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上海从未停止发展
但时光似乎稀释了过往岁月的痕迹
✔那些熟悉的老地标
✔那些过往的生活习惯
✔那些童年时痴迷的味道
再回首时
才发现它们早已远离阿拉日常
但那份存在心中的旧日记忆
却永远磨灭不了
一旦不经意间被触动打开
就会从记忆的闸门里奔涌而出
每一件消失东西的背后
可都曾有阿拉成长过的轨迹呀……
这
14
个老地名已消失
但在这里生活过的人忘不掉
为了上海更好的发展
多年以来不少区县被合并而消失
很多人的身份证也成绝版
(2000年与黄浦区合并,绝版)
上海
顶早的市中心
就在这里,南市区是有着700年历史的老城厢,第三钢铁厂、自来水厂、红房子医院、蓬莱电影院……一提起这些名字,老南市人的记忆之门就被打开了。
(2011年与黄浦区合并,绝版)
岁月蹉跎而过,上海又一市中心卢湾区也
已消失整7年
,老卢湾人忘不了自己曾在中德医院出生,忘不了自己曾在丽园新村打闹,忘不了自己曾在大华书场听评弹的日子,可这些老地方,真的不在了。
(2015年与静安区合并,绝版)
即使闸北区是上海人眼中的“下只角”,但曾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仍可以骄傲地说出我是闸北人,那些棚户弄堂,那碗“天府牛肉面”,是我们儿时最真的记忆。
(2009年与浦东新区合并,绝版)
即使地图上还能搜索到南汇,但它作为一个行政区真的不在了,曾经南汇
唯一的电影院东方电影院
,每个小囡都玩耍过的乐园古钟园已远去,却又总让人时时想起。
(1988年与宝山区合并,绝版)
曾为上海郊区的吴淞区现在是水路进入上海市的区喉,是上海重点建设的重工业区、现代化外贸港区和新发展的城市地区。
还有在记忆更深处
上世纪就已经被撤县合并的它们
更是顶老一辈子才能珍藏的过去了
宝山县 310223(1988年与宝山区合并,绝版)
上海县 310221(1992年与闵行区合并,绝版)
嘉定县 310222(1992年撤县设区,绝版)
川沙县 310224(1992年与浦东新区合并,绝版)
金山县 310228(1997年撤县设区,绝版)
松江县 310227(1998年撤县设区,绝版)
南汇县 310225(后设区与浦东新区合并,绝版)
奉贤县 310226(撤县设区,绝版)
青浦县 310229(撤县设区,绝版)
这
11
个地标已消失
但它曾耸立的样子让人忘不掉
地标对一个城市来说
就是即使它已消逝
仍能在老底子宁心中占着一份位置
以前票券上印着的就是这中国第一高塔——上海电视塔,早在八十年代,高达120米的它
曾经是
上海最高建筑物
。直到东方明珠建成后,1998年7月它才终于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当时小情侣们谈恋爱,外滩情人墙可是约会必打卡胜地,这里有可能就藏着你阿公阿婆的甜蜜回忆呢!
很多人不知道,虹口有
中国第一家电影院
,是西班牙商人用铁皮搭建的一座能容250人的简易房子,曾经也赫赫有名,如今却只剩下一块纪念石碑了。
这“华美的弧形”让人看一眼就忘不掉啊,曾经这里有
欣赏外滩景区精
华
的绝佳角度,在弯路一转,左边是金色万国建筑,右边是东方明珠天际建筑群,很多人一到这桥上就忍不住慢一点开~
“配电脑去徐家汇”
一直是上海市民的一大习惯,过去的太平洋数码是徐家汇的“数码王国”,可在经历14年风雨变迁后,最终还是风光不再!
对很多人来说,东台路曾经是他们的人间天堂,街道两边鳞次栉比的
大小古玩店
,放着各类陶瓷、金属玉石、书画、碑帖,可以让人悠哉哉转一下午,淘到心仪的宝贝,可惜那样的日子已随时间缓缓溜走了~
对70后、80后来说,西宫总是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在这里淘过的小商品,走过的武宁路天桥,尽情玩耍过的游乐设施,都是心头上的朱砂痣,想再真实重温已难。
曹鸟渡花鸟市场去年的关闭,让人唏嘘,从前周末没事头条菌总爱去那里买一些自己喜欢的花,装点生活。玫瑰、绣球花、洋牡丹……多到数不过来,还是花店价格的十分之一,现在想买花都不知道去哪才好了。
作为
上海唯一一个24小时书店
,大众书局曾在深夜给过多少人心灵的抚慰,可六年风雨共读,也挡不住它因租约到期结束营业,不知何时再能开张~
曾经,整条绍兴路上顶精华的一部分,一定是汉源书店了。它开张于1966年,是
哥哥张国荣
经常看书的地方,店里充盈旧时风情,一入就恍惚了时光,现在去绍兴路却再也找不到了,怀念……
裹挟着无数老上海人回忆的彭浦夜市,就这样熄灭了烟火,那些年吃过的巧玲炸鸡腿、鱿鱼炒年糕、魔鬼烤牛蛙早已四散在各处,再吃起来总是差了点感觉……
那时老上海一些品牌风靡程度
可不亚于现在的“一线品牌”
家里头不摆几件都不好意思
请人来家串门呢
说起蝴蝶牌缝纫机,可是
我国第一台国产缝纫机
呢,那时缝纫机还是家里的奢侈品,一有缝缝补补,或要做新衣新裤就全靠这一台机子了,姆妈认真踩缝纫机的样子,至今还在脑海中晃晃悠悠~
小时候,能拥有一台相机,是一件顶新奇的事情,而海鸥牌更是
相机中的翘楚
,它的黑色机身精致洋气,咔嚓咔嚓的快门声听着都很享受~
在票证年代,戴一块上海牌手表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它的诞生,让我国也有了自己的国产手表,市场上更是卖到脱销!
“床前明月光,床品买民光”
的口号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上海宁心中不变的“国民床单”仍是民光出产的床单,你不信回家翻翻,说不定还能看到那印着花鸟的彩色被单呢~
凤凰牌自行车可是老上海人结婚“三大件”之一,在上世纪还出口国外呢,那时的车有
高高的横梁
,小时候头条菌经常坐在后座,让阿爸带我出去兜风呢~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三转一响”
中的一响,就是指红灯牌收音机,在电视还没有普及的年代,从收音机流淌出的声音,是能把所有人吸引过来的~
这
7
种老味道逐渐消失
但品尝时的幸福滋味忘不掉
尝遍世间的美味
最贪恋的却还是岁月的味道
那一口入心的古早味
让人完全没有抵抗能力
每当弄堂口有背着箱子,喊着卖冰棒的声音传来时,馋口水就开始滴滴答了,当时能吃一口马头牌冰棒,却比现在吃“哈根达斯”还要满足了。
用小嘴轻抿紫雪糕的第一口,简直是小囡们能想到的最幸福时光了,每次舍不得囫囵吃完,总是小心翼翼地,似乎这样就能更持久地留住那甜蜜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