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世界很大很精彩,值得好好度过。读书写字、理财投资、健身运动、旅行美食,一个都不能落下,请努力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有限次重复博弈  ·  //@西峯_突然之间://@李迅雷:说明一下 ... ·  昨天  
21世纪经济报道  ·  突然大批涌现!有人几天收入超5万元,事关De ... ·  昨天  
数据宝  ·  最新筹码大幅集中股出炉 ·  2 天前  
中国中医  ·  陕西新增7个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 ·  3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刚刚,果然爆了!网友:强到可怕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终于有资格聊聊辞职这件小事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 公众号  ·  · 2017-07-13 11:08

正文

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微信号: sangongzi0906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写半年总结的时候,我在开头提到职场上的变化,由于自己在“辞职”这两个词语上用了引号,结果很多读者认为我是在说反话。其实就是辞职了啦。


01


辞职,对我而言,并不是冲动的事情。人生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职场工作,我干了7年,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已经熟悉并且接受了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甚至想过就这么扎根下去,过一辈子算了。


但无奈的是,越扎根,越发现这条路并不适合自己,至少日复一日的不开心,于是矛盾冲突纠纷,渐渐将我的心分离了出去。


我并不是因为矛盾激化到顶点,导致愤怒下的离职,而是在一年以上的时间里反复纠结和思考,麻痹自己又推翻自己,想通了再一步步规划,最终走到了这样的结果。


在去年夏天的时候,我为自己写下了“辞职前的准备清单”,每个月都会跟踪清单完成的进度。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写好了辞职信,放在电脑中,在这段职场生涯的尾声阶段,一直支撑着我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很多麻烦和纠结的事情。


这两三年的时间里,我一直是身兼主业和副业,说真心话,我并没有在主业的工作上获得太多的快乐,这真是很遗憾的事情。我所渴望的社会认同感,职场成就感,以及对自身价值的满足,都来自于职场外的副业。那些发自内心的畅快大笑,都贡献给了副业的世界。


很庆幸自己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借助主业的便利去开拓副业,我所钻研的领域跟主业工作无任何牵连和关系,于是离开,不会对副业产生任何阻碍。


我也感谢自己一直以来在主业的氛围中保持了低调和沉默,除了极少数好朋友知道副业的进展外,我拒绝在单位的同事面前透露自己的兴趣爱好,所以绝大多数人眼中的我,不过是“不识时务的普通者”而已。


体制内外的那道墙,放在三线的城市中,无形中成为了我很好的保护伞。


很多人对于外界世界是不了解,即便在2016年下半年听闻了我的一些事情,他们也无法准确判断出到底是怎样的阶段,或者根本不相信那是真的。


比如他们会认为“出书不过是自己掏钱请出版社印刷一两千本,然后送人”的行为罢了,那么“畅销书赚稿费”这事情在他们看来就是假的。再比如他们相对传统,认为权力能够带来收益,对于“知识+互联网”影响力并不了解,自然也不会明白这个影响力背后潜在的经济价值。


坦率地说,这样的认识,真的保护了我很久,至少帮我规避了职场上很多不必要的为难。


02


在刚辞职那会,熟悉情况的朋友觉得我会写篇吐槽帖,发泄下情绪。不过我不想这么做,我很怕那些带着发泄情绪的文字和表达,让我无法客观地回顾这段历程,也很担心过于激烈的态度,误导了一些也有辞职打算的朋友。


所以,这一两个月,我给自己留了一点时间,我想冷静下来,重新看看这七年的职场生涯,在我的生命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而自己在这段历程中,又做了那些有价值的事情。


对“辞职问题”上最纠结的那些时刻,我一直把自己看作环境的受难者,我认为自己受到了无限的职场委屈,所以我愤怒,不满,我想改变,但不知道是改变环境还是改变自己。最痛苦的是,我的力量太小,无法改变环境,我的自我意识又太强,不愿意改变自己。


