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作家、导演、编剧张嘉佳
携《云边有个小卖部》《天堂旅行团》等作品做客东方甄选,与主播YOYO展开了一场心灵对话,一起畅聊故乡,分享那些充满爱与温暖的故事💌
在访谈过程中,张嘉佳老师不仅分享了自己在生活、创作过程中的动人故事,借《云边有个小卖部》《天堂旅行团》中的故事与人物,讲述着我们与故乡的深刻羁绊,分享着那些令人动容的瞬间。
希望这次访谈,能让大家有所感触,感受到这个
充满爱的色彩的世界,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
以下是访谈全程视频,欢迎大家观看~
视频|
作家、导演、编剧张嘉佳
对话主播YOYO 完整访谈(上)
视频|
作家、导演、编剧张嘉佳
对话主播YOYO 完整访谈(下)
张嘉佳:
对于我来讲,所有的写作或者是所有的创作,本质上都是为了读者,因为我张嘉佳到今天,我所有的一切都是读者给我的。我只愿意为我喜欢的人和喜欢我的人去付出,或者说是考虑他们的感受。我年纪也大了,所以不会去考虑太多别人对你的评价,我就希望我和我的读者,我们共同一起走过来的朋友,我们互相关心,我们互相热爱就好了。
YOYO:
明白。我印象当中,之前读的很多书籍或者是小说,作者是藏在作品后面,是一个偏神秘的角色,但是您其实是比较早,有很多的社交平台或者大众媒体的渠道,让读者能更加近距离地认识您。
张嘉佳:
我的人生其实有切割,在大概 2018 年以前,我是会经常出现在一些平台上面,因为那时候还有各种的杂志、报纸,包括综艺节目我也会去参加,也接受很多采访。
然后到 2018 年以后,我从那年开始,我的心态就转变了,因为我觉得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不是明星,我拥有的是读者,我拥有的不是粉丝。从 2018 年以后就也不接受采访,需要拍视频什么的,我也很少出现。
就用读者的话讲,我好像消失在大家的视野里面了。因为我想回归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因为只有你经历普通人的生活,你才能写出大家心目中或者正在经历的人生来。
如果我现在大富大贵,我觉得我可能写出来的文章,也不是大家喜欢看的文章。
YOYO
:
所以还是要真情实感,然后真心流露,都是在作品当中跟大家这样见面的。
张嘉佳:
那个是必须的,因为写作对于我来讲,它有快乐的一面,它也有痛苦的一面。一本小说里面有它的喜怒哀乐,你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好像拿着一把手术刀,把自己一点一点地解剖。等你把自己解剖完呈现出来,重新再缝制好,这就是一本小说写完的过程。
-“这个世界很大,你要学会求助,你不是孤独一人”-
YOYO
:
其实刚才咱们在聊天的时候,我听到了三个字叫做抑郁症。其实我上播之前,专门跟张老师确认了一下,因为我在之前有一些渠道或者说途径,有了解过您的这段人生经历。然后我就比较小心翼翼地,想问一下张老师……
张嘉佳:
不用小心翼翼,我这人毫无忌讳,真的一点都没有,你跟我聊我的婚姻状态我都无所谓(笑)。
YOYO
:
(笑)好,那尺度我们一点一点打开,因为我特别担心就是如果再提的话,会不会让你重新陷入到那种情绪的漩涡,会很难过,但是我又想要给我们屏幕面前的朋友呈现,为什么呢?
因为我知道现在整个社会上,包括屏幕面前的很多朋友,
有可能正在经历,或者他们甚至不知道,原来我这样的情绪状态,可能是需要外界帮助的。
张嘉佳:
首先我是重度抑郁、重度焦虑和重度惊恐症,我都有。
然后我也很希望读者,包括喜欢《天堂旅行团》这本书的读者,能在直播间看到我这样的状态。
我想告诉大家,有些时候它不是那么可怕。
当然一开始是很难熬的,我是进过好几次抢救室的人。
张嘉佳 :
对,因为第一次发作的时候,我以为自己心梗了,然后拿起电话,手晃得很厉害,就想叫救护车,我发现自己完全没有能力。(通讯录)第一行是我的同事,我就拨通了他的电话,然后跟他讲:“帮我叫个救护车,我不行了”。
然后救护车就一直把我送进(医院),去做各种检查,最后(医生)说你的心脏没有问题。但是我就是觉得我的心梗,整个人就是有那种濒死感,很严重很严重。后来才了解到所谓的濒死感就是,你的大脑在命令你的器官死亡,所以,虽然你的器官不会真的死亡,但是那种感受会呈现出来。
张嘉佳:
然后当时值班医生就跟我说,你要不去心理科查一下?然后(我)接受了一些治疗,医生说这个是心理问题,是焦虑、抑郁和惊恐症,我也是那时候才第一次听说有惊恐症这个病症。
YOYO
:
你第一次去就医,就已经到了躯体化症状?
