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江湖,人们第一反应大多是金庸笔下的武侠,或是倚天屠龙号令天下,或是神雕侠侣绝迹江湖。却鲜有人知道,有一类人,他们数十载如一日的锻炼手艺,不求名声响彻大江南北,只为了心中的执念与文化的传承。
他们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辈子也只为了做好一件事,从蹒跚学步到白发苍苍,借自然灵感、用纤巧手工,创造无数精致且富有特色的手工艺品,并将这些创作特色与技艺代代相传。
如果要问:世界上哪些古典手工艺最迷人?我怕我答不上来,因为每一样都是那么迷人,每一种都蕴含了独属于他们的文化传承。口说无凭,这里简单介绍三种手艺,带领大家领略一番我国手工艺文化。
蜀锦
蜀锦,专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起源于战国时期四川成都,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与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和广西壮锦并称为我国“四大名锦”。
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是蜀锦工艺的传承单位。
蜀锦在旧时多被用作丝绸被面或书画装裱,古人的高雅品位使其纹样古朴,图案有趣,配色简洁,意境文艺,甚至高于当下的审美。
贺斌大师是蜀锦织造的第3代传承人,也是目前唯一80岁以下、精通蜀锦手工织造全套工艺的大师。
他一身白色对襟褂子,坐在蜀锦织绣博物馆内一台3米高的小花楼木织机前“投梭”;
以时间顺序为逻辑,蜀锦织造工序主要有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纹制工艺。代表工艺为点意匠(上图所示)和挑花结本;
第二部分是绞丝练染工艺,代表工艺为打芋;
第三部分是丝织的准备工艺,即为装造;
第四部分是上机织造。
点意匠,即蜀锦设计师根据花楼织锦机的技术参数及产品工艺提供的技术条件,进行纹样设计(包括纹样图案、花色)。
学懂这门手艺,入了行,先学3-5年挽花,了解丝线的处理、提花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整个织机的运作,再学2-3年投梭打纬。
还没完。手工织造技艺的学习,需要练就“肌肉记忆”,师傅称之为“定手性”。手性定得不好,做出来的东西就会变形。唯一技巧,就是如修行般地反复练习,2-3年是基本功,定好手性至少十年。
十年学艺不是件容易事。很少人能坚持做下来,坚持下来的少部分人都是“经纬寂寞,心有乾坤。”匠人精神,理当如此。
凤翔木版年画
凤翔木版年画始于唐,盛于明、清,是中国五大木版年画之一。凤翔民间木版年画受外部美术影响很少,基本上保持了原古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其年画粗犷,夸张,局部粗细搭配,构图饱满,门画造型威猛,风俗画构图富于生活情趣,色彩大红大绿,对比强烈,套金套银后富丽堂皇,手脸部分手工填染后更显逼真。
作为邰家第20代传人,邰立平大师6岁就跟随爷爷学习木版年画的填色,9岁开始在父亲邰怡的传授下系统地学习家传年画工艺。
到1984年,邰立平大师正式接手祖传的木版年画,创办了凤怡年画社。父亲去世之后,复制画板的任务就都压到了邰立平一个人身上。邰立平大师说:“父亲走了,复制这些东西,只剩我一个人能做了,得赶时间。于是,我就白天刻版,晚上封色,这么干了大约六七年。当时最多一天可以连续干21个小时。”
当胶印年画兴起后,木版年画迅速衰落了。陕西省曾有汉中、蒲城和凤翔三个地方盛产年画,后来汉中、蒲城的年画世家们彻底放弃了,只有凤翔的邰立平大师还在苦苦支撑。
而社会上也有许多人对民间工艺不屑一顾,邰立平很担心凤翔木版年画会在自己手中失传。他觉得“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之根,如果连根都没有了,文化也会枯竭的”。
在家庭作坊式的“凤怡年画社”里,只有邰立平大师和妻子王慧芳固守着这个中国规模最小的年画创作社,继续着对凤翔木版年画的保护和传承。
银花丝技艺
一根根粗细不同的纯银丝,勾勒出图形边框,两只灵活的手再飞快地填充编织,上下穿梭、左右堆砌之间,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图样便跃然而出。
