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慢慢看清这个世界
投资心得 - No.25
保持对新事物的新鲜感和学习力
《月风投资笔记》
(一)
让我们习惯性地从一个段子开始:
伊朗真的打了美军基地,川普演讲又晦涩难懂,晨会上一片沉默,所有人都屏气等着无所不知、永远第一时间开电话会议的策略分析师发言,气氛非常凝重。只见策略分析师微笑着对着话筒,轻声说了四个字,所有人先惊后喜,现场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利好茅台。”
(二)
马云曾经说过,对新的事物新的机会,不要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
一位朋友说的很好,笔者做了一点改进:勤奋和保持好奇,可以避免看不见;开放心态和投资哲学,可以避免看不起;智商逻辑和学习能力,可以避免看不懂。
更进一步的话:对于老投资人,你要观察他对新事物的喜好和接受;对于壮龄投资人,需要关注他的投资哲学观;对于年轻投资人,则重点在于逻辑框架和学习能力。
(三)
投资是一件反人性而且痛苦的工作,对于年长的投资人更是如此:年近40-50岁,你可能还要不断学习逻辑、研究基本面、试图把握经济和市场的最新变化,没有比这更反人性的了。
所以老从业者里,一般会演化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是依然持续保持学习能力,讲底层逻辑讲数据讲基本面,这是极少数;
第二种是退而求其次,开始依赖已经完全定型的投资框架和逻辑理念,常被称为路径依赖;
第三种是继续退一步,谈永远没有绝对对错的政治宏观、典型个例和人生经历;
第四种就是退到最后,开始讲心学、佛教和辩论技巧,什么幡动心动。
其实看维度就很明显:越到后面的维度,学习难度越低,框架也更自闭自洽,所以即使无法继续学习了,人家还能讲出花样来。而且维度越低越千人千面,观点也非常难被辩驳。你无法反驳“股价是心动而不是幡动”的这个逻辑,因为本来这已经纳入了哲学和诡辩的范畴了。
——这就是所有的从业老人,当失去了更新和学习能力后,只能走上的最终归路,也就是变得油腻。我也不会例外,只能努力地把这个时间窗口延后。
这个逻辑甚至可以沿用到很多领域,比如对应到医药:第一种是做创新药的,第二种是做IVD和仿制药的,第三种是做中药的,第四种则是...做纯保健品的。
但是为什么还会有人说,我听了类似于金刚经的逻辑,感觉收获很多呢?实际上类似于痛苦于家暴的妻子去询问他人意见,其实你想听到的并不是一套完整的逻辑链,你真正想听到的,是一个肯定的声音、一个契机,让你最终想通关键突破瓶颈。离!
(四)
不过好处是,这个市场依然有着非常多的机会,因为:
1、没有任何主动投资机构可以吃掉整个市场里面的全部机会,除非他投指数;
2、没有任何主动投资机构可以跨越规模的约束。目前A股单个股票机构的天花板规模就是千亿。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在这块市场上只能切走一小块蛋糕;
3、没有比主动投资更简单的经营流程,简单到任何一个个人都可以做投资;
4、除非是被时代淘汰,基于简单的经济学供求逻辑,任何行业都有周期性的高峰和低谷;
5、而在此基础上,人性的高峰和低谷则更为明显,而股市则进一步放大了这个区间;
6、机会永存。
你要做的,就是在顶部的位置附近悲观一些,在底部的位置乐观一些,同时保持着对新事物新机会的新鲜感和学习力。
想明白那些庸碌之辈的靡靡之声到底为何而鸣,即使不想那么远,想一下去年11月业绩考核期,那些机构如何自作聪明的止盈卖出,被外资抄了大底,后面又如何心急火燎的追涨买回。
在19年8月,有一位和我相识的传媒研究员,在给公募基金经理推荐传媒股的时候,还被基金经理当面DISS。当时他气得说半导体这么贵,很多传媒公司多便宜啊,那位基金经理冷笑一声:
烂游戏能和半导体比么?人家是国之重器!
当你想明白了,你在赚其他庸碌者偏见带来的机会时,这种豪迈之情,才是投资里最大的成就感。
——虽然这种情感,在A股每几年才能出现一次。
在豪迈之情迸发的同时,也要心留一丝谨慎。
曾经有人问过:为什么明明知道上课比游戏更有意义,但是孩子们还是更喜欢玩游戏,而不是学习呢?
其实这才是对的,反过来才有鬼了。任何一个3A游戏大作,都是成百上千的程序猿没日没夜的加班,剧本绞尽脑汁,美术费尽心机,最多几亿美元砸进去,是人类软件技术和娱乐工业皇冠顶的宝珠。——几千人的心血,几亿的投入,就是为了你这几十个小时玩的开心尽兴。
更别说里面的精巧设计,对人性的及时满足,不断设置反馈点,让你体会到现实中难以获得的成就感。
而我们的教材、老师怎么可能会有这种技术密度和巨额投入,上课更是一个个体老师的全力输出,当然比不过游戏。
你可以侮辱我,但是你不能侮辱上亿的人民币和美元,不能侮辱团队合作,不能侮辱技术进步和专业水平,不能侮辱程序猿的秃顶,所以你不能昧着良心说学习比游戏好玩。
同理的,那些无厘头个股尤其是妖股的波澜壮阔,你不能否认它们短线上是如此吸引人,也不能否认他们的客观存在,不然也是昧着良心。——因为它们也是由一些资金和合力,一起推出来的。
人家用了最聪明的交易员,上亿的资金,为的是什么?就是吸引你的注意力,让你心痒的不行,让你夜不能寐,让你最后忍不住也冲上去一把。
不要否认这种吸引力,不然你也在等于侮辱交易员的努力,侮辱人民币,侮辱市场合力。
但是和游戏不一样的是,人家指望的,除了你玩的开心,还有接盘呢。
每到行情演绎到这个环节,群里总会响起“又到了看空的人越来越聪明,参与的人越来越有钱的时候了”,让你感觉不参与就是吃大亏了。
但是你别急,其实还有一句同等戏谑感的老话:“当一桌大鱼大肉吃到后期,但是你还没有发现谁可能会买单的时候,别想了,就是你来买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