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我的钢铁网
编
辑
|
陆
家
嘴
大
宗
商
品
论
坛
,
转
载
请
注
明
出
处
我的钢铁网讯:
受到节假日导致的物流变化等影响,钢铁行业原料和成材端历来都有“冬储”的炒作概念。回顾历次冬储前后,如下表所示,铁矿石价格大多时候都引发了一轮较大级别的行情波动,且基本以上涨行情为主。那么,即将到来的2025年冬储前景又会如何呢?
表1:历年国庆至春节前澳粉62%指数价格变化(单位:美元/干吨)
1.1 节假日物流强度下降
物流因素是钢厂冬储补库的核心原因,尤其是内陆地区的钢厂,物流周期大大高于沿海钢厂。
作为应对,钢厂如果不能提前准备更多的库存,只能消耗原有库存。钢厂生产活动是一种连续行为,因此对于原料的保障要求高;但港口等重要交通航运枢纽在节假日期间因为放假等原因工作强度下降,港口的卸载速度变慢,尽管从港口到终端中转站现在以火运为主,但短倒对汽运的依赖依然较高,而期间物流公司汽车司机也放假休息,这就导致钢厂原料的补库不能按照非节假日正常补充。
然而冬储炒作之后往往剩下的是一地鸡毛。以川内钢厂为例,如果走防城港或者山东港口火运路线,正常物流周期基本在1周左右。但考虑到物流成本和部分江内才有的资源品种,还有相当比例需要走船运路线,而三峡大坝和
葛洲坝
每两年会有一次大检修,且每次检修周期在35-45天时间。在铁矿石价格没有大幅波动的时候,钢厂的成本自然不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正如2024年春节前后,等到铁矿到厂内,铁矿石价格已经进入一轮凌厉的下跌行情,导致钢厂一直在消耗高价库存,且高成本的矿价又进一步导致区域内钢厂成本大幅高于同业水平。
1.2 国产矿季节性减产
虽然近几年,国产矿对生铁产量的贡献率只有20%左右,但国产矿在每年第四季度的季节性减产还是会增加钢厂原料采购的压力。2019-2022年期间,433矿山口径的国产精粉第四季度环比分别下降了430万吨、159万吨、483万吨和778万吨。尤其国产精粉大多铁品位高,而硅、硫、磷、铝指标低,不管烧结还是造球,都是重要的配矿选项,国产精粉产量的季节性下降,又进一步导致钢厂对于具备类似属性的进口矿依赖度加大。
首先,钢厂生产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盈利。
在过去大多数时间里,钢厂之所以愿意开展原料冬储,是因为期间钢厂整体是有利润的。
如表2所示,2016年以来,国庆节到春节期间,钢厂基本都有利润保障。
但如果钢厂的利润持续受到侵蚀,其现金流等资产就会导致钢厂备库的能力大打折扣。
表2:历年国庆至春节前模拟钢厂综合利润(单位:元/吨)
而2022年以来,受到房地产行业见顶的多方面因素的拖累,钢厂生产的螺纹已经连续8个季度毛利亏损,虽然综合了卷板的利润会好于建筑钢材的利润情况,但建筑钢厂市场的低迷对整体的拖累还是较为明显的。
结合我们统计了多家钢厂的财务报表看,钢厂大多(非全部)存在如下现象——钢厂的营收每下降1亿元,对应的
准货币
资产就会下降250-650万元。当然,准货币资产与营收之间的这种关系,在个别企业体现并不明显。我们又去查找这种偏离的原因,在会计科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的这种偏差一般来自于投资活动产生的亏损。也就是钢铁生产销售本来是企业的主营业务,但是一些钢铁企业在主营活动之外还有一部分投资筹资活动,而这些活动带来的现金流波动较大,由此出现了与上述现象的偏离。
其次,钢厂也会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
比如我们的调研了解到,部分川内钢厂今年有可能不会开展大规模的冬储行为,转而以从周边采购应对节假日原料库存下降的预期。
最后,国产矿随着生产设施水平的提高,抗冬能力提升,季节性产量下降在不断减弱。
比如2023年,433矿山口径的国产精粉产量第四季度环比仅下降了54万吨。而2024年,全年精粉产量预计将比23年增长约700万吨。钢联调研统计全国433家矿山企业铁精粉1-9月累计19770.8万吨,累计同比降313.5万吨,以此估算,四季度的国产精粉或实现季度环比增长。
钢厂冬储原料的根本原因是钢厂有较好的利润,有较为充裕的现金流。钢厂冬储原料的直接原因是重要节假日期间物流活动强度下降对连续生产潜在的负面冲击,季节性的国产精粉产量下降也助长了钢厂对于进口铁矿石的冬储意愿。另外近几年钢厂和钢贸商亏损程度加深,市场目前也并未对明年的需求信心大幅提升,
今年成材冬储空间有限或也将抑制原料冬储高度。
一旦这些条件弱化,或许意味着钢厂在冬储的意愿、能力上都有所减弱。尤其一部分高价冬储铁矿石的钢厂,在与市场不断的博弈过程中,开始逐渐寻找冬储之外的替代方案。
基于此,今年炒作铁矿石冬储进而对铁矿石价格的拉升动力或将大大减弱。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S
P
E
C
I
A
L
把
最
优
秀
的
期
货
分
析
师
报
告
和
最
顶
尖
的
期
货
投
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