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以外
| John Bennett(Capt'n Greggs > Atlantis Tech)
图片摄于 2015年4月 Diving Park
下文由
程程_Constance
基于中国大陆创作共用协议3.0之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CC BY-NC-SA 3.0)编辑发布,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写在前面
【零】
2013年12月,2014年4月,2014年10月,2015年1月,2015年4月,2015年6月,2015年9月,2016年6月,2016年10月,2017年6月,2018年1月,2018年4月
【一】
除了技潜的初心,这里还有带薄荷弹珠的万宝路,琴和汤力水,丢在 Alma Jane 的相机,无法找到的 Dry Dock,亲亲的柿子炒蛋,流在面镜里的眼泪,“无法逾越”的大山,过早的鸡叫,一起仰望过的繁星,牵手走过的海滩,蚊子包,茶,咖啡,纹身,颓T,短裤,人字脱和夏天的海。
【二】
Capt'n Greggs 坐落在 Sabang,面朝大海,有时候涨潮会直接淹到入口处的楼梯。这是一家不太起眼的餐厅,我直到第三次去 PG 才注意到它的存在。那个时候刚交了一个叫 Greg 的男友,夜晚走在 Sabang 的海边,Capt'n Greggs 的招牌赫然映入眼帘,就发了个短信问他“Captain Greg, is this your restaurant, running for me?”。真正去 Capt'n Greggs 吃饭,还是在一个月圆之夜,我和基友特意搭船从 Diving Park 去的,基友说“这家的 Gin Juice 绝对是良心之作”。对我这种借酒消愁却不太能喝的人来说,酒精的诱惑并不是很大,然而肉却是要吃的。事实证明,这家的酒肉都是良心之作,后来每次去 PG 都要去 Capt'n Greggs 来上半杯 Gin Juice,慢慢聊一个晚上,听听海,逗逗狗,再踩着海浪回家睡觉。
今年一月在香港,和 Greg 吃了一顿火锅。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还是个初学AOW的菜鸟,他也只在墨西哥度假的时候体验过潜水,还有耳压平衡的问题。没想到三年过去了,他突然告诉我他也背起了双瓶,做了 Extended Range:
“I've never expected that you could go that far”
“You should, I'm Captain Greg”
【三】
贰佰的这首《玫瑰》总让我想起吃完 Capt'n Greggs 回 DP 的路上,Simon 哥哥带着渔夫帽,他的大黄狗从山上奔向我和基友的样子。
【四】
每次清明,都要去下Turtle Rock,今年也不例外。Simon 哥哥轻轻擦拭 Wallace 墓碑的场景,被五个大气压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五】
只上了三节西语课,我的西语老师就去了北京。好在第一堂课,我就弄清楚了下面这些词的意思:
-
Puerto 是港口的意思
-
Galera 是帆船的意思
-
Alma 是灵魂的意思
-
Laguna 是泻湖的意思
-
Galleon 是大帆船的意思
【六】
1999年6月,John
Bennett 和 Capt'n Greggs 的老板 Chuck
Diver 使用三混气潜到200米,创造了当时深潜的世界纪录;
1999年7月,
Capt'n Greggs
的 Mark Andrews 使用空气下潜至156.4米,刷新了空气深潜的记录。但其在水底由于氮醉已失去意识,John
Bennett
作为他的深水支援潜水员(使用三混气),在30米的时候给他的BC加气上升,浮出水面。当时,大家都以为 Mark 没救了,但令人意外的是,他突然在水面醒过来,解脱掉BC后,自己再用自由潜下到30米进行再压,很幸运地活了下来;
2000年6月4日,John
Bennett 再次于 PG 使用三混气潜到254米;
2000年下旬,John
Bennett 离开 Capt'n Greggs(传说是和
Mark Andrews
闹了矛盾),建立 Atlantis Tech;
2001年,John Bennett 在苏里高海峡通过声纳扫描定位日本战列舰 Yamashiro 号的残骸,但该残骸一直到他死后的2006年才被正式确认为 Yamashiro;
2001年11月6日,John
Bennett 在 PG 创下308米的世界纪录,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使用 SCUBA OC 潜入300米深海的人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John 该潜的总潜水时间为9小时37分钟,后来被证实是少于所需的减压时间的;
2000年,Frank
Doyle(Lalaguna
Dive Center)在 Manila Bay 125米深的位置找到东方公主号(Princess of the Orient);2003年5月,John Bennett 和 Ron
Loos 首次潜入东方公主号;
2004年3月15日,John
Bennett 在一次韩国的商业潜水中失踪,当时的潜水深度仅为45米,但水温极低,能见度只有2-3米,怀疑是被船体泄露的化学物质所毒害;
2006年,John
Bennett 被正式宣布死亡,尸体一直未被寻回。
John Bernnett 在准备300米挑战,图片来自 nunogomes.co.za
冠军的背后:John Bennett
有一次,Nuno Gomes 邀请 John 和 Jim Bowden 去家里吃饭。
Nuno
:所以你就是大名鼎鼎的世界冠军, John Bennett?
