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保水处理
提供环保水处理知识,共同学习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人物  ·  涉160亿洗钱案,网赌“黑手”落网记 ·  昨天  
环球网  ·  场上当时发生了什么?林孝埈回应 ·  昨天  
环球网  ·  场上当时发生了什么?林孝埈回应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社招岗位表格】在线文档持续更新:新闻媒体/ ... ·  3 天前  
环球人物  ·  武大靖,“舍不得”与“闲不住” ·  3 天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小米:门店新媒体主播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保水处理

诗词丨正是一年好冬景,且待落雪又逢君

环保水处理  · 公众号  ·  · 2024-12-18 11:30

正文


环保水处理



文丨诗词君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此乃古人四时的赏心乐事。


从《诗经》中的“雨雪霏霏”,到《唐诗》里的“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天里,晶莹剔透的雪花因为有了古人的精神意趣,而变得妖娆多姿。


冬日虽寒冷萧瑟,但古人用他们的浪漫,温暖了整个冬天。


古人的冬天里有大雪压枝的松竹,傲雪绽放的红梅,暖意融融的火炉,化雪烹煮的香茶……


煮雪烹茶


《雪后煎茶》

宋·陆游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

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


古人多喜欢用雪煮茶,雪与茶结合,一听就让人感觉到清新脱俗。


雪冰清玉洁,代表着独善其身的节操;茶在浮浮沉沉间散发出一种清清淡淡的幽香,也像极了君子的作风。


下雪天最风雅的事,莫过于约三五好友,煮雪烹茶。屋外朔风凛冽,雪花飘洒,屋内炉火通红,火苗噼噼啪啪。


白雪化成水,茶叶在茶罏中浮沉。众人围炉而坐,静听汩汩水沸,手捧一盏清茶,闲谈人间百事,忘却世间烦扰。



静夜听雪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忽尔逥风交急,折竹一声,使人寒毡增冷。


茫茫世界,听细细雪落。在万物自在从容的节律中,感受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踏雪寻梅

《山脚有梅》

宋·朱淑真


溪桥野店梅都绽,此地冬深尚未寒。

寄语梅花且宁奈,枝头无雪不堪看。


梅和雪是冬天最雅致的景物了。它们出现在这数九寒冬里,似乎自带一种清冷态度,天然一种断然的清绝与令人不敢逼视的风雅。


漫步在此间梅林,看雪落在梅花上,粉嫩嫩,白皑皑,已然分不清彼此,连带着一起观赏,又香又美,也别有一番韵味。


趁着雪还未化,情致高雅,邀上三五好友,踏雪寻梅,置身在一片香软的世界,鼻端幽香,入眼粉白,可独自赏玩,静静享受这一刻的美好!


雪夜访友

《冬夜山中寻友》

唐·李频


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

若得长闲日,应无暂到时。

叶寒凋欲尽,泉冻落还迟。

即此天明去,重来未有期。


唐代诗人李频喜欢雪夜访友:“何人山雪夜,相访不相思”,下雪天正好闲来无事,雪夜访友,就不用日日在心中挂念了。


据说,王羲之五子王徽之(字子猷)亦有“雪夜访戴”之行。


王徽之当时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一带),“夜大雪”,听见簌簌雪花飘落声,梦中苏醒,让家仆打开屋门,“四望皎然”,见白雪映月,皎洁无边,遂酌酒一杯,吟起西晋左思《招隐诗》。



诗云:“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雪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徽之沉吟良久,杯酒过半,忽觉此夜此雪此酒此诗,需有人共赏对饮方为畅快,就想起好友戴逵即戴安道。


戴逵居住在剡县(今浙江绍兴嵊州一带),距离山阴将近200里。可谓是山高水长,更何况是雪夜赶路。


可王徽之不顾道阻且长,当夜便“乘小船就之”。夜航一宿,方到戴逵门前。


正欲敲门,王徽之却“不前而返”,转头即归。有人问其何故如此,王徽之回道:“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后人评价王徽之“任性放达”,是任诞放浪、不拘形迹的魏晋风度代表,“雪夜访戴”之举,果不虚此名。



驾舟游湖

《湖心亭看雪》节选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雪后的西湖,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卷轴。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