张嘉佳:
对,非常非常地严重。然后我就跟很多朋友们说,无论是你自己还是你身边的朋友,哪天突然觉得自己特别不舒服,比方说心脏或者是呼吸困难,但是身体又查不出任何毛病的时候,这时候你可能要
考虑
去检查一下,是不是惊恐症。
YOYO :
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有这样的问题。而且我有的时候会感受到,我身边有人出现这样的问题,他第一反应是责备自己:
日子好好的,所有的一切都感觉挺好的,为什么我要在这儿搞这些事情?
然后就会觉得自己不懂事或者怎样。
所以,我想要趁着这个机会,也告诉我们屏幕面前的朋友,如果您和您身边的人会出现一些这样的困扰,首先第一点,这个不是你的错,而且一定要记得,你是可以寻求帮助的。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也许在跟您经历相似的事情,我们可以听到您,我们可以看到您,您不是孤独的。
但是终归来说,这件事情其实还是一个人的课题。
张嘉佳 :
这是个人的课题。但是我有时候觉得,写作对于我来讲,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我已经不关心整个大众的评价是什么,我也不在乎我作品的文学水平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我只知道一件事情,就是真的有很多很多人在我的小说里面,受到了力量和鼓舞。
包括我今年去做宣传活动、一些签售的活动。有很多读者,不是个位数,蛮多的,(他们的)手腕上面有很多刀痕,然后当他手伸过来跟我握手的时候,我就看到他的眼泪掉下来。
他说,“
张嘉佳,你知道吗?就因为《天堂旅行团》这本书,所以我不会再自杀了”。
你应该可以想象一这句话,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讲心理上的撞击。对于我来说,我继续写下去或者说我作品有什么意义?我觉得它最大的意义就在这里了。
它真真正正地在和大家共存,
如果有人曾经窒息的话,我曾经给过他那么一口新鲜空气,我觉得对于我来讲,(这)就是我写作的最大价值和最大的意义。
-
“希望文字的力量,能够借给大家一缕月光,
照亮前行路上的黑暗,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
YOYO:
《天堂旅行团》这本书,也许有朋友已经看过,但是今天我想再给大家来分享一下这本书,就像刚才张老师说的,尤其适合觉得自己已经在谷底的朋友。
也许这看完这本书,你可以跟他一起同行一段时间,我不能确定你看完它之后,立马会完完全全带入到他的经历当中。但是跟着他一路旅行,一直朝前走,也许在那一刻,找到了你的出口,你就可以先出去了,就算一直没有找到出口,你也会在看到结尾的时候发现,我们生命当中,或远或近,总会有那一束光,你可以借到。
张嘉佳 :
写这本小说之前我就写过一句话,
“我希望借给大家一缕月光,在大家天黑心伤的时候,这缕月光会在你生命的黑暗中出现,它照亮不了很多,但是我希望它能照亮你眼前和脚下那么一小块地方就足够了,一点希望就够,一点点就好。”
所以写作对于我来讲,我是希望自己能帮这个世界变得美好一点点。一个普通人而已,能做到多少就做多少,让这个世界变美好一点点就好了。
YOYO:
对,已经能感受到了,谢谢您的分享。
我觉得这段分享,对于每一个经历过,或者是有过类似体验的朋友,应该能想象到,重新让自己进入到那种情绪,然后再把自己剖开给大家看,虽然张老师刚才还是比较云淡风轻的这种口气,但是我依然从背后,听到了很多他曾经勇敢努力,有很多的勇气,然后慢慢地让自己调整。
-
“当你陷于泥沼时,尝试跳出来看一看,会有不同的感受”
-
张嘉佳 :
你看《天堂旅行团》,我有个后记。那个后记里面有一排时间的点。那个是因为只要惊恐症发作,你就会有濒死的感觉嘛。
那个时候,我就在自己的笔记里面,记下了每次濒死感发作的时间点。从一天有三四次,慢慢地变成一天一次,变成两天一次、三天一次,慢慢地转好,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是我自己的救赎。
但是我也希望能够帮助到别人,或者说,也能够带给大家一些温暖和希望。虽然我可能能力有限,我肯定不是最好的作家,
我的作品肯定也不是多么了不起的小说,但是这里面有我自己沉下心来的力量,我自己发自内心去把它捕捉出来,然后把它编织成为一本小说,
它必然就含有那种力量,我相信这本书有。
YOYO:
这里面很多的记录,其实很多都是您自己的亲身经历啊。那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我们在座的朋友有类似的体验,如果他尝试像您一样,不管是记时间表也好,还是流水账也好,他记下来,就会觉得他把这件事客体化了,好像在旁观别人的生活。这个对于自己是一种治愈吗?