John
:别这么称呼我,这是 Jim Bowden,真正的冠军。
Nuno
:我可以和你握一下手吗?
John
:千万别忘了 Jim。
Nuno
:所以,John ,你已经是世界纪录保持者了,你还有其它的“梦想”嘛?
John
:当然,我想去潜 Yamashiro!
Nuno
:所以,你为什么要去挑战300米呢,这所有的痛苦和风险,值得嘛?
John 羞涩地承认
:完成这次潜水,我就可以去潜 Yamashiro 了。
Nuno
:在这之前难道不能嘛?
John
:也能。但是你要知道,这需要钱和赞助。在打破世界纪录后,会更容易拉到赞助。
Nuno
:最后一个问题,John,你怕嘛?
John
:不,不怕,但我感觉不太好。
Nuno
:真的嘛,John?在300米深的海底,你一点都不怕嘛?
John
:能给我支烟嘛?
抽完一支万宝路。
John
:害怕并不能很好地形容我的感受,恐惧也不能。
Nuno
:那你为什么上升的那么快,甚至错过了一个深水停留?在60米的眩晕要怎么解释?是因为呼吸气体不够了嘛,还是你仅仅就是在想我为什么要做这次潜水?
John
:嗯,差不多。不过,下潜到目标深度并不可怕。我们在引导绳的尽头绑了一个相机和手电,我可以看到光,我知道目标就在那里,所以一点都不害怕,甚至还有些兴奋。相反的,当你回头望向水面的时候,一点光亮都没有,那才是恐惧开始吞噬你的时候。但我并没有恐慌,但也差不多。如果我真的恐慌的话,恐怕今天就无法坐在这里跟你说话了。我在想,我一定要回去,活着回去。
Nuno
:以后你还会再做这样的潜水嘛?
John
:不会,当然不会。
Nuno
:那你当时为什么做?
John
:因为我想去潜 Yamashiro。
- 从保安到潜水员 -
John 是个英国人,17岁参军,是个伞兵。退伍后,John 在英国一家时髦的夜店当保安,由于总健身,还服用类固醇,John 的肌肉练得很大,吓退了当时很多想免费闯入夜店的英国小伙,也赶走了很多好辩而不想按时清场的主儿。然而,有一天,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John 被狠狠揍了一顿。原本保安就不是什么能够吸引 John 的工作,在那之后,John 就辞了职去一家诊所做夜班看护。然而,这家诊所并不是你想象中的诊所,这里的“病人”都是被判终身监禁的罪犯,而且他们都是精神有问题的疯子。虽然,这里的工资待遇很高,但每天都面对这些变态杀人狂或是少年强奸犯,John 没能坚持很久。终于,他辞去工作,正式开始了潜水生涯。在澳大利亚凯恩斯,John 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潜,并考取了OW。对于 John 来说,大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里,可以忘却过去的那些烦恼和不如意。
但澳大利亚昆士兰近海的水太浅,想做深潜就要驱车两小时去一个寒冷的湖里。由于湖里七八十米的水深渐渐满足不了 John 越潜越深
的欲望,他便和妻子 Gabriella Harris 还有儿子 Joshua 一起搬去了菲律宾。在菲律宾的海域,从10米到120米,再到250米,到处都是二战时期的沉船,对 John 来说,这里就是天堂。
John 之所以想破纪录,一方面是被生活所迫,要赚钱养家,供孩子上学;另一方面也是受 Jim Bowden 在1994年创下的278米300米未遂的世界纪录所鼓舞。虽然偶像 Exley 的死对 John 的打击很大,但 Jim 仍在那里,给了 John 很多指导和建议。
在对 Jim 的气体配方做出改良,加大使用氦气的百分比后,John 于2000年6月,在PG 完成了254米的挑战,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在开放水域下潜至这么大的深度。要知道,在开放水域,洋流、天气变化、水温变化,还有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进行大深度潜水的难度要远远高于在四周封闭的天坑里进行。
这次潜水的成功,给了 John 很大的信心,也促使他去完成一些更有意义的潜水:
Yamashiro
