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德科
昨天,中国大陆所有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雄安新区。
前天是西方的愚人节,你脚下的这个东方国家,发布了一个确切的消息:设立雄安新区。
“新区”,二字,或许你已无感。但是这一次,你不能这样。雄安新区的规格之高,是21世纪以来所未见。官方对它的定义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新区何其多,但能与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并称的,此前没有,此后便是雄安新区。
在雄安新区的消息宣布之后,旋即而来的另一个重磅新闻是:深圳市长许勤先生调任河北省委副书记。很明白,许先生将是雄安新区的一线操盘手。
深圳特区设立时,是邓时代;上海浦东新区设立时,其实也是邓时代;雄安新区设立时,邓先生逝世已二十周年。
里尔克有几行诗是这么写的——
再给他们两天南方的气候,
迫使它们成熟,
把更多的甘甜酿入浓酒
……
▲图片来源:新华网数据新闻部
现在,北京有了雄安新区。
设立雄安新区的其中一个目的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不是已经有了通州新城吗?通州新城是北京的,雄安新区是国家的。
新华社和人民日报都说,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注意,不是说百年大计,而是“千年大计”。
我们不说“迁都”,那太激烈了。我们说,我们国家设立了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诚然,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都是在中国城市化率未达50%之前起来的;但雄安新区的最独特之处在于,它拥有更强大的国家赋能——我们不能说它将受益于“迁都经济学”,但至于可以说它将是“首都经济学”的新样本。
1960年,巴西正式迁都巴西利亚——从犯了“大城市病”的里约热内卢,迁到了巴西中西部一片荒原上。
那是另起炉灶。用今天的热词说,那叫“颠覆式创新”。但在我们国家,几乎就没有颠覆式创新的案例。微信是颠覆式创新?那其实是从效仿别人到自我扎根生长的渐进式创新,没颠覆谁。支付宝是颠覆式创新?那是金融监管下的奇妙之蛋,也没有颠覆谁。
雄安新区也不是颠覆式创新,它就在北京边上,它是地缘的渐进式创新。所以,我们不说“迁都”。
巴西的迁都完全是计划的产物,或者是中央集权时代的产物,受政府意志的强力控制,甚至连修车都有固定的区位。半个世纪过去了,巴西利亚仍然是大国首都的典范,它是新造的城,但联合国把它定为“人类历史文化保护城”。
人民日报评论原文章说,雄安新区要“一张蓝图干到底”“经得起历史检验”,是“我们这代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
巴西利亚为什么没有再犯各国首都常犯的“大城市病”?原因是,后来的巴西经过了民主化转型,简政放权,不必事事到首都去解决。
简政放权,现在也是中国的主旋律之一。
未来,雄安新区会是什么模样?
“最高指示”说,雄安新区有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简单说,就是要智慧、要生态、要高新产业、要优质公共服务、要激发市场活力、要扩大对外开放。
如果仅从产业角度看,雄安新区要的是“高端高新产业”“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那么,北京城里的BAT中的B会搬过去吗?北京城里的TMD(头条、美团和滴滴)会搬过去吗?北京城里的央企会搬过去吗?……
我们怎么会知道呢。但,雄安新区不是北京的,它是国家的,这个崛起的大国,有的是超级企业。
搬与不搬,雄安新区都在那里,它是“千年大计”。
要批评一个新生事物,是很容易的。还记得当年有多少人批判深圳特区吗?所以,还是要相信未来的美好。
再讲一个浦东新区的故事。当年,邓先生到上海过年,在商店里买了几根铅笔,觉得上海好可惜,没像深圳是个特区。于是,就有了浦东新区。
其实,我们要讲的不是这个故事,而是浦东新区是怎么建成的。所有方面都令人尊敬的吴女士,为浦东新区开了一个好头。当时的共识是,黑灯瞎火的浦东新区得有一幢摩天大楼,一座精神堡垒。掐指一算,得花大几十亿;可是,钱从哪里来?
上海说,没钱,大几十亿,要是花在改善民生上,能做多少事啊;所以如果只盖一幢楼,那就没钱。于是,所有方面都令人尊敬的吴女士,找来了几家央企掌舵人,一起吃了顿饭,说我们要盖一幢楼,你们每个人都表个态,出多少钱。
当年,央企也没什么钱。第一个开口的,说,1个亿。吴女士说,好,你可以走了。
第二个开口的,也说,1个亿。吴女士说,好,你可以走了。
……
没一会儿,一桌上只剩下两家央企掌舵人,但盖楼的缺口还是差大几十亿。吴女士说,这么办吧,剩下的大几十亿,就你们两家包了。
据说,开口太晚的那两家央企掌舵人,当时是有苦说不出。但是,最后,那两家央企赚翻了。
那幢楼,就是浦东的封面建筑之一,金茂大厦。
浦东新区,就这么起来了。
时代不一样了,如今的雄安新区会怎么起来,或许会有更精彩的故事。它总是会起来的。
三个默默无闻的县,雄县、容城和安新,一夜之间升入国家殿堂。是为雄安新区。
昨晚,一些碰巧已在雄县、容城和安新圈了地的地产商,有的笑弯了腰,觉得这下赚大了——毕竟是小地产商,看不清时代的逻辑。
我知道的是,已在雄安新区规划范围内圈了一大片地的大牌地产商,现在是充满忧患意识。此前,很多事情他们可以说了算,现在不能了。不能说了算,还能赚大钱吗。
所以,那些碰巧圈了地的小地产商,要多学学历史,去研究一下巴西的巴西利亚是怎么建成的,在“千年大计”之前,别以为可以讨价还价。
这些是插曲,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说,这是“又一个春天的故事”。
是啊,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没错,它是政治家的地理作品,但它也可以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受益的深圳特区——你刷的微信,你用的华为,等等等等,都是深圳特区的小小衍生物。
现在,我们可以再朗诵一遍人民日报那篇文章的开头:“清风吹拂,碧波荡漾。春天的白洋淀,到处是生机勃发的景象。燕赵大地上,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拉开帷幕……”
从今往后,每年的4月1日,别总是悼念那位貌美的香港人;要往前看,即使回顾“历史上的今天”,也要先想到:这个国家,在这一天,设立了雄安新区。
©本文版权归吴晓波频道旗下公号
“德科地产频道”所有
转载请在“德科地产频道”公号回复“转载”了解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