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冠南固收视野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研究观点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风研究  ·  天风·建筑建材 | ... ·  3 天前  
东吴双碳环保研究  ·  【东吴双碳环保公用】每日集锦0913:工信部 ... ·  5 天前  
证券时报  ·  京东又官宣!涨薪! ·  5 天前  
天风研究  ·  首席观点·科技篇 |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冠南固收视野

理财季节性波动怎么看?

冠南固收视野  · 公众号  · 证券  · 2024-09-12 23:34

正文

是新朋友吗?记得关注我们公众号哦

摘要


进入9月,债市赎回扰动渐消,但信用分层现象加剧,市场仍在关心后续赎回是否再起波澜,理财季节性波动对债市扰动几何?

8月赎回扰动下理财动态跟踪:

1、今年4月以来,“手工补息”禁令下理财规模增长明显。“禁止手工补息”背景下,银行体系中部分高息存款流向银行理财等非银资管产品,2024年二季度理财规模增长1.83万亿,为2021年来第二大季度涨幅。

2、8月银行理财规模增速放缓,9月以来规模重回增长区间。8月债市回调中,银行理财通过预防性赎回基金从而增强净值的稳定性,赎回压力有限且略滞后于基金,第三、四周规模增长有所放缓;进入9月,调整后市场出现修复回补,理财规模重新增长。

3、债市回调期间,流动性较差产品受到冲击较大。市场调整过程中,理财投资者对于产品流动性偏好上升,1)从不同运作模式来看,净值型理财受到冲击较大,其中又以封闭式理财最为明显,说明调整过程中产品若进入开放期,投资者容易赎回资产,保持流动性以作观察;(2)从不同期限来看,每日开放型理财产品具有流动性优势,规模增长高于季节性,1个月以内定开式理财产品增长弱于季节性,1-3年期理财规模下降。

理财在赎回中的行为特征如何?可从三个方面观察:

1、负反馈的起点:银行理财什么时候赎回基金?通过回顾历史赎回潮时的经验,可以归纳出以下规律:第一类赎回:银行理财自身净值跌幅较大(单日超过5bp或者连续几日累计大于10bp),会触发个人投资者赎回,进而大规模被动赎回基金,例如2022年。第二类赎回:银行理财自身净值跌幅可控,被个人投资者赎回压力不大,因此赎回更多是银行理财在市场调整阶段主动地预防性赎回基金,取决于底层资产的调整幅度。在利率债主导调整的阶段(2024年4月、2024年8月第一轮),通常10年国债单日收益率上行5bp、或者连续几日累计上行7-10bp时,会触发理财预防性赎回基金;在同业存单和信用债主导调整的阶段(2023年9月、2024年8月第二轮),通常当同业存单和信用债连续几日累计上行10bp时会触发理财预防性赎回基金。负反馈的终点:理财什么时候赎回基金有所缓解?通常是理财净值连续2日累计上涨时。

2、理财二级买卖债券:本轮呈现明显的配置特征,偏好存单和短久期信用债。本轮债市调整中,理财净值波动可控、赎回压力有限,在收益率高点配债情绪较好,主要买入同业存单、中票、二永等其他品种,是基金卖盘的主要承接方之一。

3、理财高频杠杆率:本轮赎回压力有限,杠杆率季节性变动。8月末理财杠杆率抬升至106%,同7月末水平较为接近。

季节性回表怎么看?需考虑多重扰动因素:

银行“缺负债”背景下,今年以来季末理财规模波动进一步放大。2022年8月以来,存款挂牌利率已累计经过5轮下调,银行存款压力逐渐凸显,2023年来季末理财规模波动放大;叠加今年4月份“手工补息”被禁止,银行“缺负债”特征明显,季末理财规模波动进一步走高。

1、从季节性水平看,9月理财规模或下行9100亿左右,第四周下跌压力较大。参考去年同期,第二、三周跌幅或在1600亿、1200亿附近,第四周跌幅或在8000亿附近。

2、若理财规模变动未超出季节性范畴,则理财回表对债市影响可控。季末理财多通过“加杠杆”而非卖债应对资金回表压力,理财规模季节性减少本身对于市场供需格局的冲击不大。

3、但需要注意,当前信用流动性并未完全恢复,且进入四季度,稳增长储备政策或加速下达;此外,央行操作、政府债券发行放量亦可能对债市形成扰动。当前收益率再次进入央行关注点位,追涨性价比不高,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

风险提示:宽信用政策加码、政府债券供给放量、机构赎回压力放大

目录

正文

8月债券市场经历调整,市场流动性下降,基金赎回压力加大,银行理财规模则保持相对稳定,但是增长速度明显弱于季节性水平。进入9月,债市赎回扰动渐消,但信用分层现象加剧,市场仍在关心后续赎回是否再起波澜;且从历史规律来看,过往两年9月债市收益率均有明显调整,今年是否仍会符合季节性规律?理财季节性波动对债市扰动几何?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分析。