号。没错儿,相较于大深度,John 更加热爱的是沉船。“我之所以要潜那么深,是因为我想去潜的船就在那么深。” John 说。
- Yamashiro 号 -
1999年,Barry Mather 和 Jim Noble 两位专业沉船探宝者对
Yamashiro
战列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传言说,1944年
Yamashiro 号沉没于苏里高海战时,装载了大量的黄金。虽然 Barry 和 Jim N. 成功找到了
Yamashiro 号的大致位置,但潜到
Yamashiro
号却是另外一回事儿:
Yamashiro
号太深了,它安静地躺在200米深的海床。于是,有人把 John 介绍给了他们。从那时起,寻找
Yamashiro 号和下潜
Yamashiro 号
就成了 John 毕生的梦想。
2001年,John 带领团队来到苏里高海峡通过声呐扫描寻找
Yamashiro 号。幸运的是,他们找到了。当时一位随队的
Yamashiro
号专家
Anthony Tully 十分肯定扫出的
船形物体就是
Yamashiro
战列舰。但扫描结果显示
Yamashiro
号应该在位于210米或更深的位置,Barry 和 Jim N. 认为下潜
Yamashiro
号的成本太高,风险太大,便放弃了对 John 的赞助。当时还有一个日本海军军官也想赞助 John,但他开出的条件是只有 John 在
Yamashiro
号
的锅炉房里为其寻回一个特殊的私人物件才肯给钱。这个任务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首先
Yamashiro
号
是一艘体积庞大的战列舰,其长度为213米,仅一个烟囱就有44米。其次,当时无人知晓
Yamashiro
号
在海底到底是什么状况,是以何种姿态卧于海床之上的。也就是说,要完成这样的潜水任务,John 需要精良的潜水装备、声呐、水下机器人,或者一个字:钱。足以使 John 倾家荡产的那么多钱。
- 300米的挑战 -
于是,就有了这次300米的挑战。2001年11月,John 在PG 创下了308米的世界纪录,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使用 SCUBA OC 潜入300米深海的人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当时,全世界的潜水员都在讨论这次潜水的细节:从他下潜的过程,到呼吸气体配比,再到减压计划。但最让人们感兴趣的,还是 John 到底是如何测量或者证明他真的下潜到300米这样的深度。要知道,当时人们已经知道很多电脑表,特别是 John 用的那只 VR3,的深度计在260-280米的水深就会失灵。
在 John 的此次潜水中,人们准备了一条长为305米的引导绳,并在其末端绑了90公斤的配重用来垂降。下水前,先用GPS找到一个足够深的位置,再把绳子放下去,将另一端固定在水面。当时,有一位来自韩国的李先生(外号 Magician)给 John 做了一个大深度防水的录像机,这个录像机和一块写着300米标记的手写板也被绑在引导绳上一起放下了水。除此之外,还有两位深水水摄支援潜水员跟拍了 John 下潜和上升的过程,水面还有 Star TV 在直播。也就是说,整个潜水的9小时40分钟,都被录了下来。这一切都是为了向吉尼斯世界纪录委员会证明 John 真的下潜到了300米。
300米标记的手写板,图片来自 nunogomes.co.za
根据李先生的录像机拍摄的影片,John 下潜的实际深度是超过300米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地理花大价钱将所有的影像资料买走并在英国两家电视台播放的原因。除此之外,各大媒体杂志也对此次潜水做了大肆报道,John 的采访邀约也纷至杳来、络绎不绝。但他的妻子 Gabby 对 John 的300米挑战深表担忧,她要求 John 签下保证书:以后再也不进行这样的潜水了。John 欣然同意,因为他再也不需要进行这样的潜水了。
后来有人问 John,你相信 Mark Ellaytt 破了你的记录,潜到313米了吗。
“不信。”
“为什么不?”