张嘉佳:
是。
首先,你在陷于生命的困境之中的时候,你要学会跳出来看一看,这个很重要,真的。我特别倒霉的时候就会很焦虑,我就跳出来看,你会发现这件事情还挺搞笑的,自己吃自己的瓜(笑)。
当你陷于泥沼的时候,有可能物理意义上你还没有爬出来,但是你先从灵魂层面爬出来看一下。我觉得你这个说的还挺棒的,就是跳出来看一看自己。
YOYO :
也许尝试另外一种角度之后,至少那个受伤的好像不是自己了,但是你能用一个另外的更高的视角。
张嘉佳 :
你如果从自己大脑内的视角去看待自己,你还是一个病者的心态。你跳出来看的话,你可能判断会更加理性客观,甚至你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人类反正只要角度不一样,切入的视角不一样,你看的东西肯定会不同。
-
“看一看没有见过的风景,
见一见没有见过的人,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会改变”
-
YOYO:
有朋友说,就是因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本书、这部电影,专门去了稻城亚丁。确实诶,我当时去稻城亚丁的时候,景区很多都有这部电影的。
张嘉佳:
是,后来(我)还很有歉意。是为什么?因为以前人比较少,后来因为电影小说,去稻城亚丁的路上就开始堵车了。(笑)然后我也看到那边有很多客栈,名字直接就叫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YOYO:
哈哈哈,美好的东西可以拿出来共享,当然应该有很多的朋友早就知道这样的美景,但也有很多朋友,因为这本书结缘这个地方。我们还是很开心通过这本书,了解到这个世界不一样的景观。
然后我发现,这几本书里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雪山这个意象好像出现得非常多。我知道您是一个特别爱旅游的人,这个跟您自己的旅行经历有关吗?
张嘉佳:
有关,因为雪山是这样,你只能看到它的壮观,但是你到不了山顶。
YOYO:
是,就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张嘉佳:
对于我们来讲,它就会变成一个你到达不了的风景的顶峰。雪山非常奇特,它是雪、树林、还有山,几种意象结合在一起。
有时候在视觉上的震撼过于强烈,就一定会撼动到你的心灵。
YOYO:
是的,就是那种过于宏大的东西,这个时候人类就知道自己的局限性。
张嘉佳:
是啊,我是觉得有很多地方我到达不了,但我还是想看一看。
YOYO:
笔尖到达了,心就到达了。
张嘉佳:
旅行能解决人的问题吗?解决不了。那为什么很多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然后就感觉自己的人生好像涅槃了一样?当然,也有人抨击这种想法。
我跟大家讲,
有时候你旅行一趟,看一看没有见过的风景,见一见没有见过的人,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会改变。
YOYO:
世界也是一本书,旅行也是在翻书页。
张嘉佳:
更重要的是什么?很有可能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就是说,你以前觉得重要的东西和不重要的东西,当你的认知改变之后,他们会换掉。
看到这个风景之前,你觉得它很重要,但是之后,你突然觉得并不重要,可以放下。我觉得他对一个人的真正的改变,在这儿。
YOYO:
(旅行)也可以重塑一个人,就像阅读一样。
-
“不用过分苛求自己,
不要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和负担”
-
张嘉佳:
必须要读的书,其实在你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时候,老师已经让你读完了,对不对?那你现在读书,就是看自己。一个是专业类书刊,这个是促进你的专业能力的。第二种就是休闲、或者是享受的,享受阅读的快乐。
不要把读书当成任务,不要觉得它很神圣,不要有压力。乱看没关系的。
YOYO:
这句话我觉得应该会给屏幕前很多家长,让他们有一点宽心的感觉。
我们直播间有时候会给大家推荐书,包括我们之前是老师,接触过很多的家长。你会发现,现在阅读好像已经变成了一个更加优越的事情:我读书,所以我骄傲,所以我比别人高人一等。它有点变成这样了。
本来阅读是一个很好的体验,它是愉悦的。结果,我因为读书这件事产生了焦虑,我觉得这事很离谱。
张嘉佳:
对呀,读书本质跟你刷短视频是一样的。我为什么觉得读书跟生活类似呢?我们说旅行到另外一座城市,去享受他的生活状态,你不要苛刻地要求自己,这七天我必须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你就是在这座城市生活了7天,怎么了呢?
