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首席人物观
纵观TMT风云人物,读懂时代商业逻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物  ·  朋友们,又迎来了一月一会的「The ... ·  5 小时前  
南方人物周刊  ·  祁连山的一场雪 ·  13 小时前  
每日人物  ·  国产新能源豪车,盯上迈巴赫的蛋糕 ·  2 天前  
环球人物  ·  特朗普家族,下一个网红是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首席人物观

时代裂缝里的窦唯和他的女儿们

首席人物观  · 公众号  · 人物  · 2017-12-07 12:43

正文

窦唯决定出去一趟,想到这可能是一次谈判,他换下平时穿的短袖,改穿了蓝色中国装。

那是2006年5月10日。在幸福大街37号的《新京报》社小院里,因为没见到娱记卓伟,计划中的谈话变成了烧车。随后,在派出所里,泄愤后的窦唯神情落寞,一直在喃喃自语:“有人陷害我”。

那一刻, 曾经长发飞扬、恣意歌唱的摇滚少年变成了满嘴阴谋论的愤青。

那也是窦唯最后一次以如此愤怒的形象登上娱乐版头条。此后,他仿佛从人间蒸发,不再理睬世俗纷扰,即使是2015年被拍到乘坐地铁的“穷困潦倒”模样继而引发争议,他也没吭声。买下他每年出版的纯音乐专辑成为粉丝靠近窦仙的唯一方式。

直到今年,事情开始慢慢变化。 围绕音乐,窦唯和他的女儿们似乎全军出击了 :9月,窦靖童发布新专辑《KidsOnly》;10月,窦唯发布了一款游戏主题曲《重返魔域》,还难得地跑到知乎上回答了问题“窦唯目前在做什么”。似乎是不甘为后,12月,15岁的窦家媛也发布了自己的第一首新歌《幻》——她是窦唯和高原的孩子,窦靖童同父异母的妹妹,两个女孩都遗传了父亲的清澈嗓音,关系亦很好。

在这个人人都在忙着发声的喧嚣年代里,一味沉默变成了浪费好嗓音的坏选择。 不过,当窦家女儿们在社交网站上疯狂收割粉丝,属于窦唯年轻时代的故事就显得更加久远了——那时候人们还不习惯不分男女地管偶像叫“老公”,粉丝和明星如同身处两个迥异的世界,只能通过写信、偶尔的见面会建立起并不畅通的渠道。

不变的似乎只有流淌在窦家基因里的那份淡定。人们很难说清楚它从何而来,但可以肯定的是, 在任何商业社会里,特色都是永恒的卖点。



“一个男孩子裹着一件长得快要拖地的黑色风衣像风一样刮了过来,闪烁的灯光下我看不清他的面庞……他跳得非常好,非常具有煽动性,他的头发,他的风衣,甚至他的人,都给人一种强烈气息,在左右摇摆着,上下翻飞着,横冲直撞着……”

时隔多年,歌手姜昕对前男友窦唯的第一印象依然十分深刻。那是上世80年代末,大学生姜昕邂逅了窦唯。认识没多久,后者给她做了张英文卡带,里面是乔治·迈克尔、鲍勃·迪伦、邦·乔维、列侬等人的歌,“听了这些歌,你就不会再听那些傻东西了”,他用一种谈及信仰般的笃定语气说道。

姜昕后来回忆,她赶上了窦唯最好的时候。两人在一起没多久,窦唯加入黑豹,姜昕也在大二时退学,一头扎进了音乐圈。

图:黑豹乐队时期的窦唯长发飘飘


但两人刚相识时,关于生活、音乐和未来,窦唯还在混沌之中。他和朋友张炬一起玩音乐, 明明一无所有,又莫名自信觉得自己拥有全世界。 有一段时间,他们每天听国外摇滚乐,新入圈的单纯女大学生姜昕自然成为他们“洗脑”的对象:“你等着看吧,我们会很棒的!”