所以,那段时光下的自己,一定是非常不可爱的,对环境中同事而言,我浑身都是刺,对我生活中的朋友而言,我浑身都是气


然而,当我把“辞职问题”想通的时候,我知道问题出在了自己身上。


我以一张白纸的身份进入了这个职场,开始的时候,是职场的价值观引导着我的工作,当我慢慢熟悉了工作流程后,压力会消失,潜藏在内心的本真价值观会出现,自我意识会渐渐抬头。这时候,两种价值观开始面对面的碰撞。


如果自我意识比较弱小的话,环境的价值观会慢慢把那个弱小的自我同化掉,这时候就不会出现太大的矛盾。但如果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的话,碰撞的日子会非常难熬。


很不幸,我就是一个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的人,我的价值观和环境的价值观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在为人处事的各种层面上,都有不小的矛盾,于是痛苦就产生了。


这个阶段是最难熬的,因为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困在其中越久,人就越痛苦,当痛苦太大的时候,会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放弃自我意识,选择被同化,用沉睡的方式让自己不再“幻想”什么,这是相对轻松的。另一种选择就艰难很多,突围常常会以职场上的血泪史作为代价,但突围成功后,很可能海阔天空。


在这个选择的十字路口上,我非常感谢副业的起色,帮助我义无反顾了选择了第二条路。


我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投入的时间越多,产生的正向反馈就越多,这种快乐和满足感,帮助我消减了职场上很多的不愉快,就好像主业中干得特别不开心,但想想副业,也就不那么在乎职场得失了。


更重要的一点是,副业让我意识到,这世界上,不是一份工作养活我,不是领导的垂青养活我,是我的能力养活我。我对副业的掌控力越来越强,内心的踏实就越重,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对“未知代表着恐惧”的认识


我开始对自己说,“未知为什么不能是无限可能呢”?


我在副业上走出来每一条路,都是过去的自己不曾也不敢想象的。我真的没有想过自己会写书,会成为畅销作者,会站在几百人的舞台上做演讲,会上电视台和电台,会有商业合作。


没有人可以预测未来,但我可以努力把副业的每一个阶段做好,于是未知没有变成恐惧,或者不幸,或者得不偿失,而是变成了很多美妙的可能。


这时候,我的世界不再是小小的一个办公室,不再是十几个人的小环境,世界变大了非常非常多。原来,我们并不只有一种价值观,不只有一种父辈口中的生存方式,我可以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于是,我懂得了痛苦的根源不是环境本身,而是我已经不属于这个环境了。


很抱歉,我没有成长为那个环境所需要的人,所以,我的离开是最好的方式。对同事而言,他们不会因为我呈现出来不一样的气场,让他们感到不舒适。对我而言,我也不用勉强自己说言不由衷的话,做不情愿的事


03


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我们对别人的人生,很多时候无能为力。但对于自己的人生,是可以把控的,因为没有任何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那些口口声声称“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朋友,其实都是在为懒惰找借口罢了,想以这个说法为理由,让自己不要去面对“糟糕的人生”而已。


这世界上,只有自我拯救才算靠谱。


我拯救自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忘掉别人的那些事


职场上最折磨人的一种事情就是“别人没自己想象中努力,却得到的比自己多”。对他人得失越在意,就越消耗本应提升自己能力的时间。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纠结各种各样的不公,为别人的事情而抱怨连连,又能如何?很不幸的是,在一个让自己心生怨念的环境,抱怨是最无意义的。


所以,我强迫自己忘掉别人的那些是非,不计较别人占到的便宜,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去想该学些什么,该做些什么,该提升些什么,百利而无一害。


我拯救自己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断后路


人在面临重大事情的时候,或者请父母朋友帮自己做决定,或者找“选择困难症”为自己辩解。从根源来说,还是自身不愿意承担责任。毕竟别人帮自己做了决定,未来真的过得不开心,还可以推卸责任嘛。


永远长不大的孩子,才需要别人为自己抗责任。我不想当一个小孩子,所以我必须说服自己。


面对责任,其实是面临三件事情,一是要尝试做很多未知的事,二是要承担可能失败的风险,三是要放弃到手的既得利益


这其中先放弃了既得利益,才能义无反顾地做前两事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