纯银丝作线,再加一双素手,所构成的这项巧夺天工的技艺,唤作“银花丝”工艺。而国内最为出名的,当属成都银花丝,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银、漆、绣、竹被誉为成都的四大名旦,“银”指的就是银花丝。它以高纯度白银为原材料,造型别致,玲珑剔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地方风格。
而白银富丽堂皇的质地和严谨的构图,也使得每一件银花丝产品都成为一件杰作,在历经千年时光的打磨后,仍不失迷人光泽。这是跨越千年的好手艺。
银花丝制作工序非常复杂,从银材料提纯开始,包括提纯、拉丝、手工绞合、焊接、洗色、抛光、防氧化处理等数十道工序。
而这当中,还要涉及物理、化学、冶金、机械加工等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完成,十分复杂。
在成都,有一位金银花丝技艺传人,在人们的心中可谓是家喻户晓。她就是金银花丝技艺大师倪成玉大师,她的作品在八十年代作为出口和国家礼品,到了世界各地,其中双狮舞绣球盘也作为国礼走向世界。
倪成玉大师说“这种几乎看不清楚的银丝线,事实上还是由几股更细的银丝线拧在一起,组成的‘麻花’状银线,这样的线,会让作品更加美观。”
一把镊子,一把剪刀,一个耐火石棉板,一份设计图纸和粗细不等的银丝,就是全部的工具和材料。
在那个没有先进机器的时代,所有的工序全靠师傅的技艺和经验,或是一个精巧的镂空花瓶,或是一只引颈长嚎的雄鸡,又或是一副巧夺天空的浮雕。每一根银丝当中,双手间注入的,都是师傅虔诚的心血。
旧时花丝工艺讲“三年零一截”,意思是至少三年才能出徒,而至于那“一截”要多久,全靠时间和汗水来验证。
如今从事银花丝技艺已有五十多年的倪成玉大师,每日在她稍显冷清的工作室里面制作各种银花丝作品。屋里各种各样粗细不一的银丝和成品,默默无言地陪伴在她身边,一晃就数十载时光。“今天这些都还是艺术品,到了明天,恐怕就全都成文物咯。”倪成玉大师没有流露太多表情,可语气中的落寞,却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了。
时光易老,花丝难寻。
上世纪80年代,是成都银花丝技艺发展史上最兴盛的时期,作品全部出口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一度供不应求。只是昔日的光辉景象一去不复返,而像倪成玉老师这些掌握着这门技艺的师傅,也都慢慢老去,恐怕再往后,银花丝技艺难以再能重见。
随着时代快速的发展,“银花丝技艺”“蜀绣”“凤翔木版年画”的传承已经变得越来越不易,或许也有很多人认可这些手艺,却也只是在嘴上说说“工匠精神好”,其实对它们没有太多的了解,就更别说帮助传承了。
与大多数人或空喊口号式的说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是,今年已是BMW探访中国文化旅途的第十年。
而且BMW不仅只是探访,他们认为一次的探访只能解决短期的非遗文化被忽视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BMW决定结合企业专长与资源来推动社会变革,寻求社会问题的长期有效解决方案,从原本的资金资助转变成资源资助,也就是我们古话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09年,“BMW中国文化之旅”曾经探访过四川。在今年“BMW探访中国之旅十周年”之际,BMW再次来到四川,他们希望能够推选出十位非遗传承人进入“清华美院BMW非遗保护创新基地”进行研修和设计孵化。
人们十分认可BMW探访中国文化旅途的活动,原因在于他们的理念与非遗文化的不谋而合,脚踏实地行动,十年如一日地精心策划、坚持不懈地践行,这不正是手艺人的精神传承之一吗。
更令人开心的是,12月14日-18日BMW在沈阳召开2015-2016双年成果展,该展示不仅给到场的观众呈现了一个完美的画面,还给没有到场并且想了解更多非遗文化的朋友,制作了一个线上博物馆以供参观了解,并且是360°全景以及VR模式进行实景参观,与身临其境没有区别。
在这些珍贵非遗走向没落前,BMW也希望大家能经历一回这条以非遗保护为特色的川蜀线,与BMW一起了解、保护非遗文化的传承,中国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渊源流传的文化,而保护非遗,更是其中的瑰宝。
我们总是佩服电视上、文章中的工匠精神,却不曾为这些美好的文化贡献出一份力,甚至了解都仅限于无意间的翻阅。今天我想做一些改变了,衷心希望读者粉丝们也能给予保护非遗一些帮助,哪怕只是多了解一些。
点击阅读原文,参观2015-2016 BMW中国文化之旅成果双年展的线上博物馆,重走川蜀路,与BMW一起保护非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