他们似乎不太在意现实的窘迫。演唱会收入不多,二毛五一包的方便面成为他们眼中的美味,如果能加上几根香肠和两包榨菜,简直就是升级版的大餐。月底的日子总是很难熬,多数情况下,搜光所有人的口袋都凑不出这样一顿方便面大餐。 但贫穷在年轻面前似乎并没有什么杀伤力 ——姜昕记得,即使到月底,大家也热热闹闹开玩笑,“因为一切都刚刚开始,每个人都有着一种自然而然的乐观”。

加入黑豹后到处走穴的窦唯算是这帮哥们里比较富裕的。“把我们这群穷学生给眼馋的”,朋友苏阳记得,当时窦唯一天能挣30块,当时耐克乔丹一代的鞋卖99块一双,这帮人里就他买得起。

不过,这点收入在真正有钱人面前还是相形见绌的——当时姜昕的追求者里不乏富豪, 窦唯跑去轰人的唯一筹码就是“我能够让她快乐”。

那时的窦唯确实是快乐的。

20岁出头时,他每天起床必会悠悠自得地念一句《三国演义》里诸葛孔明的台词:大梦谁先觉?于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不觉日迟迟。然后放起自己最爱的重金属摇滚乐,迅速换上“范正”的破铜牛仔裤出门,有时是去安排在马克西姆餐厅的演出,有时候是参加设在外交人员大酒店里的party。

当一段节奏猛烈的SOLO到来时,窦唯喜欢跟其他留着长发的年轻人一起随着音乐节奏甩动长发。这种像“挥舞着的倒立的墩布”的场景,在姜昕看来是那些场合上最经典的环节。 快乐的情绪像瀑布一样倾流而下,淹没全场。

臧天朔曾经这样形容这位老朋友:“小窦以前是个非常快乐的小伙子,很幽默,非常幽默,很聪明。你能感觉到他那种智慧,他这人懂幽默,你想想,再配合他那口吃,非常有意思。”

窦家血液里流淌的这种天真纯碎有多打动人?错过窦唯的年轻人大概只能从窦靖童身上寻找答案了。2012年,当15岁的窦靖童在微博发布首支单曲《with you》时,这个 “被整个华语论坛等待长大的女孩“ 迅速收获了第一波粉丝。嗓音里那份似曾相识的干净明澈,被大惊小怪的人们解读为“兼得窦唯和王菲之美”。

图:窦靖童首度亮相电视节目


第一次用音乐敲开通往陌生人世界大门的女孩窦靖童,此刻应该也是快乐的。

随后几年间,她退学、出国学音乐、发歌、文身,以悠然自得的方式在聚光灯下成长。她遭遇过不怀好意的记者,总被问及如何看待妈妈的感情问题,夸赞和质疑也总是如影随形,但不论身处怎样的场面,窦靖童都表现得礼貌而温和,没有叛逆,没有愤怒—— 起初人们似乎并不习惯这样的窦靖童,毕竟她有那么特立独行的父母 ,小时候被抱在妈妈怀里时,就会在不高兴的时候对狗仔们摆出手枪姿势,说着“bang bang bang”,更别说那句“我今天心情不好!你不要拍我!拍妈咪!”

但喜欢她的人对此自然是欢喜的,比如妹妹窦家媛,窦靖童的很多日常照片,都经由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拍摄并发出,从微博内容来看,姐妹俩的互动全然没有受大人们陈年旧事的影响。



一个在坊间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窦唯当年是因为王菲而离开黑豹的。

其中的种种三角恋情不再赘述,当时,黑豹乐队的第一张专辑已经香港和台湾发行,《无地自容》和《Don't Break My Heart》的词句在全国大街小巷里流唱。 离开乐队时,窦唯剪掉了披肩长发,并许诺再不演唱乐队的歌。

那是1991年。后来有人在网易云音乐创建了歌单《神奇的1991》,称“就像NBA的96年新秀一样,1991年可以算是摇滚历史上也是最传奇的一年”。那一年,Nirvana、Metallica等国外乐队出版了他们最经典的专辑;黑豹、唐朝开始在国内登上舞台并出版专辑;同年还有莫斯科摇滚音乐节这样的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件……总之, 众多事件让1991年成为了摇滚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段历史。

1991年也是窦唯的转折点,那些简单的快乐不见了。离开黑豹后,他组建了“做梦乐队”,又在1993年因为一场警方缉毒决意重新开始生活,从而把乐队解散。同年,他签约魔岩唱片,为即将到来的1994年埋下伏笔。


图:窦唯在做梦乐队期间拍摄的照片


多年以来,几乎所有人提起窦唯时,都会提到1994年香港红磡的那场演唱会。穿着干净笔挺中山装的窦唯以《高级动物》开场,淡定冷冽地重复着“幸福在哪里”,随后他换上一身西装,手摇铃鼓,摇头晃脑,忘词时还脸上带笑。何勇演唱之时,他又变成吹笛的安静少年,翩翩然仿佛从远古穿越而来。