不一定非得吃到这座城市最好吃的东西,你就在这条巷子,你把一条巷子摸熟了,我觉得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在你的生命里面真的多出来了一条巷子。
YOYO:
这件事很重要。第一个就是刚才我们说,阅读跟短视频,其实一定程度上你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放松自己或者获取信息,但是阅读还是多一个事,就是它能让你再主动思考。
张嘉佳:
那肯定是。
YOYO:
以前我们一想到“故乡”,更多是一个地理概念,但是现在有一个词叫“故乡感”。什么叫故乡感呢?
你可能会想到故乡的烟火人间,也有可能是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然后甚至可能就是想到故乡的人,或者故乡的美食,都有可能。对您来说,一提到故乡或者您的故乡感是什么?
张嘉佳:
其实这个很容易鉴别了,因为对于我们来讲,无论是我们哪一代人,我觉得在千禧年之前,中国小镇的比例是非常非常大的。
张嘉佳:
连商品房都是九几年才开始出现的,那时候没有小区,都是自建房什么的,甚至是单位分房。人际交往,它是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这个不仅仅是你从小在那里长大,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跟链接,像网络一样。然后到现在的话,我们可能就这种感觉越来越匮乏,越来越缺少。
包括我去做《云边有个小卖部》这部电影,我去寻找这个这样的小镇,就是希望有大部分的人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能想起自己的故乡,因为故乡感对于我来讲,不仅仅是画面,更重要的是氛围。
有时候你想,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工作一段时间就开始想家,甚至回到老家去重新工作?是因为你发现无论你有多辛苦,无论你有多忙碌,无论你在这个世界多渺小,但是故乡是你托底的地方。
故乡就是,有一盏灯,一直为你亮着。你回到故乡之后,你会发现你在故乡连呼吸都是通畅的、自由的。这里每一砖一瓦,你不用再重新去熟悉。
-
“没有必要去贬低任何一个群体,
因为每一个群体都有属于它的人生”
-
YOYO:
您刚才提到,这个跟社会背景有关。我们现在一想到故乡,甚至包括文学作品中的故乡,它会有一种小镇文学的感觉,甚至前段时间火了一个摄影风格叫“县城”。
YOYO:
故意用一些滤镜,让那个像素降下来,然后甚至你的穿着要怎样。其实对于我们这种80后、90后,包括70后的很多朋友,这个应该还是一下能戳中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更,我们未来的00后或者10后的作家们,他们作品当中的故乡,会因为小镇的趋同化、城市化变得少,或者是这个价值感、文学性会降低。
张嘉佳:
你像我们去写小镇生活,我从来不认为“小镇青年”是个贬义词,我就是,我也是小镇做题家。
张嘉佳:
我不但是小镇“做题家”,我还是小镇题目经常做错的…
张嘉佳:
对,
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贬低一个群体,因为每一个群体都有属于它的人生嘛。
为什么要去贬低一个群体的人生呢?我觉得这个非常不礼貌。
先不说地域,先说时代。我是从98年开始接触到网络,那时候有QQ,就是在聊天室里面学会打字的,对吧?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的人,80后甚至包括一部分的90后,经历了网络发展的整个过程,从无到有,从纸媒到电子媒体,然后甚至到自媒体,都在更替平台。
但是对于00后来讲,网络就相当于我们的自来水,是这个世界原本就有的东西。所以00后、05后、10后,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方式、表达方式,都会跟我们有质的不同。
他们对于这个平台的熟知程度,甚至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很有可能是把握在他们手里的。
YOYO:
比如说小镇文学,可能在他们这一代,会成为一种没有那么戳心的话题。
张嘉佳 :
对呀,你刚刚提到的那个小镇的滤镜,这就是他们发明的。
YOYO:
我们这一代人的想法,或者说我们这一代人的乡愁,变成了他们的一种集体想象。他们没有经历过,但是我觉得这东西太酷了。
这样一说的话,我觉得他们也挺酷的,可以发掘出来。
张嘉佳:
这种年轻人一定是一代比一代酷的。
没有所谓垮掉的一代,年轻人永远是一代比一代酷。
当然可能会有更加准确的形容词,比“酷”更加准确的形容词,但是在世界发展这个角度来讲,是下一代一定比上一代强。
-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剧本,不要被框架束缚”
-
YOYO:
刚才您提到常回家看看,在准备这个课题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人类因为故乡愁成这样,但是依然不愿意把自己前行的方向,直接调转回头?
