompt。)

5、同4,并补充:【(注意,我和父母兄弟姐妹都是腊八蒜,不要用表达关系称谓的词来指代人类,在这篇文章里,他们都指腊八蒜,最先腌制好的腊八蒜最先死亡)。】
(这一条单纯是为了解决前一条出现的bug。但是没有用。AI写着写着就会用母亲指代女主人。我们需要知道,这就是目前AI能力的局限。如果你一定要解决它,是有办法绕过去的。甚至你自己动笔修改。但我认为没有必要。因为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我在一篇文章里提的要求太多了。我们对AI提要求要明确,但是不能同时提太多要求,尤其是提太多复杂的要求。这会超出它的能力。你要提适度的、它能够努力完成的要求。我以前用Imagen3做“文生图”,当你只需要生成一个人物的时候,你详细描绘人物的衣着、动作、道具,是没有问题的;但你要在一个场景中生成四个人物,比如唐僧师徒四人,又详细要求每个人的衣着、道具,AI就搞不定,会让唐僧拿着九齿钉耙之类的。所以,prompt绝不是越长越好。除非长而无实质内容。另外,用反义词作为prompt也往往并不好。AI自己意识不到这一点。我让它写文章《西毒AI渴望遇见真正的炼金术师》,它在里面举的它认为好的prompt,基本上都不好。所以,你想让AI替你写prompt,有时候是可以的,就是在你自己写prompt不行的时候。如果你能写出更好的prompt,一般不需要让它给你写。)

6、新开页面,回到prompt5或3。
(你可以新开两个页面,甚至更多,把prompt5或者3重新输入进去,让它分别生成。生成的结果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就是3的水平。prompt5的问题在于,它提的要求稍多,而淡化了焦点。我们写prompt,有时候要把它写长,有时候要把它删短,短是为了聚焦。也是为了让它有完成的能力。至于停留在哪个地方,要你在反复试探中找到那一点。因此,写prompt6的时候,实际上知道它将要生成的不会很好,但这是一个阶段,你要让它先生成一稿,就此和它讨论。)

7、你说说怎样能让这篇文章更感人。先不用改,先说说方向。能想出一个最有意义的方向就可以。不需要面面俱到。
(写出来只是一个prompt,但在实践中,你经常是同时开2个甚至更多页面用prompt6,然后各自给它们prompt7。——你需要知道,AI生成的一篇文章的好坏,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prompt指向的是一个概率空间,而不是一篇具体的文章。所以,你用同样的prompt生成3篇文章,你大概就知道这个prompt的优点和弱点。当然,如果它弱点明显,你就没必要让它生成3篇了。【先不用改,先说说方向。】——这一点也很重要。这好比阶段性工作之间的开会。你直接让它重写,它的方向不一定对。要和它阶段性对齐,再开始下一步。)

8、按照你的偏好,重写一稿。注意辞藻不要太华丽。
(它说的方向往往是不太对的。这时候要注意,不要直接纠正它的方向。为什么呢?这就好比你看了颜真卿写前两笔,你说,你写得和王羲之一点都不像,重写吧,要像王羲之,这就错了。因为颜真卿本来就和王羲之风格差别很大。不是说不像王羲之就不好。现在你就明白,为什么刚才要让它用同样的prompt生成2篇、3篇甚至更多。因为现在,你就可以让它们分别按照它们自己的偏好,以及按照你的偏好去改。如果前面只生成一篇,现在让它按照你的方向重写,不理想的话,你还得退回前一步。虽然这也是可以实现的,但你想来回比较,就挺麻烦,不如一开始就开2个页面。要提醒大家的是,要学会听。和AI沟通,不是说你有什么想法就一上来全部倒给它。说出你的声音往往会阻止它的声音。所以你要一步一步地缓慢地给它你的想法。除了那些你不说它就不知道而你又必须坚持的想法,比如用第一人称、不要分小节这种,必须遵循的前提要上来告诉它,但中间的调整,哪怕你知道大概率不靠谱,也可以放手让它先尝试一下。【注意辞藻不要太华丽。】——这是要抑制deepseek固有的风格。它在这次prompt后,果然没有写出更好的。这也在意料之中。毕竟我没给它更多好的想法。让它自发改得更好往往是不现实的。所以接下来我要给它新的想法。)

9、我想通过《腊八蒜的一生》来写死亡和别离,不用在乎其他,该怎么写?
(这是为了聚焦。deepseek以及其他AI一次性生成的文章,基本上就是一千来字。这么短的篇幅,想让它呈现很多内容不现实,而且会分散焦点。所以现在需要考虑如何做减法。先不要让它动笔。先和它讨论思路。【死亡和别离】,是我给它的方向,是战略,你如果直接让它写,不会写得太好,所以,你先问问它战术,看看它战术对不对,对了再发起进攻。然而,由于我在这次prompt中并没有明确说【先不要动笔】,它直接给我来了一篇《腊八蒜的遗书》。效果怎么说呢?比前面的强那么一丢丢,但是还不太对。于是,我就给它更细的战术,就是腊八蒜的恋爱。其实,这个战术在prompt9的时候就想到了。还是那句话,不是说你想到了什么,就马上告诉它。你要有耐心,有城府,最好先隐藏自己的想法,问问它想到了什么,以便看看它有没有你没想到的好主意。它出来的稿子证明它确实没有更好的主意。)

