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4月8日,武汉大学第三届杰出校友、1977级无线电电子学专业校友于刚与其夫人、1980级电波专业校友宋晓一起,再次为母校献上一份沉甸甸的大礼——捐赠800万美元支持学校建设电子信息学院大楼。
这是继2015年10月8日向学校捐赠200万美元设立“于刚/宋晓奖金”之后,于刚、宋晓两位校友再一次感恩回馈母校、表达赤诚之心。
(详见:武大新闻网,电子信息学院官网)
通知
一、
组织单位
主办方:共青团武汉大学委员会
承办方:武汉大学学生团委副书记联席会 等
二、
活动主题
江城珈华——寻访七十载城校故事
三、
活动对象
武汉大学全体全日制在校生
四、
活动时间
活动报名:4月13日—4月18日
可行性分析报告筛选:4月19日—4月20日
寻访实践与成果梳理:4月21日—5月11日
决赛:5月19日(暂定)
五、
活动形式
本次活动由在校学生自由组队,自主报名,通过寻访、调研等形式开展活动。寻访队伍请从以下
两个方向中任选其一
开展实践活动:
(一)珈华拾忆方向——寻找武汉大学的印记
寻访建国七十周年以来武汉大学的发展变化,寻找与武汉大学变革相关的人物及事迹,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及其背后的故事。
(二)江城留影方向——探寻武汉城市建设脚步
感受建国七十周年以来武汉市的发展变化,寻找与武汉城市建设相关的人物及事迹,深入挖掘先进典型及其背后的故事。
六、
活动流程
(一)报名
1.各参赛队伍
自行组队报名
,每支队伍人数原则上不多于15人,支持跨专业跨年级组队。
2.参赛队伍下载并按要求填写
报名表
和
可行性分析报告
,并于4月18日22:00前将上述材料发送到大赛组委会邮箱[email protected],报名表与邮件主题请统一以“队长+寻访方向+联系方式(邮箱)”命名。
(二)可行性分析报告筛选
(三)寻访优秀案例分享及赛事答疑会
(四)寻访与成果提交
1.形式为实践赛。
2.各参赛队围绕可行性分析报告开展具体的寻访实践活动。
3.实践结束后,各参赛队应于2019年5月11日22:00前,提交寻访实践成果到指定邮箱。
4.校团委将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寻访队伍提交的成果开展评审工作,并择优选拔8支队伍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队伍可获得一定经费补贴。
七、联系人
徐雅晖 15927170664
田 朔 15929073121
大赛邮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等详见:
武汉大学信息公开网)
一、检测对象
2019届所有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包括双学位毕业论文(设计)。
二、检测工作安排
1、论文(设计)检测功能已经集成到
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http://210.42.121.231/bysj)
中,操作手册已上传系统。
2、检测功能是学校购买的有价资源,各院系和学生应认真对待、谨慎操作。原则上每位学生
仅有一次检测机会
,本科生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分配权限开放第二次检测。
三、检测结果等级评定与处理原则
各学院(系)根据学科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学院(系)的毕业论文(设计)检测结果划分等级。原则上:文字复制比在15%以内认定为A级,可以参加答辩,可以评选优秀论文;文字复制比15%--20%以内的认定为B级,可以参加答辩,不予评选优秀论文;文字复制比在20-50%的认定为C级,不通过,学生必须修改论文后再次检测,复检仍不合格的应延期答辩;文字复制比在50%以上的认定为D级,不通过,不能参加答辩。
(详见:武汉大学信息公开网)
一、活动主题
信息检索与信息素养
二、参赛对象
武汉大学2018级本科生,以个人方式参赛
三、赛程赛制
(一)参赛队报名时间:4月9日-4月15日
各参赛学生,线上完成报名、报名表的提交工作。
(二)赛前培训时间: 4月18日
学生报名比赛后,由赛事组织方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信息检索基本技巧、生活搜索中的使用技巧、常用学术数据库及其使用方法介绍与比赛经验分享等,培训由信息管理学院教师、图书馆专业馆员、优秀学生代表等负责。
(三)初赛时间:4月20日
初赛内容为检索考试。参赛学生要统一在指定地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组织方分发的试卷,通过电脑检索作答。组织方将根据试卷得分和交卷时间两项指标综合评定名次,取前24名进入决赛。
(四)初赛结果公布时间:4月22日
(五)决赛时间:4月27日
决赛内容为现场答题竞赛,分为24进12、冠军角逐2个环节。
(1)24进12环节
学生需要完成抢答题、必答题、开放搜索题。学生在电脑上现场搜索抢答题、必答题,根据答题答案的速度与准确率积分,开放搜索题则由现场评委统一打分,三个项目总分前12名进入冠军角逐。
(2)冠军角逐环节
学生需要完成两轮答题较量,根据答题准确率积分,总分最高者夺得冠军。
四、奖项及奖品设置
(一)奖项设置
根据决赛成绩,组织方设置一等奖2人,二等奖4人,三等奖6人,优秀奖12人,并设置单项奖——最佳人气奖1人。
(二)奖品设置
为获奖学生颁发获奖荣誉证书、奖金与精美纪念品。
(点击“阅读全文”报名
)
一、申报对象
在校全日制本科生。
二、申报条件
凡在本科阶段完成且未申报过创新学分的成果。
三、申报程序
1.学生申报。学生填写《武汉大学2019年创新学分申请表》,并将申请表、成果原件及复印件提交至所在院系审核。
2.院系初审。院系根据《武汉大学创新学分实施办法》进行初审,并在申请表中填写评审意见,同时填写《武汉大学2019年创新学分汇总表》。
3.学校审核。院系将审核盖章后的申报材料统一提交至教务处,经学校创新学分评审委员会评审后认定创新学分,并公布评审结果。
4月23日前各院系将学生申报表、成果复印件和汇总表(纸质件一式一份,均加盖学院公章)报送并提交。
联系人:
教务处张老师,68752857。
(附件等详见:
武汉大学信息公开网)
讲座
环境规制作为实现环境政策工具的运用:合法性、适度性、公平性
主讲人
:黄德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时间
:4月16日 星期二 14:30 - 16:30
地点
:法学院325会议室
Nano-Carbon Imides:Precis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