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锋网 9 月 8 日消息,新浪微博刚刚发出微博社区公告,9 月 15 日前要完成全员实名,15 日后,未完成实名验证的用户将不能发微博和评论。
据了解,实名验证的具体实施是要求用户完成手机号码的验证,同时微博将开放第三方授权登录服务,使用第三方登录时会验证该账号是否已经完成实名验证,用已实名验证的第三方账号登录微博也等同于实名登录。
显然,微博此举是在响应 8 月 25 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要求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各大网站不得再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并加强了对于“弹幕”的管理,要求提供弹幕服务的网站要在同一平台和页面中同时提供与之相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规定》将采取“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即互联网用户在网络上发表意见时必须要在网络后台登记自己的真实身份,包括提供身份证等必要证件、手机号码甚至是住址等,但在实名后,网友在公开发言时依然可以采取匿名的方式。
微博今天公布落实《规定》的实名措施需要在 9 月 15 日前完成,比网信办《规定》的 10 月 1 日起,提前了半个月。微博表示,自 2011 年《北京市微博客管理规定》实施以后,微博就已经按照该规定要求所有新注册用户进行实名验证,此次落实实名验证,将引导在 2011 年以前注册的老用户进行实名验证。
此外,按照行业惯例,因手机号码在运营商处已经实名登记,所以互联网服务商普遍要求账号完成手机号码验证就代表进行了实名验证,所以用户不用过度恐慌,担心需要上传身份证等个人信息之类,但考虑到账户的安全,方便遗失密码找回等账户安全问题,还是建议用户在账户安全信息里填写真实姓名及身份证号码,以便找回账号时进行验证。
然后根据网信办提出的“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用户账号对外显示的“用户名”或“昵称”也不必与真实姓名同名,还是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使用“网名”,也就是相对来说的“匿名”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