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道学舍
——何为“知道”: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 知道是什么,知道为什么,知道怎样做! 让我们用社会的常识和道理改变自己,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改变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夜书屋  ·  教员自述,太有力量了! ·  2 天前  
深夜书屋  ·  不愧是刘震云扛鼎之作,一句顶一万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道学舍

课业重压下的中国孩子……这组照片让千万家长泪奔

知道学舍  · 公众号  · 美文  · 2018-08-24 10:26

正文


发表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让家长愤怒声讨教育制度,而是要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在这样的一种教育制度下,我们怎样通过自己的正确努力,最大限度地改善孩子的成长环境?我们到底能不能为下一代做一点有益的事情?我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行动逐渐改变这样的现状?


期末考试临近,不少家长也跟着焦虑起来,担心孩子考不好,于是没日没夜地给孩子辅导作业,请家教,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苦不堪言;


学校老师,怕学生考不好家长埋怨,影响年终考核,不断给学生和自己加压,精疲力尽;


孩子们,作业多、压力大,苦不堪言。



这一切放佛进入了“减负减负,越减越‘负’”的怪网。摄影师张伏麟的一组纪实作品——《减负,冲不破的网》,深刻反映了这一现实这组照片见证了一批批学生、家长和老师在“减负”这个无形的怪网中痛苦学习、矛盾工作的身影。这些镜头,让很多家长、孩子感同身受,有的家长、孩子看哭了……


1. 一位小学生每月11科固定的4850元补课费,要花去爸爸、妈妈每个月一半多的工资,近几年保留不全的课外补课收费单据足足铺满了一张床。


2. 一位小学二年级女孩因写字过多,稚嫩的小手上生了老茧。


3. 早晨,一个小学生背、挎一大一小两个书包去上学,小书包里是放学后补习班要用的。


4. “减负令”规定“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可这位二年级学生家长手机里的“家校通”却天天作业通知不断。


5. 这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家长为了抓孩子的学习,每天晚上都和女儿像打架一样。家长说,孩子的班里看似不留作业,但家长每天都会收到老师要求她们帮助孩子预习、复习、找课外卷子做之类的通知。


6. 早晨,一位看上去只有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趴在妈妈后背上看书学习。


7. 这位老爸在校门前给儿子当起了临时“小课桌”,帮助儿子抓紧时间写作业。


8. 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下午放学后趴在妈妈的办公桌上写作业,写着写着就睡着了。


9. 早晨7点多,一位小学生上学路上疲惫地打起了呵欠。


10. 星期天,一位小学生在等候下一节舞蹈班上课前,边练功边写作业。


11. 晚上少儿音乐会演出开始前,两位小主持人在突击家庭作业。她们的妆都是一边写一边化的。


12. 一名感冒发烧的小学生在医院输液中心边打点滴,边写作业。


13. 一位四年级小学生的妈妈说,孩子写作业经常要到晚上11点多,有一次看到儿子抄写作文时昏昏欲睡,她心疼孩子就模仿儿子的笔迹把作文抄完,不料被老师识破,孩子被罚重抄5遍作文。


14. 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在家写作业。家长说,由于作业多,孩子们写作业时很难长时间保持正确坐姿。孩子的脊柱小小年纪就变形的,有很多。


15. 妈妈抓紧孩子两个补习班之间的“空隙”,带孩子去公园“透透气儿”。怕孩子累着,她把孩子的所有学具都背在了自己的身上,妈妈头上的白发若隐若现。


16. 许多小学生对课外班都表示反感。一天中午放学,一位“小调皮”当着课外班招生人员的面,把她们塞给他的传单撕开,并做成雨具披在自己身上,还把装宣传资料的兜子顶在头上挡雨。


17. “我真要烦死了”、“我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四瓣”……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的《周记》里发泄苦闷。


18. 晚8点多,一批小学生正在“晚托班”的老师监管下学习,有的孩子在这里写作业要到深夜11点多才回家。


19. 两名中学生正在课前吃“早餐”。孩子说,他们经常很早就起来写作业,如果没有时间吃饭,就只能带些小零食“对付”一下。这些高热量零食的后果就是小胖墩越来越多。


20. 学校运动会上,运动健儿在跑道上冲刺,许多看台上的初中生却在“冲刺卷子”上埋头“冲刺”。调查显示,除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外,其他运动项目中小学生几乎都不参与。


21. 教室后面的“目标墙”,上面写的是每个同学新一轮考试后制定的目标名次、目标分数和希望考取的高中目标学校。初中的学习成绩排名,竞争十分激烈,上千人的年级,如果总成绩相差1分,排名就得差出好几十名。所以,要想保住已有的名次,学生就得不停地给自己“加码”。


22. 一位妈妈正在班儿上给女儿检查作业、批卷儿、出卷儿。


23. 是否给学生减负,老师也很无耐。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家长有抱怨,也会影响自己的年终考核。许多教师调侃说:他们身上的模范、先进、标兵、高职等光环都是靠给自己和学生不断地增负、加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熬出来的。中午时分,这些已经是妈妈的年轻老师也顾不得回家,校门外的小吃摊就是她们解决午饭的地方,而她们的孩子,可能也在“午托班”里被别人教育着。


24. 上级和学校要求“减负”,但每次考试后学校的质量分析会公布的分数统计都非常详尽,这令每位主科老师心里忐忑不安。为了减少自己班上的差生率,有些老师只能铤而走险,课外违规给差生加码、补课。


25. 尽管每次学校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排名只是让老师“内部掌握”,但家长还是想方设法打听到。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他们就很焦虑、着急,于是不断给孩子加压,找老师补课,上各种补习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