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江西商务
结合商务经济工作,服务政务信息宣传,贴合网络时政热点,回应民生关切。
51好读  ›  专栏  ›  江西商务

【提振消费进行时】提振消费!抚州实施七大行动!

江西商务  · 公众号  ·  · 2025-03-24 16:1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点击"蓝字"关注
了解更多内容!

提振消费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

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内生动力。

近日,

《抚州市提振消费 行动方案》出台。

方案依托抚州绿色工业消费品、

优质农产品

以及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等优势,

实施提振消费七大行动,

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措施吧!

☟☟☟



七大行动

实施大宗商品消费升级行动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加力支持汽车、家电、家装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以及手机等数码产品的购新补贴;持续实施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加快农业机械结构调整,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不断优化政策操作流程,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加快补贴兑付速度。


持续擦亮“绿车之城”新名片。 以抚州高新区建设全国区域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为引擎,引领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新风尚, 推动城市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依托抚州高新区建设全国区域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发挥新能源整车、改装车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构建新能源汽车从生产到消费一体化服务体系,培育一批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的高品质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加大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城乡充电设施建设,实施充电桩“村村通”工程,在全省率先部署兆瓦级(1000kW)超充桩,提升新能源汽车补能效率。开设新能源汽车直营店、体验店、旗舰店,建设集充电停车、保养销售、购物休闲为一体的多功能消费综合体。积极拓展汽车后消费市场,着力构建“汽车+商贸、+旅游、+文化、+赛事”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推动抚州成为区域新能源汽车消费中心。







实施消费品牌打造专项行动


打造“赣抚优品”品牌。 加快推进“赣抚农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扩大南丰蜜桔、广昌白莲、崇仁麻鸡、东乡绿壳蛋等“一县一品”特色产品消费商圈;以昌抚一体化、抚泉合作为契机,加大抚州农特产品推广力度,扶持培育一批供粤港澳种植加工企业和禽畜养殖基地,打造优质高端农业品牌;唱响抚州米粉品牌,借助米粉产业交易会活动带动抚州米粉推广,支持研发速食米粉预包装网货产品,让“小米粉成为大产业”;挖掘本土老字号品牌,依托“生态抚州·绿色农品”优势,推动“赣抚农品”向“赣抚优品”蝶变升级。


培育“抚州造”消费品品牌。 提升抚州高新区生物医药、消费电池,黎川耐热陶瓷,南城校具、新型显示设备等特色工业品品质。研发一批功能食品、养生陶瓷、适老家居、智能穿戴等“抚州造”消费产品,深入开展“一城一展、一产一会”活动。组织临川贡酒、建昌帮中医药、乐安竹笋、东临休闲食品等企业参加消博会、绿博会、进博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举办线上线下品牌推广活动。支持优质外贸出口产品转内销,生产同线同标同质的优质消费品,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引进知名消费品牌。 优化本地高品质消费品供给,加强对商贸、文旅、托育、养老、餐饮等知名头部品牌的招引。加快推进全省首家第四代万达商业广场项目建设。结合本地产业基础、消费特征和市场需求,制定精准的招商目录,明确重点招商的品牌类型和企业名单,有针对性地开展消费品牌招商推介活动,持续打造消费新引擎。







实施服务消费提质行动


扩大餐饮消费。 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招引省内外知名餐饮品牌在市内开设首店、旗舰店。挖掘一批特色民俗美食,推广抚州非遗小吃,开发汤翁家宴、曾巩家宴、恨水家宴、状元宴等一 批人文宴席,推广麻鸡宴、蜜桔宴、全莲宴、竹笋宴等“一县一宴”菜单,带动食材产业化发展。支持本地餐饮企业做大做强,积极申报“米其林”“黑珍珠”餐厅,引导有实力的餐饮企业连锁化、品牌化经营,助推“抚州味道”走出去。鼓励发展夜间餐饮、休闲餐饮、文旅主题餐饮,吸引年轻群体消费,鼓励各地通过市场化举办崇仁麻鸡美食节、资溪面包文化节、乐安竹笋争霸赛、南丰美食文化周等特色美食推广活动,力争2025年全市餐饮业营业额达到125亿元、同比增长10%。


