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餐饮消费。
提升餐饮服务品质,招引省内外知名餐饮品牌在市内开设首店、旗舰店。挖掘一批特色民俗美食,推广抚州非遗小吃,开发汤翁家宴、曾巩家宴、恨水家宴、状元宴等一
批人文宴席,推广麻鸡宴、蜜桔宴、全莲宴、竹笋宴等“一县一宴”菜单,带动食材产业化发展。支持本地餐饮企业做大做强,积极申报“米其林”“黑珍珠”餐厅,引导有实力的餐饮企业连锁化、品牌化经营,助推“抚州味道”走出去。鼓励发展夜间餐饮、休闲餐饮、文旅主题餐饮,吸引年轻群体消费,鼓励各地通过市场化举办崇仁麻鸡美食节、资溪面包文化节、乐安竹笋争霸赛、南丰美食文化周等特色美食推广活动,力争2025年全市餐饮业营业额达到125亿元、同比增长10%。
提升家政消费。
推进家政兴农、家政服务员技能升级行动,支持家政企业深入农村、社区开展技能培训,举办家政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和招聘会,优化家政基础服务,提升专业化程度;拓展细分领域,满足个性化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利用数字赋能,搭建抚州市家政服务平台,对接江西省家庭服务业公共平台,发放家政电子消费券,推行电子版“居家上门服务证”,推进家政企业和服务人员健全信用记录,打造“抚务到家”网约家政品牌。
促进养老和托育消费。
聚焦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健全覆盖城乡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鼓励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等服务。健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在做好兜底保障基
础上,向社会开放空余床位,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对外拓展服务。推动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改造2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新增18家“一老一小幸福院”,新增18个老年助餐点。加快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以及临川区、东乡区、宜黄县、东临新区等公办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推动城市社区开展嵌入式托育服务。
推动文旅消费。
加大“引客入抚”力度,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文旅业态融合计划,创新“文旅+”消费方式,增加优质文旅消费供给,鼓励景区结合才子、戏剧非遗、中医药等本地文化及优质的自然资源,创新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生态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低空旅游等商旅文体健融合业态。探索推动在文昌里景区打造“临川才子十二雅事”业态,支持流坑古村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动文昌里、黎川古城等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提质升级,培育一批“风景独好”旅游名县、名景区、名镇等目的地。举办好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临川才子文化活动季、文昌里文玩艺术周、麻姑文化旅游周、广昌莲花旅游文化节、南丰蜜桔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形成全市“四季”主题鲜明的节事活动品牌。
做大体育消费。
大力发展水上、山地等户外运动项目,积极引进高水平赛事,重点办好抚州市第七届运动会以及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抚州站)、江西省马术联赛、抚州市全民健身健步行活动、黎川第三届“全国自驾游”、大觉山马拉松、流坑村跑、资(溪)光(泽)古道越野赛等自主品牌赛事。加大体育赛事进景区、街区、商圈力度,丰富赛事内容,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赛事活动品牌。因地制宜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精品项目,打造2-3条具有代表性的户外旅游精品线路和“体育+旅游”系列产品,深入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发展健康消费。
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开展医院病房改造提升,改善就医环境。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各县(区)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疗机构开设心理门诊服务,有条件的可提供睡眠服务。实施“中医药+”行动,发挥医养结合优势,充分挖掘和整合资溪大觉山、宜黄曹山等地资源,加快推进全市生态康养小镇建设,打造一批生态型、休闲型旅居康养目的地,推进医、药、养、游融合发展。培育壮大健康体检、咨询、管理等新型服务业态,丰富养老、休养、研学、创作等全龄全家旅居康养服务,完善“医、护、康、养、居、品”一体化康养解决方案,加快建设生态康养名城,唱响“康养到抚州”健康消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