“因为我知道那里有什么。”
- 所以那里有什么 -
为了有充足的体能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完成此次潜水,在潜水前的几个月里 John 进行了大量的体能训练,他每周会做五次有氧、五次无氧。饮食方面,John 一天要吃四顿,而且食物要保持高碳水化合物、中等蛋白质和低脂肪的配比。
John 的此次潜水,原计划是在9月份进行的,但由于一些装备准备的问题,被推迟到了11月。John 下水的时候带背挂了三个OMS的20升瓶做为背气(预估的底部耗气量为620L/min),一个5.5L瓶做为干衣瓶,侧挂两个11升减压瓶。John 将完全依靠这六个气瓶完成下潜以及在150米和90米的两次减压。90米后的减压气将由支援潜水员提供。OMS还专门为 John 的此次潜水做了一个可夹在左边气瓶中间的主灯电池仓。
John 的支援潜水团队相当强大,他们大部分都是2000年6月那次记录潜水支援团队的原班人马:Mark Cox, Targa Man(这两位后来与 John 一起搬回澳洲创办了 Tech Dive Academy),Ron Loos(完全是 John 一手带大的技术潜水员,而且二人还在一起健身了五年,之后还一起下潜了东方公主号),Axel Lechward,Kfir Zorev 和葡萄牙深潜记录保持者 Jorge Marques。这些人都是有经验的大深度潜水员,而且都和 John 一起训练过。其它一些有经验的支援潜水员,如 Frank Doyle(LBC),韩国李先生,也在准备末期加入了他们。还有一位关键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 Joe McLary。Joe 是一位资深的医疗急救医生,特意辞职从夏威夷飞过来的。
为了完成此次潜水,整个团队一共为 John 准备了七套减压计划,其中当然包括一些紧急预案。要知道,如果 John 在相对较浅的深度放弃此次潜水的话,处理起来还相对简单;但如果是在200米或者更深的位置发生意外,不得不中止潜水,那就另当别论了。支援潜水员分别被安排在90米,66米,36米和较浅的减压站等候支援。有关深水支援的问题,大家发生过很多争吵,但 John 一直坚持为了减少支援潜水员的风险,在90米以下不设深水支援。但是,当时没有人知道这样大深度的潜水会对 John 的身体造成怎样的影响。于是,大家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一些备用气瓶挂在90米以下的引导绳上;每一位支援潜水员到位后,都要将自己抵达目标深度的时间、深度和准备使用的潜水计划写在手写板上发回水面,以防万一。
每一位支援潜水员,也做了很多其它的准备工作:
Axel 负责组装搭建了最后一个减压站要用的减压平台,度量和标记了引导绳;Mark,Kfir 和 Frank 主要负责打气;李先生负责准备水下录影有关事宜;Targa 负责做各种减压计划,并将其打印塑封;Tony Gower 负责后勤保障;Joe 负责准备医疗急救箱和联系减压舱。
此次潜水,一共使用了6种Trimix,氦气的配比都非常高。正常的 Air Break 也被改为 Trimix Break,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平衡中枢神经氧中毒(CNS Clock)的风险并缓解由高氧分压带来的血管收缩和肺水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堆积。
尽管 John 在潜水的前一天晚上有一些失眠,但他醒过来的时候感觉很棒。早上7:30,他准时来到 Atlantis,其他队员已经在那里等候他了,大家一起完成了最后的检查与确认。这是第一次,在PG岛上,各家潜店不计前嫌,同心协力:Atlantis,Lalaguna Beach Club,Asia Diver,Captain Gregg's,等等。他们为这次潜水付出了很多,却统统不计回报。
早上8:00,John 准时出发,坐船前往一早等候在下潜地点的 MV Galera 号。在那里,John 将会组装和穿戴潜水装备,然后入水。在 John 进行准备的同时, Antalntis 的老板兼PADI课程总监 Andy Pope 和 IANTD 菲律宾主管 Alex Santos (Alex 的技潜教练)在两块预先准备的手写板上进行了签名,其中一块会和水下录像机一起挂在引导绳的底部,悬置于300米的标志位,另一块则会由 John 随身携带,在下潜过程中把它挂在他所抵达的最大深度。
John 穿带装备,准备入水,图片来自nektonix.com
一切准备就绪,John 大步跨入水中。
“John,你尽管好好潜水,剩下的交给我们!”