提升家政消费。 推进家政兴农、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行动,支持家政企业深入农村、社区开展技能培训,举办家政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和招聘会,优化家政基础服务,提升专业化程度;拓展细分领域,满足个性化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利用数字赋能,搭建抚州市家政服务平台,对接江西省家庭服务业公共平台,发放家政电子消费券,推行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推进家政企业和服务人员健全信用记录,打造“抚务到家”网约家政品牌。


促进养老和托育消费。 聚焦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鼓励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服务。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在做好兜底保障基 础上,向社会开放空余床位,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对外拓展服务。推动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改造2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新增18家“一老一小幸福院”,新增18个老年助餐点。加快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以及临川区、东乡区、宜黄县、东临新区等公办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推动城市社区开展嵌入式托育服务。


推动文旅消费。 加大“引客入抚”力度,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文旅业态融合计划,创新“文旅+”消费方式,增加优质文旅消费供给,鼓励景区结合才子、戏剧非遗、中医药等本地文化及优质的自然资源,创新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低空旅游等商旅文体健融合业态。探索推动在文昌里景区打造“临川才子十二雅事”业态,支持流坑古村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文昌里、黎川古城等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提质升级,培育一批“风景独好”旅游名县、名景区、名镇等目的地。举办好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临川才子文化活动季、文昌里文玩艺术周、麻姑文化旅游周、广昌莲花旅游文化节、南丰蜜桔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形成全市“四季”主题鲜明的节事活动品牌。


做大体育消费。 大力发展水上、山地等户外运动项目,积极引进高水平赛事,重点办好抚州市第七届运动会以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抚州站)、江西省马术联赛、抚州市全民健身健步行活动、黎川第三届“全国自驾游”、大觉山马拉松、流坑村跑、资(溪)光(泽)古道越野赛等自主品牌赛事。加大体育赛事进景区、街区、商圈力度,丰富赛事内容,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赛事活动品牌。因地制宜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精品项目,打造2-3条具有代表性的户外旅游精品线路和“体育+旅游”系列产品,深入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发展健康消费。 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开展医院病房改造提升,改善就医环境。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各县(区)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疗机构开设心理门诊服务,有条件的可提供睡眠服务。实施“中医药+”行动,发挥医养结合优势,充分挖掘和整合资溪大觉山、宜黄曹山等地资源,加快推进全市生态康养小镇建设,打造一批生态型、休闲型旅居康养目的地,推进医、药、养、游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健康体检、咨询、管理等新型服务业态,丰富养老、休养、研学、创作等全龄全家旅居康养服务,完善“医、护、康、养、居、品”一体化康养解决方案,加快建设生态康养名城,唱响“康养到抚州”健康消费品牌。







实施新型消费培育行动


推动数字消费。 夯实数字基建,赋能实体消费,引导教育体育、社区服务、医疗养老、文化旅游等领域企业和机构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打造智慧教育、智慧康养、智慧物业、智慧文旅等多元化、一站式综合消费平台。引导传统零售、餐饮、住宿等企业拓展线上服务,积极推广“直播+”、短视频营销、即时零售、无人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网络零售超1000万元的优势电商企业,实施网上年货节、双品网购节、产地溯源带货等“电商促产业转型”系列对接活动60场以上,力争2025年全市网络零售额(监测值)达到150亿元。


鼓励绿色消费。 加快推动生态与农业、商贸、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抚州生态产品大IP,加快特色生态产品认证,以绿色消费进一步丰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市场化机制。推行绿色低碳服务标准、认证、标识体系,鼓励消费品生产流通企业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推进绿色设计与制造一体化,落实绿色包装和“减塑”等要求。到2025年底,创建“无废商超”30个以上。