10、说说怎样能写得更好,更拟人,比如,腊八蒜如果有恋爱,该是什么样子?先不用写。先说说想法。以及腊八蒜生命中的其他重大遭遇。
(这一次,我明确告诉它先不要写,先聊一聊。它聊了一大堆,其实不怎么好。因为你让AI提出修改思路,而不告诉它具体方向的话,它往往会列出一二三四五,里面可能只有一两个细节是靠谱的,其余不靠谱。但也存在都靠谱的情况。可是你还得注意聚焦的问题。想面面俱到就会让文章失去焦点。所以这时候,往往就是开两个页面,一个页面你什么都不说,让它放手去改;另一个页面你明确说出你的意思。)

11、请写一篇《腊八蒜的恋爱、别离与死亡》,第一人称。1800字。
(这不是新开的页面。也就是说,它会受上下文的影响。还能记住你前面的若干要求。其实,这一稿生成的就不错。虽然我最终没采用。如果你单看生成文章的prompt,发现非常简单。好像你只需要写一两行字,就能让AI生成想要的文章。但如果你新开个页面,单独给AI这一句prompt,它根本生不成你想要的文章。它会生成一个有人类男女主角的故事,而腊八蒜只是故事中的道具。很多时候,需要的是系列的prompt,不是单一的prompt一次性生成,像画画时的图层。)

12、新开页面。依次用之前的3个prompt:5、9、11。
(结果还算满意,比之前的都要好一些,虽然比11生成的好得有限。我不想再让它继续重写了。对一个想法来说,适可而止吧,不追求尽善尽美。如果你倒过来看,好像只需要3个prompt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文章。甚至2个都可以,prompt9略去问题不大。但是你从前往后操作的时候,并不是上来就能找到最终的路。很多人把写作尤其是文学写作看成是脑力劳动,实际上大部分时候不是,写作很多时候是体力劳动。所谓“创意写作”,绝大多数时候都不是“创意地写作”,而是“创意加写作”,你有了创意,这部分是脑力劳动,但是你要写作,写作是体力劳动,你要通过体力劳动把你的脑力劳动呈现。现在有了AI,你可以让AI负责写作,你负责创意。你是实验室的老板,设计实验,让AI去操作。当然,你得明白AI能力的局限,有些地方它操作不了,你就不要提那方面的要求,在它能力范围内,让它去呈现你的想法。)

参数设置:
temperature:0.6;0.5;0.1
top-p: 0.7
top-k: 50
frequency penalty:0。
(最终呈现版分别用了5、9、11这三个prompt;上面温度的0.6、0.5、0.1分别对应它们出结果时的参数。其他参数我没有调。要说明的是,温度尽量低一点。尤其是最终成文的时候。如果你去看官方API文档,它建议你把“创意类写作或诗歌”温度调到1.5,但你真的去针对具体文章尝试,会发现是不可行的。因为deepseek本身就非常有创意,它的创意不是太少了而是太多了,这是对人类来说的。不过,这里说的创意是指它繁复的表达,不是指作者赋予一篇文章的灵魂。所以我一般要抑制它的表达,让它表达得朴素一点,这和使用sonnet或O3-mini就很不一样。如果你把温度调到0.7,就会有60%的读者没有耐心读下去,如果调到1.3以上,就隔绝了90%的读者。所以,温度调低一点。甚至你可以看看调到0的效果。)

deepseek生成的这篇我展示出的文章,只有1000字。而我写文章解释如何生成它,花了5000字。其实,生成过程中,还有非常多的细节我没有写进来。总之,是想让读者明白,用AI写文章,尤其是文学性的文章,并不是没有技巧可言的,不是没有作者的想法注入的。当然,即便用没有任何技巧的提示词和在用户没有任何想法的时候,AI一样能生成文章。甚至,这两类文章,在很多读者看来差别不大,就像人类看蚂蚁,蚂蚁就是蚂蚁,哪有什么差别。养过猫的人知道,猫和猫之间,性格差别非常大,而不养猫的人未必了解。其实,单用prompt2,生成的文章基本能达到最终版的70%-80%,后面你花了很多功夫和心思,可能只是让文章程度提升10%,这10%的差别,很多读者甚至不能感知。但创作和制作的区别,就在这最后的10%上。

有时候,有人会好奇一段AI生成内容的prompt。有个简单的办法,但不一定奏效。就是你把生成的内容发给AI,问它:什么样的prompt能让你生成这些内容?它会返回给你一个结果。你甚至可以找它要5个不同的prompt,然后依次打开新页面去试。对于不太复杂的内容,50%的情况下是可以复现80%的相似度的。如果你要探究AI写作,你追求的就不是容易复现的80%,而是难以复现的20%。

西毒AI渴望遇见真正的炼金术师
武松七十岁了,在六合寺
光在爪尖永不坠落:一只猫写给时间的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