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行业资讯传播平台,《中国公路》(高速版)杂志话题交流、编读互动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帝国理工清退150名学生,纽大拉黑国内某高中 ... ·  7 小时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国外卖疯了的“越野登山鞋"多变态?防撞耐磨, ...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新一轮H1B抽签开启!今年可能是最容易中签的一年? ·  2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困在爬藤之路的中国家长:美高是“捷径”还是“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高速公路

S29临金高速“隧卫士”打造高速公路隧道机电运维创新示范样本

中国高速公路  · 公众号  ·  · 2025-01-20 16:30

正文


近日,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杭州北管理中心临建隧道综合所(以下简称“临建隧道综合所”)在机电运维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创新性推出“机电运维数字化管理”新模式。针对S29临金高速(临安至建德段)85.5公里全线(含隧道)的运维需求,确立了“一套标准、两支队伍、三个转变”的“123”目标,整合设备运维全流程,实现精细化台账管理、实时监测、合理计划编排及即时故障预警,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运维“管理繁、响应慢”的难题,为临金高速安全高效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该模式推出标志着一线巡检班组管理实现数字化转型。




一、细琢精雕修订一套标准,夯实管养基础



为了提升机电运维工作的标准化、数字化应用水平,加强巡检效率,提升巡检效能,2024年,临建隧道综合所联合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参考《JTG H12—2015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及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省交通集团”)的《隧道机电设备管理手册管理篇》共同梳理出浙江省沪杭甬高速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杭甬公司”)版《隧道机电设备管理手册》,并获得浙江省交通集团和沪杭甬公司认可推广。为隧道机电管理树立一个统一、规范、高效的管养标准。



二、深挖潜能组建两支队伍,探索运维新模式



随着机电设备智能化升级的不断推进,隧道机电系统的复杂性增加,对运维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针对传统运维模式中的人力短缺、专业性不足及响应迟缓等问题,临建隧道综合所不等不靠,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创新性地组建了线上设备监控班组与线下隧道巡检班组两支队伍,并深度融合数字化系统,提升运维效能。


(一)“线上”设备监控


临建隧道综合所通过不断优化设备远程监测及隧道管控系统,实现了对隧道机电设备的全天候、智能化监控。2024年10月,临建隧道综合所在内部巡检队伍内进行公开选拔了一支具备计算机专业能力强、解决问题经验多的设备监控班组,该班组不仅能主动和“线下”班组快速开展机电设备测试、故障节点分析、故障主动发现等,而且还能主动对一般故障进行远程处理,减少了故障处置的时间和提高机电运维的效率。对一些确需现场修复的,该班组能及时进行人工派单,将维修任务或应急处理指令准确、迅速地推送至“线下”班组,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递与任务的高效分配。这一机制确保了隧道机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同时也提升了异常事件的响应速度与处理效率。


▲线上巡检


(二)“线下”隧道巡检


配备专业维修工具及点检PAD,通过高速公路设备管理系统的移动应用,能够实时完成数字化点检和接收设备监控派发的维修任务。借助系统的精确定位与任务管理功能,巡检人员能够迅速抵达故障现场,实施高效、精准的维修点检作业,使故障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线下巡检


两支专业队伍秉承“守隧道,护平安,保畅通”理念,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实现了机电运维与道路保畅效率的大幅提升。通过“线上派单+线下维修”机制,故障自维次数达2435次,自修率提升至87%,节省了51万元。在故障应急处置方面,设备监控能够及时发现异常设备派单至“线下”巡检,故障预警次数多达195余次,且每次故障的到场率为100%,处置率为95%。“隧卫士”青年创新创效工作室自行研发推出温湿度及空调自启、风机故障模拟等多台监测平台,有效助力远程设备监控功能完善。同时,两支队伍的组建,也充分加强了道路保畅方面力量,电子巡查频次增加30%,道路事件主动发现率从2024年上半年76%上升至88.23%。这种高效、准确的应急处置能力,为道路的畅通与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数智创新力求三个转变,提升运维效能



(一)巡检报表的“无纸化”转变


利用高速公路设备管理系统,结合巡检手机与专属5G PAD设备,实现了35张巡检报表的全覆盖,实现了成本压降。每日任务系统自动化分配,实时收集并整理巡检数据,生成详尽报表。结合“国检”管养要求与隧道机电看板,为运维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基础,增强了运维工作的规范性。


(二)巡检方式的“信息化”转变


於潜北与横村驻点实施“线上+线下”融合的巡检新模式,对传统线下巡检模式进行了优化,从原来的每日线下巡检转变为“2日线上+1日线下”。每日耗时250分钟的线下巡检转变后仅需60分钟即可完成。这一创新不仅大幅提升了巡检效率,缩短了巡检周期,降低了运营成本(尤其是车辆油耗),还促进了运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了管理的灵活性。


(三)故障诊断的“智能化”转变


基于对隧道机电设备基础信息的全面梳理与完善,设备监测运维平台与电力监测平台已成功接入95%的设备,实现了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全面、实时监测,能即时获取电力参数。通过实施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一旦检测到故障,系统能够发出告警并派发维修任务,设备完好率常年保持99.5%以上,增强了隧道机电设备的安全性。


大岩山隧道随车照明系统


接下来,临建隧道综合所将继续以“隧卫士”为引领,深化“123”目标战略,强化数智创新,不断提升机电运维效能与道路保畅能力。通过持续优化运维模式、加强应急响应与道路保畅临建隧道综合所将致力于构建更加安全、畅通、高效的高速公路运维管理体系,为司乘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服务。

























公路知识派

《中国公路》杂志社旗下公路交通领域的知识分享平台。公路交通领域最前沿知识、最权威百科、最实战干货全搜罗。




推荐阅读





长按下图识别小程序

即可订阅2025年杂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