魔岩负责人张培仁曾经这样描述那个经典的时刻:

“在没有人能预料到的状况下,这场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演唱会,几乎全程陷入了不可思议的状态 。红磡体育馆历来严格的规定阻止不了上万名决心要站起来的观众,他们用双手和喉咙舞动、嘶吼,他们用双足顿地、跳跃,连向来见惯演出场面的媒体和保安人员也陷入了激动的情绪中,在香港,几年来几乎没有见过一场演唱会像这样疯狂。”

音乐的魔力是可以跨越时空的。时至今日,很多不了解当年历史的年轻人还能从这段视频里感受血脉喷张的激情。然而,回到1994年,当所有人都以为中国摇滚必将迎来新发展的时候,那一晚却像迅速划过天际的流星,绚烂之后,就没有然后了。

一些难以言说的变化也也开始出现在窦唯身上,比如, 他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阴谋论的拥护者。

1995年魔岩唱片突然从大陆撤出,在窦唯看来这是一场阴谋——“从接下来这10年的发展来看,并不像他们当时所说的,扶植内地的原创音乐啊、新音乐的春天啊,这都是他们(台湾音乐制作人)的幌子。他们用这种东西来开发内地市场,占领内地市场。淘金之后回去发展他们自己。周杰伦也好蔡依林也好,近些年的主流是些什么样的人?我觉得这里面绝对有…… 说轻点叫欺骗,说重点叫欺诈。

而那些保存下来没有修音的视频,也被窦唯解读为“有人故意丑化他”。

不同于初出道时的混沌,此时的窦唯被混乱包围着,事业波动之外,姜昕、王菲、高原这几个女人的名字,让窦唯扑朔迷离的感情持续占据着娱乐版头条。1999年,窦唯和王菲同赴日本演出,也是在这一年,二人离婚。

当时窦靖童刚刚2岁。离婚前一年的秋天,王菲为女儿写过一段词,后来录入《童》,“你来的那天雪花纷飞,我于是掉眼泪;你带着一身明媚,离开我温暖的堡垒……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我的爱。“

距离写下这段歌词19年后,王菲在上海举办了场演唱会。


图: 窦靖童在王菲演唱会上与妈妈互动


20岁的窦靖童与她同台,唱到这段充满温暖的歌词时,摄像机捕捉到了她露着8颗牙齿的微笑,“明亮,纯真而美好”,有人形容,即使王菲的这场演唱会再”车祸“,这样母女同台的场景也是最美的风景了。



而那个曾经美好的窦唯,似乎早就被时间杀死了。

他曾经形容与王菲的三年婚姻也是“一场阴谋”。 现实中的愤怒、不安和跌宕起伏,投射到音乐里却变成了缓慢和抒情。 他用音乐筑起了自己的桃花源,里面没有名利,没有情爱,只有纯美。

从2000年的专辑《雨吁》开始,窦唯的新作里少有歌词,他不再关心市场想听什么,纯音乐里总是混杂着民族、迷幻。他的专辑主要在淘宝微店上售卖,但总是销量寥寥——在淘宝福生唱片店里,窦唯拉上祖孙三代制作的《潸何吊》月销量也没有超过10张。

他渐渐从公众视野里消匿了。

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黑豹乐队赵明义在今年一次接受采访时透露,早在2005年,他就找过窦唯,想让他回来,但无奈两人的音乐理念不一样: 窦唯不肯再唱那些脍炙人口的歌词,并认为音乐里不应该再有人声。 二者就此分别。

“他们说让我唱些脍炙人口的,我觉得我不是那种状态了,你让我再去表演的话,我会觉得那是欺骗。”经历过辉煌和沉寂,窦唯似乎对扎堆取暖没什么兴趣了。2010年“怒放摇滚英雄演唱会”筹备期间,在定下了唐朝、黑豹、何勇、张楚等演唱阵容后,举办方动用所有关系去邀请窦唯,却得到一句:“多谢哥儿几个的好意,这么多年还没把我忘了,但我已经和摇滚乐没什么关系了。”

在窦唯看来,后来那些所谓的摇滚聚会是没什么新意的,“收门票则是利用年轻人热爱音乐的心,做着狼狈为奸的事。”