9:10 am,John 开始下潜。开始时的下潜速度要比他计划的慢很多,3分45秒后到达90米进行切气,直到120米,John 才开始加速。过了挂在130米的备用气瓶,周围就完全暗了下来,随之而来的还有寒冷。这是 John 第七次下潜到155米这样的深度,这些变化对 John 来说并不算出乎意料。他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水下姿态、气量管理和高压神经综合症的症状上。
当 John 过了250米,他的身体开始不祥地颤抖了。250米刚好是呼吸氦气时,身体散热速度开始大于产热速度的临界点。通常来说,商业潜水员会通过加热呼吸气体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对水肺潜水员来说这实在是太奢侈了。此时,John 所处环境的水温仅有4度。
水面的支援潜水员开始准备入水。
John 成功过了275米的标记位,并还在继续下潜。他的颤抖越来越严重,视线也开始变得模糊。他知道,这是
高压神经综合症的表现,但所有这些不适还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渐渐地,John 可以看到绑在引导绳底部的手电发出的光,他开始给自己加气减速,但手里的引导绳还在快速地滑动。直到 John 100磅的BC完全被充满,他才意识到如果他以现在的速度到达引导绳的尽头,他很可能会继续下降,脱离导绳,坠入黑暗。此时,他的双瓶还有100 Bar,单出的OMS 20L瓶还有180 Bar。他成功摘下了引导绳上的300米手写板,挂在D Ring 上,并快速地向下瞥了一眼,他似乎看见神灵在召唤:快来,成为我们的一员。
好在,John 慢慢停了下来并开始上升,但他却严重超时。按照计划,他现在应该已经到达90米的减压站了。
水面的支援团队开始有些紧张,他们在焦急地等待着象拔。然后一个黄色的水面标记突然进入视野,大家一阵欢呼。不过,那只是一个塑料袋。。。空欢喜一场。
John 上升得很慢,他到了200米,停了20秒。再以15m/s的速度上升到175米,又停了20秒。然后准备在150米切气,停留一分钟。可是在 John 打开减压瓶的瞬间,气瓶就开始剧烈地漏气,大量的气泡涌向水面。John 只吸了一口便将气瓶关掉继续上升。到了130米,John 打开挂在引导绳上的备用气瓶开始减压,这才松了一口气。到了100米,Ron 和 Mark 已经在那里等候,John 向他们描述了自己的潜水曲线,Ron 把这些信息用象拔送出水。于此同时,Axel 被 Andy 和 Tony 强行派下水,去90米了解一下情况
。。。
大家有些乱了阵脚,因为这意味着所有人的计划都要相应地做出调整。Axel 的脑袋刚没入水中,象拔就冲出了水面,又是一片欢呼:大家开始各就各位。
Frank Doyle 和 Kfir Zorev 在66米的减压站成功接到了 John,一切进行得十分顺利。但 John 离开减压站的时候,一阵眩晕突然将他包围。接下来的十分钟里,John 都在剧烈地呕吐,完全搞不清方向。等 John 稍微稳定下来再查气压表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减压气已经不够了。他望向了 Frank,Frank 坚定的眼神给了 John 极大的安全感。他知道,所有问题都会解决。当 John 的减压气只剩下50 Bar 的时候,Frank 干净利落地给出了自己的长喉。没错儿,在计划潜水的时候,作为应急预案,所有的支援潜水员在目标深度呼吸的背气都要与 John 在此深度呼吸的减压气相同。接下来,Targa,Axel 还有我们的医生 Joe 下到66米与 Frank 和 Zorev 换班。
在 John 继续完成减压的同时,Joe 开始对 John 进行神经系统的检查。尽管 Joe 知道 John 并没有得减压病,但他非常担心 John 在水下为什么会发生眩晕和呕吐。持续的眩晕和呕吐一直在折磨着 John,这样看来,接下来的八小时减压将十分难熬。但让人欣慰的是,在36米进行的脱换装备可以说是相当顺利,John 终于摆脱了三个OMS 20L瓶。
减压中的 John,图片来自nektonix.com
此时的水面支援团队已经得知 John 成功下潜到了305米,但离完成此次潜水还有极其漫长的路要走。由于 John 严重超时,大家开始着手准备额外的减压气,并去各家潜店征召更多的支援潜水员。
Joe 出水后与 Andy 沟通完 John 的状况,二人便共同决定启动紧急救援计划。运输伤员的快艇和救护车迅速就位,Joe 与专业的潜水医生进行了通话并做了最坏的打算。
天公并不作美,倾盆大雨瓢泼而下,使这一天变得格外漫长与寒冷。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John 可以说是咬着牙坚持下来的。他不断地跟自己说没有人强迫他做这样的潜水,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时间过得很慢,John 周围的支援潜水员不断地轮换,每一双面镜后面的笑眼都给 John 带来极大的安慰与惊喜。来自 PG 各家潜店的潜水员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没有人计较回报,有一些志愿潜水员甚至在水下支援了数个小时。
在21米、12米和6米的减压站,John
每隔15分钟
就会进行一次 Trimix Break,吸上5到8分钟的 Trimix 16/44。到了6米,还有一个半小时就能出水了。然而此时天色渐晚,支援团队不得不满世界的去借手电,然后把各种型号的手电陆陆续续送下水。
终于,经过9小时37分钟,John 活着回来了,脸上挂着熟习的微笑。
“John,你相信上帝嘛?”
“更多是不信。”
“那你相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