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美留学生观察
中国最大的独立留学新媒体,集杂志、网站、app于一身的国际教育新媒体平台。讲述留学生自己的故事,分享有趣而真实的留学生活,发布客观真实的留学资讯,中立、真实、有味道!官方网站:www.CollegeDaily.cn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12-2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从《哪吒》票房爆火,看被严重低估的专业潜力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这个异形耳机,太好用了!(定制级的配置,百元 ... ·  2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09-3 ·  4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09-3 ·  4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09-3 ·  4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问爆ChatGPT的情人节难题,竟被国产AI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美留学生观察

帝国理工清退150名学生,纽大拉黑国内某高中!亚裔深陷名校信任危机……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公众号  · 留学  · 2025-02-12 21:45

正文

过年期间,普大喜奔!终于迎来了剑桥放榜,全国我们一共统计到277封剑桥Offer!但与此同时,最近也曝出了各种海外留学造假事件!

来源 | 广深妈妈圈

ID| wanqu-niuwa

“广深妈妈圈”给最挑剔的广深家长,最优秀的全球教育资源

首先是QS全球排名第二的 帝国理工 ,展开 对学生入学成绩单、推荐信、入学前学历、申请文书等材料的随机核查 竟有150名在读学生可能被开除!
他们有的拿着早已倒闭的高中开具的成绩单,有的没有出国记录却能拿到海外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从而进入帝国理工就读研究生……一些学生和家长被通知造假后,表示完全不知情,因为当时全权交给中介处理。
图片
后有一个在纽约上学的中国学生,花了重金在某学校买了一份高中成绩单,企图申请纽约大学,被招生官发现,据说“拉黑”了这所学校。
还有前不久,又双叒传出2025年AMC8泄题了!导致AMC中国区组委会发邮件表示,经过MAA(美国数学学会)同意,AMC8试卷在美方试卷的基础上,保持难度一致,但会对部分题目做微调,给买题卖题以沉重打击。
图片
接连发生的造假事件,不仅让中国学生的学术声誉受到打击,也让海外大学招生官对大陆学生的不信任逐渐加深。到底内地学生要如何在这样的“信任危机”中突围?
而在前不久的“爸爸真棒”的美本盛典上,来自 三士渡的创始人徐谭妥老师 ,却用一场3小时的美本早申数据与趋势解析讲座,让一头雾水的家长们拨云见日,也令美本申请的方向变得更清晰。
作为从业12年,国内最大的美本留学论坛版主,帮助300位申请者进入顶尖美本,斩获Top20中40枚哈耶普斯麻的老牌顾问,徐老师的分享,让“爸爸真棒”的伙伴们眼前一亮又一亮。
  • 特朗普上任后,2025顶尖美本和文理学院真的不青睐大陆生了吗?
  • 亚裔学生面对信任危机、申请困境,如何扳回一城?
  • 亚裔学生未来申请美本,如何契合招生官口味,跳出申请“审美疲劳”?
这些问题,都在讲座中得到了清晰的解答和行动指南。
图片
欢迎加入读者群参与讨论:👇👇👇
图片
从早申数据看美本顶尖大学录取信号:
上海大藤爆冷!外籍身份录取率骤增!
今年的早申数据一出来,很多人最直观的感受便是: 录取率下降。
然而,真实的录取数据却告诉我们,有些大学的录取是不降反升的。比如--
  • 布朗大学,2013年的早申综合录取率是14.38%,2024年提升到18%;
  • 威廉姆斯学院从23%提升到26.6%。
全局来看,早申整体录取率和往年差异不大。
单看中国留学生申请数据,普林斯顿、哈佛在大陆的录取率缩水,但康奈尔、卡耐基梅隆却十分友好。芝加哥大学今年新开的ED0轮次,也让更多学生获得了早申录取的机会。
在一系列的数据对比中,我们也发现了几个有趣的现象:

01

读美高似乎对申请录取帮助不大。

对比大陆和海外录取数据(中国籍学生),2023年比例为1:0.23;2024年比例为1:0.15,今年普林斯顿等顶尖美高,录取大陆高中学生数量普遍多一些。

02

海外籍(尤其美籍)录取率骤增。

和2023年相比,海外顶尖美高录取人数从161增长到180,哈佛、普林斯顿的整体录取表现更为友好。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越是顶尖的大学,对海外高中海外国籍的偏好越明显。

03

未来北上两地的录取数会缓慢下降。

曾经的顶尖美本,对国内的国际学校不太了解,可能只知道包玉刚等知名学校,所以不太敢录。但随着留学信息透明化,再加上二三线城市学生竞争力的提高,一线城市的录取份额会慢慢降低。