赎回扰动下理财动态跟踪

(一)“手工补息”禁令推动理财规模快速增长

今年4月以来,“手工补息”禁令下理财规模增长明显。4月“禁止手工补息”监管趋严,银行体系中部分高息存款流向银行理财等非银资管产品,推动理财规模增长。2024年二季度理财规模增长1.83万亿,为2021年来第二大季度涨幅;截至9/8,三季度理财规模累计增长1.79万亿。

(二)债市扰动下,8月银行理财规模增速放缓,9月有所提速

8月债市调整导致银行理财规模增速放缓,9月以来规模重回增长区间。8月债市回调中,基金和理财净值均有所下跌,由于2022年赎回潮后,银行理财强化了净值管理,并增配基金和高流动性资产,在本轮调整初期通过预防性赎回基金从而增强净值的稳定性,净值下跌幅度明显低于基金,赎回压力有限且略滞后于基金,8月第三、四周增长有所放缓。整体来看,8月理财规模增长约1100亿,弱于2021-2023年8月3300亿的平均增速。进入9月,第一周理财规模增长1724亿,高于892亿的季节性水平,说明调整后市场出现修复回补。

(三)债市回调期间,流动性较差产品受到冲击较大

投资者对于流动性要求上升,封闭式净值型理财、1个月以内定开理财规模8月跌幅较大。市场调整过程中,投资者对于产品流动性偏好上升。(1)从不同运作模式来看,净值型理财受到冲击较大,其中又以封闭式理财最为明显。说明调整过程中产品若进入开放期,投资者容易赎回资产,保持流动性以作观察,根据普益标准数据,8月封闭式净值型理财规模下跌约1070亿,较季节性少增1935亿。(2)从不同期限来看,每日开放型理财产品具有流动性优势,规模增长高于季节性;短期限定开理财产品规模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明显弱于季节性,其中以1个月以内理财产品最为明显;长期限产品中,1-3年期理财规模下降。



理财在调整赎回中的行为特征

(一)市场调整幅度多大容易触发理财赎回基金?

通过回顾历史赎回潮时的经验,可以归纳出以下规律:


负反馈的起点:银行理财什么时候赎回基金?第一类赎回:银行理财自身净值跌幅较大(单日超过5bp或者连续几日累计大于10bp),会触发个人投资者赎回,进而大规模被动赎回基金,例如2022年。第二类赎回:银行理财自身净值跌幅可控,主要是2023年以来理财通过加大委外投资的方式实现了对净值回撤的控制,被个人投资者赎回压力不大,因此赎回更多是银行理财在市场调整阶段主动地预防性赎回基金,取决于底层资产的调整幅度,重点关注利率、存单、信用债这几大类资产。在利率债主导调整的阶段(2024年4月、2024年8月第一轮),通常10年国债单日收益率上行5bp、或者连续几日累计上行7-10bp时,会触发理财预防性赎回基金;在同业存单和信用债主导调整的阶段(2023年9月、2024年8月第二轮),通常当同业存单和信用债连续几日累计上行10bp时会触发理财预防性赎回基金。


负反馈的终点:理财什么时候赎回基金有所缓解?通常是理财净值连续2日累计上涨时。


具体来看各类赎回潮的情况,基金开始集中二级净卖出可以看作银行理财赎回基金的时点,集中净买入指向赎回情绪缓解;同理,理财二级集中净卖出可以看作被投资者赎回的时点。


2022年赎回潮:11月10日疫情政策转向推动债市开始调整,经历两轮理财赎回基金,截至12月14日,理财净值累计下跌超60bp,信用债调整的负反馈较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两轮赎回潮中每当银行理财净值累计下跌10bp时,会大幅赎回基金:


(1)第一轮:当10y国债收益率累计上行10bp时,11月14日银行理财赎回基金(理财净值单日跌幅6bp,连续累计跌幅超过10bp),11月15日银行理财被投资者赎回,11月22日理财赎回基金缓解(理财净值单日涨幅接近1bp,近2日净值累计上涨)。

(2)第二轮:当10y国债收益率再次累计上行10bp时,12月6日银行理财赎回基金(理财净值单日跌幅4bp,连续累计跌幅超过10bp),12月15日理财赎回基金缓解(理财净值单日涨幅接近2bp,近2日净值累计上涨)。

2023年9月赎回潮:8月21日之后,财政和地产政策加码预期推动债市收益率加速上调。本轮赎回潮由于银行理财净值较稳定,规模降幅不大,被投资者赎回现象并不明显:

(1)9月4日银行理财赎回基金:当存单收益率累计上行接近10bp时,由于担心2022年赎回潮重演,尽管理财净值回撤幅度不大,9月4日银行理财开始预防性赎回基金;后续当银行理财净值连续2天每日回撤幅度达到2-3bp,累计跌幅突破5bp时,赎回力度最大。(2)9月13日理财赎回基金缓解:理财净值单日涨幅接近1bp,近2日净值累计上涨。

2024年4月赎回潮:4月24日,央行首次明确“长期国债收益率应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债市收益率加速上调。本轮赎回潮同样由于银行理财净值较稳定,规模降幅不大,被投资者赎回现象并不明显:


