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说比较
第一义简明,第二义从容,唯第三义极成念佛,巧摄余行。
这三义当中,“第一义简明”,“简明”就是比较简单、明了,没有多讲,大家清楚杂行不能往生,干脆别修杂行,修正行好了。
“第二义从容”,“从容”就是说进退有空间,有余地,说得比较宽缓。把杂行分成两种状况:具足三心的可以往生,没有具足三心的就不能往生。
“唯第三义极成念佛”,“极成”这个词也是我们经常用的,就是不会被破坏的,从理论等方方面面都是完整的、全面的,不会有漏洞、被攻击。
前面两种,从逻辑、从建立宗义来讲,还是两边晃,正行可以往生,杂行也可以。这样,对唯有念佛,对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有所摇晃,与善导大师所说的“唯标专念名号得生”“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这些话一对照,就不容易找到“万变不离其宗”的“宗”,不容易找到“吾之道,一以贯之”的这个“一”。正行也可以,杂行也可以,那么这个“一”在哪里呢?
只有在这第三种解释中,这个“一”才非常清晰了,同时巧摄余行,其他的行也可以摄进来。为什么?通过三心摄持归入念佛,从理论建设来讲,是最精密、最精细的。至于听的人能不能听懂,能不能在这里有一个通达、转弯,那要看个人的理解。
刚才说到杂行能不能往生,就一个问题说了三个答案,那到底能往生还是不能往生?
这三个答案其实是一个答案,或者说,这三个答案是一层比一层细,有不同的立场、说法。只有这三个在一起才比较圆满,才能够把不同的角度都说明了。
比如,第一个答案说杂行不能往生,说得好像比较干脆,但也比较武断一些,甚至都没有回转的余地。
它是从哪个角度来讲的呢?它是就杂行行体的当分来说的。因为杂行是凡夫所行诸善,和涅槃界不相应,那么这个理论是成立的。如果以祖师说的为依据,杂行不能往生也是善导大师说的。
这些我们都要细看;如果不细看,就会觉得,善导大师说话怎么一会儿这么说,一会儿那么说?就是《往生礼赞》里的一段:
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这不就是说一个都没有吗?
前面说的又不一样:
若欲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说一千个里面还有三五个,又说一千个里面一个都没有,这两种说法就不太一样了吧?
我们再看: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这不是说杂行回向可以往生吗?
还有:
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
这不是说杂行回向都可以往生吗?不过说了“但能回向,皆得往生”,回向里面的内容就多了。
“千中无一”前面也有一个界定词:“修杂不至心者”才“千中无一”。修杂如果至心——至心就是指三心,还是能往生的。不过,能至心的人少,所以“千时稀得三五”。这里面都有不同说法。
善导大师还说:
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万行俱回皆得往”是说诸行回向都可以往生;不过,在这里面,“念佛一行最为尊”。
又说:
回生杂善恐力弱,无过一日七日念。
“回生杂善恐力弱”,如果用杂善来回向求往生,恐怕力量不够,比较弱,也没说绝对不能往生。“无过一日七日念”,“一日七日”就是专称名号。
又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这里也没说绝对不能往生。
依经文来看,随缘杂善是不能往生的: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这是《阿弥陀经》经文所讲的明确的意思。所以看起来经文似乎有矛盾:《阿弥陀经》说少善根不能往生;《观经》说一点点小善,比如八关斋戒一日一夜,回向也往生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里面有方便,站的立场不一样,所说的情形不一样。
我们看“三心释”,“三心释”里说:
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
这里说不能往生,必定不行,很干脆。前面又说回向能往生,这里又说必然不行。这里讲的“回”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的“回”是不一样的,它们有细微的差别。说能往生的,是指具足三心。
杂毒之行的行体本身、当分不具足往生的功能;另外,回向的人又倚仗他本身的杂毒之行,而不是通过这个靠阿弥陀佛。他说“我就靠这个杂行回向求往生”,如果这样,等于还是靠自力,等于还是在杂行,这样就不能往生,必然不可以:这是破斥的地方。
另外,说法,第一是针对听法之人的根机,他是哪种状况,所说的法就有微细的差别。
第二,说法者所站的立场也不一样,或者是站在往上拉的立场上,他就会给一种方便把你拽上来;还有一种是从后面推你的,他就要刺激你,就会说得很激烈,说“你这样不行”,目的是要把你的后路断掉,让你往前面走。需要你来的时候,不断你后路的时候,让你就这个方便把你往上拉的时候,他就会给你留下方便的路子。
有说法者站的立场,也有闻法者的状态,所以这些方面都比较细微。
第一种回答说杂行不能往生,是就杂行的当分来说的。目的是让大家不要执著贪瞋凡夫所行诸善,要看清这些,然后归入弥陀救度。
第二种回答其实也是在肯定第一种,不是矛盾的,而是更细入了。它也肯定说:“你讲得对,杂行当分是不能往生的;不过,也不是完全这样。”因为还要深入:如果不具足三心,完全是杂行当分,那就不能往生;如果具足三心,还是可以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