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净宗18
我是净土宗,我是净宗,这里是净土宗【净宗18】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北京厚朴中医  ·  乙巳年春之生音乐会直播时间:今天下午14:00 ·  3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锦囊 | 膳食、烹饪与健康专题 ·  4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晚安 ·  3 天前  
北京厚朴中医  ·  厚朴电子日历 | 早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净宗18

圣净同得解脱,但有五点差别

净宗18  · 公众号  ·  · 2021-02-03 08:00

正文











圣净同得解脱,但有五点差别




圣道法门和净土法门虽然都可以证悟佛性、得解脱利益,但是有这五点差别。


(一)圣凡不同


第一,圣凡不同。两种入手的法门,圣道法门要求圣道根机的众生,从空门而入,这很困难。净土法门从有门而入,凡夫就可以,因为凡夫都是执相而求的,从有门而入就比较方便。所以,摄受众生的根机有圣凡的不同。


(二)顺逆不同


第二,顺逆不同。顺,是指从有门而入,顺凡夫的习性特点,有秽有净,有西有东,有苦有乐,有凡有圣。圣道法门违逆凡夫的机情,破我执分别,讲“无秽无净、净秽一如、凡圣平等”等等,这与凡夫是不相应的,是违逆的。


(三)巧拙不同


第三,巧拙不同。虽然空门、有门都可以入手,但是有巧妙和笨拙的不同。净土法门从有门而入,比较善巧。


打个比喻,就像小孩子手上有一个玩具,大家逗小孩玩,如果你一定要夺他的玩具,他会哭,他不愿意,抓得很紧。凡夫也是一样的,心一定要抓一个东西,你要破他,要他空掉,他很恐怖的,“无我”很难过的,这些花花世界,“我、我所”,总要抓住一个东西。


可以用置换的方法,比如小孩在玩玩具,你拿一个拨浪鼓,他一看,你给他一递,他马上松手了,要抓小鼓。


佛陀度众生,有情凡夫执著苦乐,有苦有乐,有净有秽。要得安乐,极乐世界是最乐的;要得长寿,极乐世界是无量寿,想要什么,都由你。这样,很自然、很容易就置换了。


圣道法门的修行是一种强力的破斥,强夺式的。小孩的玩具,你要夺他就哭,他不愿意,抓着不放。当然小孩的玩具还夺得掉,凡夫的我执不容易夺。所以,圣道法门的修行就比较难,方法也显得比较笨。


净土法门很善巧,就像打太极拳,顺势一牵就把众生牵到净土了,尤其对我们凡夫来讲,非常善巧。这是佛陀度众生的方便善巧。


(四)难易不同


第四,难易不同。很明显,圣道法门要证空,证空性是很困难的。我们往往是“口口说空,步步行有”,口中说空,行在有中,这是凡夫的特点。


我们要想把空理落实在生活当中,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一定要去做,往往会闹笑话,甚至弄得方方面面关系很紧张,自己跟自己关系也很紧张。本来不学佛还比较正常,这一学,给自己用了“空”,又空不了,就很怪,人不像人,不知道是什么。


(五)险夷不同


第五,险夷不同。“险”是有危险,“夷”是很平安。这两种法门入手不同,圣道法门要从空门而入,这个很危险;净土法门从有而入,就非常平顺。


从空门而入有什么危险呢?


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恶取空。但空。


佛门有两句话,“宁起有见如须弥山,不起空见如芥子许”。有见像须弥山这么大都是许可的,都可以,都有得救的可能;如果起空见,哪怕是芥菜子那么小的空见,佛陀都不允许。


当然,空见不是说“中道空”,是指增上慢人的“断灭空”,危险就危险在这里,叫“恶取空”或“取恶空”。


“空”有善空,有恶空。恶空也是“断灭见”,说一切因果都空了,讲些大话,一切皆空,因果也空。然后放荡为恶,肆无忌惮,就是不行善事。这当然是邪见,会让人堕落。这是第一种危险。


第二种危险就是“但空”,但空就是偏空,指小乘阿罗汉偏于空性理一边。他们的危险在哪里呢?就是不能发起大菩提心。菩萨度众生,必须是不住空也不住有,如果偏于空门,就有这种缺失。


《无上依经》言:





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呰。


执有是正常的,佛陀并不感觉惊讶、怪异,也不批评、责怪。





增上慢人,执著空见,如一毛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


“增上慢人”就是没有证中道实相的人,觉得自己得到空的究竟道理,这叫增上慢。他执著空见,就像头发丝,很细,头发丝分成十六分之一,就更细了,哪怕只有这么一点点的空见,佛陀都不许可。


所以我们就知道,学有门很安全,不要违背了净土门的宗旨。听到禅宗经常讲空,很多大乘经典都盛谈大乘空的妙义,比如《金刚经》《心经》,有人往往会引用这些经典来破斥净土的修行人,“你们都很执著,你们怎么不空”。我们如果不了解净土法门修持的特点,就会摇摆,然后就会迎合他,也“空”了,那就完了。


我们就是“有”的法门,我们就是“有”的宗旨,就是“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一切都在“有”当中。


如果要空,一切都空掉,就算是究竟的。你把极乐世界空掉了,好事空掉了,说无佛无净土,然后在这里吃啊、喝啊,儿啊、女啊,我、我所,都抓得紧紧的。到后来佛空了,你有了;净土没有了,轮回还有。这是必然的结局。


“空”,首先要空人空我,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然后才空掉一切。我们这个法门是一切皆有,我们没有证得空性见,所以在有人有我的凡情基础上,承认有净土、有秽土,有乐、有苦,这样才能顺着佛陀究竟救度的净土法门,得到这样的利益。



摘自《阿弥陀经归宗解》 

  (因编辑需要,略有改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