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yings:
写这篇文章完全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郑琼导演的纪录片《出路》。当时看完就很有感触,所以小杰去看了点映。也反思了一些问题。
点击视频即可观看梗概
最最最让我受感触的还是第一位来自农村的马百娟,影片结束的时候她和自己的表哥结婚了,还没成年
。迷惘,迷茫,她的出路就是依靠男人。
周围的人都给她灌输这种思想,给我的感觉她就是“被套在牢笼的雏鸟”,永远都生活在方寸之地,仅此而已。
想挣脱,却无力。
那么我就在思考,土生土长的农村Gay,出路在那里?
因为上述主人公都是异性恋的缘故,作为Gay呢?我觉得会更加难。
一
王佚
家庭背景:98年生,陕西渭南人,家族都是农民,迄今为止,只有我一个Gay,
家里的妈妈和姐姐都知道我的取向。
初二发现自己的取向,也没有特意去改变。
目前学业:在读大学生,想走出农村,脱离这个环境,去更好的地方发展,毕竟农村里的风言风语,谁也受不起。
我的出路:继续完成学业,并尽力考上研究生,总之,让自己更加优秀。
二
华佚
家庭背景:20岁,家里有三个大姐,但都已经嫁了出去。目前就剩下我一个男生。
从我记事起,家里就很穷,经济条件只够温饱。
我们这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家里对我比较好(前两年,后面高二辍学就一言难尽),现在在
摸爬滚打
,生活相对好了很多。农村的思想都很封建,没有什么好的选择,很多可能会选择
形婚
。
高中确定取向。
有想过出柜?:我出社会的第二年,家里面就知道了,因为共用了一个苹果ID,所以被姐姐全部看到了。然后,二姐,父母也就知道了。
家里人还是一直催我找女朋友,自从那次以后,催的更加厉害了。然而我却无动于衷。
越催越急,我也不知道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我现在对于这个话题,在家里不敢提。
我的出路:我只能一直努力奋斗,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生活无忧,让他们知道我自己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
目前打算下个月到外地工作,
半年或者一年回来一次
,多赚一点钱。后面希望能够好好谈一场恋爱,也没有什么计划,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能说,尽量遵从自己的内心,我比较喜欢及时行乐,后面的事不想多想。
三
LEO
家庭背景:今年17,父母在小镇上做生意。
我发现我是Gay的时候,在百度普及了对自己身份的认知。觉得自己要走出农村,到大一点的城市才能有更好的环境。所以我在高考的时候,填报了天津,想去家乡远一点的地方。
有想过要出柜,但是缺少勇气。
“那你觉得你有故乡吗?
我没有故乡。
我觉得以后五年,第一个肯定是先改变自己,因为我觉得自己还不够完美,第二个就是赚钱,
因为没有钱,想要的很多东西都得不到,而且gay的物质需求是很高的,我自己就是。
我觉得我自己是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或者钱能让我有更多的安全感,而不是说一定要靠另一半来给,在爱情里也不能全靠另一半,第三个就是结交多点好朋友,我个人觉得我的朋友很少,虽然说朋友要精不要多,但我就是觉得自己的社交不行,还算有点内向,不希望自己以后除了男朋友,其他更知心的好朋友了。
想自己自己创业,或者开一家店,或者有一份自己的事业。
当然被小杰征集的朋友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现状,我只是想让
你们了解更多人。
当然我在其他平台也进行了同样问题的征集,也收到了很多的回复。那么我也精选了三条。
我农村的,我男友也是农村的,而且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面。
但是出柜成功,一起买了房,父母每周给我们寄点菜和乡下的土鸭图猪肉,并不觉得没有出路。
无意去改变父母的三观,确实长在农村观念传统保守,如果你不足够优秀,没法独立,那就很难了。很大部分人都会走上婚姻的道路。
今年28了,不敢出柜,
否则父母在农村更本没有办法抬起头
。观念太重,找到一个喜欢的人也很难。
当我完完整整的看完影片,我就在想?
其实我们也并不了解其他Gay的生活。
我们只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到一部分人、一小部分人的生活,而其他呢?
我们一无所知
。
虽然这是一个圈,但仿佛只有
少部分人能够融进这个圈
,为大家呈现的“这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