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拇指阅读
每晚22点22分,有趣、有态度、有温度地解读流行文化。让小众成为流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日报  ·  董宇辉最新回应 ·  昨天  
河南日报  ·  董宇辉最新回应 ·  昨天  
济南音乐广播Music887  ·  《哪吒2》“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 ·  昨天  
济南音乐广播Music887  ·  《哪吒2》“急急如律令”翻译成“biu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拇指阅读

风靡日本的绍兴黄酒,温润细腻带有坚果花香,冬饮暖身心!

拇指阅读  · 公众号  ·  · 2018-12-27 22:00

正文

说起绍兴,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条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云雾袅袅的漂浮在青瓦之上。


小河中乌篷船晃悠悠的划过,石桥上人们踩着雨水行色匆匆,而咸亨酒店里的酒香撩人,酒意正浓。



清代吃货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里对绍兴酒大肆夸奖:“像天下酒,有灰者甚多,饮之令人发渴,而绍酒独无;天下酒甜者居多,饮之令人体中满闷,而绍酒之性芳香醇烈,走而不守,故嗜之者为上品,非私评也。”


茴香豆配绍酒是大文豪的钟爱,曾经真是勾得一群小孩子肚里的馋虫蠢蠢欲动。


绍兴黄酒的滋味,也就只能在绍兴寻得到,而且还不能轻易复刻。



最近三哥找到一款绘璟特选五年陈 璟鲤黄酒 ,是出口日本的同款品质。


经过二次打造升级, 以“璟鲤”为型,有“年年有鱼”的寓意 希望大家在这岁末年初都能好运连连,事事如意。



绍兴酒

日本想学都学不来



黄酒,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 且唯中国有


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作为 现代黄酒的故乡,绍兴 有这世界上迷人的一味。



有趣的是,丰子恺在台湾办画展时,作家谢冰莹曾劝他定居台湾。他打趣道, “宝岛处处好,四季如春,人情味浓,独缺一点,无绍兴老酒。”



绍酒不仅深受国人喜爱,连日本人都特爱绍兴酒。


我们的绍兴酒厂,坐落于湖塘镇的鉴湖上游,此地被划做绍兴酒特级保护区,生产的优质黄酒一大半出口日本。



其实日本人曾经不止一次想要在本土复刻黄酒,并多次来绍兴学习黄酒酿造。


当时工厂把整个生产过程都展示给他们看,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但日本人回去之后,依然无法酿出绍兴酒之味。



老师傅说,酿酒的过程实在算不得秘密,就算绝技,也大可搂出来给人看。


但鉴湖的水,绍兴的气候,日本是找不着相应的。 绍兴之于黄酒,可谓天地之气,此处惟一。


绍兴酒璟鲤

拇指粉丝价¥78/640ml

▼戳图购买▼



古法工艺

造就每滴香醇


现在酿造黄酒,几乎都已全面机械化了,但品质上等的手工黄酒,酒厂老师傅们每年还是要做一批。



遵循古法,顺应天时。


立冬后等气温低了,雨水少了,鉴湖的水质就会更加甘甜清冽, 水体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且稳定,这样发酵菌体容易控制,宜酿酒



杭绍平原,是江南鱼米之乡,盛产优质糯米。米精制后,引湖水入缸浸泡。


因出口需要,糯米精致的程度,按照日本清酒那样,将糯米整个表层磨去, 不保留任何胚芽 ,这样做的好处是原材料干净,杂质少,酒体纯粹。



糯米浸泡半个月左右,被浸透的米粒粉白粉白,其中的乳酸菌已发酵,清水成为酸浆水。


酿酒老师傅们会来尝一尝浆水的酸度,只要够酸了,就捞出米来,上锅蒸。



蒸好的糯米呈半透明状,颗粒分明,且外硬内软,无白心 ,恰到好处。


蒸糯米得用巨大又笨重的木甑(zeng),高温的蒸汽里,要迅速将它端起来进行浇淋。



接下来就是 落缸 ——蒸熟冷却完毕后的糯米倒进缸里,依次投入麦曲、酒药和鉴湖水,混合均匀。


这时候,缸外就会包一层稻草编织的缸衣进行保暖,确保酵母缓慢稳定地增殖。



接着,就轮到酿造黄酒中的大事情—— “开耙”


经验老道的师傅使一大耙子搅拌, 眼、舌、口、鼻,凭着几十年的经验判断。


若不及时,或者温度过高,酒体就容易酸败。


所以 每隔三五个小时就要开一次耙,得持续3日左右



灌坛 阶段,还得等上 至少两个月 后再压榨(去除糟粕)、煎酒(灭菌),最后才会封口、贮存。


绵长馥郁的黄酒口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时间的漫长呵护与细心氧化。


绍兴酒璟鲤

拇指粉丝价¥78/640ml

▼戳图购买▼



酒意半酣

人已微醺



酿造的黄酒 富含氨基酸 ,其含量是啤酒的11倍,还有低聚糖肽、有机酸、维生素、矿物质、多酚物质等等,易为人体所吸收,被誉为 “液体蛋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