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神外资讯
传播、分享神经外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业务交流的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神外资讯

NEXUS手术技巧丨第十二期:后颅窝寰椎椎板切开行颈髓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手术策略与技巧

神外资讯  · 公众号  ·  · 2019-02-24 19: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NEXUS是基于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CNS (Congress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由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的 Peter Nakaji 医生和克利夫兰诊所的 Nicholas C. Bambakidis 医生组织建立的网站 ( http://www.cns.org/nexus) 。网站完全免费开放,无需任何注册,网站主体基于病例的收集与归类,完美适配移动设备,旨在帮助神经外科医生迅速找到类似病例,并且学习世界各地的神经外科医生如何处理该病例。同时,每一个神经外科医生都可以上传自己的病例,在全世界的神经外科医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技巧。 (病例上传模版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目前正在与cns积极沟通,未来可在nexus官网上直接下载病例模版。)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即可 查看 下载


神外资讯 每周末定期推送一期NEXUS的精选文章,与全中国的神经外科同道分享,共同学习进步。更多更新病例查看与投稿,欢迎登陆NEXUS官网。


Nexus投稿链接


https://cnsnexus.crowdwisdomhq.net/nexus/category/13204



后颅窝寰椎椎板切开

行颈髓内海绵状血管瘤切除


  • Anisha Garg BS MA

  •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Cleveland, USA


编译:

刘   明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审校:

郑   锋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雷   霆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Cervical CM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即可观看手术视频)


摘要


该病案报道了一例23岁女性颈部硬膜下、髓内海绵状血管瘤,病史如下:


患者女,23岁,诉左侧头痛3周,左上肢及左下肢进行性麻木、乏力。MRI示:髓内血管瘤(见下图)。

该患者的手术切口及入路:后颅窝正中切口,暴露枕颈联合部的寰枕关节

替代方案


1. 保守治疗并动态随访

2. 放射治疗

体位


俯卧位


手术

1. 沿枕骨大孔移除骨瓣,切除C1椎弓,沿中线开放硬膜,暴露脑干和颈段脊髓(图1)

2. 海绵状血管畸形位于左侧髓内、硬膜下,瘤内分块切除后全切病灶(图2/3/4)

3. 术区冲洗,充分止血,硬膜无张力缝合,外覆人工硬膜并密封胶封闭(图五)

4. 用钛网、迷你板和螺钉重建缺失的枕骨大孔和椎弓,逐层缝合并钉合皮肤


术后


术后第一天MRI示:颅内在蛛网膜下腔有少量混杂血液和空气信号(如下图)


术后效果


术后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微弱,术后第六天出现嗜睡加重,由于错误的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固态和液态物体误吸。患者出现声带功能障碍,音调改变。术后第七天,使用类固醇后,症状改善。术后第八天,患者生活基本自理并出院。

随访


在6周后的随访中发现,患者左侧肢体肌力和协调性得以改善,并计划在第七周开始物理治疗。这段时间,患者诉弯腰后站立时会有头痛加重,且上背部僵硬。


术后3个月,患者因头晕、恶心和呕吐再次住院,影像学提示脑室增大,后颅窝假性脑膜膨出,脑脊液跨室管膜流动流入小脑左侧形成的液体腔隙内。患者行腰池引流脑脊液后症状消失。


不足之处


患者术后3月出现症状性假性脑膜膨出。

讨论


  • 海绵状血管畸形的放疗导致血管不完全硬化,有再出血的风险;

  • 放疗的远期效果尚不清楚,但风险高于手术切除;

  • 后颅窝入路肿瘤切除患者中,假性脑膜膨出率为7.1%;

  • 此入路其他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包括脑积水,脑脊液漏和脑脊液感染。




请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即可进入NEXUS网站。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