丰富文娱消费供给。 深挖抚州文化资源,围绕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戏剧文化、非遗文化、美食文化讲好抚州文化故事, 构建“文化+IP”发展体系,引导商圈、街区、景区丰富演艺、体育、文博等业态,引入“潮玩”“汉服”“妆造”等新场景新热点,推动文化符号与商业场景有机融合。聚焦新生代消费需求,鼓励景区、度假区、街区、商超等开发交互式沉浸式数字化体验产品、影视衍生产品,围绕动画、漫画、新生代影视与现实等青少年群体消费的新趋势新亮点,加强虚拟文化创意形象、角色扮演的产品服务开发。


创新融合消费场景。 深入推动商旅文体健相结合,探索在展览展示、演出、赛事等活动期间,整合旅游休闲、美食体验、逛街购物等资源,推出一批多元消费融合主题线路。鼓励公园、景区提升运营水平,引入零售、餐饮、书店、文创、非遗等业态,打造一批消费融合集聚区。积极培育高品质美食街和夜间经济街区。发展首发经济,支持商圈、街区、景区发展首店、首展、首秀,拓展新业态,提供沉浸式消费体验。







实施农村消费促进行动


推动优质消费资源下乡。 聚焦“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乡村产业与休闲、文旅、体育、康养、研学等产业深度融合,更好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吸引市民下乡消费。引导商贸主体、消费渠道、产品服务下沉,推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进农村,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推进家居家装、家电、汽车下乡,创新 落实各项消费补贴政策,支撑农村大宗消费。


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推进优质农产品进驻高端商超、餐饮平台。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发达地区,发展驻点批发、专柜专销、直供直销等业务,提升抚州绿色生态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效益。开展“数商兴农”等农村电商培训及产销对接活动,力争全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5亿元以上。


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 深入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和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加快推进临川、南城、广昌、资溪等试点县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改造提升县域商业建设项目20个,增强乡镇商业集聚效应,提升村级商业便民服务水平。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持续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探索农村客货运、邮政快递、物流、电商、冷链仓储等“一网多用、一站多能、多点合一、深度融合”新模式,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








实施经营主体壮大行动


壮大商贸经营主体。 完善批发业发展引导政策,加大增量企业主体培育,鼓励贸易型企业等入库,力争2025年新增限 额以上商贸经营主体300家。


壮大文旅经营主体。 主动对接省级“文旅贷”等优质文旅金融扶持项目,为文旅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文旅金融资源,支持各类文旅企业包括演艺、餐饮、住宿、非遗等发展壮大。


壮大农村经营主体。 依法依规盘活农村闲置房屋等,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同行业、同领域、同链条的家庭农场组建联合协会,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古村落等文旅资源利用率,依托临近景区发展乡村民宿、客栈等文旅业态,促进农村产业与文旅项目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服务中心作用,通过整合资源、延伸合作社产业链、探索多元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产品与加工流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有机衔接。








实施优化消费环境行动


推动城市商业消费升级。 深入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推动临川区、抚州高新区加快完成省级试点任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创建智慧商圈、智慧商店,布局建设一批智慧社区、智慧超市、智慧驿站、智慧书店,拓展智慧家居、智能停车、智慧养老等智慧场景的应用。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商贸物流网络体系。


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 持续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加大对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缺斤短两等违法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保障消费品质量安全。加快消费市场相关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依规实施失信惩戒,逐步构建“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消费市场环境。


提升消费服务质量水平。 积极推进特色街区、景区、商品市场、核心商圈等消费密集区域开展“放心消费”行动,提升区域整体消费环境安全度和消费者满意度,树立放心消费环境标杆。推动连锁型、区域型等企业健全消费纠纷解决体系,引导其积极加入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鼓励实体店承诺线下无理由退换货,为消费者提供统一便捷的异地异店退换货服务。深入推进放心消费环境建设,依法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推动“旅游诚信抚州”建设,深入推进优秀旅游服务体验城市创建工作,全力提升旅游服务好口碑。探索建立“文旅体验官”制度,进一步打造服务有温度、消费有保障、市场有活力、发展有特色的文旅市场环境。









来源:抚州发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