《云边有个小卖部》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是刘十三,然后外婆在家乡等他,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我注意到这里边有一个情节,就是他回到家的时候,不是想要给家里的一些老乡去卖保险嘛,刚开始人家不认识他,会觉得你干嘛呀?我不买,走开。
但是当起冲突、被拒绝的时候,他报一声,“我是王茵茵的外孙”,大家就接纳他了,好像是一张入场券一样。
所以有一句话说,你“从故乡走到全世界”,和“从全世界回到故乡”这两个路径,他们俩的难度不相上下,甚至可能后面那一步还要更难。
张嘉佳:
比方说,我很想在老家生活,但是真的生活一段时间又不习惯。虽然你内心深处希望自己还是那个小孩,但其实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你已经不是那个小孩。你已经被这个世界不停地输出,然后你又把它同化,已经不是一个人了。
你在人生的经历中,有无数个岔路口,然后你在每个岔路口都曾经丢下过一个躯壳。当你回过头来看,就是无数个躯壳叠在一起,那就是完整的你。但你回到老家的时候,你说你以后就一直在这儿生活吧,那只吻合了你内心深处的一具躯壳而已,这是没有办法的。
YOYO:
是的,所以家乡再温暖,生活再安逸,自我的确认也很重要。
张嘉佳:
反正每个人的路线,或者说每个人的规划,每个人走到哪一步都要看他自身的情况。无论什么样的问题,说到底,答案都只有四个字,叫因人而异。
YOYO:
对,在我们教育界也有句话——因材施教。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剧本,所以没有那个既定的框架说你一定要怎样、一定要走哪条路。
-
“如果你出门在外很久,回家以后一定要对父母多一些耐心”
-
YOYO:
包括我在内,现在很多年轻人,会有一种“愧疚感”:我从家乡走出去了,我真的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我去到了巴黎,去到了伦敦,我见过了南极、北极的极光等等这些,但是当他回到老家,会发现陪伴了我那么多年的小城还是那样,我的父母依然生活非常节约,
甚至在面对我的时候,把我当成了客人。
突然,就会有一个特别大的愧疚感袭来,好像我是踩着他们往前走的,我没有办法现在带着他们一起前进,像这样的愧疚感,您觉得呢?
张嘉佳:
我觉得其实没有必要有愧疚感,因为这个不仅仅是你自己走到那么远,而是这个时代也走了那么远。
张嘉佳:
对呀,这其实就像地球在自转,同时地球也在公转。
包括我们在爱情里面,我们有时候会发誓说,我永远在这里等你,但是我告诉你不可能,哪怕你站在这儿不动,(因为)地球也在转。
所以,你是永不可能永远在原地的,不是你自己要走得那么远,是这个时代让你走到那么远的。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回到老家以后,我不想跟大家讲得文学感那么重,也不想和大家说得那么鸡汤,我只是想跟大家讲,
如果你出门在外很久,无论是工作也好,学习也好,回家以后对父母要有耐心一些。
张嘉佳:
你们的观点一定有冲突,你们的想法一定会有区别,但是我希望大家有耐心一些。
YOYO:
就像小时候他教我们走路,教我们一遍遍地重复“妈妈”,我们会说了。
张嘉佳:
有一次,我妈就特别迷信一些保健的产品,有一次她就上当了,买一床被子花了十几万,那被子搞得跟神仙被一样。
我心里想,什么样的被子能卖到十几万呢?本来是想跟我妈争执,甚至吵起来的,但我看我妈那样子,第一,我暂时是劝不动她,第二,钱都已经花了。如果我说服她,就只能得到一个结果,就是她知道自己被骗了十几万。后来我虽然我心里有点不舒服,但是没有当回事,慢慢地过去了。
过去之后,等到我妈也发现是被忽悠了之后,她就知道错了。
老人知道自己被骗了之后,特别地焦虑。一般有两个阶段,第一,她认为自己买了个好东西,希望你对她的认可。咱就当这十几万花打了水漂,但是买她开心。第二个阶段是,她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之后,想抹平这个损失的急迫心。那我就去通过法律的途径,然后一起和那个被子那边打官司,后来还把这钱追回来了。
张嘉佳:
我妈在这两个阶段,感受到了两次不同的情绪价值,我不认为我是处理得非常正确。我只是出于我对家人的爱,出于我对妈妈的爱,我希望她开心快乐,我不太在乎对错。
所以我跟大家讲,我处理的不一定对,但有一件事情一定是对的,就是大家对爸爸妈妈要有耐心一些。
你陪爸爸妈妈时间都那么少,对他有点耐心怎么了呢?
