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叔
来源:电影头条(ID:movieiii)
经作者授权发布
我看过的新加坡电影不算多。
回溯观影记忆,接触的第一部新加坡电影是《爸妈不在家》。
这部片是陈哲艺的导演处女作,讲述一个1997年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产家庭的故事。
《爸妈不在家》在戛纳电影节上勇夺最佳处女作奖(金摄影机奖),并获得第50届金马奖6项提名,最终拿下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女配、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新导演四项大奖,成为当年最大赢家。
除了陈哲艺,去年还有一位叫巫俊峰的新加坡导演横空出世,凭借《监狱学警》入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
或许是因为新加坡多元的社会背景,令这些年轻导演擅长从小人物出发去展开一个充满张力与冲突的现实主义故事,对人物的刻画、剧本到最终执行都充满能量。
如今,这部期待了一整年的电影终于出汁源了。
口碑非常不俗,烂番茄88%新鲜度 & Metacritic 77。
连豆瓣最大牌影评人@谢飞导演,都给出了四星好评。
“新加坡新锐导演巫俊锋的第二部长片,原名《新手》,港译名《监狱学警》。
独特的题材,独特的视角,把人生成长的主题表现得有模有样。做为年轻新导演值得肯定。男主的动机及结尾留白有些刻意。”
影片男主艾曼,是一位年轻狱警。
在当狱警之前,他的身份是军人。因为长官看他不顺眼,将他调往国内最高级别的监狱。
艾曼的身世非常凄惨,父亲在他还未出生时就因谋杀罪被判死刑。
令人生畏的是他父亲残忍的杀人手段:对受害者的尸体进行肢解。
这起案件掀起了当年社会舆论的口诛笔伐,媒体称艾曼的父亲为禽兽。
从此,一家人笼罩在父亲阴影之下,再也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少年时期的艾曼混帮派,当古惑仔,磕过药,贩过毒。成年后,他才幡然醒悟,决定入伍参军,借此摆脱父亲的阴影。
如今,成为一名狱警的他,希望能在监狱里帮助犯人改过自新。
令艾曼没有料想到的是,他竟被监狱首席行刑官拉希姆相中为接班人。
拉希姆是世界上经验最丰富的行刑者之一,当了30多年的刽子手。由于职业因素,至今仍孤寡一人。
顺便提一嘴,新加坡执行死刑的方式是绞刑。
现代绞刑采用的是一种被称为“长坠落”的方法,使用此法行刑的安排者得根据受刑者的体重、身高与身型,计算好坠落距离,以便绞断受刑人的脖子。
艾曼面临身份危机:一方面寻找亡父的足迹,在档案室里,他翻到父亲的资料,查到当年处死父亲的就是拉希姆。
另一方面他希望改过自新,隐瞒父姓,甚至将杀父者视作师父。
他要想做好人,意味着在身份的转变过程中必须对“旧我”的进行否定,若他接了拉希姆的班,即有弒父的意味。
但当上刽子手的话,不就违背了艾曼当初进监狱时遵循的理念了吗?艾曼陷入进退维谷的窘境。
艾曼继续隐藏身份,逐渐跟拉希姆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旁人看来,他们如同一对亲密父子。
不久后,拉希姆要对一个毒贩执行死刑。艾曼作为学徒,开始参与执行死刑前的准备工作:检查绳索、为滑轮上润滑油。
回家路上,艾曼试探性地问拉希姆:“你可怜过这个死刑犯吗?他只不过是贩毒,又没有杀人。”
拉希姆反问:“所以你认为我们不该吊死他咯?”
艾曼深吸一口烟,沉默无言,面色凝重。
导演近乎真实地还原执行绞刑的全过程:为犯人戴上头套、脚镣,将绳索系在脖子上,然后果断拉下启动闸门。
从生到死,连10秒都用不上。
最后,法医宣读犯人的死亡报告。
死亡时间是6时6分,死因为颈椎骨折,当场死亡。
执行完死刑后,艾曼产生强烈的生理不适。
他拼命冲洗接触过尸体的双手,却发现无论如何也洗不干净,其实是负罪感在作祟。
社会仍然重视出身,甚至多于个体的努力和意愿。
艾曼的身世还是暴露了,拉希姆得知真相后觉得被背叛,跟他撕破脸。
艾曼也顺势击破拉希姆关心死囚的伪善。
也许是命运弄人,拉希姆在揭发艾曼的身份前发生意外,在重症病房昏迷不醒。
艾曼的身世之谜,就此被封存。
然后,他受监狱长任命,成为下一任行刑长官。
影片以一场绞刑戏结尾实在耐人寻味,执行人不再是拉希姆,而是艾曼。
他究竟能不能狠心拉下启动闸,下定决心做个刽子手呢?
导演巫俊峰在此选择留白,似乎艾曼面对的矛盾仍在延宕,并未消解。
电影里对死刑制度的展示与描述,再一次将观众拉到“死刑到底该不该废除”这个话题上。
据说,导演花了三年时间专门做调查,采访行刑官,犯人家属等等,试图从行刑官的角度展现对死刑的思考。
我比较认同的一种观点是:
对极端残忍的暴力犯罪,仍然应当保留死刑的适用。
死刑的存在具有强大的公众认同。死刑之所以获得广泛的公众认同,首先就在于死刑通过对最极端犯罪的道义报应满足了深藏于集体意识中的正义情感。
而集体意识、正义情感对死刑的广泛的公众认同,又使死刑制度获得了凛然于所有的功利性追求之上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但死刑最大的缺点是,不可撤回。判错,即无法挽回。
那么对于死刑,你们怎么看?
想看的,B站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