与其说这是在抨击昔日的摇滚明星,不如说 窦唯在用自己的方式抵抗这个时代。 在资本驱动之下,如今的娱乐造星产业发展之快,大概是窦唯看不懂也无法理解的速度, 而TFBOYS、SNH48 之类的当红组合,也很难真正复制窦唯时代的成功。

窦唯把自己包进了茧里,但这并没有妨碍他的女儿们冲向浪尖。


图:窦靖童和窦家媛的自拍


来自母亲方面的影响和支持,似乎在两个女孩的音乐路上表现更加明显。窦靖童在2015年签约了王菲的经纪人,此后每次专辑签发都有专业而强势的宣传;而去年,14岁的窦家媛首次登台演出,是在母亲高原的一场小型演出里。

女孩们很好地融入了这个时代,她们努力配合宣传,适时提高曝光度 。2016年的窦靖童是娱乐版的红人——她先在1月发布了为日本美妆品牌植村秀创作的单曲《Brother》,两个月后登上《纽约时报》旗下杂志《T Magazine》的封面,4月又推出第一张专辑《Stone Café》。

新专辑宣传期间,窦靖童跑通告的典型一天是这样的:下午2点之前,接受不同平面媒体和新媒体的采访,把类似的问题回答N遍,还要始终保持好态度;2点从采访的酒店去参加某个电视节目的拍摄;晚上8点之后,跑到北京音乐之声录制1个小时的电台节目,等回到住处时,往往就是深夜了。

这个19岁的女孩当时每天都被问各种问题,很多采访者绕着圈子打听关于王菲、窦唯、谢霆锋、李亚鹏的消息,一位香港记者更是直接问道:“你最喜欢哪个爸爸”。窦靖童都轻描淡写地带过去了,她珍惜这些采访的机会, “虽然每天要说很多话,但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听到歌。”

商业的回报同样直接。2016年4月窦靖童参加台湾春浪音乐节的出场费是39万人民币,基本和内地一线歌手持平。

窦靖童最忙的那段日子,有人在天坛偶遇了悠闲踢毽子的窦唯。



窦家的两个女孩都出生在千禧年前后。

新生命的诞生往往伴随着旧时光的终结。 “魔岩三杰”(张楚、何勇、窦唯)的风光停留在了上个世纪。如今人们提起这些名字时,更多是作为谈资来消费。他们像一个红旗,被插在了中国摇滚的坟墓里。

2016年5月,张楚时隔19年发布了新专辑,他在宣传活动现场收到了乐评人王小峰一段毫不客气的点评:“我认为张楚、何勇、崔健这些人应该被淘汰,如果不被淘汰,他们应该是要把后来者干掉,但这两种情况都不存在,因为后来者不给力。所以我们现在还是要看他们写的唱的歌,现在我和90后听一样的歌,这个不正常。”

事实上,摇滚人的黄金期就停留在了90年代。 1995年唐朝乐队张炬的去世成为一个微妙的转折点。那年,滚石调整了对大陆的政策,唐岩逐渐式微,到1997年时,负责张楚音乐录制的牛佳伟已经租不起什么像样的录音棚,最终,张楚只能在一天1000元的兵器工业部录音棚完成了《造飞机的工厂》专辑的录制,反应平平。此后,张楚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抑郁和迷茫,再次出现的时候,他承认自己就是一个处于社会主流价值观之外的人——

“慢慢看到周围现实的人变得更稳定,我才知道,原来我的价值观只是我的,主流价值观实际是那样的,人家很正常很对,是符合现实的,我想改变人家,反倒像一个偏见。”

窦唯用了另一种方式去抵抗变化。他在1998年发表的《山河水》专辑已经和摇滚没什么关系了,1999年跟王菲婚变后,他开始在后海静坐,画画。

17年后,窦靖童因为宣传电影《七月和安生》和导演陈可辛坐在一起对谈,似乎是在回应父亲当年的挣扎和别扭,她坦言自己“不想做一个愤世的人,整天就觉得别人要害你,因为这么做,这么挣扎没有用,社会不会为了你一个人的感受去变,你这样就作嘛。就是在折磨自己。”


图:陈可辛采访窦靖童


似乎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投射。 父亲走过的弯路最终变成一张张警示牌,提醒女儿们此处危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南方人物周刊  ·  祁连山的一场雪
13 小时前
环球人物  ·  特朗普家族,下一个网红是她?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