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评论
积极、稳健、有见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后沙月光  ·  不忍直视,美国老兵遗体被切割出售 ·  2 天前  
求是网  ·  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  3 天前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  毛宁:中欧高层交往实现开门红 ·  3 天前  
孙立平社会观察  ·  孙立平:这是一件天大的事,切莫掉以轻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评论

“享受同等待遇”,别再把体育当“副科” | 新京报快评

新京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1-26 15:46

正文

立足于育人,给每个学生完整的高质量教育。
▲陕西岚皋某小学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篮球训练。图/新华社

 | 熊丙奇

体育课长期不受重视的情况,有望改观了。


据报道,教育部于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其提出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对于推动完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促进体教深度融合,可谓指导性实操性兼具。


比如,此次《通知》要求,完善体育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体育教师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将体育教师开展课后训练、课外活动、指导参赛等计入教学工作量,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竞赛成绩,在绩效工资分配时给予倾斜,都颇有针对性。


体育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本该是常识。要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要做到基础教育所有学科教师都享有平等待遇,就不能把学科分为“主科”“副科”,把教师分为“主科”“副科”教师区别对待。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加快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短板。要补齐这些短板,就必须扭转把这些学科视为“副科”的思维。


其实,早在2020年,国家层面就在相关工作意见中强调,要完善体育教师职称评聘标准,确保体育教师在职务职称晋升、教学科研成果评定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在工作量和绩效工资方面给予倾斜。


但是,具体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体育老师评职称难、晋升难,正常的体育课被其他学科教学挤占,体育老师绩效工资比其他学科教师低等问题,不但影响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及质量提高。


当前,我国各地学校都一定程度存在体育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补充困难、专业化程度偏低等问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落实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平等地位,以及体育老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平等待遇。


有的地方在为学校配备师资时,首先保障语数外等“主科”,体育则作为“副科”放在次要位置,甚至就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体育教师。因与升学关系不大,体育老师的创新教学成果也不被重视。


受此影响,一些家长也“看轻”体育老师,比如质疑学校安排体育老师当班主任,要求班主任要由“主科”教师担任等。


此次《通知》提出,体育教师的学历须是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要具有二级及以上运动员等级证书;学校要按照不高于班师比小学5:1、初中6:1、高中8:1的标准配备体育专任教师,这些都具有十分明确的针对性。


关键在于,必须对照《通知》的要求,督促各地落实到位,加强对体育教学开展、体育师资建设的投入保障。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清理把体育视为“副科”的思维。


2023年,针对全国人大代表“把体育学科由副科教学变为主科教学”的建议,教育部表示,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开设的科目,没有主次之分。各科目都有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彼此间不能替代,同时各科目又相互配合,协同育人,确保培养目标的达成。这一答复非常明确,即基础教育科目,不分主次。


近年来,根据教育部部署,各地都已经把体育纳入中考,并提高分值,一些人据此认为体育成“主科”了。但这种以升学论“主科”的思维,说到底仍然是应试思维,会导致相关学科的教学应试化。


事实上,体育纳入中考后,就已经出现了应试倾向。一些学校也没有认真对待体育老师的招聘,以及体育教学的开展,而是围绕中考体育项目对学生进行训练,如跳绳、立定跳远等,由此导致体育课很枯燥,缺乏对学生的真正吸引力。


我国已经进入建设教育强国的教育发展新阶段,需要立足于育人,给每个学生完整的高质量教育。这也要求,别再把体育当“副科”了,同等重视每个学科以及相关教师的待遇保障,真正实现“五育并举”。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推荐阅读:

国家出手破解投保难,为新能源车主消除痛点 | 新京报快评

《漂白》美化反派?罪恶不该被娱乐化“漂白”| 新京报快评

寒潮暴雪大风大雾预警齐发,自驾返乡千万要小心 | 新京报快评

大学生“普通话羞耻症”:方言是回归乡土的确认键 | 新京报专栏

禁用困境儿童个人信息募捐,“卖惨”营销当止 | 新京报快评


欢迎投稿:
新京报评论,欢迎读者朋友投稿。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评论选题须是机构媒体当天报道的新闻。来稿将择优发表,有稿酬。
投稿请在邮件主题栏写明文章标题,并在文末按照我们的发稿规范,附上作者署名、身份职业、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以及银行账户(包括户名、开户行支行名称)等信息,如用笔名,则需要备注真实姓名,以便发表后支付稿酬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阅读更多精彩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