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我是腾腾爸
《投资大白话》作者。还有若干大部头著作待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北工信  ·  小米落子武汉,最新消息! ·  2 天前  
湖北工信  ·  小米落子武汉,最新消息! ·  2 天前  
红杉汇  ·  会议越混乱越好?来听听贝索斯怎么说 ·  2 天前  
概念股逻辑  ·  DeepSeek概念股崛起:揭秘科技投资界的新蓝海 ·  2 天前  
概念股逻辑  ·  DeepSeek概念股崛起:揭秘科技投资界的新蓝海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我是腾腾爸

爆涨了,调仓不?

我是腾腾爸  · 公众号  ·  · 2024-05-17 09:00

正文

嗯,昨天平安H股继续大涨、暴涨。
昨天一天,股价就上涨了7%+。
A股对H股的溢价,缩小到了8%左右的水平。
一两个月前,A股对H股的溢价,最大时拉到过40%。
当时从A置换为H、现在再从H置换回A,股权可以增加大约30%。

腾腾爸从A股对H股溢价20%时,开始执行从A到H的置换计划,在A股对H股溢价40%时,将超过50%比例的A股置换成了H股。
总体上,1股A股,置换成了1.35股的H股。
现在如果我把H股全部置换回A股,则整体上,我对A股的股权增加大约17%。
或者说,相当于将我持有的所有平安A股的持仓成本,降低了17%。

因为平安在我组合的总仓位中,占比一直高于20%,始终居于组合前三位中。
置换为H股的平安仓位,约占总仓位的12%左右。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重大的操作。
好在效果还不错。
这次平安AH互换无风险套利,将我整个组合的投资收益率提高了大约4-6个百分点。
我换H股的时候,H股每股约为30元港币,截止到昨天(5月16日)收盘,平安H股每股股价是43元港币。
我置换的这部分,暴涨了40%+。

至少到目前为止,无论从投资还是从投机的角度,这都是我今年最重大最成功的一次操作。

腾腾爸组合里,2021年之前购买的中国平安,综合持仓成本大约在38元。
经过几年现金分红之后,综合持仓成本大约在25元上下。
此番再下降17%,这部分平安的综合持仓成本大约在20元上下。
2021年之后购买的中国平安,综合持仓成本大约在40元上下。
经过几年的现金分红,综合持仓成本大约在35元附近。
此番再下降17%,综合持仓成本大约在29元附近。
所有的平安持仓,综合在一起,目前的持仓成本大约在24-25元间。

2021年之前的平安,腾腾爸至今还有大约1倍的投资收益。
2021年之后的平安,腾腾爸大约有48%的投资收益。
经常有人问我:腾腾爸,你在平安上赚到钱了吗?
这就是回答。

平安H股股价上涨到40元港币之后,就经常有朋友问我:现在应该不应该把H股换回A股?
这个问题,一句话两句话,真是很难回答。
下面是我的几个思考点,总结一下,供朋友们参考:

1、如果你只是想做一次无风险套利,现在将H股换回A股,肯定是赚了;
2、如果你像腾腾爸这样,关注股权而不是股价,现在就应该再等等;
3、如果港股通红利税继续保持,现在将H股换回A股,肯定是划算的;
4、如果港股通红利税取消,现在将H股换回A股,则完全没有必要。

你是哪一种情况,你属于什么样的投资者,你对平安的操作原则是什么,决定了你的选择。
因为我不知道你的具体情况,所以我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
是否应该再从H股上调仓回来,你自己思考和决定。

我对平安的投资和操作,是长线投资的胜利,是价值投资的胜利,是逆向投资的胜利。
我通过全程公开展示的方式,再一次全面、立体地演示了《投资大白话》等书中记载的投资方法、投资体系、投资理念。
我知行合一,始终如一。
“虽千万人,吾往矣”。
我做着我自己,不为世俗所左右。

最可怕的是,目前的平安股价,A股才40来元,仅为高峰期的一半。
在我看来,它的价值回归之路,还远远没有完成。
如果完成了呢?
我在平安身上获得的投资收益又是多少呢?

多说几句,我的书,是腾腾爸近二十年来所有投资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投资大白话》是一本好书。
《生活中的投资学》、《一本书看透A股》、《一本书看透财报》都是好书。
这四本书放在一块,反映了我的投资进阶之路。
虽然反映的是投资的不同阶段、不同侧面,但它们的主体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我平时怎么做的,我书中就是怎么写的;我书中怎么写的,我平时就是怎么做的。
我没有像别的写书的人那样,书上说的是一套,而现实中做的又是一套。

你回测一下我这几年的操作,你再看看我的书,你会发现腾腾爸是多么地知行合一。
出书的确让我获得了一些版税,但远远没有你想像得多。
如果出书可以让人发财,恐怕精英们都会去出书。
对写书的人来说,出书只是一种价值的自我实现。
当然,我承认,价值的自我实现,也是一种利益。

这一段是我临时起意附加的。
腾腾爸在雪球里一直有“话痨先生”的“美誉”,爱讲废话是我的譬好。
看不懂 就算了。

我知道,写到这里,肯定会有朋友再拿万科出来吐槽。
对这个问题,我愿意不厌其烦地再回答一次:

1、思想决定了行动,行动反映了思想——在投资上,操作和仓位代表了我们的思想和态度;
2、我对万科的操作,反映和体现了我对万科的思考变化过程——通过多次加仓又减仓、调仓,我根据形势和思考的变化,最终很好地控制了万科的仓位,没有因为一只股票的操作失误而致全军覆败,我很好地控制了风险;
3、我对万科的操作还没有完——无论将来成功还是失败,我肯定都会好好总结一下对于万科的投资;
4、我对平、万的操作,都还没有完——无论将来赚钱还是亏损,平万之战对我而言,都是一次非常经典的投资之战,我一定会好好地全面地进行总结;
5、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总结和反思是必要的,但至少得完成一次完整的投资操作之后才能进行,眼里盯着股价、心里装着一时的涨跌、像低买高卖的股市投机分子一样频繁地进行总结和反思,那只是作秀,那不是有价值的总结和反思;
6、总之,总结是对的,但不要把自己搞成总结怪。

就讲这么多吧,有缘者得之。

全文完。





作者简介:

我是腾腾爸,畅销书《投资大白话》与《生活中的投资学》作者。2023年新出版 两本新书《一本书看透财报》、《一本书看透A股》, 目前正在热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