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早教微观
微者,精妙也;观者,谛视也。以早教微观,可以知上策,明幼规,察园涵,破迷题,了师心,安父母,健童生,谐成长,共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跟我学个P  ·  PPT里的重点数据,别只会标红! ·  10 小时前  
跟我学个P  ·  为什么不建议你套PPT模板?(不是因为丑) ·  昨天  
秋叶PPT  ·  急!Excel里如何批量添加前/后缀? ·  19 小时前  
旁门左道PPT  ·  用DeepSeek做的这套哪吒PPT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早教微观

【宣传月资料】幼儿园不学拼音、不识字,上小学就会“掉队”?真相看这里!

早教微观  · 公众号  ·  · 2019-05-18 19:39

正文


明明家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从明明3岁时,家人就开始教他各种知识:


爷爷教背古诗,奶奶教认字,妈妈教拼音和算术……


不仅自己教,明明读中班时,妈妈还给他报了强化班,使得聪明的明明上小学前,不仅已学会基本的加减法,而且识字竟达1000多个。

明明上了小学后,起初成绩还名列前茅,到了二年级却开始感到吃力,还动不动闹着不想上学,家人怎么劝都没用……


据了解,不少家长因为担心孩子上小学跟不上,会在幼儿园阶段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然而这种机械式的知识积累也许能换来暂时的优势,但却是以牺牲孩子长久的学习兴趣为代价。


如果您还在纠结这个问题,请先了解为什么幼儿园并不提倡超前学习的理由吧!



牺牲孩子全面发展的机会


很多知识和技能在孩子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再学本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刻意超前和加速发展,会让孩子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非持续性的机械记忆上,从而牺牲了个性发展和品质培养的机会。


比如与同伴合作交往的技巧、个人运动的能力、动手操作的经验等等,这将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6岁前,孩子还不具备逻辑思考能力,过早地强迫他们学拼音、识字、做算术,孩子会因为无法理解文字和算数的意义,只能刻意记住这些形状和符号。


如同饮食不当引起消化不良一样,长期的被动吸收,不仅会把孩子的大脑变成思维固化的信息存储容器,还会将“学习很无趣、很辛苦”的想法根植于孩子脑海中,使他们丧失学习的内驱动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超前”的即时效应难以长久维持


教育界有种说法叫“三年级效应”,就是指很多超前学习的孩子步入小学一年级后,很容易因为内容已学过,且轻松就能拿满分,从而养成不认真听讲的坏习惯。


到三年级学习新知识时,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作支撑,这批孩子常常会成绩急剧下滑,发展后劲不足,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会有不利影响。


“超前学习”危害这么多,是否意味着家长可以放弃做“入学准备”?

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华爱华在一次家庭教育讲座上明确提出:入学准备不仅要准备,而且是一种长期的准备,但是准备的内容并不是拼音、识字和做算术题,而是学习品质的准备。


各位家长们,下面是华爱华教授列出的几点具有良好学习品质孩子的行为特征,快来评估一下您家孩子的学习品质如何吧!


TA是不是充满好奇和探究?

TA有没有时间观念(学习的效率都在其中)?

TA学习时的态度,是不是认真和专注?

TA对解决问题是否执着?是否很容易放弃?

TA会不会很强烈要求让自己来?

TA是不是经常对一些问题进行假设?如:如果这样会怎样,如果那样会怎样?

TA是不是会使用工具来解决问题(包括学习用品)?

作为家长,我们要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呢?不妨参考下以下几个小建议吧!


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孩子6岁前最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有的孩子上小学后,数学成绩不好,究其原因,却是因为读不懂题。


阅读能力不仅关系其它学科,更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远见、会思考,内心丰盈的人。


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及年龄为孩子选择合适的绘本,每天约定一个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共享阅读乐趣。并通过故事中的具体形象,为孩子织就一张美丽的网,让他们在漫长人生旅途中保持着纯真、乐观的心态。

多让孩子动手“试试看”

家长千万别小看孩子黏乎乎的手工作品或者“四不像”的涂鸦,这些剪剪贴贴、涂涂画画不仅是孩子创造力的最佳展现方式,更是对他们小手肌肉功能的必要锻炼。


这种训练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肌肉和筋骨,促进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给孩子上学后“写字”这项任务提供一定基础。


同时,手部精细动作的强化还能促进大脑的发展,培养孩子细心、观察力和分辨相似事物的能力。

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小学每节课时长约为45分钟,相比幼儿园时间更长,对孩子的注意力要求更高。很多一年级的孩子上课时坐不住,无法集中精神听讲,喜欢左顾右盼,就是缺乏专注力的表现。


幼儿阶段的注意力,主要靠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吸引,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带孩子做运动、陪孩子玩注意力的游戏来提高他们专注的品质,增强他们的自控力,养成高效的学习习惯。

激发孩子的探究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