YOYO:
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尤其是隔辈之间的不同观念和生活方式。因为我们现在面对纷繁的世界,我们这一代人其实都欠缺的,就是所谓的通识教育。
对网络上的很多言论也好,或者是消息也好,你很难去辨别甄别,那对他们来说这个东西就更陌生了。
张嘉佳:
现在其实很多人心中的戾气就很重,你经常会看到网络上面互相对骂,或者是网络上面很厉害的人身攻击。明明两个人互相也不认识,为什么搞得有杀父之仇一样。
那我就希望,哪怕你是一个键盘侠,哪怕你在网络上面发泄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很多怨气,但是对爸爸妈妈有耐心一点。
-“
我们该如何面对那些,无法弥补的遗憾?”
-
YOYO:
今天的主题叫《你的人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接下来,我们来聊聊“故乡里的人”。
其实我现在有一个感受,很多的家人、朋友,他们会在家里面一直等着你,就像这本书里面,外婆出现的样子,等一等之后,你真的就把这件事情当做习以为常了。
你只要回家,你就知道全家人都会在这里,给你做一顿丰盛的晚宴,或者你敲门,他就会开门。直到有一天你再敲门的时候发现,没有人等你了,没有人再给你开门了。我相信大家一定在自己的人生的旅程中,有过这个世界上只属于你们两个人的情节,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我姥爷(的回忆)。
我姥爷是脑梗,一直卧床之后,就糊涂了嘛。有一次我回家看他,他就突然有点生气,对我妈妈生气。他说,“我太生气了,你们妈都不给你钱,你看你裤子都破成什么样了?”那天,我穿了一条破洞牛仔裤回去,他说你裤子都破成这样了,你走的时候我给你 20 块钱,你去买两条秋裤穿。我到现在都忘不掉。
然后还有一个场景。他这辈子都是那种不爱给人添麻烦的人,有病他都不去医院治的那种,结果到后面糊涂的时候,我每次再来北京上班,他就真的会像小孩一样,说“你能不去吗?就非要去啊?别去了”,然后我就每次哄骗着他,我说“唉,我马上就回来了”。直到有一天发现,他就真的没有再在家里边等我了。
所以我到现在,都会觉得,我的时间难道就那么金贵吗?他都那么说了,我就不能再请一天假或者怎么样?但其实,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估计我还是很难再请一天假,再陪你玩玩或者怎么的……
但它是一种很深刻的遗憾,而且这个遗憾,它是真的是陪伴我一生的。就像是一场连绵不断的阴雨一直下,每次想起来我都会觉得很难过。
张嘉佳:
其实人生中有很多很多的遗憾,甚至你真的想重来的事情,往往都不是大事。
比方说,离婚对我来讲有遗憾吗?没有。比方说,我人生基本上所有的收入都被自己糟蹋完了,等于白干,有遗憾吗?没有。
但是如果想重来的话,就是一些非常细小的事情。每年我回老家,都是我外婆做饭,然后慢慢的,外婆年纪越来越老,做饭做不动了,但是她每次还是会做一茶杯的酒酿。我小时候很喜欢吃,她就记得这件事情,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就可以吃。
YOYO:
她就在那里等着你。
张嘉佳:
对,然后有一年回家,一直到走的那天,我都忘了这件事情。然后那天晚上,我外婆就拉了拉我的袖子,说,嘉佳去吃口酒酿。
然后我就打开那个茶缸,随便用勺子挖了一勺,吃了一口就说,我还要出去,我还有事就走了。我外婆就是这一年之后的第二年离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