(1)4月25日银行理财赎回基金:10年国债单日跌幅接近5bp,银行理财预防性赎回基金。银行净值回撤不到2bp,整体较为可控。(2)5月6日理财赎回基金缓解:理财净值单日涨幅接近4bp,近2日净值累计上涨。

2024年赎回潮:8月5日,央行指导大行进行卖券,债市收益率加速上调。经历两轮理财赎回基金:


(1)第一轮:当10y国债收益率累计上行7bp时,8月9日银行理财开始预防性赎回基金,高峰净值单日跌幅5bp、累计跌幅6bp,整体净值较为可控;8月14日理财赎回基金缓解(理财净值单日涨幅接近2bp ,近2日净值累计上涨)。


(2)第二轮:当存单和信用债累计上行10bp时,8月21日银行理财再次预防性赎回基金,高峰净值单日跌幅4bp、累计跌幅6bp,整体净值较为可控;8月30日理财赎回基金缓解(理财净值单日涨幅接近1bp,近2日净值累计上涨)。

(二)二级买卖债券:本轮呈现明显的配置特征,偏好存单和短久期信用债

本轮赎回中理财是基金卖债的主要承接方之一,表现出明显的配置特征,偏好同业存单和短久期信用债。本轮债市调整中,基金在二级市场经历两轮净卖出,当月累计净卖出3107亿,其中包括1289亿存单、1201亿中票和二永债等品种。在净值波动可控、赎回压力有限的条件下,理财表现出明显的配置特征,在收益率高点配债情绪较好,8月全月累计净买入2284亿,其中包括1198亿同业存单,493亿中票和二永债等其他品种,是基金卖盘的主要承接方之一。

(三)高频杠杆率:本轮赎回压力有限,杠杆率季节性变动

本轮债市回调中,理财赎回压力有限,高频杠杆率呈现季节性变化。通常而言,在月末/季末银行资金回表,或理财面临暂时性赎回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为应对资金短期流出压力,多会选择通过债券正回购暂时融入资金,从而减少频繁调仓的摩擦成本,杠杆率将呈现上行态势。由于本轮回调中理财面临的赎回压力较小,规模保持增长态势,因此高频杠杆率呈现季节性变化特征,受到赎回的扰动有限。具体来看,8月上旬理财杠杆率呈现下行态势;中旬临近税期、资金面较紧,理财杠杆率小幅抬升;下旬以来,为应对月末资金面紧张,理财杠杆率抬升至106%,同7月末水平较为接近,符合季节性变化规律。


9月理财季节性回表怎么看?

今年以来,银行“缺负债”背景下,季末理财规模波动进一步放大。季末银行为满足监管考核压力,部分表外资金多重新回归表内。2022年8月以来,存款挂牌利率已累计经过5轮下调,银行存款压力逐渐凸显,2023年一季度、二季度末理财规模分别减少1.14万亿和1.13万亿,较2021-2022年同期-158亿、1767亿的平均水平明显放大。叠加今年4月份“手工补息”被禁止,银行“缺负债”特征明显,一季度、二季度末理财规模分别减少1.43万亿、1.24万亿,较2023年同期进一步走高,但季末时点过后,又会加速回补,属于调节报表型的季节性规模波动。


从季节性水平看,9月理财规模或下行9100亿左右,第四周下跌压力较大。2023年以来季末波动放大,参考去年同期,今年9月理财规模或下行9100亿左右。从周度规模变化规律看,9月最后一周理财规模下降压力明显放大。2021-2023年,9月第一周理财规模多上涨,第二到四周多下跌,且下跌压力集中在第四周。参考去年同期,第二、三周跌幅或在1600亿、1200亿附近,第四周跌幅或在8000亿附近。

若理财规模变动未超出季节性范畴,则理财回表对债市影响可控。观察2023年以来六个季度末债市收益率走势,发现除2023年三季度以外,债市收益率均呈现下行态势,理财规模的季节性变化对于债券市场的影响可控。分析原因,主要便是季末理财多通过“加杠杆”而非卖债或赎回基金来应对短期性的资金回表变化,因此符合季节性的季末理财规模减少对于市场供需格局的冲击不大。


但需要注意,当前信用流动性并未完全恢复,且进入四季度,稳增长储备政策或加速下达;此外,央行操作、政府债券发行放量亦可能对债市形成扰动。过去两年,9月债市收益率均呈现调整。2022年9月宽信用政策加码、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压制货币宽松预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调至2.76%;2023年9月政府债供给放量,流动性被动收紧,叠加理财负反馈,10年期债市收益率上行17.49bp。后续来看,大行不定期卖券、债券供给仍有压力、“宽信用”政策可能加速落地等因素或仍对债市形成扰动;当前收益率再次进入央行关注点位,追涨性价比不高,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9月12日发布的报告《理财季节性波动怎么看?》


冠南固收视野

看懂机构 看懂债市

华创固收 · 周冠南团队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感谢您对华创固收团队的关注,

您的认可和支持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可以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嘛