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开课吧产品100
关于产品经理的这儿都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ChatGPT每个月200美金的DeepRe ... ·  14 小时前  
三节课  ·  今天,怎么做到无痛上班? ·  昨天  
三节课  ·  2025小红书线索营销产品通案 ·  3 天前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马斯克,DeepSeek头号黑粉 ·  4 天前  
91产品  ·  3大私域实战案例总结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开课吧产品100

【精简版·5分钟】张小龙:微信十年的产品思考

开课吧产品100  · 公众号  · 产品  · 2021-01-22 19:00

正文


|前言

张小龙作为微信之父为产品经理膜拜,为了便于大家在最短时间Get《微信十年产品思考》,特提炼重点,亦可通过底部原文链接直达原文。



01 视频号的起源


公众号只适合少数人,因为大部分人写不了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视频化表达成为了普通人的习惯。视频化表达应该是下一个十年内容领域的一个主题,于是在2019年,我们没问公司要资源就悄悄做了视频号。完成公司给的任务太枯燥,我们要给自己挑战性目标,从小团队做起,这很微信风格。


02 视频号是什么?


视频号是一个人人都可创作的短内容平台,它是公开领域的内容平台,而微信是私密社交通讯,所以不能基于微信号来创作了。视频号采用新ID,这意味着微信不再局限于社交领域,而是进入到公开信息领域。就像PC时代的“官方网站”,公众号、小程序、未来的视频号都是官网的进化。


做视频号推荐系统很重要,我们组建了三个推荐算法团队来赛马。我们发现机器推荐效果不如朋友推荐精彩,所以我们的推荐算法以实名点赞的社交推荐为主,机器推荐为辅。朋友的赞是需要花脑力去理解的知识性信息,机器推荐是系统投其所好不花脑力的消费性娱乐信息。


03 什么是视频?


视频原本是手机拍摄的文件,但iOS里,没有了文件的概念,文件不能脱离应用而存在,这是把文件应用化了,这个观念很好。文字和视频等内容,存在的价值在于有人看到,也就是分享分享应该只是一个链接的传递,而不是Copy缺乏社会化信息的本地原始数据。我们做的视频号是个载体,这意味着我们自己不做内容,也不会去买内容。我们不关注具体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只做内容的承载和传递。


04 长视频和短视频?


我们不区分长视频和短视频,长短视频只是消费场景不同,短视频碎片化消费,长视频大段时间看一分钟以内的视频是为短视频,一分钟以上的视频的开头一分钟视为这个视频的摘要、简介或封面。我希望视频号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的长视频,成为长视频的云端仓库。


05 视频号和个人的关系


很多人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有时候几乎看不到东西。我们想通过微信名片关联视频号内容,你不停地更新你的视频号内容,你的名片就是活的。视频号希望的是人人都能表达,而不是只有网红和大v的表演。


06 信息展现的方式


命中率是指一屏中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条数的比例,朋友圈好友越多、关注的公众号越多,命中率越低,也很难提升,因为命中率不取决于内容,而取决于你的兴趣。我们通过在订阅号顶部增加常读号的展示,以提升命中率。一屏展示多项内容,在内容丰富度不够时,给用户选择的余地,以提升命中率。全屏对于单个视频的展现效果更好,但用户的选择余地是零了,所以更需要算法来做排序


07 直播


互联网历史上,个人在公开领域的表达方式一直在演变。从HTML网页到博客、微博,现在是图片和短视频。演变的方向是往更能被普通人生产和消费的方向去走的,所以会体现为更短更碎片化。直播比短视频更能被多数人接受,因为它不需要准备内容,直接降低了直播的门槛。现在直播没有单独的入口,与“附近的人”合并为“附近的直播和人”。我们今年在直播会做模拟线下拜年的小东西,我们希望今年的春节能够有一些人通过直播的方式来拜年。


08 关于创作者


们不会给创作者什么支持,不会花钱购买内容。我们更希望做视频的载体,并且让视频号成为个人和机构的官网。平台在这里的角色是连接,而不是做内容。创作者靠自己的努力做内容,我们会通过系统推荐和社交传递帮你的内容流通。微信的历史上,我们一直不强调强运营,系统和规则会比运营的效率高太多了。


09 一些有趣的实验性项目


做产品其实是个验证想法的过程,不靠谱但有意思的想法,如果能经过很多次选择,最终能变为实现,就会体会到做产品的乐趣。我就经常会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比如你能拍一下一个人的头像会怎么样,朝跟你聊天的朋友扔一个炸弹在屏幕上炸开吓他一跳会怎么样,如果你在听一首歌的时候能看到其他听歌的人眼前的画面会怎么样,如果你失眠的时候也能看到其他的失眠的人然后大家一起数羊会怎么样。虽然大多数想法都会是行不通的,但有少数的能行得通,就非常好了。所有的功能在被用户实际验证之前,都不能说一定会受欢迎,但是只要思路的方向没有问题,就可以不断改进。这里分享下这些好玩的功能的思考点。


表情是表达方式中的一个基本元素,拍一拍也是表达的一种基本元素,它是模拟人类的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动作,用最简单的一个身体动作来完成了一次信息传递。人们的表情反映出情绪越来越强烈了,以至于必须经常“裂开”了。我的想法可能比裂开更暴力,我要做一个功能,我扔出一个炸弹,对方的屏幕就裂开来。


我一直认为,社交的本质是找到同类。状态,是用来给人看到的,最好还是给同类的人看到。在某一时刻,一定还有其他的人跟你处在同一种状态里,你会希望看到他们。看到在打同一个游戏的人,同一个咖啡吧的人,同一个景点旅游的人等,甚至是,同一种心情的人。所以这一次,我们基于简单的文字来组织状态这样一个功能。哪怕是简单的一句“我今天很郁闷”,你不会发朋友圈,也不会跟朋友专门去说,那么,总需要一个地方可以说的。


10 歌曲


我不满意微信里听歌的体验,不理解为什么播放器放一个电唱机在那里转。歌不是用来听的,是用来看的。我希望听歌的时候能够看到一点东西,因为听歌的时候有一点想象力。听同一首歌的人往往有很多人,可以想象你在这里听这首歌,另外一个人在另外的场景,还有很多类似的人,如果把他们听歌的眼前画面都连起来的话,总有一些人的画面跟你是非常类似的,他能够打动你的,所以从这个点上出发,我们就把听歌的体验做了一个视觉化的展现。


11 浮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