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三分钟
4 亿中产财经资讯平台,专注深度财经商业报道。由财经媒体人杨瑞团队执笔,出品《广州租售同权》、《北京学区房多校划片》、《国家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等多篇千万级刷屏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宜春市场监管  ·  宜阳新区分局召开2025年药械质量安全工作推进会 ·  7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三分钟

车企年终战报,中国新能源进入超级大爆发!

财经三分钟  · 公众号  ·  · 2025-01-02 17:39

正文


2024年结束了,各大车企也纷纷发布年终战报。


比亚迪一马当先,卖出427万辆,稳坐中国第一,也坐稳了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把交椅。 其中,10月、11月、12月连续三个月销量都突破了50万辆。


这一年,比亚迪首次超越上汽,成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按照当前趋势,随着比亚迪巴西工厂、泰国工厂的投产,海外销量也将持续攀升。到2025年,比亚迪大概率能突破500万辆。


图源:微博@比亚迪汽车截图


紧随其后的是长安,卖了268万辆。 长安在国企新能源转型中,属于是比较成功的。旗下深蓝汽车、长安启源、阿维塔等,均取得重大突破。


像深蓝汽车,就在12月30日,完成了40万辆下线。长安的燃油车基本盘也相当稳定。在众多国企中,新能源转型比较成功的其实只有三家,分别是奇瑞、广汽和长安。反倒是上汽、一汽和东风,转型特别不顺利。


图源:微博@长安汽车截图


第三名就是奇瑞了。 奇瑞属于是墙内墙外两开花,出口内销全面大爆发。奇瑞卖了260万辆,其中12月份卖了29.85万辆。


正常来说,奇瑞只要向经销商压点货,就能把单月销量数据做到30万辆以上,但奇瑞没有这么干。为什么?也许奇瑞更希望顺其自然。



在年底的最后一个月,月销突破30万辆,确实振奋人心,但汽车是一个长期产业,守得住寂寞,坚持得住耐心,才更符合奇瑞一贯的作风。


图源:微博@奇瑞汽车截图


在舆论端,奇瑞没有太大的声量,既不搞情怀营销,也没有大吹大擂,只是埋头苦干,闷声发财。你几乎看不到奇瑞的水军,但奇瑞还是卖到了260万辆。它是怎么做到的? 两个字可以总结:均衡。


奇瑞出口稳居中国第一,在海外卖了115万辆,几乎每个月出口都稳定在10万辆以上。论出口市场,奇瑞才是老大哥,比亚迪、吉利、长城等,都要向奇瑞学习。尤其是刚刚遭遇巴西工厂停工风波的比亚迪,更要向奇瑞取经。


奇瑞的油车、新能源车、国内市场、海外市场,都做到了均衡发展,几乎没有短板。


第四名则是吉利,卖了217万辆。这是吉利首次突破200万辆。 吉利一贯的策略是,多生儿子好打架。但儿子多了,也会带来额外的无效内卷,比如极氪与领克,还有一个极越汽车,相互竞争,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到年底时,极氪与领克合并了,极越汽车呢?差不多快成弃子了。对吉利而言,2024年最大的收获是,极氪汽车站稳了高端,银河汽车则带动了吉利的新能源转型。


图源:微博@吉利汽车截图


在传统大车厂中,真正把单车价格打上去的,只有极氪做的最好了,是真正站稳了中高端品牌的定位。


在新势力中, 理想汽车也是一马当先,率先突破50万辆。 这个成绩非常炸裂。为什么呢?因为理想对标的是BBA,全系车型没有25万以下的。 它不参与价格战,却比BBA卖的还要好。如果不是MEGA的失败,理想汽车今年有望突破60万辆。理想已经称得上是中国版的BBA了。


图源:微博@理想汽车截图


在增程赛道,除了理想外,华为主导的问界品牌也赚麻了。中国人怎么也没想到,曾经的东风小康,如今的赛力斯,竟然可以把一款均价50万元以上的车型,销量卖到中国第一,超越了BBA。


这也提醒了中国人,当先进技术向落后产能输出时,它所爆发出来的潜力,是超乎想象的。 赛力斯能崛起,全靠华为的技术输出。这一年,也是华为收获的一年。华为主导的鸿蒙智行,已经成为仅次于理想的中国第二大豪华品牌矩阵。


华为作为智能化时代的超级供应商,已经神功大成了。不仅赛力斯,还有上汽奥迪、比亚迪、广汽、长城、北汽、奇瑞等国内知名车企,几乎被华为通杀了。 曾经,各大车厂看不起华为,如今,全部被华为收拢旗下。


此外,2024年也是充满惊喜的一年。雷军打造的小米SU7成为超级爆款。


雷老板一上来,就欠了一屁股的车。其中,2024年的最后一周,小米SU7订单量突破1万辆,堪称新一代网络神车了。按中大型C级车销量来算,小米SU7已经超越奥迪A6L,奔驰E级、宝马5系,荣登中国第一。


小米凭借一款SU7,就打爆全场了。这确实颠覆了传统大车厂。 别人是卷员工,雷军是卷老板。


图源:微博@小米汽车截图


自从雷军下场后,各大车厂老板都开通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再也不敢偷懒了。


另外两个惊喜是,零跑汽车连续两个月销破4万辆了,小鹏汽车月销也突破3.6万辆,直奔4万辆而去了。这两个都是平价品牌。


零跑和小鹏的崛起,对2025年而言,才是真正的大杀招。尤其是小鹏,必将开启智驾平权时代。 2025年,将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智驾的元年。没有智驾的车,以后都很难卖了。


图源:微博@零跑汽车截图


智驾,你可以不用,但车企不能没有。 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车企的技术含金量。这一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突破了1000万辆。大家记住这个数字,这将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数字。


油车时代,正在加速走向终结。科技平权,智能汽车的大幕就要开启了。


扫码加入高质量交流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