图片
根据2025 美本早申数据,我们也总结出了一系列信号供美本家庭参考:
1、中国护照学生,早申美国大学数量增加9%
2、顶尖大学整体早申录取率没有明显变动
3、顶尖大学录取中国籍学生数量几乎无变化,文理学院有减少
4、康奈尔,CMU、WashU,Swarthmore大学对华录取明显友好
5、普林斯顿、JHU、埃默里、Pomona、Vassar对华录取明显缩水
6、外籍身份学生受到的青睐在提高(外籍学生数量在增加)
7、上海中国籍学生大藤爆冷
8、北京/上海学生拿到的offer占全国比例有减少
9、Top30高中offer数量提高,target school变得更为重要
10、UWC常熟、星河湾、北京101中学为本届早申请黑马高中(非常重视学生在课外活动上的投入)
而在数据背后,美国政策、文化及其他趋势对我们申请的影响,更值得深思。
图片
特朗普上任后,美国留学生何去何从?
美国大学传统政治主义降温后,
对申请有何影响?
家长们普遍最关注的,就是美国政治局势对留学申请的影响。
特朗普上台后,一些反华言论让许多留学生担心被卡签证,被卡offer,但这些都是猜测,并不是客观事实。相反,在2017年特朗普的上一届任期中,中国留学生数量是普遍提高的,且每次总统上台,都会通过官方表示对中国留学生的欢迎。
对于中国来说,赴美留学的人增加,也意味着未来储备人才的增多;而中国留学生又对美国GDP提升贡献了不少力量,所以整体来看,新总统对申请的实际影响不大。
也有家长担心,美国政府会直接一刀切中国留学生的录取率。然而事实是,美国大部分顶尖大学都是私立属性,美国政府只能对其进行号召,但不能决策他们的招生。
这里也举个例子,之前美国和俄罗斯发生战争后,关系下滑,大家会假设赴美留学的俄罗斯学生降低。恰恰相反,俄乌战争开始后,俄罗斯赴美数量反而有所提升,即时两国冲突出现,也不太会影响留学生在美国的生活或学习。
近年来,我们也观察到了一个新的现象: 美国大学政治正确主义的传统在降温。 过去10年,左派思想占据了美国大学的主流价值体系,反映到申请上,我们不难发现,顶尖大学对偏左的学生有明显的照顾。像布朗、耶鲁、哥伦比亚,都是非常左倾的。普林斯顿会中立一些,因为它注重学术,希望在学术上做到客观中立,理性评价。
图片
这两年,导致藤校政治立场变化的主要原因,还是巴以冲突。这件事在美国大学内产生了非常割裂的言论,许多大学生受到新媒体思想影响,更偏袒巴勒斯坦,而美国精英阶层、包括校董、管理层等,其实是想要遏制美国学生这种过度支持巴勒斯坦的趋势。
大学在政治事件上不表态,不作为的处理风格,也导致了巨大的冲突。为此,许多美国大学也开始反思,不会再一味招收只会站队,甚至稍显极端的学生。
这种改变也体现在文书中,许多大学会增加一个题目,来考察申请者在面对不同观点时的处理方式。他们希望今后录取的人是更为客观公正,理性的人。同时,为了保证平权,保证未来种族多元性,许多顶尖大学也官方声明,不会因为种族问题而改变对学生的录取标准。
基于一系列的事件和大学的表态,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政治变化对于美本留学影响不算太大。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美本申请者日渐焦虑?
图片
亚裔面临信任危机,申请困境,
如何靠标化、面试、扳回一局?
在纽约客的一则报道中,记者称,看到哈佛招生官在审阅学生申请材料时,会开一些不合时宜的玩笑。比如看到亚裔学生说自己来自比较穷的社区,他们会嘲笑。但如果看到黑人、墨西哥人这样写,他们会觉得难能可贵。
究其根本,是招生官不相信亚裔会有教育受限的情况存在。他们对亚裔学生的歧视,源自于 “完善的背景提升留学产业链” 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来自中国大陆的生物方向申请者,签约了一个留学机构,你可能会快速获得一个详细的规划--
从USABO、BBO,到康奈尔、布朗夏校、再添加一个校园生物社社长,找一个知名教授做个科研,或者找关系去顶尖的科研实验室做助理。
这时候,履历上还需要增加一些人文主义关怀,那就再添加一个公共相关调查,安排一个EIS、CI论文。
当然,全是生物相关的材料也略显单一,如果你小时候刚好学过钢琴,那就把这个兴趣也补进材料。
图片
以上,就是 招生官对于中国申请者的典型“审美疲劳”。 过去10年,提到iGEM、大家会觉得非常厉害,是很重要的申请抓手。但如果50%的申请者都长这样,那对于招生官来说,申请者就毫无特色了。
招生官对亚裔学生的信任危机,也是有迹可循的。比如AMC泄题、物理网泄题、AP、A Level泄题,一系列的标化代考,这些事件都降低了我们在招生官心中的信任分。当那些看起来能证明实力的东西都掺了水,招生官审材料时就会带着问号,不会100%相信。
而信任危机出现时,我们申请要做的,就是提供完整的证据链,从活动、成绩、竞赛的高匹配度上,证明自己对专业的热情,对大学的热情。
比如,下图这位学生的申请材料,GPA、AP都不差,还有 USAMO qualifier AMC这些十分厉害的抓手。但如果把这个抓手摘掉,就会发现,他的成绩还行、活动一般,并没有非常完整的,独特的证据链,证明他对数学+公共政策有深度热爱。
图片
再看这位人类学+社会学的例子,这位学生更需要的,是证明自己的软实力。细看她的材料,IB选科三门和理科相关,唯一的文科是英语B,托福口语单项较低,奖项又是物理银奖和生物金奖,招生官一眼看就会觉得是标准化模版的包装。
再结合美本中大部分中国学生录取小众专业后,基本都会转去经济、计算机、数学专业,这就更让招生官对此学生的申请产生疑问了。
图片
在挽回信任的具体行动上,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01

标化成绩是证明学术能力的最好标准:

疫情期间,许多美国大学取消了标化要求,随即发现录取的学生许多跟不上大学的学术要求。纽约时报也经过调研发现,一个学生的SAT成绩,和他在大学的GPA,有非常清晰紧密的正相关性。因此,美国大学也会意识到,标化未来是录取的必备环节之一。

02

Initialview:

随着信任度的逐年降低,美本对于面试的态度也有了变化。越来越多美国大学鼓励学生面试,通过视频的方式看学生的表达力,了解学生真实的一面。

图片
顶尖夏校优先级提升,竞赛奖项优先级降低!
申请材料大洗牌,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事半功倍?
高中时间紧迫,美本竞争压力大,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准备效率和效益?我们需要着重关注申请材料优先级的变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